第410章
公里,车里的温度才升了上来,三个人才稍微暖和一点。 常远亮上车的时候冻的直打喷嚏,上了车也是鼻涕不断,大概他也没想到的家里这么冷,穿的还是跟在州城似的。 即便江红英给他找了军大衣让他穿了,依旧没挡住他手凉。 崔长嘉对周青彦道,“前面经过县城的时候咱们拐医院一趟,去打点热水。” 回来的着急,他们连热水都没装,这一路好几个小时,天一黑,再上了高速,吃的喝的全没有,渴了饿了都得忍着。 周青彦和崔长嘉都不认识县城里面的路,多亏了常远亮记着,七拐八拐的终于找到了县医院。 过年,超市、门店都不会营业,唯有医院,一年365天不关门。 将车停好,他们一起进了医院里面,方便的方便,打水的打水,崔长嘉则去医院的急诊开了两盒感冒冲剂,等她回到车前,周青彦已经开火热车了。 崔长嘉上了车扭头把感冒药递给了常远亮,“常叔,感冒药,您喝两包。” 常远亮被这一声“常叔”喊的眼泪差点都要下来了,毕竟崔长嘉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称呼他“叔”了。 常远亮忍着激动道,“我喝点热水,在车上暖和暖和就好了。” “还是喝两包吧,”崔长嘉道,“今天冻的忒狠了,别加重了。” 周青彦也劝常远亮。 常远亮把感冒冲击倒在杯盖里,用热水冲了,一点点得喝了下去…… 崔长嘉和周青彦都坐在前面,他们俩不往后看,所以谁都不知道,常远亮竟偷偷抹去了眼泪。 崔长嘉称呼他“常叔”,并不代表原谅,而是事出有因。 常远亮什么都没带来,崔长嘉还以为他只上礼金呢。 没想到,他回来之前已经安排好了,上午的时候,他那边来了八个人,那八个人台了个大盒子。 在之前更注风俗礼节的时代,像这种八个人抬的大盒子,用的是最高规格的供品,只有至亲好友才能来送。 在农村来说,能有这种规格的,已经代表了足够的诚意。 不管以后怎么处,就今天而言,崔长嘉必须给人家常远亮足够的尊敬。 三个人差不多是下午三点从老家出发的,一路上换着开,到了州城又去送了常远亮,回到工厂的时候已经十点多了。 常远亮让他们留在他家里吃口饭,两个人拒绝了,他们俩又累又饿,只想回去吃点东西,一觉睡到自然醒。 到了工厂,崔长嘉让周青彦先去停车,自己去找二大爷崔文胜说说她大伯的事。 崔文胜难过的掉了泪,崔长嘉陪了他好长时间,一直等到周青彦给她打电话让她去食堂吃饭,她才从门卫上离开。 面是王春花煮的手擀面。 葱花、姜丝呛锅,烹上一勺醋,再煎两个荷包蛋,冲上水,水开了放面条,等火候差不多了,扔上一把小油菜,出锅的时候,点上几滴香油,别提有多香了。 姜生热,崔长嘉和周青彦一人吃了一大碗面,再加上食堂里很暖和,竟然都吃出汗来了。 王春花一直在食堂里等着他们,看他们吃完了就要收拾,被崔长嘉拦住了。 崔长嘉怎么可能让人家收拾,人家是员工,又不是下人,她道,“王姐,我们自己来就行,你快去休息吧。” 第573章 孝顺儿子 王春花不由分说,把碗收起来就走,“没关系,就这两个碗,你们快回去好好休息休息吧。” 崔长嘉无奈只能和周青彦回去了,这两天折腾的也累的够呛。 出了食堂,崔长嘉问周青彦,“你说我把王姐说给大哥行吗?” 周青彦震惊,“你别开玩笑了,他们俩之间差距太大了啊。” 王春花人是不错,她可配不上周青彦。 崔长嘉见周青彦也觉得她异想天开,便歇了这个心思。 长乐已经带着小宝睡觉了,陶磊和常滢两口子都还没睡,四个人聊了几句就各自回房了...... 崔长嘉一晚上都没醒,第二天早上起来都八点多了,穿好衣服出去一看,大家竟然都不在房内,她站在楼道里往下看了看,外面竟然也没有人。 都去哪了? 崔长嘉诧异的去拿手机一边给周青彦打电话,一边下楼。 周青彦好大一会才接,道,“我们都在工厂外面呢。” 崔长嘉诧异,“在工厂外面做什么啊?” “昨晚上有人把墙从外面掏了个大窟窿,幸好磊子听到了,把人吓跑了。我们弄了点水泥,在这堵着呢。” 崔长嘉连忙给衣服拉好拉链,一路小跑着出去,找到他们一看,吓了一跳。 周青彦还说墙从外面被掏了个大窟窿,何止是个大窟窿,简直就是给开了个门。 留守工厂的人基本上都在,大家搬砖的搬砖,和水泥的和水泥,他们怕天气寒冷,水泥没有粘性了,还用锯末在周围生了一圈的火沤着。 工厂的后面是一大片农田,当初棉站为了不占农田特意留出来一米多远的地方,被拆开的墙后面的农田里有好几道车辙子印,还有乱七八糟的脚印,一看就是团伙作案。 据陶磊说,当时他正起来巡视,忽然听到哐啷一声响,赶紧把外面的大灯给打开了,然后就听那边霹雳乓啷的。 门外听到动静跑来打开车间门,俩人过去看的时候,墙体已经被扒开了。而且他们打开的位置很精准,就是存放家具的那个大仓库。 那些家具是给三店准备的,还有一些常规尺寸的家具。 大家心里明镜似的,如果不是厂里出了“内鬼”,就是作案的人来过工厂,知道工厂车间和仓库的布局。 昨晚上这事之后,陶磊和门卫上的保安俩人在这守了一夜没回去,天亮了就开始捯饬。 “磊哥,多谢了啊。”崔长嘉道,“要不是你巡视的勤,估计家具就被人搬走了。” 陶磊双手戴着手套,一边掺着水泥一边道,“大哥走的时候特意嘱咐的,我肯定要听。”他说着停了下来,笑道,“不过中午得给我们做好吃的啊,没好吃的可不行。” “中午必须给你做足十个菜!” 大家齐心协力,临近中午的时候把墙给砌起来了,砌完之后,又弄了一大堆锯末过来沤在火堆里,烤着墙。 最近天冷,怕水泥不干,下面有锯末沤着,周围的温度高一点,就会干的快。 干完活,崔长嘉和周青彦又绕着工厂走了一圈,走了之后才发现,外墙上还有一处画圈的地方。 “这些人不知道瞅了多少时间。”周青彦道,“过两天复工了,给工厂装一套警报系统吧。” “之前工厂人多,他们不敢的,也就趁着过年这几天下手。装警报系统不便宜,等年底再说吧。”崔长嘉看着外墙的墙体有的地方的砖都风华了,便道,“该给墙贴一层水泥,不然夏天万一下几场大雨,没人挖,也怕不结实。你说那帮人这几天还敢不敢来?” “不好说,那些干坏事的人,胆子都大,一次不得手怕是不会死心。” 崔长嘉点点头,“陶磊已经熬了两个晚上了,今天让他和常滢回去吧,咱俩起来。” 老麻烦人家也不是个事。 “熬两个晚上没事,不过,最好还是问问工人有没有能早点回来的,人多了,那帮人胆子也不敢这么大。” 崔长嘉深以为然,立刻联系厂里的员工,她问的都是单身小伙子,这个时间,有家有业的,正是串亲戚的时候,不好让人家来。 他们俩回去了,崔长嘉就去问了张工,找了几个离这边近的,让他们明后天的就回来。 打了七八个电话,他们一听工厂被人掏了墙,都表示能买到车票就回来。 崔长嘉打了个电话就去帮着张婶、王姐做饭去了,他们说好了今天中午多做几个菜,大家一起吃,能喝点的都喝点,过年了,还是要热闹一点才好。 崔长嘉才刚洗了手,要动手,手机响了,是二大爷给她打的电话。 “嘉嘉啊,有个人说是凤鸣的儿子,要进来,我这拿不定主意,特意给你打电话问问。” 崔长嘉看了看嘻嘻哈哈正和王姐聊天的张婶,一边往外走一边道,“我过去看看。” 崔长嘉急急的朝着大门口走去,路上还遇到了在外面抽烟、晒太阳,好不惬意的张凤鸣。 崔长嘉到门口一看,一辆白色的小轿车被挡在了大门外面,一个三十多岁的老实模样的男人在外面站着,他旁边还有个七八岁的小男孩。 “找张凤鸣?”崔长嘉问道,“你是他什么人?” “你好,我是他儿子。”男人老老实实的回应道,“我爹妈也没回去过年,我特意来看看他们。儿子,快喊阿姨好。” 小男孩立刻喊道,“阿姨好!” 崔长嘉看着和张凤鸣夫妇一点也不像的男人和他儿子,淡淡的说道,“你们家的事,我还是很清楚的,他们现在生活的很好,你不要再来打扰他们的生活了。” 含辛茹苦养大的养子,想方设法的榨干净了老两口的钱,撵的老两口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了,如今又舔着脸子找来了。 “我大老远的来了,你就开门让我见见吧,我亲眼见着他们才放心。” 崔长嘉道,“那你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过来吧。” 男人被噎的说不出话来了。 就算当着那小孩的面,崔长嘉都没给张凤鸣的养子留面子,讽刺道,“连爹妈的电话都没有,充什么孝顺儿子!” 第574章 留个后路 崔长嘉说完转身就走了。 “喂,你别走啊,”男人在后面叫了起来,“我要见我爹,你不能剥夺我见我爹的权利!” 崔长嘉没搭理他,一边走一边给大哥打电话,问张凤鸣夫妇俩工资的事情。 张婶拿的是一般员工的工资,但是张凤鸣的工资高,他是老师傅,还带徒弟,一天到晚的待在车间,谁找他问问题,他都没有说推诿着不回答,年前给他开年终奖开了一万多。 之前崔长嘉建议老两口去州城买套房,以后也能养老,张婶当时没决定,崔长嘉就没有再提过。 工厂财务情况不好的时候,老两口都只领个生活费,后来她不太管财务的事情了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哥,张工和张婶的工资现在都是按月发吗?之前的都给他们了吗?” “对啊,之前的都给了,现在都是按月发的,怎么了?”崔修远说话的时候带着浓重的鼻音。 “哥,你感冒了?没发烧吧,嗓子疼吗?” “冻的,没发烧,不严重,不用担心,我吃感冒药了。” “不行你们就收拾收拾回来吧。” 并不是在城里待的时间长了,回老家就不习惯了,而是这两天一直在外面冻着,她大哥又是个死心眼,别人陪灵都是冷了就跑屋里暖和去了,他大哥是一直在那待着,总是在外面,穿的再厚也给冻透了。 “大妈养老的事还没定下来,这两天家里要处理的事情也多,过两天再说吧。好好的怎么问起张
相关推荐: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超级玉钱系统
从五禽拳开始肉身成圣
取向狙击
钟绿
勿风成加轻(女尊)
孤王寡女
男多女少真可怕
赠佳人(民国1v1)
绝对占有(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