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让黑娘子统领山匪,比顾玉指派一个武将更好些。 但是黑娘子拒绝了,她跟其他山头的大当家一样,从百夫长做起。 她想要依靠军功堂堂正正晋升,不愿被人认为,她是因为跟顾钦差有不清不楚的关系,才一入军队就是千夫长。 顾玉看她坚持,也就随她去了。 启程前,杜庞跟阿芹似乎有千言万语要交代,但最终只是握着顾玉的手,道了一声:“珍重!” 雍州一别,不知他们还有没有再见的机会。 阿芹一个小姑娘还没怎么样,杜庞倒是抓着袖子往胖胖的脸上擦泪,哽咽不已。 顾玉道:“瞧你们这是做什么,又不是回不来了。” 杜庞道:“此行险之又险,顾钦差可要千万小心,下官...下官还等着顾钦差替下官向上求情。” 若是顾玉折在西北,杜庞投靠了顾玉,西北官场不会放过他的,等待杜庞的,只有死路一条。 若是顾玉带着真相平安归京,西北军饷案败露,圣上必定清算西北官场。 杜庞身为局中人,免不了罪责,只能寄希望于顾玉为他求情,将功抵过,或许还能留下一条命。 担心顾玉,也是担心他自己,是以杜庞此时格外多愁善感。 顾玉道:“我知道了,此番定会小心。” 顾玉取出一个印有顾家家徽的令牌,一分为二,一半交给杜庞,道:“若有人执这个令牌找你,你便立刻八百里加急,告知朝廷郑都督造反。” 杜庞连忙双手捧着收下。 顾玉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开雍州,沿途散播均田制的消息,勒令各地太守推行。 不过没有顾玉看着,推行的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顾玉没有那么多时间跟他们耗,等圣上彻底清算了西北,再来推行就不会如现在这般,各级推三阻四。 一路上走走停停,总算到了边关。 接待他们的是郑都督的亲信崔长史,崔长史上来便道:“平南将军,顾钦差一路辛苦,下官已经备好丰盛的宴席,为二位接风洗尘。” 边关环境恶劣,刚入九月,这里的人便换上棉衣。 君泽骑在马上,二话不说就往他身上甩了一下马鞭,崔长史尖叫一声,棉衣应声破碎,胳膊上霎时出现一道血痕。 君泽道:“本将军千里迢迢赶赴边关,你们都督就派了你个杂碎来迎接?” 崔长史忍着疼,连忙道:“都是下官的错,算错了二位抵达的时间。郑都督还以为二位傍晚才到,他昨夜犯了头风,大夫正给他施针,所以先让下官来接。” 君泽闻言又是狠狠抽了他一鞭,这次是往脸上抽,崔长史登时痛得哇哇叫。 “哈哈哈,平南将军远道而来,怎么动了这么大的气?可是我这手下哪里做得不好,得罪了将军。” 一道雄浑的声音出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身后的兵马自动让开一条道,让郑都督从中走过。 君泽和顾玉上下打量着这个人,虽然个子不高,但是体格雄壮,满脸络腮胡,眼中炯炯有神。 他们打量郑都督时,郑都督也打量着他们两个。 平南将军果真如传闻中那般难缠,阴阳岭两万山匪,他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给剿灭了,而且大半接受了招安。 另一边的顾玉倒是跟她父亲顾钧益全然不同,一袭赤红色钦差官服,头发被一根乌木簪束着,神色淡然,俨然一个文官形象。 两个人,一张狂,一内敛,都不好应付。 君泽接着郑烨的话道:“呵,想来郑都督仁慈治军,哪怕手下出了这种疏忽,也不放在心上。” 郑烨试图插嘴:“将军说笑了。” 君泽当即拿着鞭子,又狠狠抽了一下崔长史。 如愿以偿地听到崔长史的惨叫,君泽又道:“可惜本将军眼里揉不得沙子,今天他算错了接待本将军的时间,明天是不是就能算错西戎人进攻的时间?” 郑烨的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 打狗还要看主人,他与崔长史不过是前后脚来的,现在君泽摆明了揪住不放,当众给他难看。 郑烨故意闹出这一遭,是为了试探这二人的反应,看看这两个人的情况。 抢夺军饷的阴阳岭山匪已经被平南将军剿灭,他的任务差不多完成了,但依然前往边关,想来圣上给他下过密令,过来协助顾玉查案。 而一旁的顾钦差对平南将军的所作所为冷眼旁观,让郑烨暂时摸不清她的想法。 且这两个人的关系或许没有郑烨想象中的恶劣,剿匪时,没有互相坑害,现在又一起来他这里。 不论是真心“和”,还是不得不“和”,对于郑烨来说都很棘手。 他不过给了一个小小的试探,君泽就给了他这么大的下马威。 但君泽除了是平南将军,还是皇亲国戚,带了这么多人马来。 郑烨心底有气,但是不能在这个时候当众跟他撕破脸,只得自己找一个台阶。 郑烨恶狠狠地看了一眼崔长史,拔出一旁官兵腰间的剑,指着崔长史道:“你是干什么吃的!平南将军跟顾钦差到来,这么大的事都能把时间算错,本都督留你何用!” 这番虚张声势的操作在君泽看来十分好笑。哪怕郑都督亮了剑,君泽也坐在马上无动于衷。 郑都督倒不会真因这件小事杀了自己的亲信,但是君泽这般咄咄逼人,让他更加下不来台。 幸好顾玉及时开口替他解了围。 “不过是件小事,哪里就到喊打喊杀的地步了?” 第647章 为他立碑修庙,供人敬拜,享受香火 此话一出,好歹给了郑都督一个台阶下,他把剑收好,道:“拖下去,罚二十军棍。” 而后郑都督才正式对君泽和顾玉见礼,请他们下马。 宴席之上,郑都督先是奉承了君泽:“平南将军英武不凡,竟能将困扰了西北十几年的阴阳岭山匪一举剿灭,果真长江后浪推前浪,解了我的心头大患。” 君泽把玩着酒杯,饮了一口酒道:“非是本将军英勇,而是西北军过于无能。” 一句话噎得郑都督想要当场掀桌。 但是顾忌着君泽的身份,郑都督还是忍了。 顾玉在一旁打圆场道:“术业有专攻,郑都督手下的西北军是为守护边关而设,并非剿匪。” 君泽道:“一群山匪流寇罢了,难道比西戎人还要难对付?再说了,西戎二十多年未叩边,西北军就在这里当个摆设?眼前百姓的苦难都看不到,何谈蛮夷入侵时的英勇?” 顾玉道:“山匪也是我大禹朝的百姓,想来郑都督仁善,西北军只想对外,不忍对‘自家人’下手。” 君泽道:“那西北军待在边关做什么,不如去寺庙里吃斋念佛,好生供奉着。”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让好好的宴会充满了火药味儿。 郑烨先是惊喜于二人的面和心不和,可细细咂摸着这些话,又觉得分明是他俩在打机锋,却句句埋汰自己。 郑烨知道君泽不好说话,便先对顾玉道:“顾钦差真是年少有为,听闻先前豫州运来的军饷遇见天灾,便是您带的人前往救粮,解了边关战士的燃眉之急。我敬钦差一杯。” 顾玉举起酒杯,与他隔空对碰,将杯里的酒一饮而尽,道:“郑都督客气了,圣上派本官前来,本就是为了督理军饷。委屈了谁,都不能委屈戍守边关的战士,您说是不是这理儿?” 郑烨便道:“这是自然,边关苦寒,我心疼将士们戍边辛苦,从不敢亏待他们。” 顾玉忽然挑起话头:“这倒是与袁校尉说的有所出入。” 轻飘飘一句话让气氛瞬间剑拔弩张起来。 好在郑烨在顾玉没来之前,便做足了准备,现在的边关粮仓粮食充足,将士们也都换了崭新的棉衣棉被,不怕顾玉查。 郑烨扬起一抹笑,犯起了迷糊:“袁校尉是谁?” 顾玉淡淡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 郑烨自问自答道:“可是陇北那个冒领军饷,被人发现后,要被缉捕入狱,他却畏罪潜逃的袁晨光袁校尉?” 顾玉一挑眉:“还有这种事儿?” 郑烨道:“想来圣上明察秋毫,是对袁校尉起了疑心,所以才派顾钦差前来还我一个清白。” 郑烨看着像个雄壮的莽夫,实则说话的本事不小,三言两句就把圣上派她来的目的做了个颠倒。 顾玉轻笑一声:“正是如此。” 郑都督主动道:“若是顾钦差不放心,这些日子可随我游览各关隘,看看将士们的戍边生活,体会一下边关风光。另外,边关百姓感念当初老镇国公在落日关一役英勇捐躯,还为他立碑修庙,供人敬拜,享受香火。” 顾玉端起酒杯,饮了一口酒道:“也好。我父亲曾戍守边关,我身为他的儿子,亲身前往各关隘,体悟父亲的艰辛,也是一种追思。” 郑都督笑道:“顾钦差孝心可嘉。不过现在的边关早已不是二十多年前的边关了,多亏了老镇国公守住落日关,才让边关享了二十多年的安稳太平,将士们的日子不知比当年好过多少,若老镇国公在天有灵,也可安心了。” 顾玉没再接话,专心致志地看着眼前的歌舞。 君泽转头看到顾玉嘴角含笑,虽然面上不动声色,但君泽能感觉到她阴郁的情绪。 宴会散后,郑烨带着他们去了安排的住所。 顾玉主动道:“圣上这次派我前来西北,还给了我一个特权,允许我重组西北的顾家军,郑都督手下应当还有我顾家的旧部,此番还得麻烦郑都督将他们找出来。” 郑都督脸色一僵。 二十多年了,当年威震边关的顾家军早成了传说,西戎退败后,顾家军死的死,散的散。 就是把西北所有未退伍的顾家军都搜罗起来,也不过六七千人。 按说郑都督不该吝啬交出这些残兵老将,可顾玉这次来是为了查明军饷,哪怕郑烨已经做了完全的准备,但郑烨不敢小瞧了顾玉。 一旦被顾玉发现了蛛丝马迹,揪住不放,对整个西北来说都是灭顶之灾,所以郑烨十分谨慎。 郑烨道:“顾钦差放心,我会将他们一一找出来,还给钦差。” 顾玉不论他是真心还是假意,只要应承下来,顾家军的回归就名正言顺了。 哪怕郑烨从中作梗,故意瞒报人数,顾玉也有法子让顾家旧部一个不落地回来。 如此一来,在阴阳岭收的那些山匪,也能顺理成章洗白成自己人。 到了晚上,君泽提着一壶酒到了顾玉的住处。 不知是否是白天的话扰乱了顾玉的心弦,她毫无睡意,跟君泽一起偷溜出去。 策马来到一处无人的山坡,他们一人一壶酒,席地而坐。 西北的夜晚满是凉意,天幕低垂,月明星稀。 顾玉仰望着天空,一口一口把冷酒灌下肚。 顾玉道:“我不想去看那些为我父亲立的碑,修的庙。” 君泽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听顾玉倾诉。 顾玉道:“我从不认为马革裹尸是一个英雄最好的归宿,他们誓死厮杀,定然想着有一天解甲归田,在自己守护的家园里安度余生。” “我父亲定然也这么想,临走前,他还答应阿姐,回来就教阿姐骑马。可是他没得选,死在了落日关,死在了誓死保护之人手里。” 顾玉抬起头,看着浩瀚无垠的夜空。 “不知道我父亲是否对着这片天空思念过家里。” “思念嫡母,思念我娘,思念阿姐,思念未出世的我和妹妹。” “就像现在,我看着这片夜空思念他一样。” 第648章 等尘埃落定,我们一起接英雄回家 “会的。” 君泽肯定道:“他一定还在心里描摹过你和顾琼的样子。” “他或许不知道你姨娘怀的是双生女,但是想过如果你们是男孩,就带着你们练武骑马,如果是女孩儿,会如珠如宝把你们捧在手心。” 君泽揣度着一个父亲对自己未出世孩子的爱意,慢慢讲述给顾玉听。 “你的嫡母不必因为要拉扯你们姐妹三人长大,还要应付对爵位虎视眈眈的族人而未老先衰。” “你姨娘或许还像现在这样泼辣,不过有你父亲在,她多少会收敛一些。还会对你跟对顾琼一样疼爱。” “你阿姐不会进宫,你父亲会替她挑选一个如意郎君,或许是个谦和恭谨的世家子弟,或许是个驰骋沙场的武将,夫妻琴瑟和鸣,儿女双全,相守一生。” “你妹妹不必被困在深宅大院,性格也定然柔中带刚,你父亲不会允许董长茂这样的人出现在你妹妹面前,就算出现了,你妹妹也会冲他的脸狠狠啐上一口。” “你不必女扮男装,但你这么勤奋上进,你父亲定然会教你读书习武,免得你被外面的混小子骗走。在你及笄之后,他会答应我的上门提亲,亲手把你交给我。” 大概是君泽描述的场景过于美好,不知不觉中,
相关推荐:
南安太妃传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游戏王之冉冉
交易情爱(H)
仙道空间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我以神明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