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赔的血本无归。 只得灰溜溜的退出华夏,从那以后再也没敢做空华夏粮食。 粮食战争和经济战争都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却一样的残酷。 景衍听完后沉默良久,握住蒋禹清的手再一次说道:“清清,你是上天送给大夏的至宝。 然此事事关重大,一旦做起来,我们都没有经验,你可愿从旁协助?” 蒋禹清笑着点了点头:“义不容辞!” 回去后,景衍就此事跟太上皇进行了一番详谈。 太上皇听闻后斩钉截铁的说:“做,必须得做。 粮食关乎我大夏的国运和命脉,必须得掌握在我们手里。 纵观历朝历代,百姓暴乱起义,推翻朝廷,无不是因为没有粮食吃活不下去了,才造的反。 咱们大夏的太祖皇帝,不就是因为家人没饭吃,被饿死了,才起义的吗? 大家只在农庄待了一天,第二天就返回了宫中。 粮食储备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景衍提出,百官们朝议,一致通过。 建立粮储,由户部牵头,其他各部从旁协助。 正当大家紧锣密鼓筹备的时候,浙州、苏地、福州等,接连加急上报。 属地内粮食价格莫名大幅涨价,怀疑有不法粮商在暗中大量收购粮食,操控粮价。 户部负责筹建国家粮储的官员们,刚刚被皇后科普了粮食战争的可怕和重要性,这场面立即来了。 正应了那句怕什么来什么。一时间,个个如临大敌。 大家赶忙跑去问蒋禹清该怎么办? 蒋禹清淡定说:“都镇定些。陛下那边肯定会派人去查,待查清楚背地里都是谁在搞鬼,再下手不迟。 至于粮食……不怕,他们要多少我们有多少,就怕他们吃不了撑破了肚皮。 你们只管做好自己手里的事,等陛下吩咐就成。” 众臣得了她的准话,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脚步轻松的走了。 官员们走后,蒋禹清就去找了景衍:“阿衍,我想去一趟南边,只有我亲自去,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平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景衍想也没想就一口否决:“不行!你如今身怀六甲,你自己去,我如何能放心。” “可是要想打赢这场仗需要大量的粮食,灵境里以前存的,多如山海一样的粮食,除了我没有人能够弄出来。” 景衍思虑再三说:“那就一起去吧!” 蒋禹清低头看了看自己硕大的肚子。 双胞胎让她的肚子看起来比正常六个月的肚子要大得多。 跟怀着奕奕快生的时候差不多大小,许多时候确实不便。 但此事事关几府甚至全国百姓的肚皮,她不得不去。 夫妻二人拿定主意,便一起去找了太上皇,说了必须要去一趟江南的事情。 太上皇纵然不放心蒋禹清,却知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于是千叮咛万嘱咐儿子,一定要把儿媳妇照顾好了,若有丁点闪失,拿他是问。 此番是去办事,行程上甚紧,因此不便再带着邱神医和奕奕,夫妻俩就将他们一并托付给了太上皇和太上皇后。 如今奕奕已经大了,又在读书,太上皇巴不得能和孙子多多相处,因此儿子不带他走刚好。 至于邱神医……那老家伙能在朝中横着走。 宫中的太医院正就是他大徒弟,其他的徒子徒孙也不少。 那些家伙恨不能把他供起来,如何会让他吃了亏去。 所以在太上皇看来蒋禹清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 蒋禹清也知道她师傅的本事,只是关心则乱罢了。 依旧是景衍御剑带着蒋禹清,沧海无涯有为无名 则被白小十驮着飞行。不过大半天的功夫就到了浙州。 浙州知府上奏折的时候,就想到上边可能会派人来。 却没想到来的正是当今的皇帝和皇后娘娘。 他们扮成一对普通的商人夫妇,带着几个随从步行进了城,来到府衙。 任谁也想不到大夏的皇帝和皇后,竟然低调到了这个地步。 以至于浙州知府见到他俩时,差点吓得心肝儿颤。 反应过来后,忙给帝后迎进府中,亲自安排了最好的房舍。 略微休息后,夫妻二人就去了知府的书房谈正事。 浙州知府说:“约摸一个月前,粮价开始上涨。因为涨幅不大,所以臣并未太过关注。 后来粮价越涨越高,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断粮的情况。臣这才意识到不对劲,于是赶忙上奏。” 第287章 血本无归 他继续说道:“咱们大夏暂时禁止粮食出口,臣怀疑有人恶意囤积粮食,或者是走私出口他国。 臣曾派人调查过,发现确实有人在暗中大笔买入粮食,这些粮食几经倒手之后,全都落入到了一个名叫(吴明)的商人手里。 臣私底下问过我们浙州有名的几位大粮商,发现他们都不认识这个叫吴明的人。 能够有这种实力,买进这么大笔粮食的人,在浙州竟然无人认识,甚至都不曾听说过,这本身就很值得怀疑。 臣后来仔细推敲过(吴明)这个名字,越想越觉得他很有可能是(无名)。 也就是说这个人压根儿用的就是假名。” 景衍食指在桌上叩了叩,赞赏的看了浙州知府一眼:“你做的很好。” 仅仅只是一句赞扬的话,就让浙州知府受宠若惊。 “如今浙州粮价几何,缺口多少?” 浙州知府道:“臣半个月前就紧急同其他州府发了公函,请求协调粮食,到浙州协助渡过难关。 周围几府的粮商听说后,都紧急调了大批粮食过来。 然而这个无名像是个喂不饱的无底洞,无论我们调多少粮食过来,全都被他吃下了,着实来者不善。 截止昨天为止,整个浙州府尚有三十万担的粮食缺口。 如今百姓中间已是有了不少怨言,咱们再不想办法,浙州怕是要出大乱子的。” 知府为了这件事情也是着急上火,已经好几天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了,嘴上的水泡是一茬接一茬,头发也是一把接一把的掉。 浙州府的官仓中,倒是有不少存粮,只不过这是为了防范灾年准备的。 一来在没有遇到大灾大难之时,他没有开仓放粮的权利。 二来,他要是把这批粮食投放到市场中,极有可能也是杯水车薪。 而且一旦发生自然灾害,粮食减产或绝收,百姓们要求开仓放粮时。 他拿不出粮食来,致使饿殍遍野,不仅朝廷饶不了他,他自己心里那关也过不去。 蒋禹清看得出来,这个知府是个有良心的,他会把百姓们放在心上,况且他已经是在极力的控制粮价了,并且做得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好。 景衍派了沧海无涯顺着知府已经探明的方向继续追查下去。 颇费了一番功夫后,终于查到这个“无名”。 原名“尼科,维多亚”,是南洋最大的粮商,资产十分雄厚,与之前被大夏剿灭的义诸海盗集团关系密切。 他同时控制着南洋数个国家的粮食,粮价,是南洋诸国的国王和首领除了义诸海盗集团外,第二个恨得牙痒痒的,却又拿他没有任何办法的人。 不仅如此,见了面反而要对他客客气气的,否则一旦得罪他,整个国家都要遭殃。 甚至比义诸海盗集团造成的影响还要恶劣可怕。 这货在南洋嚯嚯还不够,如今竟然胃口大到向大夏伸爪子,简直不知死活。 大夏目前禁止粮食出口,夫妻俩推测,他一次性买进这么多粮食,肯定不会运回南洋,大概率是想做空大夏粮食,狠赚一笔后离场。 大夏全国的人口约为5880万,现有的粮食储备人均只有半担左右。可她灵境里囤积的粮食人均到了七担左右。 这么多粮食,她要是放出去,足够撑死这个南洋鬼子了。 夫妻俩让知府出面,租赁了几个大仓库,趁夜放进去两百万担粮食。 告诉他先投入市场五十万担,等对方全部吃进去以后,再投入五十万担。 第三次投入五十万担的时候,直接放话出去,浙州还有上千万担粮食,如此虚虚实实,再看看对方的反应。 夫妻俩接着又飞到了苏地和福州,也是同样的操作。 以浙州为例,第一个五十万担粮食放出去后三天之内就被买光,接着放进第二个五十万担。 到这里就打了一个折扣了,一直到十天后,才被全部买入。 蒋禹清
相关推荐:
神雕风云(浪子神雕)
快穿之养老攻略
我的竹马重度偏执
受够了,要反攻[娱乐圈]
王爷攻侍卫受之宠你一世
少年时我与服装姐姐的性秘密
观里有真修
因为实习证明被动变色情了
大佬的小娇娇又崩人设了
重回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