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前男友 > 第176章

第176章

他们还会诋毁你。” 张宇初自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现在自己已经失去统摄道教事务的权力,就别操那么多心了。 多操心没人会体谅,反而会认为他想争夺话语权。 “我知道老师的意思,放在往日我也不想管,各派荣辱兴衰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可现在情形不同啊,朝廷将道教视为一家,不会管哪个派系……” 刘渊然摇头说道:“你很聪明,学识也很渊博,却不懂官场。” 张宇初恭敬的道:“还请老师指点。” 刘渊然说道:“在朝廷眼里,万事都不如一个稳字重要。” “即便是革新,也希望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 “佛道两教传承千年,已经深入人心,想要完全废除无异于刮骨疗毒。” “他们只是希望佛道听话,而不是真的要废除两教。” “否则也不会有这一场会议了。” 张宇初眼睛一亮,说道:“老师的意思是,朝廷不会因为个别派系的不配合,就牵连整个道教是吗?” 刘渊然露出孺子可教也的表情:“是的,但前提是朝廷对不听话的教派动手的时候,其他教派不要插手。” 张宇初眼神里闪过一丝挣扎,许久才说道:“谢老师指点。” “不过都是我道教一脉,我还是希望各派都能平稳渡过这次风波。” 刘渊然欣慰的道:“子璇果然胸襟开阔,足以担当我道教在宗教司的代表。” 张宇初愣了一下,说道:“老师您……” 刘渊然笑道:“你之前就受命掌管道教事务,现在去也算是熟门熟路。” 张宇初苦笑道:“经历过上次之事,我哪还有脸再去谋求这个职务。” “况且,其他各派的态度您也看到了,他们不会服我的。” 刘渊然嗤笑道:“这种事情,什么时候轮到他们发表意见了?” “真正决定人选的,是那位太孙伴读。” 张宇初点点头。 陈景恪的事情已经渐渐传开。 消息灵通点的,基本都知道他才是大明政策的制定者。 打压佛道,必然也是出自他的手笔。 谁能进入宗教司,他的话语权才是最大的。 不过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张宇初疑惑的道: “莫非老师和那陈伴读相识?” 刘渊然摇头道:“我哪会认识他,但我知道他认识你,且应该对你很有好感。” 张宇初疑惑的道:“老师是否弄错了,我与他从未打过交道,他怎会对我有好感?” 刘渊然说道:“你又糊涂了,如果他对你没好感,为何要下那张请帖?” 张宇初这才想起那张让他丢尽颜面的请帖。 当时为了逃避见面,他假装生病,到现在都还被人拿来嘲笑。 如果是别人提这件事情,他肯定会认为是嘲讽。 可对面是他很尊敬的老师,自然不会如此。 莫非那陈伴读真如老师所言,是对自己有好感,才下的贴? “他不是为了分化我们吗?” 刘渊然反问道:“有必要吗?” 张宇初沉默了,双方实力相差太大,确实没必要搞那么多小动作。 况且,真要分化拉拢,一个假装生病是糊弄不过去的。 对方完全可以用探望为借口前来拜访。 就算不屑于亲自出马,派人送点药过来也能起到效果。 可是对方听说自己生病,就再没有下一步动作了。 想通了这一切,他不禁有些尴尬: “是我误会他了,改天当亲自登门道歉。” “顺便向他解释一下道教的情况,取得他的谅解。” 刘渊然不禁摇头,这个弟子太沉迷学术研究,总是忽略一些人情世故方面的忌讳。 不过当年的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自认为才华横溢,又得皇帝器重,真的是意气飞扬。 然后就被残酷的现实给打醒了。 这些东西,也是被发配云南之后才领悟到的。 “你现在去拜访,在外人看来就是阿谀奉承,是攀附富贵。” “在道教各派眼里,你定然是准备出卖大家……” “所以,你现在什么都不要做,看着就行了。” 张宇初却态度坚决的道:“为了道教,即便被人误会也顾不得了。” 刘渊然心神震动,他在这个弟子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大义而不顾一切。 然而光有热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行。 显然,这个弟子现在还不明白这个道理。 那只能自己这个当老师的来指点了。 “你真以为屋内那些人就那么愚蠢?” 张宇初疑惑的道:“老师何意?” 刘渊然说道:“他们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当前形势,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罢了。” 被朝廷打压,被无视,现在又被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骑在头上。 他们心中自然积累了很多的不满。 “他们又不敢冲着朝廷发泄,就只能消极对待此事。” 张宇初恍然大悟,我就说能成为各派话事人的,应该不会这么蠢,原来如此。 但随即又有一个疑惑生出:“可一直拿不出章程,他们就不怕朝廷生气吗?” 刘渊然说道:“朝廷需要佛道的力量,自然不会一棍子打死,最多就是降下一些惩罚。” “他们就是凭借着这一点侥幸心理,才敢于如此行事。” 张宇初皱眉道:“朝廷不会灭道,可灭掉一两家教派还是可以的吧?他们就不怕刀落在自己身上?” 刘渊然说道:“侥幸心理而已,要么就是认为法不责众,朝廷不会下狠手。” “要么是认为,这么多派系一起消极,刀不会落在自己头上。” 张宇初依然有些不敢相信,这太愚蠢了吧? “这……” 刘渊然严肃的道:“不要把人想的太聪明,更不要将别人想的很理智。” “很多你认为很愚蠢的行为,在别人看来却是理所应当。” “很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在别人看来就是愚蠢。” “如果人人都能保持理智和情绪,天下早就太平了,哪还有如此多纷争。” 张宇初受教的道:“谢老师教诲,我知道了。” 刘渊然继续说道:“而且朝廷就算心有不满,也不会直接下狠手,大概率是先从旁敲打一下。” “如果敲打之后还是拿不出章程,才会出手惩戒。” “各家都在等朝廷的动作,来调整自己的态度。” 张宇初这才想明白一切,不禁苦笑道:“人心真是复杂啊。” 刘渊然说道:“人心本……” 话才出口,就见一名年轻道士急匆匆的跑进来: “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两人心中一惊,连忙拦住那名道士,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道士也顾不上行礼,喘着气说道: “外面传出一个谣言,说佛道两教窃取国朝气运,导致各朝国祚很难超过三百年。” 说完,那名道士见两人不再说话,就拔腿往大堂跑去。 只留下师生两个面面相觑。 刘渊然叹道:“敲打来了,没想到一出手就如此的猛烈。” 张宇初点点头,然后敬佩的道:“都被老师您猜中了。” 刘渊然摇摇头,说道:“不过是多走了几年路而已。” “如果你真有机会进入宗教司,磨炼两年会远远超过我的。” 张宇初认真的道:“我觉得老师比我更适合这个位置,以您的智慧,定能护佑我道教平安。” 刘渊然苦笑道:“你以为陛下为何要敕封我为大真人?除了云南我哪都去不了。” 他就是朝廷推举出来的教化百姓的表率,怎么可能会将他留在洛阳。 肯定是回云南,继续搞教化工作。 “而且人都有私心,我也有。” “比起在宗教司为道教出力,我更想回云南传道。” “正如陈伴读那天所言,我若想将自己的道传下去,就必须获得一块属于我的道场。” “我在云南已经有了很深的根基,又获得了朝廷的认可,如此大好时机岂能放弃。” 闻言,张宇初也只能放弃了这个念头,说道: “那我就恭祝老师大道长存。” 刘渊然点点头,说道:“对了,等会儿进去,你就对大家说准备去求见陈伴读,解释此事。” 这次不用解释,张宇初也明白了其中的用意。 在板子没有落下来之前,去拜访陈景恪会被同道误会。 现在板子下来了,打的很疼很致命,就需要有一个人去表示服软。 这是个丢人的活儿,自然没人愿意去。 张宇初将这个活儿揽下来,大家必须承这个情。 而且他还能借助这个机会,试探一下陈景恪对自己的态度。 如果真如刘渊然所说,对方对自己比较欣赏,那事情就好办了。 就算猜测是错的,问题也不大。 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和对方交好。 为后续争取进入宗教司,创造有利条件。 果不其然,在他当众表示要去求见陈伴读,打探情报的时候。 正因为谣言急的团团转的各派系话事人,对他的态度都改善了许多。 ----------------- 着急的又何止是道教一家,佛教也是急的抓耳挠腮。 而且他们还觉得很无辜。 相对来说,佛教对传教的欲望,要比道教强的多。 毕竟佛教教义要求普度众生,不传教怎么普度? 只是被驯化的太久,朝廷又限制传教,他们才表现的有些躺。 现在朝廷放开了限制,甚至要求他们去传教,各派系其实都挺支持的。 所以会议结束后,佛教各派就坐在一起商量了起来。 几天下来,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 他们自然也在关注道教那边,对道教的进展很了解。 嘲笑之余,也在等着看笑话。 朝廷的态度如此强硬,你们还敢消极抵抗,等着被收拾吧。 然后朝廷的板子确实落下来了。 可为什么两家一起打? 明明我们佛教很积极配合的好吧? 然后……都怪道教,要不是你们,我们怎么会受牵连。 第305章 一刹那的英雄 事实一再证明,古人一样很喜欢吃瓜,一样喜欢阴谋论。 当佛道窃取国运的谣言出现后,就以惊人的速度传播。 短短几天洛阳城人尽皆知,并以最快的速度向大明各地方传播。 一开始大家都是当笑话来听的,什么窃取国运,扯淡呢。 然而很快就出现了证据。 夏商周为什么国祚绵长?因为没有佛道。 为何汉朝之后,难有三百年王朝?因为佛道出现了。 什么,你说是巧合? 好,那咱们再说新证据。 西汉皇帝寿命都还算正常,平均寿命在四十一岁。 东汉佛教出现之前,皇帝寿命也都还算可以。 可自汉明帝迎来佛教之后,东汉基本都是儿皇帝,很少有长寿的。 东汉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不到三十岁,是历朝历代最短的。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佛教这个外来宗教,在华夏大兴。 难道这还不足以说明,佛教在窃取气运吗? 还有道教,也不干净。 汉末黄巾之乱,张角是什么出身? 道教啊。 他为什么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因为他窃取的苍天气运,试图改朝换代。 只不过大汉气数未尽,他的行动失败了。 三武一宗为什么要灭佛? 就是发现了他们在窃取国运,试图反抗,只可惜都失败了。 为何历朝历代的造反者,大多都假托佛道之名? 就是为了借助宗教窃取国运。 大明天子和佛教的渊源不用说了吧? 之前是多么的崇信佛道,重修了当初出家的於皇寺。 新的寺庙占地千余亩,无比的奢华。 还将寺院的名字改为了龙兴寺。 可是为何今年皇帝一反常态,开始打击佛道? 再想想太孙,先是重病差点就没了,后来又坠马受伤。 坠马受伤的时候,都牵动天象了。 现在想想,太不正常了啊。 很可能就是佛道在吸取大明朝的气运,伤到了皇位继承人。 若非天降贤臣,保住了太孙的命。 你们想想啊,若太孙没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相关的证据越来越多,说的有鼻子有眼。 连当朝天子都牵扯进去了,就算意志在坚定的人,都不得不产生怀疑。 大家怀疑的结果就是,谣言传播的更广,更加的深入人心。 如果大明朝的天子不当人,或许百姓还不会说什么。 甚至还会诅咒几句,最好赶紧被吸死。 可经过一轮又一轮改革,大明的政策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宽松。 尤其是推行废除人头税,摊丁入亩之后,朱元璋在百姓心目中就是圣人。 朱雄英主导的教化工作,虽然才初步展开,可也有了一定的影响。 至少百姓都知道,大明比历朝历代都要好,对朝廷也有了认同感。 现在竟然有组织想窃取大明国运,简直罪不可赦。 这哪是窃取大明国运,这是在断我们老百姓活下去的希望啊。 …… 当然,很多时候百姓的思想确实容易被舆论左右,可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权衡利弊。 不至于无脑的原地开始反佛道。 一来传言毕竟只是传言,朝廷这不是还没发话的吗。 二来,就算佛道两教窃取国运是真的,那也不是我们老百姓能招惹的起的啊。 还是等着看上面的反应吧。 但即便如此,佛道两教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百姓虽然不会全信谣言,也不敢得罪佛道,可至少他们能管住自己的腿不去烧香。 之前朝廷打压佛道两教,都没能阻止大家去烧香。 现在,因为这则谣言做到了,去庙观上香人数锐减。 很多和他们保持良好关系的权贵官僚,都开始私下询问,到底是不是真的。 佛道两教彻底慌了。 他们自然知道这是皇帝在敲打他们,可这个敲打来的也太猛烈了。 这是准备一棍子将他们敲死吗? 佛教的行动很迅速,一边派人求见陈景恪,表示臣服。 一边派了个代表去道教那边。 见面就是一通质问:你们自己想死别连累我们,赶紧拿出一个章程平息朝廷怒火。 否则别怪我们不讲道义,出手帮助朝廷对付你们。 此时道教各派话事人,肠子都悔青了。 为啥要消极抗争?这下真求锤得锤了。 但听到佛教的质问,他们也很不爽。 我道教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你们佛教置喙了? 就想要回怼。 然而听到后半句,顿时就熄火了。 最了解你的人里面,肯定有你的对手。 对道教最了解的,莫过于佛教。 若他们真的帮朝廷对付自己,后果很严重。 虽然明知道佛教再说气话,可还是让他们心生忌惮。 再加上这次确实是自家连累了对方,心中也有些理亏。 最终还是强忍怒气,好言好语的将人给劝走了。 然后大家就找到张宇初,你不是说要找陈景恪请罪吗?咋还没去? 张宇初也很无奈,我早就投递拜帖了,问题人家不见啊。 不过他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表态以后就睡在陈府门口了,直到见到正主的那一天。 他说到做到,立即来到陈景恪家投递了拜帖。 这次被拒绝之后,他没有离开,而是在大门一侧的空地上席地打坐。 不吃不喝不动,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诚意。 ----------------- 这个谣言自然是陈景恪派人传出去的,后续的各种所谓证据,也是他弄出来的。 目的自不用多说。 对于他用这一招,老朱倒是没说什么。 但对于他竟然把本朝和太孙都扯了进去,老朱还是很气愤的。 ‘哐哐哐’给他屁股来了三脚。 陈景恪惨叫一声,一个箭步蹿出宫门下班回家了。 到了宫门口就见到徐达在不远处朝他招手。 他立即就猜到是为了什么。 两人没有骑马,就这么并肩走在大街上。 徐达说道:“阶梯性征收田税,你总是能想到他人想不到的方法。” 陈景恪谦虚的道:“不过是灵机一动罢了。” 徐达叹道:“此策一出,你就将天下人都得罪光了啊。” 陈景恪笑道:“得罪就得罪了,他们又能奈我何?伯父您不会也恨我吧?” 徐达却没心情和他开玩笑,说道:“你真的就不为自己考虑,不为后人考虑?” 陈景恪指着天空的夕阳,说道:“他在指引着我。” “以前我没有那个能力,只能在心里想他,然后躲在暗处自我安慰。” “现在有了这个能力,良心让我无法再装傻。” 徐达看了一眼天空,满脸的疑惑。 什么意思? 陈景恪没有解释,而是笑了笑说道:“您真以为我没考虑过?不过是效仿王翦和萧何旧事罢了。” 为了灭楚,秦国动用了六十万大军,是大秦半数的军队。 换成谁当君主,都会产生疑虑,这支军队的统帅会不会造反。 王翦作为军队的统帅,他是怎么做的呢? 向始皇帝讨要美女、钱财、封赏。 始皇帝果然不再怀疑,放心的将大军交给他指挥。 刘邦在前线打仗,萧何在后边帮他看家。 他心中也同样有疑虑,萧何会不会背叛他? 所以他时不时的就派人去打探萧何在做什么。 萧何得知此事后是怎么做的呢? 贪污、侵占民田,主动败坏自己的声誉。 刘邦听闻此事,果然放下心来。 说白了就是通过自污来自保。 徐达自然知道此事,表情很是凝重的道: “你想自污我能理解,可也要有个限度吧?” “文明治军,你将军方将领得罪了个遍,现在又将权贵官僚士绅全得罪了。” “若……你就只有死路一条啊。” 陈景恪自然懂他的意思,将这么多人都得罪了,现在皇帝保他,他还能活着。 皇帝要是不保他,他除死无二路。 还要小心皇帝拿他的头去平息众怒。 长叹一声,陈景恪轻声说道:“我就是在自救啊。” 徐达愣了一下,陡然明白过来。 左右一国的未来,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从

相关推荐: 湿卵胎化   都市药王医仙   胖受惹人爱   封神之万仙阵   耻辱任务   老师,你兴奋了吗?   绿尾羊羔(校园 1v1)   男娼   异常乐园   炮灰她嫁了豪门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