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芜命[骨科] > 第26章

第26章

唔……” 迟疑半天,他挑出一个词“均衡”。 “哦?”陆安眉眼十分平静:“那不巧,我才学方面也很均衡。” 有人轻轻敲了一下扇面,陆安收起折扇,就见房州知州忍俊不禁的脸:“莫要再说悄悄话了,该入座了。” 如此亲切,令得周边人频频相望。 其中一道目光牢牢盯在她身上,在被赵公麟提醒后,这道混在人群里的目光就明显得像是湖面上泼洒的汽油,只差一点火星子,就能呼啦一下燃烧。 陆安压根没有去看到目光来处到底是谁,径直落座,开宴。 唐宋年间和现代不一样,现代喝酒是在饭前上酒,一边喝一边等上菜,菜到了之后边喝酒吃菜边聊天,但是唐宋年间皆是食后饮酒,饭前和饭中上酒,那是不通礼数。 薪朝和大宋相似,也是在众人饭饱之后,将酒端上来,然后房州知州就笑着说:“有酒无令怎么行,不然行个酒令吧。” 在场人一下子就好像气宇轩昂了起来——正餐来了。 随后就是好几个人识相捧哏,将房州知州捧得飘飘然,而后才有人:“如此,便请州尊设令。” 房州知州笑着说:“宴席正热,也不做太刁难的酒令,免得扰了大家兴致。传闻《启颜录》有言:汉武帝置酒,命群臣为大言,小者饮酒。咱们稍作改动,也行此大言令。” 当大佬的,永远不用担心自己的话没人接,他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人上道地问做了什么改动,等听完之后再夸改得好,改得妙,州尊因地制宜,改动之后更符合宴会氛围了。 实际上…… 陆安听着,其实不就是:原先汉武帝搞的酒令是让大臣们在宴席上说大话,也就是吹牛,谁的大话“最小”,就要受罚饮酒。 然后,房州知州改成了,第一个人说大话,第二个人要证明前一个人说的不是大话,是实话,而且要以经史典籍、诗词歌赋和曲作答,可以寻典,亦可自作,如果无法证实,第二个人就要罚酒。 还得押韵,押“霁”韵。 倒也看不出来改的好在哪里,反正全场都说好。 大家都说:“请州尊为令官。” 房州知州便笑着说:“好。” 随后,拿筷子敲着盏沿,在叮叮当当声中吟唱:“吾与邓禹为兄弟,同舟共济,共待雨霁。” ——邓禹,是东汉年间人物。 他看向房州通判,房州通判沉吟片刻,指那收拢起来的朱红伞:“禹伞闭!雨伞闭!君与邓禹千古契!” 房州知州叫了声好。 ——他单名一个晱字,读音就是“伞” 又到了房州通判传令,他道:“吾当毙,因好财而刮币!该说!该说!” 他身后一人顺口接道:“说通判屋中开天窗漏呓,怎不是刮币?” ——民间谚语,贪官荼毒生民、鱼肉乡里的行为被称为开天窗,意为这种行为如同揭开百姓的天灵盖。 紧接着那人又说:“吾父为吾计,家中有兄弟。” 到赵公麟了。他精神一振:“确是箍箍。” ——箍箍与哥哥谐音。他前面那人今日头上戴着一个发箍。 房州知州当即拍手笑:“哈哈!对得倒巧,但不合韵!” “啊呀!”赵公麟顿时懊恼起来,一拍脑袋,然后举起酒杯,一口喝完,转手给大家看了杯底,然后擦擦嘴角,看向陆安:“吾见混沌初开神睥睨。” 这回他记得押“霁”韵了。 陆安目中流露思索,而后一笑,叫人拿来一枚鸡蛋,打在碗里:“此物一破混沌泄,君可目盻?” ——混沌如鸡子,众所周知。 陆安转头看向下一个人:“吾非人乃神裔!” 对方傻眼了:“神……神……算了!不见神,吾见酒中仙去!” 而后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满桌大笑。 接下来又传了好几个人,然后又到第二轮。第二轮大家换了位置,这样更有趣。 房州知州又来人名:“吾见白起人间滞。” 这次是陆安坐他身边,便笑对:“雪下纷纷便是白起诣。” 又看向下一个人,正是那朱三十一郎:“吾不识肉味至今岁。” 朱家郎君直言:“此时是五月丽。” 这是化用了“三月不识肉味”的典故,三月不识肉味,那五月就识了。 ——偏对也是对,就像押韵可以用相似音韵通押一样。 陆安含笑瞥过去,算他对。 朱家郎君又看向他后面那个人,说了一个酒令,后面那个人答不出来,喝了一杯酒,然后看向再下面的人…… 如此两三轮,宾主尽欢,但是显不出谁有才没才。 便见那朱家家主拿出一个头细屁股粗,类似于不倒翁的玩偶,笑着说:“不如换个玩法,以此于桌上转圈,转到谁就谁接令,出令者不能出过于浅显的令,如何?” 第18章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他的中途换题来了! 在场的许多人都可以说是熟人了,经常一起组局,听到这话,还有种“果然来了”的感觉。 便有人笑眯眯地说:“好啊,不如让你朱大官人来转这个玩意儿?” 朱家家主也不跟他客气,直接说:“行!那吾就献丑了。” 说着,将那细长不倒翁放在大圆桌中间,手一拍,它就骨碌碌转了起来。 在朱家家主满眼的喜悦下,这不倒翁面向朱三十郎,细棍脑袋朝着他的方向一倒一回,一倒一回,笑容十分可掬。 “咦?是我。”朱三十郎明显兴奋起来,但又压着笑意,起身对着朱家家主一礼:“不知此次何人起令?” 朱家家主又对大家说:“公平起见,不若再以此玩偶转圈,挑一个人起令?这一次便不限韵了,如何?” 房州知州没有意见,其他人便也赞同了这个想法。 于是朱家家主手再一转,不倒翁继续跳起回旋舞,转了一圈又一圈,止在座中一位王姓举子面前。 两人眼神一触即分,所有交流都在这一眼中。 王姓举子也起身,和朱三十郎互相行了一礼,才道:“吾妹虽贤,却恃才傲物。” 朱三十郎看了王姓举子一眼,接道:“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座中数人脱口叫好。 “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这句话,出自《世说新语》里的《贤媛》篇,讲的是一代才女谢道韫嫁给王凝之后,对王凝之特别不满,回家和家里人反讽:“没想到天地之间,竟有王郎这样的人。”这事还演变成了成语“天壤王郎”,用来指妻子看不起丈夫。 既然出自《贤媛》,就代表当时社会没有人觉得谢道韫这么说就不贤了。正好就接应了上令那句“虽贤,却恃才傲物”。 还一语双关,道出此人这么搬弄自己妹妹是非,很不是人。 在朱三十郎责备的视线下,王姓举子似乎羞愧得无地自容,拱了拱手便坐了回去,再不敢抬头。 有着王姓举子的衬托,朱三十郎一下子光芒万丈起来,便连房州知州和房州通判两位尊者都对他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朱三十郎似乎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常人都会去做的事,不卑不亢地坐回座位上,拿起不倒翁:“接下来是我了。” 而后,开转。 …… 接下来几次,在场的人基本都被转到了,但要么是回不上来,要么是回得没有那一句“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惊艳,彼时座中风头最盛者,只有朱三十郎。 朱三十郎又是一次被选中,回出了一个很好的酒令之后,手一转不倒翁,这一次,不倒翁指向了陆安。 两人目光对在了一起。 朱三十郎的视线里,带着些许审视。在他眼中,陆安是一个温和、俊朗、有气质、才华也不错的郎君,但,有些无趣。 像陆九郎这样的人,朱三十郎知道该怎么对付:他们虽然有些才华,却不会变通,做事抓死理,才会显得无趣。 于是就笑道:“陆兄且听:吾好奢侈,白玉为堂金作马,日拥娇妻美妾为乐。” 这也确实是大话,因为朱三十郎要养望,整个房州士族,无人不知他为人节俭,不近女色,腰间还时常别着一卷书简。 ——这又是在侧面提醒房州知州,他朱延年是怎样一个优秀的人。 朱三十郎自己出了酒令,在场众人便又看向了陆安。 他们又不瞎,完全能看出来朱三十郎在单方面对着陆九郎暗潮汹涌,这给的酒令,也不是什么能够轻易对上的东西。 而从用不倒翁之前的行酒令里,陆九郎的回复向来都是出彩但不惊艳,只怕这会儿要低朱三十郎一头喽。 * 所有人都以为还要等一会儿,哪曾想陆九郎手执合起的折扇,遥遥向着朱三十郎腰间书简一点。 “书中自有黄金屋。” 只一句话,便显出其人文字功底深厚,直击要害。 房州知州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黄金屋……好好好!好极了!此句应当装裱!” 戢氏来的不是家主,家主正在汴京当兵部侍郎呢。来的是家主的弟弟,虽未中进士,学识却也不差。 此刻他听到“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一句,本来漫不经心的视线,一下子定格在了陆安脸上。 以前从来没有人把读书在明面上和钱财扯在一起,大家都知道人生在世,绝大多数人念书考科举,都只是为了一个功名利禄而已,谈不上梦想、理想,但大家也都在异口同声扯虎皮,说:读书人当富贵不能淫,当视金钱如粪土。 陆九郎此人,是头一个将读书和这些阿堵物联系起来,赤裸裸的用黄金利禄来引诱人读书。 足以见其实用至上的心理。 但是……但是…… “妙啊。”戢氏低声赞叹。 这便是敢为天下先。 一个连功名都还没有的小子,竟敢直接撕破遮羞布,将最本真的东西盛给世人看。天底下有这种勇气的,绝不多! 若他再年轻个一二十岁,看到这句话,只怕更要一心扑在科举上,不讨黄金屋绝不止息。 而朱三十郎骇然地盯着陆安看,整个人都好似成了一个诡异的静止符号。 这人居然?! 什么板直性子,什么不擅应变,都成了笑话。即使是这个问题是正好问在陆九郎长处,这个回答也足够他扬名。 循规蹈矩?有这样对金银美妾谈笑从容的循规蹈矩吗?! 朱三十郎嘴唇动了动,想说一些话,但又不知道说什么,听到身旁好几声深深的吸气声传来,视野里的光彩便好像都被吸走了,只余下眼前一黑。 为了今日,家中提前半个月让他来思考什么样的酒令才能技惊四座,他日琢磨夜琢磨,从人性琢磨到典故知名度再琢磨到旁人能不能立刻想到答案,笔杆子被握住的地方都琢磨得光滑无比了,才想到那句“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但现在,彻底完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一出,谁还会记得他?! 珠玉在前,谁还会觉得朱三十郎艳惊四座? 朱延年闭了闭眼,一时颓然。 在座中,唯有赵公麟心情忐忑。 他看得出来其他人都被这句震撼到了,可他左看看右看看,属实不知这句话到底好在哪里。就像他看忘秋先生的诗词文章,只是觉得特别好特别合心。 然后,就听陆九郎慢吞吞接了后面那句:“书中自有颜如玉。” “砰——” 赵公麟还在苦思冥想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两句话的优秀,然后直接被赵家长辈从椅子上按肩膀按歪了身体,整个人摔在了地上。 人还懵逼着,又被自家长辈直接拎起来,听到对方低着声音,语速极快:“咱们家交友不看什么门第之见,你既然觉得这陆姓小子能够相交,就不需要顾及太多,多多走动,可别淡了交情。” 赵公麟:“啊?” 钱和色,自古以来都是绝大多数人追寻高位的第一驱动力。 光有“黄金屋”时,这句话可为上品,但当“颜如玉”一句出来,众人顷刻间就意识到了,这两句话合二为一,才是最完整,最有杀伤力的。 赵家长辈死死抓着赵公麟胳膊不放,满脑子已经在想要怎么通过自家这个傻人有傻福的傻小子,去交好文坛初起的这颗新星了。 赵公麟本人还迷糊着,只感觉这个叮嘱莫名其妙。 他和人交友,什么时候顾及过门第了,而且以前家里也没管过这事啊,不是随便他想和谁玩就和谁玩? 卢氏侧头和朱家家主说话,言语里完全不吝啬对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的称赞:“天底下,读书的,不读书的,都要为这句话疯狂了。” 谁不想要黄金屋?谁不想要颜如玉? 朱家家主想不想要没人知道,他只是笑得很不自在,心里疯狂的想歪念头,想着要不要假装一下老古板,抨击这句话太功利了。 然后,他就听到房州知州说:“本官要以它劝学,传遍州县!” 朱家家主一下子就老实了。 他的品鉴能力还在,清楚只要这句话传出去,房州读书人必然会因此变多,更多的家庭都会勒裤腰带送孩子去上学,房州知州的政绩必然会多添一笔。 谁敢拦房州知州,就是和人家的升官过不去。 * 房州知州把进度条拉得过于快了,五大家族过来参宴的人面面相觑,都有些措手不及。 这就把此话铸成劝学利器了?那陆九郎在房州的名声岂非无人能及?至少房州新一代读书人会对着这句话争相传抄,晨窗灯火映照学子辛勤读书模样时,也会映到这句话刻于桌上。不消三年五载,怕是稚童开蒙第一课,也

相关推荐: 南安太妃传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深海gl (ABO)   痛之花(H)   我在末世养男宠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双凤求凰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