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子颜面? 抄家灭族的苦楚绝望,在建宁帝看来,远不如太子忤逆来的重要。 至于那一家人的清白名誉,又算得什么东西?? 这些,戚晏懂。 他怕萧绍纠结,便没问,反过?来劝他:“殿下不必在陛下面前提这些,莫要因小失大,失了帝心。” 低眉敛目,语调平静,萧绍听?着,却莫名发苦。 他便伸手,挑了戚晏的下巴,叹气道:“别笑了,比哭还难看。” “……抱歉。” 萧绍摸了摸他的眼角,他格外喜欢戚晏这点泪痣:“没什么可抱歉的,没事儿小探花,回头我替你?平反就是了。” 太子已废,这一天细细算来,不会?太久了。 第109章 内阁 现在抱起来应该不会硌了。 建宁三十七年, 冬,太子萧易伙同河东太守宋吕洋残害皇子案东窗事发,朝野震荡。 宋太傅与百余位清流文官当朝奏对, 以萧易不忠不孝、不足以为天下表率为由,要?求废黜太子之位。 又有太学翰林院学子联名上书, 认为太子对幼弟动?手, 毫无仁爱之心, 不可胜任天下共主。 建宁帝是位长寿的君主, 在位近四十年, 如今已是耳顺,身体江河日下,而萧易恰逢春秋鼎盛,他在朝中揽权一事本就?惹了建宁帝猜忌,如此一来, 更是容他不得。 于是皇帝与内阁六部商议良久,最终一道圣旨废黜萧易太子之位, 又因?着皇后求情, 改立萧易为宁王, 幽禁王府,无诏不得出。 随后六个月中, 建宁帝拉开了一场对太子党羽浩浩荡荡的大清洗。 雪片般的供词卷宗飞往刑部、御史台与大理寺, 各部门?长官的书案堆积如山,私吞银钱、谎报账目、结党营私、陷害忠良, 桩桩件件抵赖不得,建宁帝摔了好几?方玉玺,东厂锦衣卫倾巢而出,朝野上下谈东宫而色变。 等一切尘埃落定, 朝中臣子已换了小半。 同年春,二?皇子萧绍入主东宫。 建宁帝担忧他品行纨绔,不堪重任,刻意将人安排到御书房,每次批改奏章、面见下臣,都要?萧绍在旁听,学着治国?理政,而让他惊喜的是,小儿子天资绝佳,还一改往日习气,仅仅听了几?月,便能将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就?连宋太傅看萧绍的眼神也古怪了不少,不时捏着胡子嘀咕:“老夫真看走眼了不曾?” 但其实?,萧绍还是藏拙了。 前世做了那么些年皇帝,萧绍早就?驾轻就?熟,他恰到好处的拿捏了“浪子回头?”“纨绔悔改”的情节,一步一步,从青涩稚嫩转为成熟的君王。 如此数月后,平静的宫闱再次被搅乱了。 建宁三十八年冬,皇帝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这位在位近四十年的君主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将手中事务尽数甩给了东宫,幽居宫内,开始拜佛修道,安心养病。 萧绍并不意外,前世他父皇也是这个时候离开的。 建宁帝并非生病,而是无疾而终,走的还算安宁,他如今已六十有余,将近古稀之年,在大乾的所有君王中,算是长寿的了,故而当这一天真的要?来临,父子二?人都还算平静。 萧绍入宫更勤了些,每日同建宁帝一同吃斋用?饭,终于,在前世他记忆里?的这一天,建宁帝在萧绍和皇后的陪伴下闭上双眼,溘然长逝。 萧绍同礼部商议了谥号下葬等问?题,而后在百官朝贺之中戴上十二?旒冕,登基为帝。 足足比前世早了六年。 一朝天子一朝臣,萧绍这厢刚刚登基,他父皇的总管太监李德全便请辞了掌印之位,在萧绍面前躬身俯首:“陛下,您看着掌印,是戚公子……?” 自?打萧绍入宫,戚晏也搬了进来,和萧绍住在一处,时常出入御书房,比前朝宠宦还有得宠,可萧绍却?没给他任何身份,李德全拿不准怎么称呼,只能叫一声戚公子。 萧绍:“他不做掌印,我另有安排。” 戚晏真不知道安排是什么,他只是跟着萧绍,安安静静帮他批奏章,小事戚晏自?个决断,大事要?事则挑出来给萧绍过目,还工工整整的写好了评语,如此一来,萧绍的工作量比前世小了一倍不止,头?也不昏了,腰也不痛了,也不过劳了,他甚至有时间在批改间隙,撑着脖子观赏戚晏。 俨然将他当成了名贵的观赏植物。 小探花现在没名没份的,也没个具体职位,他穿着宫内的宦官服侍,黑发规规矩矩束在三山冠里?,一身纻丝青素衣,外罩玉色素纱,腰用?二?指宽的腰带束了,恰好勾勒出腰线,坐在那里?便青竹一般,此时垂首写画,一节脖颈柔顺地垂下来,又被领口牢牢裹住了。 萧绍:“换件衣服吧,小探花。” 戚晏头?也不抬:“嗯。” 萧绍:“不问?我什么衣服?” 戚晏恰好合上一本奏章,便问?:“什么衣服?” 萧绍:“这个。” 他推来一件竹青色的长衫,配有玉簪玉禁步,甚至搭了把扇子,分明是儒生打扮。 戚晏一愣:“这时宫内,不能这样打扮。” 萧绍:“谁说要在宫内?” 他不由分说,将衣服推了过去:“今年春闱,你要?参加。” 春闱便是科举的会试,算算时间,离现在不过半个多月了。 戚晏握着毛笔的手一抖,便在奏章上拖出长长的墨线,他慌忙用?纸擦拭,放好晾着:“陛下说笑了,我怎么好考科举?” 别说他已经考过了,便是如今宦官的身份,也无法和举子们同席而坐了。 萧绍:“你不考,戚平章要?考。” 戚晏眼皮颤抖,如同被控住了咽喉,连呼吸都停住了。 片刻后,他才从嗓子里?艰难地拧出几?个字来:“……什么意思?” 萧绍:“老师送给你的字,你不想有人叫吗?我之前这样唤你,你分明很喜欢的。” 戚晏立在桌前,一动?不动?,手指揪着袖口,几?乎要?将外衫揉烂了,才挤出微笑:“陛下,于理不合。” “这皇城之中,我说合礼就?合礼。”萧绍从衣衫中翻出文牒,推给他:“喏,我给你都弄好了。” 戚晏垂眸去看,是封盖着官印的文书。 “戚平章,并州人士,建宁三十七年于并州泰安府乡试中举……” 他看着那薄薄一页纸,握笔的腕子便抖了起来。 戚晏考过科举,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这是封身份证明,说并州人士戚平章是举人,且有资格考进士。 考了进士,今后入翰林院也好,入六部或是外派地方也好,总归是在文臣之列,有资格说一声以文载道、辅佐君王、匡扶社稷,而若是天资出众,或许还能登阁拜相,在青史某页,名正言顺地留下姓名。 多少人一生所求,不外如是。 戚晏捏住笔杆,几?乎要?将竹节折段,他抬头?看向萧绍,一眨不眨,像是在分辨这是不是一个玩笑。震惊、错愕等情绪在脸上一闪而过,最后化为浓浓的希冀与请求。 萧绍想:“如果?这只是一个玩笑,他一定会很难过的。” 他甚至能想象那样的小探花,他一定会失魂落魄,死死抿唇,将所有情绪压下去,然后一身不吭地继续批奏章,可是眼角的那颗泪痣,却?会像泪水一样瑟瑟颤抖。 光是想着,他就?心软了。 于是萧绍收回逗弄的想法,将衣服往前推了推,碰到戚晏发白发青的手指,让绵软的布料触碰他的皮肤。 萧绍轻声道:“我答应过,让你入阁的。” 虽然皇子时萧绍也说过这话,但他素来喜欢逗人,戚晏从未当真,如今亲眼看见这文书朱印,才知道他是认真的。 他真的用?了平章的名字,伪造了身份,桩桩件件,都打点好了。 戚晏张了张口,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 沉默,长久的沉默。 戚晏靠在书案边,缓缓闭上了眼。 胸腔中有种酸涩的冲动?,分不清是快意还是苦痛,是迷茫还是委屈,那感受攥住了他的心脏,抑住了他的呼吸,过分鲜明,又过分强烈,似乎有什么积压已久的情绪冲出阻碍,破土而出,让他连基本的体面都难以维系。 一时间,戚晏头?晕眼花,纸上的比划扭曲变形,他文采名列一甲第?三,却?读不懂那上面的几?行文字,更不知道它写了什么,戚晏的手也抖的厉害,薄薄一张纸重若千金,竟然无法将它拿起来。 他有些分不清这是现实?还是梦了。 萧绍用?手碰了碰他的脸颊:“……平章?” 这一声像是唤回了他的神智,戚晏深吸了一口气。 许久之后,他忽然开口,哑声道:“陛下……可以听我说两句话吗?” 这话很奇怪,还挺不守规矩,远不是一位宦官应该对君王说的,但戚晏脑子里?一团乱麻,不经思考便说了出来。 语调很轻,还带着鼻音。 萧绍心中微痒,像被什么挠了一下,他在戚晏身边坐下:“你说吧。” 戚晏垂下眸子,轻声开口:“我小的时候,父亲还没做官,他买不起京城的房,我们一家寄居在京城南边山上的寺庙,从山顶往下看,可以俯视整个皇城。” “那时我骑在他脖子上,父亲他指着皇城某处和我说,‘那是天下读书人最向往的地方,只有最出色的读书人能出入其中’,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内阁。” “我问?父亲:‘最出色的读书人,该有多出色?’,我的父亲哄我,说:‘像我的晏晏这么出色的读书人,长大以后一定能进。’” “他说他从小愚钝,不如我这么聪明,他不求进内阁,只想做个清流御史,两袖清风,为民请命,不求青史留名,只求无愧此生……” 说到
相关推荐:
鼻尖上的诱惑
快穿修罗场:娇软万人迷她没有心
小和尚,来断袖吧
一夜惊喜:超级总裁喜当爹
情色小说家 (ABO BG 1V2)
亲亲我的父亲大人
彪形狐狸爱上我
我在修仙界装瞎
逆命相师
欧皇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