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漂亮亲妈不干了[七零] > 第8章

第8章

白芷摇了摇头道:“奴婢是去找赵嬷嬷的时候听一个小丫头说的,便回来告诉小姐了。” “我们去哥哥的院子里看看。”三娘闻言便带头出了屋子。 荷风院虽是一个偏僻的院子,规模却是不小,正院自赵氏去后便一直空着,只赵嬷嬷每日带人去打扫到也并不破落。三娘现在住在正院右后面的右偏院,而王璟则住着左偏院。 左偏院与右偏院格局一模一样,也是三间正房。三娘不让人通报直接进了正房,却见右次间王璟的卧房里赵嬷嬷与王璟的两个大丫头朱砂和当归都在。 “嘶~轻点,轻点。这是胳膊不是面团!”王璟的抽气声。 “少爷,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万一胳膊出了什么岔子,以后笔都拿不起,那可怎么是好?”赵嬷嬷担忧道。 “嗨!没事没事,嬷嬷你看我皮糙肉厚的那就那么容易碰坏?又不是玻璃瓷器的。再说了这不伤的是左手嘛,我右手还是能写字的!”王璟大大咧咧道。 “我可没见过独臂的状元探花,哥哥是想着要独树一帜?”三娘说着已经绕过了围在王璟身边的众人,走到了王璟面前。 王璟有些惊愣地看着突然出现的三娘,呐呐道:“妹妹怎么来了?不是吩咐过不要惊动那边么?”说着还瞪了自己两个丫鬟一眼。 王璟的两个丫鬟,朱砂和当归,当归面容清秀性子沉稳也不爱说话,朱砂杏眼朱唇长的很是漂亮性子也有些活泼。 当归被王璟一瞪并不辩解,朱砂却是撇撇嘴讥讽道:“五爷被三小姐责骂就只会拿我们这些小丫头撒气!也不想想您一个大活人进了内院,与咱们只隔着一箭之地的西偏院能不知道么?这还要我们巴巴地跑去告状?” 王璟被朱砂一噎,也不生气,只是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看着三娘不知道说什么好。 赵嬷嬷却是对着朱砂轻叱道:“没个规矩!爷们也是你说的的?责你骂你就好好听着!” 朱砂吐了吐吐舌头,站在一边低着头再不敢出声了。 第十九章 意外 “哥哥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三娘坐到王璟身边拉起他的左手查看。手臂上有一条三寸长的口子,血已经止住了,看着并不太严重,三娘也就放了心。 三娘又仔细打量王璟,见他只有手臂上一处伤口,衣裳虽有些凌乱手掌上也有一些轻微的擦伤却也不严重。 王璟看了三娘一眼,有些吐吐吐吐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些小擦伤罢了。” 三娘却不接受这种敷衍的解释,只是似笑非笑地盯着王璟,也不说话。 王璟被三娘这么一盯便已投了降。 “今日先生让背书,我和大哥背得不好,先生便让我和大哥去外面站着,说没背熟了不准进去。”说道这里王璟看了三娘一眼,见三娘并没有失望的神色心中稍安。 “我在外面站着背了会儿书,大哥突然凑过来说他知道景阳街那边新开了一个极好的笔墨铺子,先生爱好收集砚台和笔墨,不如跟他去店里寻寻看能不能找到好的笔墨砚台,买了来送给先生,好让先生免些责罚,这样总比在那里傻站着强。我本是不愿意去的,可是大哥说我如果不跟他去,先生见我比他听话会更加责难于他,这样我就是不讲兄弟情义。我实在拗不过他便只得跟着他去了。” 王璟说到这里苦笑着摇摇头:“我就不该信大哥的,他说那笔墨店路远要乘马车去,上了马车却是让车夫往西城的闹市去了。还说反正都出来了不如去热闹的地儿先逛逛,说不定能买到别的物件儿让先生中意。我见上当受骗了便硬是要下车回学堂,这时马车已经到了闹市了。我正与大哥僵持着,却不想这时旁边有一个跑江湖卖艺的把式正在训一只猴儿,那猴儿挨了打四处逃窜,正好冲着我们拉车的马来了,那马眼睛被猴儿抓了一把便惊着了竟狂奔起来。” 众人听到这里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王璟怕吓着妹妹忙道:“没事没事。我和大哥当时也被吓了一跳,正想着要怎么办呢,那马车夫因为事出意外当时就被马甩了出去。这时候却有人追上了我们的马车跳上了马背竟然没多久就让那马安静了下来。我手上的伤便是那时候被车上摔碎的茶碗在颠簸中割伤了的。” 众人听到这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你们猜那个制住发狂的马儿的是什么人?”王璟见气氛终于轻松了些,便想卖卖关子。 “是什么人?难不成这么厉害的人我们还认识不成?”朱砂抢先问道。 王璟却讨好地看着三娘道:“妹妹你这么聪明,猜猜看?” 三娘失笑,她可不是神仙。 “我猜不出来,哥哥别卖关子了。” 王璟嘿嘿一笑,道:“这人还真是我们认识的,你们当是谁?却是那日我们去寺里回来的路上遇上的那个张三。” 屋里的几人你看我我看你有些惊讶,朱砂更是直接怀疑道:“竟是那个强盗?怎么可能?” 王璟瞪了朱砂一眼道:“什么强盗?张大哥可是好人!” 三娘闻言皱了皱眉,这才半天不到连大哥都叫上了?虽说这次多亏了他相助,但是这个人心机确是不可谓不深。 “他可是认出了你来?”三娘问道。 王璟点了点头道:“那日我虽只是开始时站在外围站了一会儿,可是今日他一见我出马车就惊讶道:‘竟是少爷的马车?’我便与他寒暄了几句。原来他早年离了家还曾干过贩马的活儿,所以学会了一手套马驯马的手艺。” “那他今日来城里是干嘛来的?又想坑摸拐骗?”朱砂眨眼道。 王璟有些无奈,摇头道:“不可这样说,张大哥当时那样做也是有苦衷的。” “你们先出去吧,我有话和哥哥说。”三娘突然柔声打断王璟,对着众人说道。 屋里几人相互看了几眼,赵嬷嬷却说道:“小姐你可要好好说说少爷,他再这样跟着大少爷胡闹可怎生是好?”赵嬷嬷刚才一直没有说话,脸上隐隐还带着失望的神色,可听三娘说要和王璟谈谈却是举双手赞成,她自是以为小姐定是要好好敲打少爷,却又不好当着丫鬟们的面让少爷没脸。 三娘也不多解释,看着赵嬷嬷将几个丫鬟带了出去还‘体贴’地带上了房门。 “妹妹……我……”王璟有些羞愧,欲言又止道。 三娘却是微微一笑:“我不是要责备哥哥,三娘知道哥哥是个重情义的人,当时跟着大哥出去也是迫不得已,并不是任着性子胡闹。” 王璟闻言眼睛一亮,他刚刚虽然面上没有什么,还兴致勃勃地与众人谈起张三,其实心里有些紧张,他怕他今日逃学堂的行为让大家失望,所以刚刚其实有些顾左右而言其他的意思。见三娘屏退众人他也与赵嬷嬷想的一样,以为是三娘不想当着丫头们的面责备他。 三娘见他如此有些心酸,王璟今年虽只有十一岁,身上却总是有个无形的担子压着他,再加上他憨直的性格想必内心也总有苦涩,却从来没有在她面前流露。这个年龄的少年放在现代就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学生,因此三娘总是有些心疼他。 “嬷嬷她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在疼爱,所以对你也是望子成龙的心态,你不要怪她。”三娘看着王璟认真道。 “不,不,我从来没有怪过嬷嬷,我知道她是为了我好。”王璟摇着手道。 三娘点点头,不在谈论这个话题,以免王璟又多想。 “张三今日来城里可是为了他村中被收押之人的事情?” 王璟一愣,道:“妹妹怎么知道?我也是今日才听张大哥说起。” 三娘只道:“我也是听我屋里的白果说的。” 王璟知道白果就是上次去找里正来的那个丫头,因此也不惊讶了。 三娘又问:“那事情如何了?” 王璟叹了一口气道:“人到是暂时已经放了出来,想必张大哥他们筹了不少的银子。不过我今日见他脸上并无欢欣之色便问了一句,才知道人虽然已经被放了出来却不知道会不会随时又被抓进去。” 三娘闻言点点头,本来那官府抓人就是以莫须有的罪名,目的只是为了讹诈些银子,自然能放了这家再抓那家,这事情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完。 “哥哥欣赏张三这个人?”三娘突然盯着王璟道。 王璟闻言摸了摸头:“张大哥他会驯马还会拳脚功夫,为人也很是仗义,今日更是能出手救助不相干之人,我对他是有些欣赏的。”说着还小心看了三娘一眼,怕她觉得不妥。像他们这种身份之人与张三那种市井之徒是不该有交往的,今日就连大哥对着这个救命恩人也只是赏赐了些银子并不愿与之亲近。见他与张三说话也是远远站着,还不时催促他早些走。 三娘见状对他一笑。王璟一直以来对那些有功夫的侠士很是仰慕,对有着侠义精神的人也很是敬重,他自己本身就有着很深的英雄情结。对这个年龄的少年来说这是很正常的。 “听你这么一说这张三到真是个有情有义的侠士。”有着英雄情结的少年自然也希望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让人认同。 王璟闻言咧嘴一乐,见牙不见眼。 三娘笑着摇了摇头,却又突然正色道:“不过哥哥你与他在人前不可多了往来,否则恐怕会给他惹来麻烦。” 王璟一愣,问道:“为何?” 三娘道:“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你是一个还没有功名的王氏子弟,他是有着侠义心肠的市井汉子,你们的交往本就会让世人觉得怪异,若是让家族知道了你觉得会如何?” 王璟眼睛一暗,他自然是知道的,世家大族之人往来最注重的是门第观念。若是让祖母他们知道他与一个市井之徒往来恐怕真的会给张三惹来麻烦。 三娘不忍见王璟难过,想了想便道:“不过救命之恩不可不报,你虽然不能与他在明路上多了往来,帮他一帮却是可以的。” 王璟猛一抬头,面露喜色:“妹妹,我们能帮他么?怎么帮?” 三娘见他高兴心里也欢喜,故意卖了个关子:“我说能帮那就是能帮。” 王璟闻言却点头:“妹妹向来聪慧,定是能想出个好的法子的。我也想帮他,还想着让大哥去求求大伯父让他跟衙门打个招呼,可仔细一想这事情恐怕有些难度。” 虽说今日张三救了王璟与王玬两人,但是看王玬今日的态度就明白在他们的心目中张三那种人与他们不是一个阶层的,这种救命之恩用一点银子答谢就好。或者有麻烦的是张三本人,王家也会插手帮助一二,但是要王家去帮助张三为他们村子里的若干人去损害青城县一干官府之人的利益,即便是县衙肯卖王家这个脸面,王家也会顾虑这样做会不会让这些个小官员们心里有微词。毕竟官场沉浮是很难说的,与其得罪一个未来可能有前途的官员还不如不管无干系的平民的闲事。 第二十章 救命之恩 “张三还在城里么?”三娘问道。 “我听他说今日还要去县衙走一些公文上的过场,因此暂时在他朋友的一个绸缎庄里歇脚。那绸缎庄就在今日惊马的地方附近。” 三娘点头,朝王璟招了招手,让他坐过来。王璟便也坐在了三娘坐着的榻上。 “你等会儿去一趟外院,看看外院的李大得空儿没,让他替你走一趟张三歇脚的绸缎庄。”三娘后来打听过那李大的背景,他并不是王家的家仆,而是从外头聘了来的护院,家中并无其他人在府中当差,人际关系相对简单。 王璟闻言点了点头,专心听三娘的话。 三娘有道:“你与那李大也不必多说,只需让他替你给张三捎一些谢仪,并给他讲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王璟一愣。 三娘将背靠在了引枕上,缓缓道:“从前有一个县里出现了一种恶习,县府向下面下了规定若是哪个村中有孤寡老人或者乞丐或病死或饿死冻死,村里不许私自掩埋了事,而需呈报县衙,等县衙验过了尸体确认死因无疑才可掩埋。这样每次官府派人来验尸那些官员总是前呼后拥,拖拖拉拉来一大群人,上到地方官师爷书吏下到皂隶马仆轿夫,有时会来百多人不止。这些人下了乡,村里要准备休息的地方,要准备吃食茶水,还要给些那一百多个随从发辛苦钱。这样每次都弄得村民们苦不堪言,每一次村中有乞丐死,大家都要提心吊胆怕会被折腾得倾家荡产。后来有一个村里有一个教书先生,他找到村里的乡绅,让他联合各村里有威望的人家前来一起前来商议。那个教书先生献出了一个对策,他提议让各个村有钱的乡绅每年筹集一笔费用,献上去给府衙,作为县府大小官吏们的辛苦钱,同时也请求县老爷若是那些乞丐和孤寡人士死因确实是没有疑点便不用辛苦官府中人下乡来了,让村中自行处理。众人欣然接受了教书先生的提议,并且委派这个教书先生去与县衙与父母官交涉。最后父母官同意了这个提议,于是困扰这个县下面村民多年的恶习终于根除。” 王璟听完这个故事偏着头想了半天,不确定地问道:“妹妹的意思是让张大哥效仿这个教书先生去和县衙交涉,让各个村的富户每年都筹集一笔费用用来作为官府抓捕贼人的幸苦钱?” 三娘抿嘴一笑,现出两个可爱的小梨涡:“你只要把这个故事转达给张三就是,至于他要怎么做那就是他的事儿了。” 王璟闻言摸着头憨笑道:“妹妹你真聪明,什么都知道。不过那个教书先生也很聪明,看来多读书确实是有用的。” 三娘闻言一愣,继而噗哧一乐。这论调听着怎么这么耳熟?教书先生果然成了“聪明”的代名词了。 王璟虽不明白妹妹笑什么,但是笑总是开心的,便也跟着笑。 “好了,既然你没事我也该回去了。这伤口记得不要碰水,大热天的容易出汗,这药也要常换着。”三娘站起声道。 王璟也跟着站起身:“妹妹你放心,我知道的。” 三娘点点头往外走,一边对跟着送出来的王璟道:“这事必定瞒不过祖母,他若问起来你要实话实说,不可隐瞒。” 王璟犹豫了一会儿,道:“那大哥他……” 三娘在心中叹气一声,停下脚步看着王璟说:“哥哥,对长辈说谎是为不孝。” 王璟闻言低下了了头:“我知道了。” 三娘拍了拍王璟没有受伤的那只手臂,带着候在院子里的白芷白英回自己院子了,赵嬷嬷留下照看王璟。 松龄院那边知道消息的时候孙氏正在招外院总管王德安的媳妇张嬷嬷问话,这王德安以前是老太爷王宏身边的小斯,因个性沉稳,办事牢靠后来成为了王家的大总管。他媳妇张嬷嬷却是曾经在孙氏身边伺候的,现在跟着王德安在外院管事。 “大老爷最近在忙些什么?”孙氏屏退了小丫头,只留着甘草和甘松。 “回老夫人,京里派了钦差来了济南府,大老爷最近忙着陪济南府的大小官员接待。”张嬷嬷垂手立在榻前,恭敬地回道。 孙氏闻言点了点头,以王家在济南府的地位这倒是很常见的。 “现如今跟在大老爷身边伺候的还是平安?”孙氏问道。 张嬷嬷闻言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孙氏,又立即垂下了头道:“正是大老爷的乳兄平安。” “平安如今也到而立了吧?他和大老爷一起长大情分自然是好的,只是总跟在大老爷身边跑前跑后的也没有什么作为,你让德安注意着看看外头的庄子铺子有没有什么好的差事,给他找个好的前程,也不枉他跟了大老爷一场。” 张嬷嬷闻言心中一惊,这跟在大老爷身边当个随从虽说听着并不是个很有名头的差事,可是实际上大老爷的身份摆在那里,平日里接触的都是些官员出入的也是官府衙门,这其中的门门道道她是清楚的。不说别的那眼界就不是一般的管事可以相比的,可以说在府中跟在大老爷身边当个随从那是不得了的殊荣,否则以李嬷嬷在府中的地位怎么可能放任自己的儿子待在那个位置上这么些年? 心中虽是千回百转,面上张嬷嬷却没有半分犹豫得躬身道:“是,奴婢回去就跟我家那口子说。” 孙氏点头,闭目歪在引枕上养神。 张嬷嬷在原地踌躇了一会儿,又道:“老夫人,奴婢听说大老爷在外头买了一个别院。” 孙氏闻言并未睁眼,半响才开口道:“你可知道他哪里来的银子?” 张嬷嬷垂首小心地答道:“奴婢不太清楚,只是,只是听我家那口子有一次提起说外院的冰总是不够用,有时要借用内院的。” 孙氏闻言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开口道:“我知道了,这事不要张扬出去。” 张嬷嬷立即答道:“是的老夫人,奴婢省得的。” 这时候外头有个三等婆子求见,孙氏朝一旁的甘草挥了挥手,甘草便转身出了正房听那婆子回话,不一会儿甘草便急急转回来。 “老夫人,刚刚外面的婆子来报说大少爷与五少爷从学堂回了来,车夫也跟了回来并且受了伤,说是路上惊了马。” 孙氏闻言立即起了身,并推开了前来相扶的甘松,急声问道:“怎么样?少爷可曾受伤?” 甘草立即回道:“只五少爷手臂受了轻伤,看着并无大碍,大少爷不曾伤到。” 孙氏松了一口气,口中念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转而又狠声骂道:“这两个孽障!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侍立的几人都低头不敢出声。 孙氏气了一会儿,又叹了口气,吩咐张嬷嬷道:“你下去吧,让王德安去回春堂请张大夫来给璟哥儿看看,可别留下病根。”又吩咐甘草与甘松道:“你们分头去秋衡院与荷风院看看,有什么情况立即来报与我知道。” 张嬷嬷甘草与甘松领命退了出去,孙氏招人叫常嬷嬷进来伺候。 ### 荷风院那边,大夫还没等来却先等来了大夫人金氏。 三娘回到自己的院子不久,就听到白果来报说金氏带着人气势汹汹进了荷香院,正往王璟住着的院子去了。 三娘抚了抚额头,吩咐白英白芷道:“跟我再去一趟西院。” 三娘带着丫头匆匆赶到西院的左偏院,院子里的丫头婆子都立在院子里窃窃私语,王璟的大丫鬟朱砂见了三娘忙跑了来。 “三小姐,大夫人她把我和当归赶了出来,自己带着一群丫鬟婆子进了里间。您快进去看看少爷。” 三娘脚步不停往正房方向走,朱砂忙走在前头为三娘打帘子,见三娘进去了也悄悄跟在白芷后面进了房。 三娘一进正房就听见一个女声骂道:“你自己不长进还敢带坏兄长!我好好的一个孩子就是让你这不学无术的坏胚子给带坏了!瑞哥儿可是长房嫡长孙,是我们王家今后的脊梁骨,你说说你到底安得是什么心?” 难怪都说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家的乖。瞧瞧这倒打一耙的架势!三娘听着也不由得火起。那边王璟却是低着头站在那里也不说话,就这么听着,赵嬷嬷也站在一旁虽说有些着急也不敢插嘴。 “大伯母,听说您过来看望哥哥,三娘在这里替哥哥谢过了。哥哥他笨嘴拙舌的也不会说感激的话,您请见谅。”三娘上前对着金氏盈盈拜下,柔声道。 金氏被这一打岔也愣了一愣,三娘走到王璟身边笑道:“其实哥哥就是被瓷器片儿割伤了手,虽说伤在了手上以后可能会影响握笔写字,但是哥哥毕竟是个男子,皮糙肉厚的,休养一段时间就行了。您是长辈,事儿又忙,实在是不必走这一遭的。” 金氏闻言看了王璟的手一眼,伤口已经被包扎好了瞧不出伤在何处,但是见他手有些不自然的垂着也就信了王璟确是受了伤。想着自己儿子虽然是衣裳有些凌乱但是全身上下完好无缺心里就平衡了一些,平衡完了又有些幸灾乐祸。 第二十一章 一场闹剧 三娘又道:“我与哥哥父母皆不在身边,这些年多依仗着大伯母照料。来往的人家哪个不赞一声大伯母你慈爱善心,视侄儿侄女如几出?瞧今儿个,哥哥才受伤回来您就赶着过来看望了,这叫我和哥哥心中如何能不感激?三娘听说大哥哥也在那受了惊的马车上,还没有来得及去秋衡院探望呢,不知道大哥哥现在如何?可有受惊?”三娘紧张地问道。 金氏被这一连串的恭维弄得有些尴尬,见三娘眼神诚挚想着可能她没有听见刚刚她说的话,但是现在也不好再骂了。瑞哥儿可是全须全尾地半点伤也没。 但是她也不甘心就这样放过王瑞,便板着脸道:“你们知道我是好心就好。我说璟哥儿你也要争一口气!虽说你现在亲娘没了,可平日里老夫人和我也没少教你。怎么还是这么不知轻重?王家的脸面可不能败在你的手里!” 王璟闻言看了妹妹一眼,却还是没有出声。 金氏又道:“这次的事情学堂那边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你等会儿就去先生府上请罪,说是你拉着瑞哥儿逃了学闯了祸,要怎么罚任凭先生。” 三娘挑了挑眉头,这是要找顶缸的?正想着要怎么应对,那边帘子又被掀开。 跑进来了一个身穿宝蓝色菖蒲纹杭绸直裰的少年,那少年与同龄人相比个头微高身形较胖,因是跑着来的额头上还有细汗,仔细一看却是大爷王瑞。 “娘,都说了是我拉着五弟逃的学,我一人做事一人当,您别责怪五弟。”王瑞一进来就拍着胸脯道。 金氏被气了个倒仰,指着王瑞说不出话。 王瑞却是笑嘻嘻地上前帮金氏顺了顺气,道:“娘你别气,气坏了身子儿子心疼。” 金氏闻言气笑不得,只狠狠提起了王瑞的耳朵,也不管这动作太粗鄙,而旁边还有一堆丫鬟婆子。 “你这个孽障!你帮他说什么好话?别以为我不知道,这些事定都是璟哥儿撺掇的。”金氏恨铁不成钢。 王瑞“哎哟哟”地乱叫唤,金氏见状便下意识放松了些手,王瑞却趁机溜开了。 “娘,你这可说错了,其实平日里都是我撺掇五弟的,他那老实的性子怎么可能撺掇得了我?”王瑞装模作样呲牙咧嘴地揉着耳朵道。 金氏不信,又要再说。 王瑞却抢先道:“再说今日,若不是五弟相救,您说不定就见不着儿子了!” 金氏闻言一愣,继而紧张地上前拉着王瑞上下查看:“我儿,到底是怎么了?你哪里受了伤?” 王璟闻言也是一愣,不明所以地看向王瑞,王瑞却悄悄朝王璟眨眨眼然后对着金氏道:“娘,我没受伤,是当时差一点受伤。

相关推荐: [综漫] 烫角色靠我心声守护节操   从迎娶织女开始修仙   心安   作精女配[快穿]   典型意外(ABO)   死水(1v1,H,OE)   我女儿实在太厉害了   云起梦集   高傲女医师的堕落之路   农家哥儿在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