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漂亮亲妈不干了[七零] > 第121章

第121章

可能不会放你进去。” 说着薛氏便携了三娘走了。 四娘站在原地愣了好些时候,才咬了咬牙飞快奔回自己的屋子去。 这次跟了四娘来的,自小在她身边伺候的紫珠忙跟了上去,还顺手将房门关上,将其余的丫鬟婆子们都挡在了外头。 “小姐,您刚刚怎么能在院子里就说出了这件事呢?让人听见了多不好。”紫珠朝着门外喊了一声吩咐人去厨房打热水,一边朝着四娘道。 四娘将手中刚刚翻出来的浅桃色小袄往地上一扔,面上带着些愤然:“闭嘴,你以为我不想要体面吗?可是谁愿意给我体面?这件事情若是没有人给我做主,我就索性想事情闹出来,最好越大越好。” 说到这里四娘眼中带了一些恨意:“我不好过,夫人和六娘也不要想好过,甚至京中的大哥,若是别人知道了他有个怎么样的母亲,他也不要想再找到一门好亲事大家都不要过了” “小姐……”紫珠急急喊道,她想说胳膊哪里就能扭得过大腿的?还不如老老实实回去,在大夫人面前好好求一求,说不定大夫人看在四小姐这么些年来一直服侍的份上会…… 不想四娘已经忍不住又双手遮了眼睛,“呜呜——”哭了起来。 紫珠不好在说话了,只听到四娘带着哭音,含糊不清道:“凭什么我就是她女儿和儿子的踏脚石?她给她女儿谋了个好去处,却要把我往火坑里推,想要讨好六娘的婆家,好让她以后出了嫁能得了婆母的眼缘。若不是姨娘这一次学了机灵,打发了与她相好的张嬷嬷来暗中告诉我,我还被蒙在鼓里呢。” 紫珠叹气,她也觉得大夫人这一次做的有些太绝情了。怎么说四小姐也算是在她身前长大的,平日里也是想尽了办法讨好嫡母和嫡妹。不想金氏竟然一点也没有顾念四娘往日的好处。 紫珠想要上前去开导几句,四娘却是又收了眼泪,变成了恶狠狠的样子:“当年怎么就没有淹死那个小扫把星当时那里若是没有旁人就好了,没了她母亲身边就只有我一个女儿,我再小意殷勤一些,就算是为了给大哥哥找一个助力,她也会给我一个好的去处。” 紫珠闻言一惊,待看到四娘眼中的阴毒时,她的心“怦怦怦”调的很快,她似乎是听到了什么不该听到的。 四娘突然朝她看了过来,眼中的阴狠还没有收敛,紫珠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意识到自己这样不妥后,才勉强定神强笑道:“四小姐你说的什么?奴婢没有听清楚。” 四娘扯了扯嘴角:“是嘛?听清楚了也没有关系。这些年来你是我身边最亲近的人,我若是出嫁自然是会带上你的,到时候让你做了通房丫鬟,咱们两就是一条命了,你又何必紧张。” 紫珠这是第一次听见四娘与自己说起前程的问题,她是王家从外头买来的丫鬟,卖的死契。家人也早在一场饥荒中都理她而去。来京城之前她也曾用多年的积蓄暗中贿赂过林嬷嬷的儿媳妇,想要她在林嬷嬷那里提一提,以后好给自己一个好一些的去处。不想四小姐却是另有打算。 当姑爷的通房,有小姐作为依靠,似乎是一个丫鬟最好的去处了,可是她在四娘身边多年,很是了解四娘的性子。若是做了通房,恐怕这一生就要完了。 因此,紫珠听了四娘这话心中毫无喜悦。 四娘却是觉得自己给了自己的丫鬟莫大的恩典:“你忠心,我肯定不会亏待你。” 紫珠低头应了一声是,没有再说话。四娘这边她是没有办法的,只能以后肯能不能走别的路子了。紫珠轻叹,不过她知道了四娘的秘密,四娘会这么容易让她离了自己眼前? “我不能就这么回去,不然连祖母都病了,到时更没有人为我做主了。我只能求婶婶她们了。别傻愣着了,赶紧给我换一身衣裳,补一补脸上的装容。哼也不过是一个丫鬟出身的罢了,只是奈何命好,嫁了我当大官的三叔,尽然敢暗讽我不懂规矩” 紫珠低着头去门口接了水盆回来,给四娘净面。 “小姐你刚刚在门口那么一闹,林婆子肯定是知道了。而且……连三夫人都不知道这件事情,你却知道了,会不会连累张嬷嬷?到时候林婆子回去把这件事情告诉夫人,夫人再一查下去,会不会把姨娘牵扯进来。” 四娘闻言皱了眉,却也没有太过纠结:“这么些年了,她总算是我给我做了一件事情。等我以后有了好的前程,自然是会好好赏她的。” 紫珠看了四娘一眼,欲言又止,却终究还是没有再说什么。 第三百零九章 四娘的婚事 薛氏与三娘去了后西厢薛氏的房里。 三娘让人将安排在四娘那里的丫鬟找了来,开门见山问道:“刚刚四小姐出来之前谁去找过她?” 那丫鬟忙道:“才从老家过来的两个婆子都去看过四小姐,那个张婆子后来还独独回来过一次。之后那婆子出来了,四小姐房里却传来了茶杯破碎的声音,四小姐身边的紫珠说是她奉茶的时候不小心摔了。再之后,四小姐就跑到了二小姐的房门前敲门,不过二小姐一直没有开,说是已经睡下了。” 张婆子?三娘想起今日一早,金氏身边那两个婆子刚刚进府的时候,那位姓张的婆子就像是无意中向她们吐露过金氏要将四娘嫁出去的话。那张婆子,以前见着也不像是一个不懂规矩,藏不住话的人。这么说她应当是故意的? 三娘将那丫鬟打发了回去,与薛氏等了好些时候,四娘才姗姗来迟。 “我来迟了,婶婶。”四娘低头上前,朝薛氏行礼,一副乖巧的样子,其实四娘一直以来对薛氏都不够尊敬,因为在她心中薛氏是填房,以前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背景,在她眼里,薛氏就跟一个突然就发达起来的暴发户似的,她自然是看不起的。 薛氏也感觉到了四娘态度的变化,不过她也没有必要因此而受宠若惊。 “说说吧,你今日是怎么回事?”薛氏点了点头,让四娘坐了。 四娘未语泪先流:“三婶婶,这次你可一定要救救我。我听说,母亲要将我嫁给江苏巡抚周大人的夫人娘家的侄儿。” “周大人?”薛氏看向三娘。 三娘微微沉吟:“可是之前的河道总督后来调任江苏巡抚的那一位周大人?” 四娘想了想,摇头:“这个我到不清楚,我只知道这位周大人的妻子是山东人。” 三娘对薛氏道:“应该就是前一任的河道总督,因河道衙门设在济宁,里着兖州不远,我去兖州的时候还见到过这位周夫人,因此才会留有印象。” 当年周夫人为了给周雁儿相夫婿,办了游船宴。就是她第一次遇见苏成之的那一次。 那一日发生的事情并不怎么愉快。周雁儿嚣张跋扈,下手狠毒,竟设计魏云英落水,可是最后却让沈月娥救了魏云英。 当时她厌恶周雁儿的为人,想要给她个教训,便偷偷用帕子包了一只地上的的蟑螂。在上传的时候,悄悄扔到了周雁儿的身上,以彼之道还治彼身,让她也落了水。 因为有这一段插曲,三娘对周家便有了些注意。后来听魏云英来信说,周雁儿与浙江布政使的儿子定了亲,那个布政使家的公子长了一张又长又瘦的脸。沈月娥小心眼地说那正好是擀面杖配面饼,这个比喻让魏云英笑了好几天,还特特写了信来告诉她,让她也笑笑。 后来又听说这个周大人去了江苏当巡抚。 “周夫人出身山东兖州的望族耿家。上次李大人家二儿子的满月酒,与你挨着坐的那位年轻夫人就是出生兖州耿家的,你回来在马车上还与我说,那位夫人用的玫瑰膏香气好闻颜色也好看,您还记得么?”三娘对薛氏进一步解释引导道。 最近她每次遇到哪家的夫人小姐都会给薛氏说一说那些人的背景,让薛氏有这方面的觉悟。有些她不知道的,就会问一问王筝这个地头蛇,王筝也是个耐性的,会慢慢给她分析。她再又说给薛氏。 薛氏想了起来了,恍然大悟道:“你这么一说我到是想起来了,当时还没有开席,那位跟夫人年纪不大,性子活泼,与我说了好些的话呢,听说我夫家也是山东的便给我说起了山东的风物。我瞧她言行活泼又不惹人厌烦,教养也是极好的,便知道她是出身大族的。” 薛氏皱眉看向二娘:“按理说,这样的人家……还是极好的。”薛氏委婉地劝四娘不要要求太高。 四娘却是急了:“三婶婶,这些都表面上的。那位耿公子虽然出生好,但是他幼年的时候因为踏青的时候从山上掉下来过,伤了双腿,所以站不起来了,听说……听说他那双腿自七岁以后就再未长过,一直是当年幼时的模样,极其……极其触目惊心。” 薛氏见四娘这么大喇喇地就提起了男人的腿,心中很是有些不快,当即就沉下了脸道:“都说娶妻娶贤,嫁人也是主要看重的人品,那些外貌上的缺陷又有什么要紧的?再说,婚姻大事向来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有你这小孩子插嘴的余地?” 四娘辩解道:“我并非是看重他的外貌,而是……而是他自七岁开始就卧病于床,哪里有什么机会念书做学问?这样的人怎么能考出一个功名?即便他是耿家的嫡子,可是却是排行第五,家里到时候什么东西也轮不到他分,他又没有功名在身,以后这日子要怎么过?” 薛氏被他的理直气壮噎住了,半响才叹气道:“这世上多的是那身残志不堕的人,看人怎么能只看这么功利的一面?好了你出去吧,你喜欢京城的话可以多待上两日,到时候随着你祖父祖母一起过去就好了。” 四娘一呆:“三婶婶你不愿意帮我?” 薛氏看了三娘一眼,面露无奈。她要怎么帮? 三娘也是要了摇头,若是大夫人真的给四娘寻了一户不怎么门当户对的婚事,薛氏为侄女说上一两句话到是可以。可是四娘一个庶女嫁嫡子,耿家又是大家族,明面上还是四娘占了便宜了。 金氏要四娘嫁娶去家,别说薛氏没有办法管了,就算是四娘的亲生父亲王柏也一定是满意这一门亲事的。孙氏个王老太爷那里现在无暇顾忌,可是即便孙氏是醒着的,她想必也会举双手赞同这门亲事。 那位薛家的公子只是双腿不良于行,人品上并没有听说过什么缺陷,所以说,没有生母在一旁的女子都是可怜的,四娘这样的事情,别人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的。除了她的亲娘。 “你母亲这样做总是有她的考量的,我毕竟是三房的人,怎么插手隔房侄女的亲事?她是你母亲,总是想你好的。先回去歇着吧,这件事情我明日有空的时候会去与母亲说一说,看她怎么说罢。” 四娘闻言却是嚎啕大哭:“夫人才不会想着我好呢,她只想着六娘好她要将六娘嫁给周家的儿子,所以那我这个庶女当垫脚石讨好那位周夫人,为六妹妹铺路。难道我的命就活该被轻贱么?我也是大老爷生的,不是没名没姓的下溅玩意” 四娘这样不管不顾,丝毫形象也没有的喊叫让屋子里的人大惊之余,都是捏了一把汗。 薛氏想要阻止四娘,四娘却是又大声喊道:“我在家中的时候,夫人就处处刻薄我这个庶女。平日里把我当丫鬟使唤,这些我都能忍。可是……可是她不能就这么毁了我……我听说耿家那位五少爷,因为一直没有门当户对的姑娘肯嫁他,耿家人又不想他受委屈,所以也没有随便给他定亲。这次耿家听说了大夫人愿意把我嫁过去,当即道可以不要王家这边太多的陪嫁,只要人去了就好。母亲她向来就待我刻薄,耿家这么一说她就更有借口克扣我嫁妆了。” “你这些话是哪里听来的浑话”薛氏这是真的生气了,“你不敬嫡母,现在还在这胡编乱造攀污自己的嫡母,这是那家小姐的规矩。你祖父祖母尚在,再怎么大夫人也不会克扣了你那一分嫁妆。再说了这是王家人的脸面,不是大夫人说怎么就能怎么的,你这明显就是偏排” 四娘没想到薛氏真的会这么生气,这些话都是张婆子说的,她自然也是不怎么信的。金氏再如何吝啬,公中的那三千两银子也是不敢动她的,不然王家的体面也就没有了。 王家女子出嫁,嫁妆至少三千两,这是王家传下来的家规,只要王家还有人,砸锅卖铁也不会短了女儿这点嫁妆银子,她刚刚不过是欺负薛氏没有见过市面,所以胡乱说来骗一骗她罢了。 只是不想薛氏竟然也不是什么也不懂。 “来人,给我将四小姐送回去。”薛氏板着连朝外头喊道。 不多会儿便进来了两个丫鬟,她们走四娘面前行礼道:“四小姐,请随奴婢回去。” 四娘看了薛氏一眼,又看了看那两个严阵以待的的丫鬟,咬了咬唇,心中狠狠地骂了一句,终于还是自己走出去了。 薛氏见四娘出去了,才摇头苦笑道:“这位四姑娘,还真是……” 她不喜欢说人是非,后面的话便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三娘笑了笑,她与四娘一起生活了这么几年,对她的性子到是了解的,这也是她为何这么不喜欢四娘这个人的原因,甚至比对二娘还多了一分无端的厌恶。 第三百一十章 各人有个人的姻缘 四娘一回到自己的屋子,紫珠就急道:“小姐您怎么能对三夫人说大夫人的不是?您声音大,奴婢在外头都听见了。夫人身边的林婆子还在呢,这件事情一准儿得传到夫人耳朵里,到时候……” 四娘却是冷笑了一声,一点害怕的样子也没有:“我当初在她面前伏低做小,给六娘鞍前马后,无非就是想要她以后顾念我乖巧懂事,在亲事上头放我一马。如今她已经是铁了心要将我嫁给一个残废,我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左右我如今也没有什么好怕她的了。” 见紫珠还是一脸的不放心,四娘又道:“你可是在担心万一我们回去,她不给我好日子过?” 四娘嘴角的冷笑意味更加明显:“我自然是不想回去的,凭什么姐妹们都风光大嫁,就刻薄了我?二姐姐不也是庶女呢?居然能嫁给沈公子做填房。沈公子那样的风姿……即便是填房也是许多的闺秀巴不得的。” 四娘收回了眼中的艳羡与悲哀:“如果这件事情实在是没有转圜的余地,我依旧还是要回山东,她现在也不敢再像以前像是对待身边的一条狗一样对我了。你知道为何未嫁的女子都是‘娇客’么?” 四娘冷笑地瞥了紫珠一眼:“因为等嫁了出去之后,借着婆家的背景女子会成为家中兄妹的助力。以后她还要求着我去了耿家之后给六娘铺路呢,那可是她婆婆的娘家。她不是急着想要把我嫁出去么?我在王家哪里还有多少日子可待?所以,我现在怕什么?有道是光脚不怕穿鞋的。我可是什么顾虑也没有了。” 紫珠在一旁听着四娘的话,觉得四娘说的也不无道理。金氏嫁四小姐,为的就是想要与六小姐的婆家打好关系,没有道理在四小姐临出嫁的时候给四小姐没脸。 这么想着,紫珠心里松了一口气。主子若是不好,她们这些贴身伺候的人就更不要想好了。 …… 四娘的婚事,果然在王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金氏是嫡母,四娘的婚事本就该由她张罗,王柏对这个庶女不上心,这桩婚事对王家又是有好处的,自然是没有什么好反对的。而有权利提出异议的王老太爷和孙氏无暇他顾,也不耐烦管这些。 到是王玬的婚事被提上了议程,王玬之所以在京中议婚,是王柏送信来让李氏和王栋帮着物色的。对庶女可以不上心,但是对嫡长子还是要重视的,王柏不相信金氏能给王玬挑选出什么好人家,在这件事情上根本就没有给金氏置喙的余地。 于是金氏就只能在女儿和庶女的婚事上头好好折腾,王柏见不是太不靠谱便没有管她了。 王玬最后定下的是工部左侍郎的女儿,李氏和王筝都是见过那个姑娘的,都说乖巧可亲。因为是长女,自小就帮助母亲照顾弟妹,性子也是极好。 李氏是见王玬性子太跳脱又有些急躁,才给他定了这么一个好性子,能包容的姑娘,不可谓不费心思。李氏和王显自己没有儿子,只得一个女儿,对待王老太爷的子孙们都是视同己出的。 接下来李氏就要忙王二郎的婚事了,不过王璋很委婉地表示自己想要等到考完大考之后再谈婚论嫁。王显对王璋一直很喜欢,见他这样说非但没有责备,还夸他有出息。李氏便也只有先将王璋的婚事放下了,只暗中帮这些晚辈们留意着那些有贤名的姑娘。 三娘发现李氏对待小辈们的婚事的问题与孙氏她们是不同的。孙氏这些人更为看重家世,而李氏在看重家世之余最重要的还是看重那些小姐们的品行,以及两人性子上是否会合的来。 李氏就曾经对薛氏讲过,这些小儿女最后都是要自己关起门来过日子,她们这些做长辈的不可能看着她们一世,所以夫妻之间的调和最为重要。而夫妻是不是和顺,只家中能不能安慰的一个根本。所以她才会在帮晚辈们相看的时候,注重那些隐藏在表面下的东西。 三娘在敬服的同时,也不免在心中腹诽:这就是李氏要把王筝这么一个豁达的姑娘嫁给苏敏之那个心眼儿比针眼儿还小的男人的原因?为了什么阴阳调和,夫妻互补?还是李氏这个火眼金睛从苏成之身上看到了他隐藏得太深了,以至于她没有办法看到的什么人性的光辉?三娘心中恶寒不已。 孙氏和王显原本一早就要走的,可是孙氏前一阵子病了,有时候连床也起不了,甚至在听到了王璟定亲的消息之后也没有太大的反应。于是行程便这么耽搁了下来,王老太爷最近也正好与京中几个养鸟爱好者打得火热,便决定了等到来年开春了再离京。 四娘也暂时留了下来,尽管林婆子一催再催,可孙氏和老太爷不回去,四娘又不愿意回去,她一个婆子也没有办法能请的动四娘着一尊大佛。 这一日,难得是一个大好的晴天,三娘也难得的有闲情在庄嬷嬷的指导下净手焚香,弹起了琴,打算陶冶一下情操。 她虽然弹得少,不太熟练,但是她以前学过音乐,触类旁通,对节奏和音律都把握得极好,加上心气平和,内有丘壑,弹起琴来到也是有模有样,不至于魔音穿耳。 即便是偶尔错了一两个调,她也能面不改色地圆了回去。庄嬷嬷说她学这个有灵气。 不过与刺绣一样,三娘也仅仅是打发时间而已,并不打算将这些当作事业来做。 三娘正与庄嬷嬷说着话,白果就进来报道:“小姐,大小姐过来了,还带了族里的六小姐一起,夫人让小姐去正房见客。” 王栋和薛氏虽然没有搬回正房去住,但是待客什么的却还是在正房的。 这位六小姐就是当年代替了六娘嫁给那位牛家公子的王琪。原本牛家公子说在金榜题名之前不想委屈了王家小姐,但是最后还是抗不住家中的压力,在前一阵子将王琪娶进了门。毕竟即便是他能等,王琪这个女孩子是不能等的,女子最美好的年华,毕竟有限。 三娘听说元娘和王琪一起来了心中惊讶,不过自然也是高兴和欢迎的。 出了后院,去了正房,薛氏正在厅里与元娘和王琪说话。 王琪看上去比在青城的时候丰满了不少,肤色白里透红,气色也很好。比之四年前刚与她自己家表哥解除婚姻那会儿要好看许多。 三娘便笑了,王琪看样子过的很好。 三娘过去与元娘和王琪见礼,那边回礼,各自落座。 “六堂姐什么时候进的京?一早怎么也不打发人来说一声我们好派人去接,现在住在何处?”三娘笑着,一连串地问道。 王琪是个温柔恬静的姑娘,三娘以前就对她很喜欢,见她过得好,心中大大松了一口气。 王琪来不及回答,薛氏就笑嗔道:“瞧你问了这么多的话,你叫你六堂姐先回答那一句的好?” 说着摇头起身道:“你们今日就留在府中吃饭吧,我去厨房那边看一看,你们先聊着。” 她性子体贴,怕自己在场,顶着一个长辈的名头,晚辈们不好说话。 几人都起身相送,看着薛氏出了正房。 “三娘,你在京中过的可好?”见薛氏走了,王琪立即小声道,眼中还带着些担忧。 她看着薛氏表面上还算好,但是怕薛氏是个面甜心苦的,所以才问三娘。 三娘笑着点了点头:“我在京中很好,母亲她人也很好。” 王琪见她眼神真挚,便松了一口气,替她高兴道:“原本听说你要进京我还为你捏了一把汗呢,见你过得好我便放心了。” 三娘眼中带着笑意:“那六堂姐过的可好?这次进京可是陪着六姐夫来参加来年的大考的?” 王琪面上一红,有些扭捏,但最终还是浅浅低头,嘴角含笑:“你们也不用为我担心,我过得极好的。婆家的人都敬重我,婆婆也待我如亲生。他……他对我也好。” 三娘“噗哧”一笑,打趣道:“他?他是谁?” 王琪抬头羞怒地瞪了三娘一眼:“以前觉得你是个好的,不想才进京没多久就变得滑头了” 三娘和元娘都笑了。 三娘又问王琪现在住在何处,方不方便什么的,王琪说牛岑海家姐夫在京中有一个小别院,现在他们就是住在那个别院里。那别院虽在外城,但是离着这边也不算太远。 三人正在说着各自的境况,外头却报了说四小姐来了。 屋里三人声音便是一顿。 四娘走了进来,看见王琪的时候愣了愣:“听她们说来了两位王家姑奶奶,我还想着除了大姐姐还有哪一位呢,原来是六堂姐来了?” 王琪笑着点了点头,与四娘打了一声招呼。 四娘将王琪上下打量了一番,见她穿着打扮都还不错,脸色也很好,心中却是有些失望的。 依着她的心态,她自己过的不如意,自然是想这个在她的设计下顶替了她自己的人过得更加不如意的,这样至少是说明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第三百一十一章 姐妹 世事往往皆是如此,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 当初的四娘又怎么能想到,如今金氏给她说的亲事连当初她避之唯恐不及的也不如? 而替了六娘嫁到牛家的王琪,不禁得了金氏的三千两银子的嫁妆钱,婆家还和和睦睦,夫君也是个有出息的,只等着来年金榜提名,之后在王家的提携下青云直上。而有王家撑腰,只要王琪不犯太大的过错,她这一生都会平平顺顺的。

相关推荐: [综漫] 烫角色靠我心声守护节操   从迎娶织女开始修仙   心安   作精女配[快穿]   典型意外(ABO)   死水(1v1,H,OE)   我女儿实在太厉害了   云起梦集   高傲女医师的堕落之路   农家哥儿在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