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就叫大白,你说浮一大白,它还以为是叫它咧。” 顾玉勉强露出一抹笑意,看了眼窗外,道:“晚辈身子已经暖和了,想先回去了。” 连老怪依依不舍道:“还想跟你多说会儿话,今年的灯魁的问题还没告诉你。” 顾玉心神俱伤,没有那么多精力与连老怪探讨。 居子石看出来顾玉的疲态,道:“下次有机会再说吧,你没看她身子不舒服吗?” 连老怪这才嘟囔道:“说得也是。” 外面的马车和侍从已经为顾玉准备好。 连老怪送她上车后,嘱咐她道:“顾小公爷,你可要好好养病,下次我与你一起把酒言欢,促膝长谈。” 顾玉头昏脑涨,道:“好。” 顾玉走后,居子石对连老怪道:“再卜一卦吧。” 连老怪想到之前那极凶的卦象,也对顾玉放心不下。 回到屋子里,大鹅还看着蔫蔫的,连老怪把大鹅抱进怀里,而后在龟壳里摇着自己的铜钱。 三枚铜钱很快出来。 连老怪伸出手指算来算去,叹口气道:“依然如此,卦卦大凶。” 居子石道:“就没有破解之法吗?” 连老怪又重新起了一卦,依然如此。 正要叹气,他的大鹅伸出翅膀将铜钱从桌上扫了下来。 连老怪蹲在地上,看着散落的三枚铜钱,惊讶道:“我这鹅是通灵性的,既然它把铜钱扫落在地,定是在告诉我遵循地上的卦象。” 居子石觉得这理由实在牵强,但还是跟着他蹲了下来。 只听连老怪嘴里念念有词了一阵,才道:“虽然重重陷险,但并非闭塞不通,山穷水尽之卦,而是逆水行舟,险则险矣,不进则退。现在看来是凶卦,若是奋力抗争,未必不会有新的生机。” 居子石看着地上那三枚铜钱,叹口气道:“那就好。” 第434章 给我查顾玉 君泽回去后,对关言道:“给我查顾玉。” 以前他尊重顾玉,知道顾玉有很多秘密,知道她背负很多,从不逼她。 他想要等顾玉主动坦白的那一天,从不干涉顾玉的事情。 他总觉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自己迟早能等到顾玉敞开心扉那一天, 可如今他终于明白,不会有那么一天了。 顾玉已经大胆到弑君的地步,怎么可能对他全盘托出。 他只能自己挖掘顾玉的秘密。 他一定要看看,究竟什么事情,小冷大夫都能知道,却不让他知道。 关言问道:“查什么?” 君泽摩挲着自己的大拇指,道:“从她袭爵之后,事无巨细,全都查个清楚。包括她的家人,顾氏亲族,还有小冷大夫的身份。” 顾玉就是在袭爵后变得冷漠。 小冷大夫也是顾玉在袭爵前回到了顾府。 袭爵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君泽只恨自己蠢,当时怎么没多想,及时去查找真相。 关言道:“是。” 君泽又问道:“小冷大夫那边怎么样了?” 关言道:“府邸,藏了,绍太尉的人,我们,不能,轻举妄动。” 君泽沉默一瞬,道:“不必管他。” 冷流现在腿断了,短期内都入不了宫,掀不起什么风浪。 再说他对冷流动手,已经引起圣上注意了。 若是这段时间再对小冷大夫出手,会沾上不必要的嫌疑。 等等。 君泽桃花眼一眯。 留意到绍太尉这三个字。 他想到上次在练武场,顾玉喝醉了与自己一起打架发泄情绪,哭着说“我一定要打败他。” 顾玉为什么一定要打败绍无极? 只是因为她当众被绍无极打趴下两次吗? 还是她一心想要对圣上下手,把控朝堂,所以打算除掉绍无极这个圣上最信任之人? 君泽想不出一个结果。 明明在江南的时候,顾玉对绍无极还是无所谓的态度,怎么回京之后,就屡次三番与绍无极对上? 不应该啊... 顾玉不应该非要跟绍无极较个高下。 老镇国公顾钧益战死在落日关,若非绍太尉支援及时,落日关怕是要被西戎人攻进来,老镇国公和顾家军做出的努力也将功亏一篑。 而且老镇国公的衣冠都是绍无极带回来的。 顾玉就算对其没有感激,也不该是充满敌意。 在江南时,他提及绍太尉,顾玉还没有什么特殊反应。 可是上次,顾玉在说起她被绍无极打趴下时的痛苦不是假的。 君泽想不明白,对关言吩咐道:“也查查老镇国公和绍太尉之间当年有何恩怨。” 关言迟疑了一下,还是道:“是。” 君泽也清楚,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并不好查。 但是他一定要得出个结果。 ------------------------------------- 花灯节后第五天。 大禹朝终于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朝会。 因为过年时,绍无极血洗徐家,圣上感染风寒,让朝臣都很是忐忑。 今日的奉天殿格外安静,只有一两声咳嗽从前面传来。 顾玉竭力压下喉间的痒意,不愿惹人注意。 花灯节冻得太厉害了,她感染了风寒,现在还没调养好。 就在诡异的寂静中,随着福海的一声高呼,圣上缓步走上龙椅。 众人山呼后起身。 有些人悄悄抬眼,发现圣上面色无恙,打破了他们对圣上身体种种不好的猜测。 过年期间,徐皇后被废,徐家倒台,九皇子派的人都像是受惊的鹌鹑,不敢触圣上霉头。 而三司审案的惯例被绍无极打破,不得不站出来问个清楚。 然而这次朝会,圣上竟然让绍无极背着重剑站在了自己身侧。 对其维护之意可见一斑。 可总有脑袋硬的。 御史台的郑御史上前一步道:“禀圣上,绍太尉不经三司,妄自定案,于春节时屠杀徐家满门,手段凶恶,令人胆寒,请圣上严惩,以儆效尤。” 绍无极听见这话,鹰目一扫,那个御史瞬间如芒在背。 圣上道:“事急从权,过年期间,各官衙闭门。废后徐氏勾结徐家毒害龙胎,证据确凿,绍太尉此行无可指摘。” 郑御史道:“敢问圣上,若以后再遇事急从权,绍太尉是否可不经三司,直接定案动手?若是如此,国法何在?天威何在?” 圣上转着手里的十八子,尽量让自己心平气和。 圣上看着郑御史道:“与其在这里指责绍太尉,三司不如在办案时手脚麻利些。别奏折还未写完,罪人已经将所有证据都抹了个干净。” 郑御史还要再说什么,刑部侍郎余大人走上前道:“敢问圣上,内卫处是个什么衙门?是否凌驾于三司之上?” 圣上看了绍无极一眼。 绍无极背着重剑,从圣上身侧走了下来。 他刻意来到郑御史和余侍郎面前,冷声道:“内卫处主侦察、逮捕、审问一事,只办急案,唯听命于圣上,与三司并无瓜葛。” 余侍郎和郑御史一眼就能看到绍无极背上的重剑,想到这位杀神的威名,不禁冷汗涔涔。 大理寺卿彭焦道:“敢问绍太尉,如何定义急案?” 绍无极直视彭焦道:“谋朝篡位、倒行逆施、欺君罔上、致使朝纲不稳,天下生乱等,皆为急案。” 彭焦道:“可这样的急案事关重大,仅凭内卫处一家之言,怎可定案?” 绍无极道:“若证据确凿,如何不能定案?” 彭焦道:“仅凭内卫处,找到的证据也是一家之言,若是严刑逼供,造成冤假错案...” 彭焦说不下去了,因为绍无极摘下背上的重剑,掂在手上。 彭焦在他阴狠的目光下两股战战。 他丝毫不怀疑,若此时继续跟绍太尉争辩下去,绍太尉会在朝会结束后,用手里这把重剑让他血溅宫门。 偏偏圣上看到这一幕并未说话。 众朝臣无不胆战心惊。 尤其是出身世家的朝臣。 他们先前针对顾小公爷,引起圣上对世家的忌惮真是大错特错。 世家真正该对付的,是绍无极这个手握重兵,又得圣上偏信的杀神才对。 顾玉亦是握紧了双手。 她再次看清了她与绍无极之间的差距。 都是为圣上做事,她被人构陷入狱,可是绍无极仅凭一个动作,就让反对他的人闭嘴。 兵权。 她缺的,还是兵权。 第435章 天下世家王为甲 看到大理寺卿彭焦在绍无极的恐吓下连话都不敢说完,一直沉默的王丞相站了出来。 他上前一步道:“绍太尉,圣上允您佩剑入宫,可您怎能恃宠轻狂,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拔剑,这是对朝堂不敬!对圣上不敬!” 绍无极与王丞相一文一武,是大禹朝地位最高的两个朝臣。 说一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为过,但是王丞相向来矜重,甚少参与朝堂纷争。 实则是小纷争他从不放在眼里。 关键时候,他有一锤定音的能耐。 王丞相一大把年纪了,这次直接呛声绍太尉,还是惹得朝臣纷纷侧目。 一些畏惧绍太尉渗人气势的官员,在王丞相说话后,仿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消散了不少恐惧。 圣上看着王丞相,手里转动的十八子骤然一停。 大禹朝一直有一句话,叫做:天下世家王为甲。 这是说天下世家显赫,而王家则是世家中的世家,当之无愧的世家第一。 虽说如今世家林立,如君家这般沾上皇族的世家门庭显赫,但是论底蕴,还是拼不过王家。 甚至可以说,在大禹朝建立之前,王家就已经是名门贵族,门阀豪绅了。 常言道富不过三代,可是王家却伴随着大禹朝的皇权更迭,始终屹立不倒。 王丞相不是圣上封的,而是先帝封的。 先帝昏庸荒淫那些年,王丞相也曾力挽狂澜,在朝堂叱咤风云。 先帝驾崩后,当今圣上与先帝行事截然不同,勤于政事,兢兢业业,王丞相便收敛锋芒,专心辅佐。 任谁提起王丞相,都道其知进退,识时务,是个顶聪明之人。 他不会像其他世家一般,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圣上作对。 圣上看着王丞相苍白的头发,不愿让绍无极与王丞相起冲突,便道:“绍太尉,不得无礼。” 绍无极看了王丞相一眼,还是把重剑收了起来。 王丞相见绍无极收了剑,当即退了回去,不再言语。 仿佛他只是看不惯绍无极轻狂的样子,前来主持公道的长辈。 既然绍无极收敛了锋芒,他便功成身退了。 而今日最大的矛盾——这个内卫处是否凌驾于三司之上,王丞相依然没有插手解决。 圣上却握着十八子手串,将他叫住,道:“王丞相对内卫处有何见解?” 王丞相又走了出来,道:“圣上英明神武,内卫处成立与否,与三司的关系如何,但凭圣上定夺。” 这和稀泥的话又让朝臣心慌起来。 毕竟现在能阻拦圣上想法的,只有王丞相了。 可王丞相却在关键时候让步。 圣上点点头,似乎对王丞相的表现很满意,道:“三司审案,过程漫长,便如同徐家之罪,内卫处已经够雷霆之速了,依然让徐济携徐家家产逃遁。若是再经三司,怕是徐家所有人都跑了个干净,证据也早被掩盖。内卫处不得不立,只为处理急事。” 还是那番话。 可什么事才算急事? 若与三司审案产生冲突了该怎么办? 圣上和绍太尉都没能给出一个答案。 若是这样稀里糊涂让其成立,以后朝堂之上人人自危。 他们在上朝前已经互通了消息,决不能放任圣上一步步把矛头对向世家。 圣上话音落下许久,也不见有人吱声。 无声的抗拒在朝堂上蔓延,气氛凝重起来。 圣上握着十八子的手青筋暴起。 这样的情况在奉天殿并不少见。 但今日圣上并不想退让。 朝臣们也都冷汗涔涔,当今圣上已经不是多年前,任由世家逼迫的圣上了。 绍无极还带着重剑站在他们中央。 就在圣上发火之前,顾玉上前一步,打破僵局。 顾玉道:“臣提议,内卫处独立于三司之外,但定案后,依然将卷宗归于三司,无论内卫处如何定案,都要重新由三司复审。” 顾玉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在圣上看来,等内卫处处理完事情,黄花菜都凉了。再去复审又如何?人都死透了,还能从棺材里爬起来辩驳不成? 在朝臣看来,虽然结果变不了,但若一次又一次复审,复审的结果与绍太尉处理的结果相悖,迟早会让内卫处失信于天下,也会让内卫处疲于应对。 圣上赞许地看了顾玉一眼。 朝臣们也暗自向顾玉投来感激的目光。 各退一步,相安无事。 他们都同意了顾玉的提议。 圣上缓缓道:“内卫处只办急案,办案后交由三司重审,众爱卿觉得如何?” 朝臣这才道:“圣上英明。” 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峙被顾玉从中化解。 朝会散去
相关推荐:
春山可望(np)
巡抚娘子被虏到匪窝之后(NPH)
娇妻难求和尚你破戒了
快穿撩系:在位面被神明溺宠
红颜劫
重生之盾御苍穹
每天都感觉我要糊[娱乐圈] 完结+番外
真香现场
陷阱(高)_御宅屋
玩家(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