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芜命[骨科] > 第65章

第65章

群比较单纯的人,听到这个情况, 皆是面露不忍:“这可如何是好?州尊不曾抑平物价吗?” 陆安解释:“州尊前些时日差人去外地购油, 应当在回程路上了。通判以工代赈, 百姓给官府做事, 日支米二升半,油二两,盐一两, 钱二十七文, 亦能满足每日吃用。” 学生们长舒一口气:“那便好。” 陆安便接着说:“灾时油价非常价, 如今我只说常价,膏油价钱七文到八文一两, 百姓每日吃油都得十四文。” 又不能不吃, 油水不足没办法干活。 众学生静静听着,等先生下文。便听陆安问:“你们可知我大薪有哪些食用油?” “猪脂!” “大麻油!” “胡麻油!” “豆油!” “荏油!” “大头菜油!” “苍耳子!苍耳子也可作油!” “还有鸡脂!” “白鹅膏!” 众说纷纭。 陆安道:“不错, 就是这些。那倘若由你们为房州百姓挑选可食之油,你们会挑选什么油?” 学子们开始陷入思考。 房州野兽虽多,但绝大多数野兽身上脂肪都不能食用——至少在这个时代不能食用。 赵提学想了一会儿,边回忆边道:“胡麻油吧。” 陆安又问缘由。 赵提学回道:“我常在汉水两岸游走,两岸平原多种胡麻。胡麻多,取油便多,油多,售价便会下降。” 陆安点头:“正是如此。但是房州平原不多,若要从其他州运胡麻油过来,商贾为了弥补运输花费,售价便低不下去。只能说,它比其他油脂便宜,却不是最便宜,最适合房州的油。” 有学子便说:“房州焚山而耕,常种粟豆,这便是先生想要向百姓推广豆油的缘由?” 陆安向这学子投去赞许的目光,问:“不知如何称呼足下?” 学子面上带着惊喜之色,立刻道:“先生言重了,在下复姓司马,单名一个疏字,疏疏落落的疏,字希阔。” 陆安便唤他的字:“希阔所言不错,我正是因此,想要推广豆油。大豆本就是房州田地中常见之物,商贾售卖豆油,便不敢售价过高。” 陆十五郎道:“但豆油有臭味,大多数百姓都不愿食用。” ——他学做饭的时候,正好了解过这些油类。 尤其是房州膏油价格又不贵,一两油才七文钱,大多数百姓都能负担得起,这种情况下,百姓会更倾向于满足味蕾的食用油。 司马疏也说:“先生容禀,学生家中是卖豆腐的,也一并做豆油,这大豆榨油又累,所出油量又少,只能做灯油,其数量供应不起多数百姓食用。” 陆安点头:“这事我知晓。我格过豆子,每石得油才十斤左右,的确比较稀少。” 众学子一听陆安这么说,脑子转得特别快:“先生可是有提升大豆出油数量的方法?” 陆安笑了笑:“有。大约能从十斤提到十八斤。” “提了八成?这么多?!”其他人冷静不下来了。 更是想到之前提前走的那五个人,心里为他们哀悼三息。 但凡之前陆九思提一下他有能力让大豆出油率提升八成,那五个人绝对不会走。 光是脚趾头想想,参与进这件事里能给自己的名声带来多大的好处了。 ——这要是放在现代,学生们早已喜极而泣,必然要上网炫耀:遇到神仙教授了!有百分百成功的项目,她是真把学生带上啊! 而觉得这个项目很一般,提前离去的学生,肠子都悔青了。 赵提学断言:“若大豆出油真能变为一石出油十八斤,油价便会大跌,如此,纵然豆油再臭,也会有很多百姓食用。” ——之前觉得不能忍这股臭味,完全是因为豆油还不够便宜。 一个一室房租金四百但没有厕所,想上厕所得去三十米外的公厕,老百姓宁可咬咬牙,住月租八百的房子。 但如果它月租金八十呢? ——历史上的大豆就是这样,明朝之前,大豆出油率低,基本没什么人拿豆油当食用油,到明朝时,榨油技术得到了提升,大豆出油率变成一石九斤(换算成宋斤就是十八斤)后,就算大豆脱臭技术还没有发明出来,豆油也一跃而起,成为了明朝上等食用油之一。 “是这样。会有很多百姓去吃豆油。他们能拿更多的油去吃炒菜,而不是只能食用添了一些油的煮菜。” 陆安远望,慢慢露出微笑:“油坊到了。” 众人随之望去,便见道路尽头,流水潺潺的河边,屹立着一座很寻常的院落,空气中隐隐约约能嗅到豆腥味。 往日里闻着很臭,但此时此刻,刚听完陆安的话,众人再看这座普普通通的油坊,心跳陡然漏了一拍。 他们踩上那一层来自数、十、百年树木落下的深秋叶片,慢慢走向那油坊,似乎是一条道路的起始。 陆安再一次发问:“入我门下会很辛苦。我不喜欢你们表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仅有似乎、也许、大概这样的用词,我喜欢‘膏油价钱大致在七文到八文一两’,喜欢‘汉水两岸多种胡麻’,喜欢‘房州焚山而耕,常种粟豆’。” “或许你们并未听过我在汉水边上,雅集之中,讲过的一篇策论。我如今也并非想再讲一遍,但其中四个字,需要我与你们一同牢记——” “这便是:因地制宜。” “你们会需要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去搜寻现况、去走访百姓,不以个人经历体验武断确定一个事情。这样会很累,若不能坚持,现在转身就走还来得及。” 此时,众学子才猛然意识到,一路行来,陆安的许多措辞中,都带着大量的数字。 为什么他们听到陆安说能把豆油产量提升八成,只会激动兴奋,而非质疑。皆是因为那些数字,让他们从心底坚信陆九思绝不会无的放矢。 赵提学第一个说话:“听你这么说完,我更不想离开了。” 宋讲文第二个说话:“我从先生身上,真切看到了匡扶社稷的希望。” 陆寰第三个说话:“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想法,我还不知道我想做什么,但我想暂时跟在九哥你身边——我想,应当不是我们错觉,跟在九哥身边,我能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 其他人也陆陆续续说了自己的想法。 总之,现下无人离开。 也许以后还会有人离开,以后也会有新人加入,但不论如何,从今日起,陆安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套班底。 这套班底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压榨豆油。 * 这是一个专门做豆油的油坊,坊主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见到那么多读书人进入油坊里—— 选出黄豆。炒熟黄豆。上槽碾末。蒸锅包饼,上圈装榨,木槽打榨,沉淀沥油。 他们做着很累的榨豆活计,忍受着空气里臭腥的豆味,凝视着楔片对豆末产生挤压后,流出的灿金清油,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他们快乐地压榨了一天一夜的黄豆,重复着那些枯燥的劳动,热情洋溢的精神却始终流淌在空气里。 当一天一夜后,他们用这种全新的榨油方法榨出上百斤的油的时候,当这个称量结果出来后,油坊里瞬间溢满了人们的欢呼声。 以前的豆油从来没有这个出油量。 他们更加坚信,自己的确在做一件有利于天下百姓的事情。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足以压过(肉)(体)上的疲惫。 “只需要五个劳力,便能用这个方法榨出大量的豆油。” 他们兴高采烈地讨论:“一户便是五口。哪怕家里没有那么多壮劳力,两户、三户人家,便能运作起一间油坊。” “将这个方法传播出去!豆油的售价便会一低再低,百姓就能顿顿吃炒菜了!” “哎呀!你这就是犯了错了,不听先生讲话!炒菜除了油,还要有炒锅,你知道一个炒锅多少钱么?你知道为什么售卖家当叫砸锅卖铁么?你都没有考察过,就说百姓有豆油就能顿顿吃炒菜,这可不行。” “嘶——确实确实!多谢哥哥,弟弟受教了。” “我有一个主意!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既然油的问题解决了,就可以想法子去解决铁锅了。” 陆安倚着门柱,看这群学生开始讨论起如何让铁锅的价钱能压低到百姓可以随意购买的程度,神情却是一如既往地平静,好似改良榨油方法,使百姓桌上多有油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陆沂舟看了陆安一眼,眼底带着担忧:做出这般成就,三姊姊到底困于什么,才会不欢喜呢? 无人知晓,穿越者在想她无法归去的故乡,她穷极一生,也许只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有那么一丝与故乡相似之处,来供她怀念。 心怀天下的穿越者或许不少,但陆安并不在其中,被迫离巢的鸾鸟私心太重,只想将这天下,一枝一叶搭建成她所熟知的鸟巢。 第72章 陆安和她的学生们开始售卖豆油。 经过民间走访与相互商讨后, 众人开始给豆油定价。 “佣力工钱日付30文。油坊需五名佣力,便是150文。” “而五名佣力一天一夜便可使油坊获油百斤。” “一石大豆出油18斤,那倒推一下, 百斤油便需要差不多五石半的大豆,大豆154文一斗,一石就是1540文,五石半就差不多是8562文。” “一日成本便需要8712文。” “豆油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 那便一两豆油售卖六文钱, 只赚半文钱,大伙儿觉得如何?” ——佣力工钱是考虑到那些大商贾雇人榨油。但很多家庭作坊,并不需要付出那么多工钱。 而且,百姓可以自己种植大豆, 不需要去市面上以市场价购买,这一部分的成本亦能挤压。再加上米、面、柴、炭、油这些, 在大薪属于免税商品, 百姓售卖这些不需要交商税, 就能减去商税成本。 陆安等人便是希望, 通过小作坊的低成本优势,或者百姓自行榨油的可能,迫使大商贾无法抬高价格, 从而将豆油长期稳定在六文钱一两, 甚至更低。 现在市面上的油价是七到八文一两, 算七文,也才便宜一文钱。但是别小看这一文钱的购买力, 可以去买35斤马粪肥田了。 ——发酵之后, 大致能肥一分地。 当然,只有这样还不够, 小作坊自己也会抬价,所以,还会有官府抑平物价,成本不高,就代表官府也能拿出大量豆油,在价格被抬高时,迅速把新豆油投入市场,只卖六文钱一两。 * 在学生们卖力的吆喝下,很快,油摊前围满了百姓。 “六文一两?真的是六文一两?” “不可能吧,怎么会有这么便宜的油?” “吃了不会坏肚子吧?” 百姓们窃窃私语,又想要掏钱去买这个便宜油,却又纠结于这豆油会不会质量不行,想买又不敢买。 司马疏想起来自家卖豆腐的经验,立刻掀开油桶,勺了一勺油出来,举给百姓看:“你们看!这油是不是看着很漂亮?” 油勺中,豆油亮着一层淡淡的黄色,瞧着就是上品。 人群已有骚动。 陆寰借了个小锅来,直接当场切了一大块兔肉,就着豆油一炒,片刻便有香气弥漫。 “来!大爷大娘!都试试这油炒出来的肉!” 一人一小片兔肉,挤在前面的百姓把那兔肉吃进嘴里后,赞不绝口:“这肉炒的真香!”再看那豆油,蠢蠢欲动:“这油瞧着也是好油——小伙子,真的只卖六文钱?” 有猎户似乎也想吃兔肉,但等他抢到筷子的时候,兔肉吃完了,一筷子下去夹了个空,索性直接将碟子底的油一滚,嗦了筷子,在其他人的骂声中,大声喊:“这油给我打二两!香死我了!老子回去就拿它炒肉吃!” 司马疏便十分高兴地说:“好嘞!二两油,十二文钱!阁下请收好油。” 猎户摸出十二枚铜钱,往摊子桌面的钱篓子里一放,接过装油的竹筒晃了晃,掂了掂,试了一下分量,转身就走,然后过了一条街,从陆安那里拿了自己的工钱。 而有猎户的打头后,百姓确信这是好油了,于是赶忙开抢。 “给我打二两!” “我要五两!” “谁挤我!” “别踩我脚!” “这边三两油,别忘了!” 吵吵嚷嚷,拥拥挤挤,人们生怕说迟了,这么便宜的豆油就买不到了。 但他们也不敢多买,怕受骗上当,一人买个一两天的份儿,回家做菜试试。 短短一炷香时间,豆油被抢了个精光。 有人没抢到,嚷嚷:“明天你们还卖油吗!” 司马疏赶忙回答:“不卖了!就卖这一天!” “就卖一天?那你们出来做什么买卖啊!一天能挣几个钱!” “我们不想挣钱,这是先生安排给我们的课业——足下真喜欢这油,不如我教足下怎么榨?成本不高,我这一两油,只挣半文钱。” 听得周围百姓都震惊了。 这是我们能听的吗? 这种赚钱的本事,你们说送就送? 司马疏解释:“我们不缺这个钱,今日只是在做课业。这不算什么贵重东西。不过你们如果不要,我们就收摊了。” 做课业是假,想白送才是真,但也不能太上赶着,很容易引起百姓警惕。 百姓们定睛一看这些卖油人,这才注意到他们衣服整洁,还绣了暗纹,瞧着就不缺钱模样——当真是公子哥出来摆摊。于是秉着便宜不占白不占的想法,立刻道:“要!我想

相关推荐: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带着儿子嫁豪门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岁岁忘忧(完结)   南城(H)   我以神明为食   失身酒   火影之最强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