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必受他的委屈。下回他要是再敢拿话刺你,你就摆出参政公主的架势,狠狠给他一耳光,叫他知道你的厉害。” 长公主被太后训得低眉耷眼,心知太后是嫌她这些年不争气了。 不过太后说得没错,这些年她是被消磨了傲气,顾忌太多,还担忧牵连了君泽和五皇子。 长公主道:“娘,我知道了。” 长公主走后,花锦城从隔壁屋走了进来,道:“圣上可不会无的放矢,忽然提到云太嫔,还不知打什么坏主意呢。” 太后不喜云太嫔,花锦城只会更甚。 在花锦城看来,云太嫔长着祸水之姿,已为人妇,还是勾得先帝对她垂涎,连累了金家满门,花锦城为了保命,不得不入宫当了太监。 要让花锦城说,云太嫔就该在先帝看上她时,就自毁容颜,保全夫家才是要紧的。 太后轻轻扫了一眼花锦城,就知他心里想的什么,心中再次泛起恶心来,当即让他滚。 太后不喜云太嫔,一来因为景婵,二来因为这个女人懦弱。 花锦城笑道:“还未与太后说完话呢,就这么滚了怎么行?” 太后跟花锦城就是这样,互相厌恶着对方。 太后厌恶花锦城对女子的刻薄,花锦城厌恶太后的要强,不似女人。 可他们二人纠缠多年,想要彻底舍弃对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太后道:“不论他打什么主意,哀家都不会让他把手伸到玉蝉儿身上来。” 花锦城道:“这么多年来,太后依然是慈母,但圣上可不是初登基时的圣上了。” 太后不理会花锦城的阴阳怪气,道:“等过两天,想办法把百里青的儿子弄到哀家手里来。” 花锦城轻笑一声:“奴才遵旨。” 他说完这句,还是不走,但太后已经不想看见他那张烧伤狰狞的脸了,挥挥手让他下去。 花锦城低着头退了下去。 大概是今天玉蝉儿的委屈让太后心中发堵,连带着花锦城都比寻常更加面目可憎起来。 太后召来一个宫人,道:“御兽苑有个叫麦子的小太监,好好待他,哀家有用。” 第713章 她的心里也落满了雪 事情果然没有那么简单。 长公主回去没多久,圣上便有了动作。 圣上说近几个夜里,生母入梦,托言孤寒,圣上为表孝心,便下令让人寻找云太嫔的尸骨。 云太嫔是在宫里被先帝下旨活活打死,做出淫秽后宫之事,哪里会留下尸骨? 可是圣上有心要找,下面人自然能找到,至于找到的是不是云太嫔的尸骨,已经不重要了。 云太嫔尸骨找回来后,圣上命人将这具尸骨请入皇陵,皇陵中只有云太嫔的牌位,并没有云太嫔的尸骨棺椁。 圣上日理万机,不便前往,便下旨让长公主为他走这一趟。 消息一出,有人欢喜有人愁。 皇陵远在津州的金昌山,一来一回,再加上在皇陵办祭礼,最少也要两个月的功夫。 这两个月,足以让京都的一切局势变幻尘埃落定。 京都风声鹤唳,王丞相坐在花房里,对丞相夫人笑道:“天时,地利,人和,我皆占尽。” 丞相夫人温和一笑:“那我便预先恭喜夫君了。” 王丞相道:“夫人,劳你办个赏花宴,这满目花团锦簇,只你我二人欣赏,岂不浪费?” 丞相夫人道:“长公主年年举办牡丹筵,我不敢与其争锋,今年倒是可以热闹一番。” 今年的牡丹筵长公主是办不成了,丞相府的赏花宴可以替上。 王丞相办的赏花宴,不知是为了让贵族放松心情,还是让其更加紧张。 只知雪花般的请帖散落在京都各地,各怀鬼胎的人自会在这天向王丞相投诚。 顾玉和长公主则是压抑不已,本就处于下风的局势,如今更是跌到谷底。 圣上没有给长公主任何拒绝的机会,在长公主入宫当天,便下令让人寻找云太嫔的尸骨。 两日后,所谓的云太嫔尸骨找到,圣上当即下旨,让长公主前往皇陵,只给了长公主两天的准备时间。 到了晚上,顾玉悄悄赶往长公主府,看到长公主坐在窗边,望着一轮圆月,不知在想什么。 屋子里飘散着酒气,是长公主在借酒消愁。 顾玉心情沉重,对她行过礼后,道:“前途未卜,长公主前往皇陵,还是让君家兵马护送吧。” 君泽不在,顾玉得替他照顾好他的母亲。 哪怕她们已然走投无路,长公主和君泽都要离京,所有计划尽数崩盘。 顾玉唯恐圣上对长公主下死手,也怕王丞相趁虚而入,只得把君家兵马再分出去,护住长公主。 顾玉一个人在京都,最好的结果,便是利用顾家军和君家兵马抵抗住世家的攻势,在腥风血雨中扶持六皇子上位。 等到君泽和长公主再回来,才能再谋后事,乱臣贼子的骂名,不得不背。 最差的结果... 便是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保全性命,便是万幸。 命丧宫变,也未可知。 谋未果,恨未灭。 顾玉不甘心。 可现实不是一句不甘心就能改变的。 她们已经被逼上绝路,如果抗旨不遵,等待她们的,不止有王丞相和世家的威胁,还有皇权的惩处。 顾玉拼尽全力要做的,护好长公主,就是护好自己。 君家兵马,再度被分出去,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孰料长公主摇摇头,醉意醺醺道:“圣心难测,京都的情况只会更加凶险,君家兵马都给你留下。” 顾玉苦笑一声:“长公主,君泽走之前告诉我,保全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京都局势不好,大不了,最后苟且偷生,屈膝于王丞相和九皇子。” “啪嗒”一声。 长公主摔碎了酒壶,借着酒劲抒发满腔怒火。 “本宫屈膝于他二十多年!岂能再屈膝于一个不知事的孩童!”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次退了,再退便是悬崖!” “可笑我的丈夫,为他打下江山。我的儿子,一听国家有难,还是不顾一切披挂上阵。” “本宫恨啊!” “当初为何没有走那一步!” 恨到了极点,长公主伸出手怒扇自己耳光。 顾玉只得上前,以免她再自伤,抓着她的手臂,痛心劝道:“长公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长公主发泄完后,身子摇摇晃晃,颓废地跌坐在地上。 太后说,不必受他委屈,可是皇命难违,这一巴掌只能甩在自己脸上,怨气冲天,也动不得圣上分毫。 顾玉半跪在长公主身边,还是道:“长公主,保全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长公主摇摇头,一手抓住顾玉的衣领,用一双通红的眼睛看着顾玉。 “君家兵马,我不带走,都给你留下。你在京都,哪怕扶持六皇子上位,以后都有再搏的余地。” “顾玉!你定要给我拼出个胜负来!” 长公主的话已有自弃之意,顾玉怎么可能同意? 顾玉道:“长公主,您醉了。人不在,就是赢了也是输。” 长公主渐渐放开手,垂头不语,的确醉得不轻。 顾玉道:“君泽已经失去父亲,不能再失去母亲。” “皇陵遥远,路上可能发生许多意外,身边不能没有自己人。” “长公主,您放心去吧。” 长公主抬起头,问道:“我再带走一些君家的兵马,你怎么办?” 顾玉还未回答,长公主补充道:“你若是出了事,让我怎么跟君泽交代?” 顾玉低垂眼帘:“公主放心,真到了危险的时候,凭借顾家军和剩余的君家兵马,我也能带着家人逃出生天。” 长公主合上眼长叹一声。 屋里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春寒料峭,顾玉担心地上凉,便从一旁软榻上拿起毯子给长公主披上。 长公主睁开眼睛,道:“顾玉,本宫和太后在朝中的人脉,本宫都交给你,遇见危险,能逃则逃,千万保全自己,不然我无法跟泽儿交代。” 顾玉道:“多谢长公主。” 从长公主府出来后,顾玉骑在马上,慢行回家。 春天悄然而至,不知谁家门前栽种了梨花树,风一吹,就落满肩膀。 她的心里也落满了雪。 第714章 本王就是一酒囊饭袋! 长公主离开京都时,声势十分浩大。 圣上为表孝心,亲自送云太嫔的尸骨出宫,泪洒当场。 长公主面无表情,瞧着十分冷清。 圣上哽咽道:“皇姐,这一路辛苦你了。” 长公主看着一旁被神鹰卫抬过去的棺椁,总算露出了凄然的表情:“为母妃尽孝,应该的。” 随着礼部官员的唱词,长公主身着黑白祭服,踏上了去皇陵的路。 从前的长公主惯爱穿一身红衣,恣意张扬,矜贵优雅,现在一袭黑白祭服,衬得她面目肃穆。 长长的仪仗队穿过京都,沉寂已久的流言又悄悄兴起。 云嫔淫秽后宫一案已经被翻案了,但世人心知肚明,这洗白得过于牵强。 现在忽然出现的这具尸骨也很是怪异。 有人已经咂摸出不对劲儿来,可真相如何,又未可知。 端亲王回到府中时,脸色亦有些沉郁。 近些年来,圣上的心思愈发难猜,云太嫔是圣上的亲娘,又不是长公主的亲娘,让长公主前去皇陵闹得哪样儿? 他就是一个啥也不懂的闲散亲王,平常就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可是君泽和长公主一离京,是个人都能咂摸出不对味儿来。 端亲王自认是个无能的废物,但他好歹也是先帝的儿子。 长公主和逍遥王走了,圣上的儿子一个个都不争气,他这身份,留在京都真是不尴不尬的。 他甚至想去就藩,但是先帝偏心眼儿得很,给他划得封地穷的叮当响,气候也不怎么样。 他在京都娇生惯养这么多年,不想人到中年,还千里迢迢过去受罪,妻女定然也舍不得就这么走了。 但是不走,又怕哪一天圣上冷不丁发神经,把他拎出来摆弄。 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个结果,端亲王心烦意乱,家里的鸟也不遛了,蛐蛐也没心思斗了。 刚到府里,侍从跑过来道:“亲王,镇国公来了,在大厅等您好一会儿了。” 端亲王奇怪道:“顾玉?她来做什么?” 端亲王脚步一顿,转身又往大门口走去。 开玩笑,六皇子被封为太子,跟王丞相斗得不可开交,他只想混吃等死,一点儿麻烦都不想沾啊。 可没走两步,侍从道:“郡主已经过去了。” 端亲王:... 端亲王不得不转身回去,指着侍从骂道:“要你们何用!不知道拦着她点儿!” 侍从低着头不敢应答,松阳郡主的脾气出了名的火爆,不顺她意的话,那可是会挨鞭子的。 顾玉在大厅里喝了好几杯茶了,端亲王没等到,倒是等到了松阳郡主。 这么久了,松阳郡主总算给了顾玉一个好脸,此时正揪着她问:“那个王乐游人呢?” 顾玉道:“他另有要事。” 松阳狐疑道:“你不会怕他麻烦,把他给赶走了吧?” 王乐游在外吊着绍无极,顾玉不便跟松阳多说,便道:“不是,他的确有要事在身,不过很快就会回来的。” 说完这句话,端亲王就走了进来,道:“松阳,你在这儿干什么!还不下去!” 松阳瘪瘪嘴,转身走了。 顾玉对端亲王恭敬行礼道:“晚辈见过端亲王。” 端亲王笑眯眯道:“贤侄忽然过来有何要事?” 顾玉从袖中拿出长公主给她的令牌,交给端亲王看,道:“是长公主让我过来的。” 端亲王表情认真起来,他这个皇姐可是个人物,怎么离京后,把这么重要的令牌给顾玉? 端亲王半信半疑道:“皇姐要是有话,为何不与我直说?” 顾玉道:“圣上突然将长公主派去皇陵,事发突然,长公主怕给您惹麻烦,便托晚辈过来。” 因为君泽和松阳从小一起长大,端亲王跟长公主的关系自然比跟圣上的关系好。 现在顾玉拿着长公主的令牌过来,哪怕端亲王怕麻烦,还是肯听一听。 端亲王道:“皇姐让你过来,有什么事交代?” 顾玉警惕地看了看左右,确认没有旁人后,才小声对端亲王道:“长公主托晚辈告诉您,这段时间千万小心圣上。” 端亲王脸色有些僵硬,故作恼怒道:“顾玉!你你你!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顾玉道:“晚辈只是陈述长公主的话罢了。”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端亲王顿时像无头苍蝇一样,急得团团转,道:“皇姐为何这么说?” 顾玉似是而非道:“唇亡齿寒,长公主这是在担心您。” 端亲王道:“什么唇亡齿寒,你把话说清楚!” 顾玉倒是闭上嘴,任由端亲王猜测了一会儿。 就这一会儿功夫,端亲王就脑补出许许多多可怕的画面,急道:“你倒是说呀!” 顾玉这才慢悠悠
相关推荐: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岁岁忘忧(完结)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认输(ABO)
我有亿万天赋
小寡妇的第二春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召唤之绝世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