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了圣上的心头大患,圣上大悦,连下了两道旨意。 其一,明年重开恩科,为江南遴选官员。 其二,减免今岁江南赋税徭役,以供江南百姓休养生息。 百姓无不兴奋,高呼万岁。 另一边绍太尉的兵马还没到不夜城,他似乎也无意来不夜城。 听说他挖了一个万人坑,坑杀了两万余叛军,闻者无不骇然。 时隔多年,杀神之名传到了江南,能止小儿夜啼,人人闻风丧胆。 坑杀之后,江南在某一天忽然下了一场红雨。 有人把这场红雨跟绍太尉坑杀两万叛军联系在一起。 流言一出,圣上速诏绍太尉回京问责,自己也连夜下发了罪己诏。 可谁都知道,圣上这是在用罪己诏,保绍太尉。 顾玉走上不夜城的城墙,君泽正站在那里,眺望远处。 她开口道:“那些流言,都是你放出去的吧。” 君泽站在不夜城的城墙上,喃喃道:“他倒是一条好狗,两万余人啊,都是我大禹朝的百姓。” 第189章 砸了那座贞节牌坊 顾玉道:“在圣上看来,叛军,已经不是大禹朝的百姓了。” 君泽冷笑一声,道:“也是,毕竟两万人,总不能都处死、流放,可是留他们活着,圣上远在京都会觉得膈应。” 顾玉也露出不适的表情,道:“绍太尉善于体察圣意,这坑杀的罪名,只能让绍无极背。他背得倒是心甘情愿。” 顾玉看不透绍无极这个人,无妻无子,孑然一身,专为圣上办事。 他也从不在意自己的名声地位,否则行事不会这般毫无顾忌。 倒是听说过他圈地敛财,可又不见他生活多豪奢富贵。 这般无欲无求之人,让顾玉莫名觉得害怕。 君泽眼里流露出厌恶,道:“所以我说绍无极是圣上的一条好狗,什么脏的臭的,只要是圣上给的,他都愿意吃下去。” 顾玉微微叹口气,大概这就是绍太尉能成为满朝第一权臣的原因吧。为了博取圣心,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了。 她看了一下君泽,这人自然猜得到圣上的心意,毕竟坑杀叛军要比安置叛军来得方便快捷多了。 毕竟人多粮少,大多将领都不会费心思给那些俘虏提供食物和住宿。 可是坑杀的惯例都是针对入侵中原的外族人的。 安亲王手下的叛军可都是大禹朝的生民,绍太尉如此坑杀,不得不让人胆寒。 君泽的脸上露出疲惫,他最近忙得脚不沾地,就是为了尽可能给他手下的叛军一条活路。 许多叛军戴罪充当徭役,一部分去修筑连海堰,一部分被派往边塞苦寒之地,开荒拓土,加固长城等等。 可依然有不少叛军像牛羊一样,拥挤在荒郊养兵场,等待发落,每天供给他们的粮食让君泽颇为头疼。 顾玉道:“派他们去修个蓄水湖吧。” 君泽顿了一下,疑惑道:“蓄水湖?” 顾玉道:“便是在运河中游,以人力修一座大湖,汛期用来蓄水,缓解上游的洪水,旱期用来放水,解决农耕,平时可以租给渔民,发展渔业... 此事重大,非一时能完成的,需要大量劳力,不仅那些叛军可以得以安置,也可雇佣一些百姓,提供他们工作机会。” 顾玉开始慢慢给君泽解释蓄水湖的一些原理,她认真说着,忽然感觉君泽不说话了,抬头一看,他正目光灼灼看着自己。 顾玉不自在地咳了一声,道:“我跟你说的,你都听明白了。” 君泽收敛了目光,道:“听明白了,此事需要呈与圣上,交给工部的人来处理,你跟我一起写个折子。” 顾玉道:“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若能修好,恩泽江南,流芳百世,圣上会同意的。” 君泽“嗯”一声,道:“顾玉,你的想法,很好很好。” 他突然觉得自己笨嘴拙舌的,明明有一肚子好话来夸顾玉,到最后只剩下两个很好很好。 顾玉道:“走吧,咱们去写折子。” 咱们... 君泽会心一笑。 以前在军营,见到过不少毛头小子提起自己心上人时的腼腆羞涩,那时他不懂,只觉好笑,只觉犯蠢。 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因顾玉一声“咱们”就窃喜不已,他觉得自己没出息,又不可避免地沾沾自喜。 他跟顾玉一起下了城墙,两次洪灾过后,江南百废待兴,处处可见有人修补房屋。 顾玉跟君泽一起,把在通宁县那套糊弄富商出钱的法子推行整个江南,江南在逐渐恢复生息。 回去的路上,顾玉听到一阵号子声。 “一二、一二、一二...” 顾玉转头看去,一些人正在费力地堆建一个牌坊,打眼一扫,顶上“贞节”二字冰冷僵硬。 一个女子一袭黑衣,站在人群中间,看不清她的样貌,只因她连脸都用黑面纱遮得严严实实。 一旁有人笑着说:“余夫人为亡夫恪守贞节三十年,给你们余氏宗族挣来一个贞节牌坊,真是光宗耀祖的喜事啊。” 另一人说:“我们宗族怎么就没出一个余夫人这样的好女人呢?” 还有人道:“若天下女子皆如余夫人这般,该多好啊。” 夸赞声此起彼伏,那个余夫人站在人群中一言不发。 热闹是大家的,她身为余家的寡妇,哪怕主角是自己,也不应表现出高兴来。 似乎一生沉湎于亡夫的悲痛中,才配得上这座贞节牌坊。 顾玉在人群外看着,觉得身体在一寸寸发凉。 宗族的荣辱不靠建功立业争取,倒是强加于一个孤苦伶仃的女子身上。 顾玉道:“守着一座冰冷的牌坊,穿着一身密不透风的丧衣,在久不见人的屋子里度过余生,没有欢乐,没有自由,没有希望,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君泽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道:“江南未亡人守节的风气比其他地方都要浓厚。你知道吗?有些家族为了挣一座贞节牌坊,用白绫把女子吊死,营造为夫殉情的假象。” 顾玉道:“男人亡妻,可以光明正大地迎娶续弦,偶尔悼念两句,就有无数人夸赞深情,可是女人亡夫再嫁,却要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世俗让她们只有守节这一条路可走,一座贞节牌坊,不过是用荣耀给她们套上一道又一道枷锁。有时我就在想,幸好我是‘男人’,否则这一生该过得多么无趣。” 君泽心道:我倒希望你不是男人,而是女人。 不过他转念一想,若顾玉真是女人,哪儿有机会走出闺房,与他相识相知。 这个认知让他心里泛苦,世间竟无两全其美的法子,他虽然站在顾玉身边,却仿佛相隔千里。 君泽道:“你想砸了那座贞节牌坊吗?” 顾玉颇为意外地看着他。 不等顾玉回答,君泽继续道:“巧了,我也想。” 顾玉睁大了眼睛,心里隐隐有些期待,道:“你要这么做吗?” 君泽道:“不然我跟你提这个干嘛?” 顾玉手心有些冒汗,道:“你这是在挑战整个江南的道德。” 君泽道:“不,我这是在拯救整个江南。” 第190章 以我侍妾的身份 他这么一说,顾玉就懂了,这场战役死伤无数,男丁数量锐减,若是任由守节的风气存在,那么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生儿的断层。 顾玉心头一热,道:“我跟你一起。” 君泽道:“不必,你是钦差,代表的是圣上的脸面。我做事,不需顾忌太多。” 他的战功已经够多了,圣上如今对五皇子一派颇为忌惮,派顾玉前来,就是为了与他制衡。 与其让圣上费心思找借口打压他,还不如他自己主动递上去。 左右他一个京都霸王,到了小京都继续横行霸道,也合情合理。 顾玉知道这一茬,心里有些难受,没想到来江南之前,她与君泽剑拔弩张,恨不得把对方摁死在江南。 短短几个月,二人之间的相处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开始忧他所忧,想他所想。 这让她心里多少有些烦躁,早点回京吧。 早点回京,种种现实才能让她保持冷静。 道不同不相为谋。 顾玉在心里默念这句话。 君泽做事雷厉风行,叫上了一些人很快过来,砸的第一座贞节牌坊就是余夫人的。 余家人在牌坊下哭得撕心裂肺,仿佛失去的不是一座冰冷的牌坊,而是他们的命。 余夫人依然站在那里,不见她哭,也不听她笑,仿佛一个失去了灵魂的女人。 君泽四处点火,在满江南掀起一阵砸牌坊的风潮。 继杀神绍无极名震江南后,荒唐的逍遥王也让江南人民恨得咬牙切齿。 无数被砸牌坊的宗族都堵在官衙外哭诉,顾玉关上大门只当不知。 听说各地县令联合上书,痛陈逍遥王砸贞节牌坊的劣迹,等他回京,一顿训斥自然是免不了的。 郦若端着茶走了过来,道:“那位逍遥王倒是跟寻常男子不一样。” 顾玉放下毛笔,道:“长公主巾帼不让须眉,却苦于女子身份,为他人做嫁衣,他受其母亲影响,比寻常男子更能明白女子的处境。” 郦若听顾玉夸赞君泽,又开始不自在了,小心翼翼问道:“除了这些,顾世子对逍遥王是什么看法呢?” 顾玉低头饮了一口茶,让郦若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 顾玉道:“没什么看法。” 郦若有些失望,她的顾姐姐嘴硬啊,明明都跟人家抱起来了,还大早上给人家包手,这段时间更是形影不离,会是没什么看法吗? 郦若迟疑了一下,又问道:“那位逍遥王,会不会已经猜到您的身份了?” 顾玉认真道:“绝无可能。” 郦若把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我看他对顾世子不像寻常兄弟那样,而他都二十出头了,寻常人孩子都有几个了,他还未娶亲,我真的很怀疑,他会不会是断袖?” 顾玉被茶水呛了一下,连咳好几声,道:“这茶有点烫嘴。” 郦若拆她的台,道:“您都喝了好半天了。” 顾玉摸了一下鼻子,道:“他看起来,也不像断袖啊。” 之前还总笑话她娘来着。 郦若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郦若在心里泛起浓浓的担忧,像逍遥王那种天潢贵胄,行事没个忌惮,若真的看上了男装的顾姐姐,是件顶麻烦的事。 他若是真心实意,发乎于情止乎于礼最好,若是人面兽心,强迫了顾姐姐,又发现顾姐姐是女子。 想到这儿,郦若打了个寒颤,听说许多断袖喜欢男子的原因是厌恶女子,万一他就是这种人,那顾姐姐还会有好下场吗? 郦若越想越觉得可怕,忙道:“顾世子,您可要离他远点儿。” 不用郦若提醒,顾玉也知道。等回了京都,她和君泽不过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各不相干是最好的结果,斗个你死我活也不是不可能。 顾玉道:“我知道分寸。” 郦若只觉顾玉心思干净,不懂那些男人的卑劣心思,一时着急,把心里话说了出来:“若您真的知道,上次就不会给人家抱着了。” 想到那个抱,顾玉自己也有些难为情,道:“你不懂,男人之间的友谊就是如此不拘小节,你别多想。” 郦若在心里翻白眼,觉得顾姐姐太单纯了,道:“是您想得太简单了。” 顾玉道:“我明白你想说什么,你放心,我跟他之间,绝无可能。” 君泽过来刚好听到这一句,心霎时冰凉。 知道他们之间不可能是一回事,真正从顾玉嘴里听到又是另一回事。 说好的只当朋友,但还是在心里存了一点儿希冀,现在最后一点儿希冀也破灭了。 他看着紧闭的房门,静悄悄来,又静悄悄走了。 郦若道:“那就好。” 顾玉岔开话题,道:“神女教的教义安排得怎么样了?” 提到神女教,郦若抛开了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道:“教义已经发下去一部分了。大多数教徒都认可了新教义,还有许多对前教痴迷的信徒不愿承认,劝不回来。” 顾玉道:“慢慢来,能劝就劝,实在劝不回来的就算了。” 郦若道:“神女教背后不只有教主,我们这番动静,怕是惊动了那人。可惜以往那人都是跟教主用信鸽联系的,现在教主死了,也探查不到那人的身份。” 顾玉猜得到,景双年岁不算大,身份又敏感,一个人很难成事。 她担心的是,扶持景双的人跟宫里有关,毕竟景双如何从永安巷出来,也是一个谜。 她制造了神女降世这个假象,让神女教大多数教徒改信新的教义,那人不会不知道。 敌人在暗,我在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人从背后捅上一刀。 顾玉对郦若道:“你跟我一起回京。” 郦若惊喜道:“真的吗?可是,江南的神女教怎么办?” 顾玉疑惑道:“天下那么多人信佛信道,
相关推荐:
甘草江湖录
让你当法师,没让你培育九尾神狐
被驯养的少女
暮云平(1V1)
我有一座恐怖屋
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种琼花二十年
S级alpha的专属猫薄荷
[咒回]于五月七日吃掉苦夏
为情所困(1v1追妻火葬场)
离殇未了(1v1限)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