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前男友 > 第84章

第84章

摇了摇头,道:“能让我看看你的头吗?” 李祺顿了一下,道:“可以,你看吧。” 说着就蹲了下去。 陈景恪俯身用手轻轻拨开他的头发,先看到的是发根上,密密麻麻的白色小点。 只有芝麻的三分之一大小。 虮子,也就是虱子的卵。 连李祺都如此,更遑论他人了。 役夫们的情况,只会更加严重。 陈景恪松开手,后退一步,敬佩的道: “李都尉辛苦了,我一定将你的功劳,如实上奏给陛下。” 李祺起身,苦笑道:“陛下委以重任,我却不能完成任务,实在愧对陛下的信任,安敢言功。” 陈景恪说道:“疫病非你之过也,你处理的已经很及时了。” “剩下的就不是你的问题了,而是我们这些郎中的职责。” “走吧,我们再去隔离病人的村子去看看。” 李祺迟疑了一下道:“不先见一下白郎中吗?” 陈景恪摇摇头:“先去隔离区看看再说吧。” 李祺也不再说什么,带着他又返回隔离区。 “这是之前的一个村子,因为黄河改道被迁走另外安置了。” “村子就空了下来,我们收拾了一下,当做隔离区使用。” 一个小村子自然装不下近万病号,所以大部分病人,还是住在临时修建的草棚里。 陈景恪本以为这里的氛围会很紧张,到处都是呻吟声之类的。 但进入村子后,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一幕。 这里没有一点恐慌不安的氛围,反而非常的平静和谐。 大家没有一点不安的样子,似乎还很享受。 这让他很是意外。 要知道,这种氛围哪怕是前世都做不到,更何况是古代。 这让他很是好奇,问道:“你们是怎么安抚大家的?为何他们一点都不恐慌?” 李祺摇摇头,也同样很疑惑:“这很难吗?” “……” 这种态度,让陈景恪很想骂娘。 李祺也意识到情况确实有些异常,思考了一下解释道: “一开始大家确实很恐慌,后来发现朝廷准备有充足的药物。” “只是隔离几天,吃点药就好了,大家就不慌了。” 陈景恪不禁摇头,别人或许会觉得很正常。 但他前世可是经历过好几次隔离的,即便明知道问题不大,可大家心里还是会很慌。 尤其是这么多病人聚在一起,那种恐慌感会更强烈。 眼前这些病人,哪有一点害怕的样子。 反倒是像是来度假的一样。 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第175章 独眼石人 陈景恪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毕竟只是怀疑,他自己也不确定是否准确。 之后就找了几个病人检查情况,发现就是很常见的温症伤寒。 治疗方法都是现成的,药材也不贵。 正常来说,不难控制。 之后他又找到这里的郎中,详细了解了情况,并交流了看法。 这些医生得知他的身份之后,顿时就兴奋了,看向他的目光充满了崇敬。 这一切都得益于病气论。 本来是写给军方的《防疫手册》,后来流入民间。 一开始引起了不小的争论。 等大家通过种种手段,证实病气论的真实性之后,态度就完全变了。 这可是解决了,困扰医家几千年的疾病起源和传播难题,要封神的节奏啊。 关键陈景恪还没有敝帚自珍,而是大大方方的公布了自己的研究。 所有人都可以免费学习。 于是防疫手册以惊人的速度传遍全国,而陈景恪在医圈的地位可谓一时无两。 只要是学医的,谁见了他都要恭恭敬敬行弟子礼。 所以,这几个郎中看到他如此恭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先是应付了这些拥趸,才开始询问这次疫病情况。 确实是很常见的温病伤寒,雨水和洪水导致的。 这和陈景恪自己观察的结果一致。 在询问过疫情之后,他随口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这里的病人精神状态都很好啊,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其中一个郎中笑道:“这事儿我知道,大家都把这里当成放假休息之所了。” 另一个郎中也说道:“虽然得了伤寒难受,可朝廷救治及时并不致命。” “来了这里不用干活,平时就往床上一躺随便歇息,吃的还比外面好……大家可不就高高兴兴的吗。”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的说道: “每一个病愈离开的人,都愁眉苦脸……” “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都欢天喜地……” “行了这么多年医,这种情况我还是第一次见。” 闻言,陈景恪心中一动,想起了一件事情。 李祺说这里每天都有人感染,还查不到原因。 那么会不会是这些人故意感染? 然后来这里获得休息? 他开始私下了解这里的具体情况。 从三月底开始修黄河,到现在已经五个多月,没有休息过一天。 饮食自不用提,都是粗粮加点盐,油水是见不到的,能有咸菜就不错了。 相比起来,疫区的伙食就好了太多。 为了照顾病人,口粮改成了一半粗粮一半细粮,偶尔还能见到油腥。 两厢一对比,陈景恪就更加肯定自己的猜测了。 换成他,他也想病一场。 虽然感染伤寒难受了点,可至少能获得七八天的休息时间。 如果恢复的慢一点,直接能休息半个月。 不过他没有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任何人,这要是讲出去要出大问题。 晚上白英终于出现。 他穿破破烂流丢的衣服,身上到处都是泥。 高大魁梧的身材,变的削瘦,腰背也佝偻了许多。 不论从哪里看,都和普通的役夫没有任何区别。 本来陈景恪对他有诸多不满,但见到他这副模样,最终化为了一声叹息。 白英倒是没有想那么多,见到陈景恪到来,非常的高兴: “陈老弟,你来了就好了。有你这位神医出手,区区伤寒很快就能控制住。” “哎,你是不知道,上万人不能工作,修河堤的速度慢了很多啊。” 陈景恪叹了口气,问道:“白兄,你几天没休息了?” 白英毫不在意的道:“嗨,休息什么,再苦再累也就今年一年的功夫。” “我都计划好了,十月份完成新河堤的修筑,然后用束水攻沙之法拓宽河道。” “年底彻底完成改道工作……等明年开春,俺们山东的百姓就能用黄河水灌溉庄稼了。” 说起这事儿,白英原本疲惫的面孔瞬间就有了精神: “你不知道,俺们山东那边一听说黄河改道,动员了十七万人去修河堤。” “现在山东境内的河堤已经修了五分之四了……” “可惜河南这边只有五万多民夫,修的有点慢……” “眼瞅着还有个把月就修好了,没成想出了这种事情……” 山东动员百姓修建新河堤的事情,陈景恪自然知道。 而且还不全是官府强征,大部分都是自发去修的。 尤其是离新河道比较近的百姓,最是积极。 刚听说此事的时候,陈景恪还很感动。 百姓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但凡给他们一点点希望,就能爆发出百倍的热情。 只是大多数时候,肉食者们连这点希望都不肯给。 在他们看来,百姓不过是一群两脚的牲畜,不配提任何要求。 但今天,陈景恪的想法又有所改变。 不能将百姓的热情,当做理所应当。 他们是人不是机器,是需要休息的。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说休息的事情,而是问道: “也就是说,现在还有最多两个月,就能完成河堤修建是吧?” 白英点点头道:“原本计划是四十天内,现在这场伤寒一来,能在两个月内完成就不错了。” 陈景恪说道:“如果我有办法,可以保证能在两个月内完成修建工作,你愿不愿意听我的?” 白英高兴的道:“我就知道陈老弟你有办法,你说吧,让我怎么做都行。” 陈景恪没有直接说,而是先让人将李祺喊了过来,说道: “将所有人分成七班,每天一班人休息,如此轮流。” 白英大吃一惊,道:“这怎么行,本来工期就很赶了,再让人休息,岂不是要拖延更久。” 李祺也同样很疑惑。 陈景恪看看两人,说道:“你们知道为何会已经将病人隔离,还会有人感染伤寒吗?” 李祺惊喜的道:“你找到原因了?” 陈景恪说道:“因为累,几个月没休息,所有的役夫从身体到内心,都处在极端的疲惫状态。” “而过度的疲惫,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 “但凡有一点小疫情,就会出现大面积感染。” “这就是为何你们已经极力在控制,伤寒还是在不停爆发的原因。” 李祺顿时就不说话了,他自然不怀疑陈景恪的话。 人的名树的影,在医学这一块儿,陈景恪的话就是真理。 而且他也从没有想过,陈景恪会在这方面骗他。 为了一群役夫,欺骗自己这个准连襟,实在没必要啊。 所以,他相信陈景恪说的是对的。 可修河的事情,是白英在负责,让大家休息这事儿只有他能做决定。 白英也不怀疑陈景恪的话,只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分成七班,也就是干六天休息一天……这一天能有什么用啊。” “还不如一次性将河堤修好,所有役夫都能回家,想怎么休息就怎么休息。” 陈景恪反问道:“白兄,你以前是在大运河上做工的,忙的时候也是十天半个月不能休息一次。” “当时你什么感觉?最想做的是什么?” 白英不说话了,这种事情他经常经历。 每到繁忙的时候,一个月还休息不了一次。 当时他想的并不是什么赚钱,而是能让他休息一下。 如果哪天没活儿干,能休息一天,隔天起来就感觉和重新复活了一样。 虽然只是一天,可那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想到这里,他终于明白了陈景恪的意思,苦笑道: “同理心,同理心,原来这就是同理心。” “是我想差了……李都尉,就按照陈老弟的办法来吧。” 见他都同意了,李祺就更没有意见了。 当即就找来自己的手下,将此事吩咐了下去。 第二天一大早,就拿出了具体的分组之法。 当此事宣布,整个工地都想起了欢呼声。 看着兴奋的众人,白英脸上的表情更加苦涩: “是我将事情想的太简单了,多亏了陈老弟……” 作为基层出身的人,他也隐约猜到,为何会不停有人感染伤寒了。 但他也同样没有选择揭穿。 李祺则还被蒙在鼓里,出身名门的他,并不能和下面的人产生共鸣。 他同意大家休息,完全是出于卫生健康考虑。 尤其是当轮休政策公布,新增伤寒病人直接减少到了个位数。 而且休息一天后,役夫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这更是让他觉得陈景恪的理论是正确的。 基于此,他还专门写了一个条陈,将这个发现告诉了朱元璋。 并建议可以全国推广。 朱元璋看过奏疏之后,简直哭笑不得。 他是什么人?只看前因后果,就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什么休息一天,让大家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纯粹是役夫想办法偷懒。 “没想到,李祺还有如此单纯的一面。” 马皇后关注点和他不一样:“还是景恪更懂人心啊,才刚去就找到了症结所在,并想到了解决之法。” 朱元璋点点头,但随即又冷哼一声道: “景恪哪都好,就是有点心慈手软。” “对待这种偷奸耍滑之人,就应该狠狠的惩罚,看他们还敢不敢。” 马皇后实在有些无力吐槽,干脆直接问道: “想想你起兵造反时是怎么想的。” “陈景恪天天将不忘初心挂在嘴边,你也天天要求文武百官不忘初心。” “怎么轮到你自己,就完全变了个样子?” 别人这么说,朱元璋肯定勃然大怒,但马皇后当面怼,他却沉默了。 马皇后让人去将朱雄英喊了过来,将李祺的奏疏给他看了一下,问道: “你有没有看出什么问题?” 朱雄英嗤笑道:“这李都尉也太……单纯了吧,那些役夫明明是故意染病,他竟然没看出来。” 朱元璋很是欣慰,这孙子就是聪明啊,以后不用发愁被人骗了。 马皇后也赞许不已,继续问道:“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朱雄英说道:“这还不简单吗,就算景恪说的是对的,这见效的速度也太快了。” “您的身体都调理两年多了,还比正常人要虚弱一些。” “那些役夫怎么可能只是休息了一天,就恢复了。” “我还听说,役夫是不让休息的,从服役到结束要一直干活。” “人又不是牲畜……就算是牲畜,也是需要休息养膘的,更何况是人。” “而且人的心思更复杂更细腻,还要考虑心神疲劳的问题。” “黄河改道工程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五个多月了,一天都没休息过,役夫们的可以说是身心俱疲。” “这也就是黄河改道之后,他们自己能受益,还能勉强坚持。” “换成别的工程敢这么用人,嘿嘿……说不定就冒出个独眼石头人来了。” “噗哈哈……”马皇后一个没忍住,大笑起来。 朱元璋一张脸顿时就黑了下来: “你个小混蛋,敢胡说八道小心咱揍你。” 朱雄英一点都不怕,而是说道: “皇爷爷,我说真的,您有时候对人真的有点苛刻了。” 朱元璋气的直吹胡子瞪眼:“你给劳资好好说说,咱哪里苛刻了?” “俸禄也给涨上来了,政改和军改给他们的好处还不够吗?” 朱雄英认真的道:“那是应该给他们的……皇爷爷您别生气,驴也要吃饱养出膘才有劲儿拉磨呢。” “牲口干几天活儿,还要让它歇息一天缓一缓呢,人也是一样的。” “历朝历代官吏都有休沐制度,也是为此。” “既可以让他们得到歇息,也让他们有时间去做一些私事。” “您将休沐全取消了,就过年给大家放几天假……” “大家平时就没事情要做了吗?” “他们有私事,却抽不出时间,就只能在当值时间去做。” “天长日久大家都养成习惯了,不管当不当值,有事就走。” “所以啊,还不如让他们正常休沐……” 朱元璋气道:“百姓终年辛勤劳作,片刻不得歇息,尚且不能果腹。” “比起百姓,他们的日子已经好到天上去了。” 马皇后立即接话道:“方才你还说,修黄河的役夫都是偷奸耍滑之辈,要狠狠惩罚呢。” 朱元璋:“……” 第176章 福报?剥削! 朱元璋气道:“你们两个,都被陈景恪给教坏了。” “等他回来,看咱不打死他。” 朱雄英顿时就乐了:“您可一定要打的重一点,我早就觉得他欠揍了。” 然后他心里补了一句,出门竟然不带我,活该挨揍。 马皇后横了爷俩一眼,没好气的道:“瞅瞅你们俩,还有没有一点人君的样子。” “陈景恪的为人你又不是第一天知道,他比你这个放牛娃,还懂得体谅人心,知道民间疾苦。” “你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别什么事情都依着自己的性子来。” 朱雄英也正色道:“是啊皇爷爷,有时候治国真不能太依着自己的性子。” “更不能制定发泄情绪一般的政策,这虽然会让人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但并不一定就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您经常教我,君主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 “在这一点上,您做的就不够好啊。” 再没有比最重视的人的劝说,更能触动内心的了。 马皇后和朱雄英,无疑都是朱元璋最重视的人。 两人一起劝说,让他情不自禁的开始反思。 或许役夫真的不是想偷奸耍滑,而是被繁重的体力劳动,给压的喘不过气了。 只能通过染病,获得片刻喘息。 陈景恪的法子能生效,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么是否应该同意李祺的建议,以后征用民夫,允许中途休息? 官吏也同样如此,不让驴吃饱长膘,怎么有力气拉磨? 提高俸禄不就是为了将他们喂饱吗?适当的休沐又算的了什么? 况且,百官对休沐之事早就怨声载道。 最近类似的声音少了许多,但也只是因为大家,正处在提高俸禄的喜悦之中。 等这股高兴劲儿过去,要求增加休沐时间的声音,肯定会增多。 与其被百官裹挟着增加休沐时间,还不如自己主动去改变。 这样还能落个好。 这并不是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 涨俸的事情都认了,增加休沐时间就更容易接受了。 “但干六天歇一天,休息的太频繁了,就照前朝吧,十天休沐一天。” “役夫那边也依照此例,每年一个月的徭役,中间正好歇息两天。” 马皇后很是欣慰,说道:“如此便好,天下人都会感念你的恩德的。” 朱雄英考虑的和他们不一样,问道:“这两天算在徭役期内,还是不计算在内?” 朱元璋摆摆手说道:“也不差这两天,算在徭役期内。” 此事就此定下。 这时马皇后说道:“先不要公布休沐之事,不是要建立司法体系吗,两件事情一起公布。”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好办法,若他们反对司法独立,那咱就说他们还是空闲时间多。” “既如此休沐也就可有可无,干脆取消好了。” 这和上次军改和政改一个套路,要么就一起同意,要么就全都不同意。 别小看十天一次休沐,对常年无假的大名官吏来说,这是弥足珍贵的东西。 而且以朱元璋对国家的掌控能力,他真要司法独立,谁能反对的了? 还是老老实实,将这颗甜枣吃下去更实在。 不过朱元璋也没着急,在政改完成之前,不宜再大动干戈。 但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做,而是在隔天的

相关推荐: 被迫和豪门大佬联姻后祁少每天想离婚   卡牌世界的言灵师   都分家了,他们越过越穷关我啥事   封神之万仙阵   从妖尾开始的肉鸽恶魔城   猎同飞坦不要背叛_np文   [综漫]性转成黑皮辣妹后我成了顶流   云起梦集   酩酊天_御宅屋   月皎花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