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漂亮亲妈不干了[七零] > 第85章

第85章

薛如玉将脸别到一边。 冯氏急了,忙起身走到薛嬷嬷身边,陪着小心道:“薛嬷嬷,她小孩子不懂事,你不要与她计较,我替她跟你赔罪了。” 薛嬷嬷却是转身避过了冯氏的礼,只是道:“我知道如玉小姐是怎么想的,可是您这个梦也该醒醒了。” 薛嬷嬷垂着眼睛道:“若是老爷夫人还在世,如玉小姐想要找一门好的亲事并非难事。可是如今薛家什么都没有了,如玉小姐也没有嫁妆。高门大户谁会娶这样一门亲?” 冯氏这些年在市井中讨生活,对人情事故也是懂的,知道薛嬷嬷说的是真话,值得一声叹息。 薛如玉却是不服气道:“那薛凤姐怎么能嫁进王家?” 薛嬷嬷见她冥顽不明,冷着脸道:“二小姐是老爷的骨血,自然有皇家体恤只是皇恩再浩大,也不至于连老爷堂兄弟家的女儿也要恩萌。当年抄家砍头发配的时候不也没有你们什么事吗” 后面一句话,让薛如玉张了张嘴,无话可说。 薛嬷嬷见状也将声音放缓了:“若是能让如玉小姐找个好人家,做正经的嫡妻,老奴自然也是高兴的。只是,如今……老奴想了想,如今只有让如玉小姐嫁进王家才是最合适的了。你们也看到了,我们这房如今只有二小姐这一个嫡妻和一个老妾,那老妾就不说了,我们二小姐的性子最是软和。如玉小姐进了王家的门也不会吃亏。” 见冯氏不住的点头,薛如玉虽是没有看这边,两只耳朵却没有闲着,薛嬷嬷笑了笑道:“况且,如今三房只有五少爷这么一个男丁。” 第二百一十六章 打进圈子是个技术活 “若是如玉小姐进了门之后能生下男丁,那就是三房的大功臣。”薛嬷嬷看了冯氏母女一眼,暗示道:“王家这位三老爷之前是有过平妻的。” 冯氏闻言眼中一亮:“嬷嬷这话可当真?”薛如玉也看了过来。 薛嬷嬷道:“自然是真的,当初还是这位平妻跟着三老爷去的大同任上,人人都当做是正夫人一般,可惜后来得了重病去世了,不然这嫡妻能不能轮到我们二小姐做还说不定呢。” 冯氏母女对视一眼,脸上有了喜色。 薛嬷嬷却是暗自冷笑:旁支的就是旁支的,竟然连世家的规矩都不懂。还想着要爬到她们薛家嫡枝的头上,真是做的好梦。 三娘与薛氏两人带了丫鬟婆子们乘着马车出了府,两人一路上讨论着衣裳与首饰,气氛融洽。 王栋的宅子,离着京城最大的商业街并不远。所以当两人还在兴致勃勃地猜测今年冬到底会是八宝流云纹的锦缎流行还是月兔纹的布匹比较受欢迎的时候,马车就停了下来。 “夫人,小姐,云想楼到了。”外头跟车婆子禀告道。 薛氏难得遇到人陪她聊这些,而她也是刚刚才发现三娘有似乎是对穿衣打扮很是有一番心得,说起衣裳首饰的搭配来更头头是道。 因此到了要下车的时候薛氏还有些意犹未尽:“等会儿我们挑完了东西继续聊,回去你帮我看看前日新送来的那一身衣裳配什么样的首饰好。” 三娘笑着应了,等婆子服饰着薛氏下了马车,她才也让人扶着下来了。 云想楼号称是京城第一,果然也是有些气派的。三个临街的铺面被打通了,看着很是宽敞。铺子里头的装饰也是雅致非常。 虽说是成衣店裁缝铺子,但是地上干净地连一根线头一片布头都不见。只在靠右墙的那边成列柜台上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墙的布匹,光样品的布就有几百上千的样子。 左边的墙上挂着一些成衣的款式,也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薛氏与三娘才一踏进店面,就有一个女掌柜模样的人笑吟吟地迎了上来:“王夫人,您亲自来了?这可真是稀客哟——身边这位仙女儿似的姑娘是哪家的小姐?小的有眼无珠,之前竟是没有见过的?” 女掌柜说话之前已经不着痕迹地将三娘打量过了。 三娘今日因要出门,便换了一套在山东的时候新做的浅淡杏黄缎面牡丹折枝刺绣鸡心领对襟袄 ,下身是一条朱红色绣牡丹花的百褶裙。淡雅与明艳的搭配很是雅致。 三娘是打听过了这几年京中的流行色之后才穿的,她知道她若是穿了今年京中流行的颜色,却不是京中流行的款式,难免会让人觉得不伦不类,所以她索性挑了这几年都没有流行过的颜色。 牡丹花与折枝刺绣又是经典图案,加上她颜色搭配得当,倒是给人不流俗之感。 女掌柜的眼睛是炼出来的火眼晶晶,见三娘身上的衣裳虽然不是出自自家,但是料子好,做工也精致,加上看到是跟着刑部右侍郎夫人一起过来的,想着这几日听来的一些传闻便猜到了这位可能是那位侍郎家从山东来的小姐,心想果然是几百年的名门世家出来的小姐,气度就是不一样。她虽是猜出来了,嘴上却是一番恭维。 “这是我们家三姑娘。”薛氏有些高兴道。 三娘自然是知道这是店家的恭维话,便朝着她笑着点了点头。 “哟,原来是侍郎大人家的小姐,贵客,贵客。这里嘈杂,夫人,三小姐两位请跟小的进去里间坐。” 原来外头是铺面,里头还别有洞天。 三娘暗自打量着布置成花厅模样的宽敞内室,见这里的布置也是十分的雅致,里面已经坐了几位官家夫人打扮的妇人。 那几位夫人见有人进来了,便朝着这边看了看,待见到薛氏之后,几人对视了一眼,只朝着这边笑了笑就又转过头去与伺候她们的女掌柜讨论衣裳的款式。 薛氏刚刚扬起的笑脸有些僵,想要走过去的步子也顿住了。 三娘看在眼中,并没有出声,只是与薛氏被那女掌柜引着往另一边坐了。 “夫人和小姐稍候,小的去吩咐茶水,再让负责府上衣裳的裁缝将衣裳拿过来。”那女掌柜笑着告了退。 三娘这才不着痕迹地往那边的几位夫人看过去,那几人都是三十岁以上的年纪,衣裳考究,举止得体,说话也是轻声细语,看得出出身都不错。 三娘挑了挑眉,朝着自己身后的白英使了一个眼色。白英跟在三娘身边多年,察言观色的本事也长进了不少,见状便悄悄地退了出去。 三娘装作什么事情也没有地与薛氏讨论刚刚小丫头送过来的那一册最近京中时兴的布料子夹片本儿。 之后,裁缝与茶点都来了,薛氏检查了一下那两身衣裳的做工,见都很精致没有瑕疵便交给了三娘身边的三七和白果:“你们伺候小姐去后头将衣服试一试看看有没有需要改的地方。” 这次,薛氏给三娘做了一件金色镶边肉粉色撒花缎面圆领小袄,配金色撒花百褶裙,一件鹅黄色交领兰花刺绣长袄,绣兰草边襽群,雪青色印花披帛。 三娘便带着两个丫鬟跟着店里的小丫鬟去了花厅后面,花厅后有一个天井,对面是一排厢房。三娘跟着那丫鬟进了其中的一间,让三七和白果伺候着更衣。 才将那套肉粉色的换上,外头就响起了敲门声。 “小姐,奴婢白英。”白英沉稳的声音在外头响起。 三娘示意白果去开门,自己就穿着那身肉粉色的衣裳在厢房里的一张榻上坐了。 “刚刚是怎么回事?”屋子里没有外人,三娘也不兜圈子,直接问道。 白英凑到三娘耳边道:“小姐,这并不是最近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原来夫人她在京中一直不被别的官员们的原配夫人们接纳,夫人平日里除了往温家园二老夫人那里走动,基本上就足不出户,更别说有聊得来的友人了。” 三娘听了之后沉吟片刻便明白了,想必是那些夫人自恃出身好又是原配嫡妻,便看不上薛氏这个来历不明的继室填房。明着暗着将她隔离在了社交圈子之外。 这种拉帮结派欺生之事从古自今哪里都有,到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薛氏性子软,胆子也小,刚来京城的时候也被公中的太后皇后召见过一次,听王筝说太后当初还说过以后要她多递牌子进宫陪她说话,以示恩宠。但是薛氏自从第一次进过宫之后,除了非不得已的新年朝拜就再也没有进去过了。薛氏对上位者还有着一种骨子里的畏惧,对孙氏王栋尚且是如此,何况是高高在上的太后? 所以太后即便开始想着要抬举她,可是当事人自己不往前凑,皇太后也没有精力总是惦记着薛氏这个人。所以久而久之,薛氏便被皇太后给忘了。 三娘摇了摇头,也难怪那些夫人们要孤立薛氏了。 她开始还有些奇怪,为何薛氏身为三品大员的嫡妻,竟然是前一日才拿到这次赏菊宴穿的衣裳,又见这楼中的掌柜对她们还算热心并没有怠慢的意思。现在想想定是薛氏自己不想讨那个没趣,在人多的时候过来与人抢裁缝,以免更让人不喜欢。 “好了,帮我将衣裳换下来,我们该出去了。”三娘听完白英打听来的消息,想明白其中的关节,便起身道。 “小姐,这一身还没有试呢。”白果拿着那一套鹅黄色的长袄道。 三娘摇了摇头:“不试了,是一个裁缝做的,这件合身那件必定也是差不离。我们出来的久了,再不回去夫人要担心了。等会儿就说都合身吧。” 三娘穿的这一身新衣裳很是称肤色,丫鬟们看着欣喜,所以想要她再试一试另一身,见三娘说不试了,脸上都有些失望。 三娘看着垂头丧气给自己换衣裳的白果,摇头失笑:“等回去就试一次给你们看。” 白果闻言又高兴起来。 三娘几人回去的时候,薛氏果然还是自己一个人坐在一边饮茶,三娘看得出她其实是想过去与那边的几个夫人说话的,无奈人家就是那她当空气,薛氏便不好上赶着凑上去了。 见三娘出来了,薛氏松了一口气:“怎么样?还合身吗?” 三娘点了点头:“很合身。” 薛氏闻言也高兴了,转身对还候着的裁缝道:“那再照我刚刚说的按照这个尺寸再做那桃红,粉蓝以及浅紫的三套,这三套我们不急着要,你们做细致一些,到时候送到我们府上来。” 那裁缝见又有生意了,很是高兴,忙不迭地应了:“夫人请放心,我们云想楼的衣裳错不了。” 薛氏这才笑着对三娘道:“刚刚我又看了几个新到的布料与花样,又想着有几个款式很是称你,便给你又做了三身。” 第二百一十七章 领薛氏入门 三娘注意到她们这边在说话的时候,那边的几位夫人虽然是没有往这边看但是还是注意这边的动静的。 三娘知道薛氏虽然不被这京城贵妇们的所接受,但是她的行为还是之一一直受到关注的,而这一年多以来京中并有传出关于薛氏不好的流言,也从侧面印证了薛氏平时为人低调并无恶行。 这么想着三娘便心中有数了,薛氏在众人面前并非隐形人,那么想要打进这个圈子也并非什么难事。只是这也是需要时机的,还急不得。 在三娘与薛氏挑完了衣裳准备离开的之前,三娘想了想还是吩咐白英了几句让她暗中去打听了一下,等白英回来之后在她耳边说了几句之后,三娘便拉着薛氏往那几位夫人那边走去。 薛氏有些惊讶地看了三娘一眼,三娘回了她一个安慰的表情,让她不要紧张。 那边的几位夫人将三娘与薛氏走了过去,都有些惊讶,停住了话语。 因为以往只要她们摆出了这种拒绝的姿态,薛氏都是很自觉地避开的,并不会凑上前来自找没趣。 几位夫人又是互看了一眼,不动声色。 “王氏三娘给李夫人,周夫人,谭夫人请安。”三娘朝着几位夫人灿烂一笑,行了晚辈礼。 伸手不打笑脸人,加上三娘是王家正经的嫡女,在身份上也让这些注重家世的夫人们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因此那三位夫人也都笑着应了,离着三娘近一些的那位谭夫人还好心托了三娘的手肘一把。 “王三小姐怎么认得我们?”周夫人笑道,说着还看了薛氏一眼。 三娘刚刚一直有注意这边,发现这位周夫人比较严肃,而另夫人都隐隐以她马首是瞻的样子。 而先前白英出去就是打听这几位夫人的身份去了,三娘知道以薛氏的性子又加上平日里与这些夫人并无往来,薛氏可能还记不住这些夫人哪个是哪个。 三娘笑道:“那日去叔祖母府上,听叔祖母说了京中有几位最是心善的夫人,每年冬天都会发动京中的夫人们捐钱捐物,救助附近遭受雪灾的灾民。” 三娘刚刚打听到这位周夫人是督察员左都御史夫人,三娘进京的时候没少对京中几位有名的贵夫人们的情况做过一番恶补,因此知道京官的夫人们这一善举,也知道正是由眼前的这位周夫人牵的头。 要想打进一个圈子,自然要前打听清楚这个圈子里主要成员的情况,否则贸贸然然闯进去是不会合群的,与人交流也需要一个突破口。 交际之前先做功课,这在三娘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三娘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就对几位夫人就很是景仰,刚刚又正好听母亲说起了这件事情,才知道原来几位夫人就在眼前,三娘便厚颜让母亲引我过来与几位夫人打招呼了。”三娘有些不好意思道。 交往第一步,说好话总是没有错的,或许有人不会卖账,但是至少没有人会讨厌听好话。 周夫人点了点头:“做善事不说求好报,总算是积德之行,王夫人若是有这个心,今年冬也可以往善堂里捐一些物资。” 薛氏愣了愣,忙道:“夫人说的是,我也该略尽些心力。” 三娘笑道:“母亲刚刚就一直在说想要做善事呢,还怕自己一人力薄。现在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母亲也不用担心凭自己一人成不了事了。” 周夫人闻言面色又和善了一些,京中的官夫人们虽多,但是愿意捐出大把的银钱的还是少的,毕竟京中开销也大,很多人连自己府上都是入不敷出拆了东墙补西墙,哪里还能捐出银子?去年天冷,京中附近还好,临近的几个郊县可还是冻死过人的。 周夫人便又对薛氏细细说了怎么往善堂捐助物资,最缺的是些什么物资,薛氏都细细地记下了,很是认真。 见薛氏与周夫人交流,三娘又笑着对李夫人与谭夫人道:“刚刚母亲还要三娘向两位夫人府里的姐妹们多学学呢,母亲说两位夫人府上的姐妹这样好那样好,她见了羡慕,所以为我和妹妹请了个教习嬷嬷。三娘实在是忍不住对两位夫人府上的姐们们好奇了,不过也正是拜她们所赐,今后三娘想偷懒怕是不能了。” 三娘说着一副遗憾懊恼的样子,逗得两位夫人当即失笑。 三娘知道这两位夫人家有女儿,是因为刚刚她们都为自己的女儿仔细挑了些布料与衣裳款式,而那位周夫人却没有。而这两位夫人言语温柔,举止也有大家之风,想必对女儿们的教养必定是十分上心的。 交际秘籍,从目标们重视的人寻找突破口,会是比对她本人下手更便捷有效的方式。 这时候周氏与薛氏也已经说完了话,看了过来,那位和善的谭夫人笑着道:“你有空就来我们府里玩,我们家只有颖儿一个闺女,她总是抱怨没有玩伴呢。你们年纪相仿,想必是会谈的来的。” 李夫人也道:“三小姐若是学那些学腻了,也可来我们府上坐坐,我家的两个丫头不比谭夫人家的小姐,她们性子最是调皮,让我很是头疼呢。” 周夫人却是故意冷哼一声:“你这是故意在我面前炫耀吧?明知道我府上只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小子。” 李夫人和谭夫人都笑了。 “那就这么说定了,等三娘得空了就去夫人们府上拜访,怎么也得去见一见这几位姐姐们,好让自己心服口服的。”三娘也笑道。 “这有何难,明日的赏菊宴你不是也要参加么?到时候就能见到了。”周夫人道。 “夫人提醒的是。”三娘闻言眼前一亮。 几位夫人又是失笑。 三娘见今日搭讪的目的已经打到,便适可而止地提醒薛氏准备告辞。之后两人便拜别了三位夫人出了云想楼,上了马车往下一条街的金铺去了。 在马车上上,薛氏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口道:“三娘,你是怎么认识这三位夫人的?我都是只知道那位周御史夫人,其余的两位夫人都是不认识的。” 三娘叹气,她早就料到了。 “母亲,这些人你今后总是会有来往的。最好是记住了她们谁是谁,有些什么爱好。否则,万一她们与你说话,你叫不出她们的称呼,她们心里会不愉快的。”三娘相信,即便是薛氏不认的她们,她们都是认的薛氏的,当年的赐婚也是这些夫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薛氏有些不好意思道:“我记性不好,一下子没有办法记住太多的人。这些人都只是一些宴会上见过一两面而已,并不曾说过话的。” 三娘安慰薛氏道:“谁也没有办法一下子记住太多的陌生面孔的,这样很正常。” 三娘看了沉香一眼,对薛氏道:“我记得以前在青城县的时候,祖母就经常夸赞沉香记性好,以后母亲你若是出门,就娘沉香带上,让她帮你记住这些个夫人们的特征,回去再细细说与你听。或者等您实在是想不起来的时候,她也可以提醒。” 薛氏闻言看向沉香高兴道:“这倒是个好法子。” 沉香知道这是三娘在给她脸面,对薛氏笑道:“奴婢自当尽力。” 之后三娘跟着薛氏去了多宝楼,因为不是挑样子新做,而是买铺子里原先就打好的,所以到也快。 三娘自己挑了一套镶嵌粉色蜜蜡石的头面,以及耳坠子。薛氏又帮三娘挑了一套金镶玉的头面,一套金镶多宝的头面。 眼见着快到中午,薛氏与三娘打道回府。 “对了,开始在云想楼的时候周夫人问起了五娘。”马车上薛氏皱眉的道。 开始三娘见薛氏与周夫人搭上了话,便与李夫人和谭夫人说话去了,没有注意那边薛氏与周夫人说了什么。 “是问那日五娘伤了县主一事?”三娘问道。除了这件事三娘想不出五娘还有什么事情能让这些夫人们想起。 薛氏点了点头:“正是这事,她们只听说是我们府上的姑娘将县主伤了,并不知道是你还是五娘。周夫人见我今日只带了你一人出来就问了一句,我说五娘因为不小心伤了县主心中内疚,正在家中闭门思过。” 三娘想了想,对薛氏认真道:“多谢母亲了。” 薛氏摇头:“应当我谢你才是,之前她们见了我都是不搭理的,这以后想必不至于太过冷淡了。” 三娘笑了笑,薛氏领情就好。帮她也是帮自己,因为薛氏若是被拒绝在圈子之外的话,她以后也无法与那些小姐们相处了,因为她总不能自己出门。身处她们这个地位,交际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工作了。 但是今天仅仅是与三位夫人简单的搭上了话而已,若是想帮薛氏真正地融入这个圈子里去,还是远远不够的,三娘闭目沉思。 在马车行驶到猫儿眼胡同前头的一条街道的时候,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第二百一十八章 这叫做炒作 往日王家的马车出行一般走的是东边的一条大街,只是今日因为眼见着就要到中午了,薛氏便吩咐车夫走了近路。 这一条小街并不太长,平日里也只能容纳两辆马车并行。街道两边都是一些买书画笔墨的铺子,并不嘈杂,也不算拥挤,所以薛氏才让人从这一条道岔回去。 “车怎么停下了?”薛氏隔着帘子问外头的跟车婆子道。 “回夫人,前面的路被堵住了,要不要奴婢派人去将他们驱散开了?”跟车婆子答道。 “不用,别人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堵住路的,必定是出了什么事情。让马车掉头,另外找条路回去就是了。”薛氏忙道。 三娘倒是无所谓,便也没有出声。外头的婆子听了便吩咐车夫掉头。 因为这条街宅,王家又是来了好几辆马车,要掉头也不是立马就能掉的,车夫便先将马车往边上靠了,想要让前头转弯的地方宽一些。 “等等。”耽误了这么会儿,外头的声音早已经透过帘子传了进来,三娘听着便直起了身子朝外头道。 外头的婆子又忙吩咐车夫先暂时将车停了,走到了帘子下听候吩咐。 “怎么了?”薛氏疑惑地看了过来。 三娘摇了摇头示意薛氏听外头的动静。 一个中年男子道:“林夫人,你这只砚台与这架瑶琴好到是好,可惜您要价太高了,想必这里是没有人会买的。这样吧,看在你家当家的病了,你一个女子带个孩子也不容易,这两样我都帮你买下了,我给你纹银五十两,现钱,您看如何?” “贾掌柜的,你可真黑,人家夫人要价五百两,你只给五十两,你还真好开这个口。”旁边一个看热闹的老秀才道。 那贾掌柜一听不乐意了:“去去去,五百两银子拿出来啊?我这是小店面,五十两银子买她的东西顶了天了。五百两?呵——这是做梦呢吧” 旁边围观的人也纷纷议论道要价五百两确实是贵了一些,但是掌柜的给的价也太便宜了。 那贾掌柜见自己出的价引起了大家的不满,咬了咬牙道:“那我再加三十两,一共八十两就是这个价了,再多也没有了。” 围观的人声音小了一半,有些人觉得这个价格已经合适了,也有识货的劝那林夫人道:“林夫人,这个价还是低了。我看你这砚台是方古砚,还是出自前朝名家之手,到了现在能抵个百儿八十两的不止。这架瑶琴就更别说了,你们林家家传的绿绮琴可是与焦尾琴齐名的古琴,这是大伙儿都知道的,就是五百两银子也卖亏了。” 那贾掌柜的急了:“我这里只能出这个价了,菩萨大了我这小庙也供不起,夫人你要是不卖就不要将东西摆在我家店门前了,当了我家的生意。” “林夫人,你到是说句话呀。”有人喊道。 这时候一个女子的声音道:“砚台与瑶琴五百两,少了不卖。” 那贾掌柜有些失望地叹息了一下,其余的人也都觉得林夫人不卖也是应当的,毕竟是传家之宝。 这时候那女子又道:“我只卖五百两,是要立契约的。若是我的儿子有生之年能将这砚台与琴赎回来,卖主不得为难,也不能刻意抬高价格。” 这时候人群中静了一静。 半响才有人道:“夫人你这是将我们这里当当铺呢,还有个活当死当的?你还是收拾东西回去吧,没有人会买的。”却是刚刚那个贾掌柜有些气愤的声音。 眼见着那位林夫人当真收拾了东西要走,这时候外头又有个年纪大的老者站出来道:“林夫人,

相关推荐: 肉欲の海行危舟   上下铺的暧昧关系   穿越甄嬛传之尽力而为   重生之贱受逆袭[穿书]   卡牌世界的言灵师   大宅底下的奸情   互攻主义   火玫瑰(骨科)   神级维修系统   重生豪门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