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留学生 > 第55章

第55章

之间的矛盾始终无法调和。 但若是采纳的沐子安所提的内阁制度! 那就可以直接将宰相的权利收归回来。 对于皇权而言绝对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增强! 此刻朝堂之上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默之中。 文官们不断地跟周围的同僚互换眼色,好似都在讨论裁撤宰相设立内阁的可行性。 唯有当下的宰相杜玉衡脸色铁青! 杜玉衡翻来覆去的思考,自己好像也没有得罪过沐子安啊? 当初镇国公府重开,自己还亲自去给他捧场。 怎么这家伙第一次上朝直接就往自己的肺管子的戳啊! 而此刻大殿中央的沐子安挺胸而立。 似乎对眼下的局面早有预料。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华人之性情总是喜欢强调折中二字。 就比如你如果觉得这个屋子太暗了想要开一个天窗,那大家一定不会允许。 但是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那就有人会出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就是著名的拆屋理论。 而今科举改制和裁撤宰相正是如此局面。 改革科举就等于给大离这个黑屋子开一扇天窗。 已经习惯了黑暗的这些官员世家肯定都不会同意。 但是自己要是提议裁撤宰相设立内阁,那就等同于直接把这个黑房子的屋顶给掀开了。 那两相比较之下,科举改制不过是小事罢了。 而且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都是文官和皇帝斗争的第一要点。 只有从皇帝手中分来足够的权利,才能保证他们这些文官稳固的地位。 而眼下沐子安的提出的内阁制度,恰巧就帮助了皇帝加强中央集权,削弱了文官的权利。 虽然这些文官知道内阁制度的好处,但是他们也绝对不可能轻易的答应。 因为没有了宰相文官就相当于少了一把可以克制皇帝的剑! 当初洪武大帝朱元璋之所以能裁撤宰相。 那也是因为有胡惟庸作死在前,前前后后诛杀了三万多人。 直接将这些文官杀得胆寒了,这才裁撤的宰相之位。 而现在的大离宰相杜玉衡不仅么有任何的罪过,相反一身贤名在天下之中颇有声望。 所以沐子安所提出的这个裁撤宰相设立内阁的建议,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成功。 但之所以还要提,那就是为了将科举改制产生的矛盾,转移到相权与皇权上去。 杜玉衡深吸了一口气,而后出列道。 “启禀陛下,臣因为镇国公所言操之过急了。” “宰相者乃是为了辅佐君主治理天下岂能轻易废立。” “不过臣觉得,镇国公刚才所奏的科举改制却有几分道理,公荐之制而今的确已经变味。” “我朝举人之中九成都为世家子弟,如此下去的确有朋党之患。” “寒门子弟无出头之日,朝廷之中世家横行!五谷尚且不分,如何能体会民辛之艰?岂能教化万民!” 杜玉衡抬头十分郑重地望着龙椅之上的萧瑀,朗声道。 “故而,臣觉得镇国公所言极其有理!” “科举之改革!迫在眉睫!” 第73章 见到宰相都发话了,文臣之中那些杜玉衡的弟子,下属纷纷上前抱拳道。 “臣等也以为镇国公所言即是!” “科举乃是为国轮才,岂能沦为世家扬名之钱场?” “而今科举之制弊病丛生!改!必须要改!” “臣等附议!” ...... 一时间数十位朝廷大员纷纷出列赞同。 户部尚书龚正铭看着眼前一幕只觉得脑袋天旋地转。 诶!不对!刚刚明明咱们都是友军啊!? 怎么现在都跳反了? 龚正铭刚想上前反驳,然而杜玉衡的目光带着寒芒已经提前射来。 二人都是朝堂之上的老狐狸,仅仅对视一眼就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 很明显杜玉衡这是想牺牲掉科举改制这件事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相比于相权的丢失,区区科举改制算个屁啊! 科举改制最受影响的不过是那些世家之中不学无术之辈。 对于真正有实力的人而言,改不改其实影响不大。 大不了以后科举考试各凭本事呗。 能者上之,弱者下之。 也省得朝堂之上尽是一些庸碌之辈。 但是!要是让萧瑀觉得裁撤宰相改为内阁这件事可行,那可就大发了! 一旦宰相之职被裁撤,那文臣就再也无法限制皇帝。 现在平衡的局面瞬间就会被打破。 这是谁都无法承担的后果。 在被杜玉衡的目光扫视过后,龚正铭默默地把想要反驳的话给咽了回去。 “臣以为,镇国公所言的确有几分道理。” “只不过今年科举已经近在眼前,若是大刀阔斧改革恐引起学子们之非议。” “不如徐徐图之,改革之中的细节尚且还需要陛下与宰相和六部多多商量一番才好。” 龚正铭的语气瞬间软了下来。 沐子安嘴角挂着三分淡笑。 说实话我还是喜欢你刚才嘴硬的样子。 现在涉及相权之未来了,这些文官却再也不说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了。 事实证明当一个更大的敌人摆在面前的时候,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放弃也就放弃了。 萧瑀望着沐子安坦然自若的样子,心中竟然有几分的敬佩。 本来应该是被群起而攻之的局面,却被他以一个设内阁的策略完美破除! 甚至就连当朝宰相都不得不出来帮沐子安站台。 毕竟大家都明白,要是不满足沐子安科举改制的这个目的,谁知道他还会有什么招数? 一个裁撤宰相,设立内阁已经足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这简直就是在掘文臣的根啊! 虽然萧瑀的内心很激动,但是还要装出一副十分无奈的表情,只是嘴角的笑要压不住了。 “既然诸位爱卿都这么说,朕也从谏如流。” “科举之弊的确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了!” “传旨,从今日开始废除科举公荐之制!至于镇国公所言之策发由六部商议。” 萧瑀话音刚落,沐子安再次开口道。 “臣还有一个建议。” 此言一出,原本已经放下心来的文官顿时又害怕了起来。 我的祖宗啊!别提建议了! 朝廷之上的这些老家伙心脏不好,都要被你给吓死了。 沐子安躬身行礼道。 “而今科举所取举人之中,南方学子占据八成之数!难道我煌煌大离只有半壁江山吗?” 此言一出振聋发聩,在场官员环顾四周发现还真是这样。 朝廷之上多数的官员都是南方士子出身。 造成这样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战乱。 中原大地不少世家南迁,故而造成南方文风鼎盛,世家横行。 而世家在这个时代则是掌握着绝大多数读书的权利。 所以才会出现一场科举下来,八成都是南方学子的情况出现。 萧瑀也是很苦恼,毕竟朝廷之上同乡朋党也不在少数。 这些官员基本上就成为了南方世家的代言人。 故而朝廷之上南北之争也是屡见不鲜,但是奈何北方官员势弱常被南方官员打压。 “镇国公有什么意见?” “回禀陛下,臣以为可以将科举分为南北二院按照学子户籍分开科举!” “而后再设南北榜,以保证我大离十三州之学子皆有机会入朝为官。” 身为宰相的杜玉衡此刻望着沐子安,眼神之中闪过一丝的纠结与震惊之色。 谁能想到这个在京城的素有纨绔之名的人,竟然还有此等治国之才? 无论是科举改革,还是设内阁,再到现在南北榜! 每一个提议都无异于平地惊雷! 其政策之远见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玉衡你可有什么意见?” 萧瑀的声音将有些出神的杜玉衡思绪拉回。 “回禀陛下,镇国公此言目光深远!乃是造福天下学子之举。” “虽对南方学子有所不公,但凡改革之事岂能不遇阵痛?” “正如镇国公所言我大离岂能只有半壁江山!” “南北分榜,此举可以大大的安定北方学子之心,臣以为大善!” 萧瑀闻言不由的哈哈大笑起来。 萧瑀虽然希望沐子安可以做一个孤臣,但是又担心沐子安太过刚直会弄得自己举世皆敌。 但是没想到沐子竟然还有此等政治手腕,将原本的僵局轻松化解。 不仅如此萧瑀已经能想象到,一旦这南北榜的提议传遍天下,那沐子安在北方士子心中将会有何等的地位。 一念至此,萧瑀缓缓起身道。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镇国公所言。” “此番科举按照户籍分为南北院考场,再设南北榜!” “不仅如此此番科举选录之举人朕允再增设一倍。” 百官闻言纷纷跪地叩首道。 “陛下英明!” 显然萧瑀的心情很不错。 不仅解决了科举被世家把控的局面,而且还能借机打压南方世家,收拢北方学子之心,简直是一举三得! 对于沐子安萧瑀是越看越喜欢。 怎么以前没发现沐子安跟自

相关推荐: 快穿之养老攻略   观里有真修   当钓系beta意外怀孕后   门当户对   神雕风云(浪子神雕)   [犬夜叉同人] 人见城主的符箓师   快穿之炮灰女配逆袭记(上)   悸动的青春   万法无咎   莫名其妙去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