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古人只能从陆地沟通东西方。” 他手指在长安到西方之间画了一条线: “就是这条线,被我们称之为丝绸之路。” “可以说,从古至今这都是世界上价值最高的商路。” “只不过这条商路,经常被处在中间的国家截断。” “当年的安息帝国、贵霜帝国、萨珊王朝、阿拉伯帝国等等。” “就是靠着做转口贸易,成为当时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未来晋王的封国建成,仅靠中西方贸易,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 将东方运送过来的货物强行收购,以十倍的价格卖给西方诸国,真可以说是坐在家门口赚钱。 当年中亚靠着这种强制手段做转口贸易,攫取了海量的财富,支撑起了他们的帝国。 即便后来大航海时代到来,海洋贸易的兴起,中亚依然是无法绕过的地方。 这就是地理优势。 朱元璋等人不停点头,这事儿其实他们已经知道了。 毕竟大明都已经走了出去,朱棡早就开始规划他的封国。 大家要是还不知道这些,那就显得太蠢了。 “可是……”老朱更加疑惑了:“这和埃及有什么关系?” 陈景恪笑道:“陛下,时代变了。” “随着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升,现在的海船已经可以远航到万里之外。” “海洋运输量更大,是陆地运输量的几百倍几千倍。” “在未来,这个比重还会增加。” “海运将会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 “可是从东方开船去西方,需要绕道利来亚,路途极为遥远。” 他的手指从泉州开始划线,经过麻六甲海峡,过小西洋(印度洋),再绕过非洲,到达欧罗巴。 利来亚是明朝对非洲的称呼,且当时已经有欧罗巴、小亚细亚等称呼。 小亚细亚在明朝特指阿拉伯半岛。 说到这里,他的手指再次放在埃及:“陛下请看这里……此地长只有不足四百里。” “如果开挖一条大运河,连通南北海域,商船就再也不用绕道利来亚。” “可以将东西方之间的海洋路线距离,缩短两万里。” “这其中的利润有多大可想而知……谁控制了这里,谁就掌握了东西方交通命脉。” “什么都不用做,坐在家里收过路费,就能吃的脑满肠肥。” 众人又不是傻子,经过他这么一分析,顿时就明白了此地的重要性。 不只是商业价值,军事价值也高的离谱。 老朱斩钉截铁的道:“此地必须拿下。” 朱标说道:“掌握了这条运河,就掌握住了东西方交通大命脉,万不可落在外人手里。” 朱雄英盯着地图,说道:“此地可不好打,我研究过那边的信息。” “埃及现在被一个马穆鲁克王国的国家统治,这个国家可不弱。” 陈景恪说道:“所以才需要波斯人当先锋,我们坐山观虎斗。” “根据我查到的信息,马穆鲁克的统治阶层是突厥人,被统治者大都是大食人。” “双方之间本就有无法弥补的裂痕。” “且现在马穆鲁克王国已经进入王朝末期,突厥权贵大肆兼并土地奢靡无度,百姓无立锥之地。” “腐朽的权贵最喜好享受和奢侈品,我大明恰好可以为他们提供这些东西。” “甚至我们可以用略低于市场的价格,向他们出售奢侈品,加速他们的腐化。” 朱雄英很是反对,道:“如果我们低价出售商品给他们,他们转手卖掉怎么办?那不是增强他们的实力了吗。” 一直没出声的马太后开口说道: “那再好不过,就是要让他们有钱。” 见祖孙三人不解的样子,她解释道: “那些权贵有了钱并不会用来建设国家,而是去兼并更多的土地。” “……以前我们华夏不就是如此吗?当官捞钱,捞钱买地。” “然后吏治败坏,土地兼并日益加剧,最终导致王朝覆灭。” “这个规律不只是我们有,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有。” “我们有景恪指路,正在尝试跳出这个周期律……” “他们可没有景恪这样的智者,依然在重复旧有的规律。” “马穆鲁克国的权贵有了钱,只会变本加厉的去压榨百姓。” “如果我们再稍稍推一把,颠覆他们并不难。” 祖孙三人都恍然大悟,主动给你送钱加速你的死亡,原来还可以这么玩。 朱元璋嘿嘿笑道:“妹子还是和以前一样聪明,不愧是咱的贤内助。” 陈景恪也大为佩服,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 但在没有人提点的情况下能自己琢磨透,需要的智慧可不简单。 马太后没有理他,继续说道:“这条运河,你们准备自己挖吗?” 老朱疑惑的道:“那要不然呢,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朱标、朱雄英也很是疑惑,这好像只能等到大明占据埃及之后,再组织人开挖吧? 难道还能凭空长出来一条运河不成? 陈景恪也有些疑惑,莫非马娘娘真能想到更好的办法? 马太后笑了笑,说道:“如果你们是马穆鲁克王国的贵族,现在手中有大量的钱财没地方花。” “有人告诉你,在这里开挖一条运河就能坐着收钱,你们会怎么做?” 四个大男人都露出震惊的表情。 陈景恪最先反应过来,竖起大拇指道: “高,娘娘这一招是真的高啊。” 朱雄英也兴奋的道:“马穆鲁克王国的权贵,肯定会征召民夫开挖运河。” “到时国内矛盾会加剧,只需要稍稍推一把,就能颠覆他们的政权。” “我们还能白捡一条运河……” “皇祖母真是太厉害了,一石二鸟啊。” 朱元璋都乐傻了:“嘿嘿,现在知道你皇祖母有多厉害了吧。” 马太后很是自得,嘴上却谦虚道: “一点小伎俩罢了,不值一提。” 众人不理会她的自谦,狠狠的将她夸奖了一通。 然后才继续谈论起西方战略。 最终商量出了一个大致的方略。 先打造一条从大明到小亚细亚(阿拉伯半岛)的海洋补给线。 这条补给线军民两用,同时也是为后续移民做准备。 波斯那边,先占据一座岛屿,或者在无人处占领一块土地。 在上面营建堡垒驻军。 用数年时间囤积兵力,等待局势变化。 对波斯的扶持,则按照陈景恪的计划走就可以了。 只要波斯人选择小众教派作为国教,剩下的就简单了。 等到宝钞流通起来,他们将再也无法摆脱大明的控制。 “经略安西需要至少五年时间积蓄力量,波斯人也需要至少五年时间做准备。” “腐化马穆鲁克也需要时间……” “正好大明要休养生息五年……” “所以,我建议五年后开启安西战略。” “晋王从西域攻打帖木儿汗国,波斯从安西那边出手拖他们后腿。” 众人也都认同这个时间节点,五年并不算长。 “景恪乃老成持重之言,莫说五年,十年能完成安西战略都不算晚。” 陈景恪又说道:“但这五年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可以挑拨白羊国和帖木儿汗国的矛盾。” “如果能让两国陷入持久拉锯战,不停地消耗他们的力量,那就更好了。” “还有天竺方向,帖木儿汗国占据了天竺不少土地,大有侵吞整个天竺的意思。” “我们可以促使天竺各国,联合起来反抗帖木儿。” “如此他们陷入两线作战,更加方便我们行事。” 众人依然没有反对,这个计策确实很不错。 不论能不能挑起敌国之间的矛盾,试一试总归是没有毛病的。 万一成了呢。 朱元璋看着地图,说道:“如此就需要一个人前去坐镇指挥才行。” 这么庞大的计划,肯定需要一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前去协调指挥。 派谁去? 朱标手下暂时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所以还是要靠老朱的老班底。 陈景恪想了想,说道:“天竺和安西应该各派一个人过去……” “天竺那边无需另寻他人,燕王的谋士道衍大师就非常合适。” 道衍?姚广孝? 这个名字大家自然熟悉,之前朱棣数次提起他。 就连谋求在天竺建国的计划,都是这个人帮忙制定的。 只是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是完全不同的。 陈景恪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让他敲定大方向,那是比谁都厉害。 真要去做实事……不提也罢。 所以见他推荐姚广孝,大家都有些意外。 老朱不解的道:“你对道衍就如此看好?” 陈景恪心道,那我可太看好大和尚了,知道他干了啥的人没有不看好的。 “我曾经与道衍大师有过一面之缘,此人乃谋国之士。” 老朱很是诧异:“你对他的评价竟如此之高?哈哈……咱真是有识人之能啊。” 这么好的人才,可是他老朱亲自送到儿子身边的。 马太后翻了个白眼,吐槽道:“你快别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要不是看走了眼,你会将这么好的人才送给老四?” 老朱只是嘿嘿笑,并没有争辩。 当年还没有封王建制的计划,他对藩王的定位,就是拱卫大明的屏障。 最优秀的人才,肯定要留给朱标,不可能送到藩王身边。 别说主动送了,如果他知道哪个藩王身边有经世之才,也会立马要过来交给朱标。 道衍纯属看走了眼。 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这大和尚太会藏了。 前世在朱标死之前,他从来都不显山不露水。 这一世也是在确定了封王建制之后,才开始展露才华。 而且之前他还主动要求,替朱棣去经略天竺,最合适不过了。 朱元璋当即拍板:“那就让道衍去,反正再过两年高炽也出师了,正好过去替老四看着那一摊子。” 那么接下来就是谁去安西之地了。 这下众人都有些发愁了。 这个人不光要懂军事,还要懂政治,还要是那种思维比较灵活的人。 而且还要够狠,否则干不了脏活。 关键是,还要让老朱放心。 这样的人才……也有。 比如徐达。 然而,这些人在大明有更重要的任务,是不可能长期派到海外的。 其他人,要么能力不足,要么只会打仗,要么玩不来阴谋诡计,要么不够狠。 要么无法让老朱放心。 晋王倒是挺合适的,然而河西那边同样重要,他根本就离不开。 其他的藩王要么能力不足,要么年龄太小经验不足…… 这就麻烦了。 就在这时,朱雄英目光扫了一圈众人,忽然说道: “我觉得二叔挺合适的。” 废秦王朱樉。 听到这个名字,在场所有人都不禁心头一震。 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提起这个人。 在大明,朱樉是一个禁忌一般的人。 所有人都选择了无视他,当他不存在一般。 不是因为他的残暴行径,也不是因为他被废。 而是因为朱标被他活活气出了高血压——这事儿已经不是秘密了。 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敢不开眼去提他? 就连老朱和马娘娘,都从来不在人前提起这个儿子。 在天下人眼里,他与死无异。 朱标是关心兄弟姐妹。 可一想到自己的身体,他实在无法违心的去说什么原谅之类的话。 陈景恪也从来不提此事,这种人渣他是真不想提一句。 如果不是朱雄英突然提起,他都快把这个人给忘了。 然而,仔细想想,他还真适合干这个活儿。 虽然他有种种缺点,但绝对没人会怀疑他的忠心,能力也是经过验证的。 至于干脏活……那不正是他最喜欢的事情吗。 只是…… 一想到朱标的身体,众人都沉默不语了。 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老朱和马娘娘神情深处的那一抹期盼。 纵使朱樉再不是东西,那也是他们的儿子。 但……碍于朱标的身体情况,他们什么都不能说。 球无声无息的被踢到了朱标的脚下。 第330章 因为我们是兄弟啊 皇城左侧有一片区域,原本规划的是民居,后被皇家圈定改为别的用途。 就在这片区域的偏僻之处,有一处很奇特的宅院。 占地很大,约有二十余亩,院墙很高有数丈。 然四周不与任何建筑相连,周围也无高大树木。 巡逻的武侯,也比其他地方密集了数倍。 这高墙大院,外加森严的戒备,怎么看都是权贵豪宅。 然而进入宅院内,看到的景象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没有成群结队的奴仆,没有雕梁画栋。 有的只是几间青砖瓦房,是整齐的的田垄。 如果不是周围的高墙,几以为这是田间农宅。 然而,搭配着周围的高墙,一切都显得如此怪异。 一对中年夫妻坐在屋前,各自忙碌着。 男人手拿木工器具,正在制作一张小床。 女人则忙着手里的针线活,看模样应该是在做小孩子穿的虎头靴。 院子里,一名四五岁的男童,正带着一名约莫两岁的女童玩耍。 女人时不时的抬头看看他们,以防发生什么意外。 小孩子最是闲不住,一会儿跑到东,一会儿跑到西。 一会儿追赶小鸟,一会儿又蹲着看地上的蚂蚁。 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和谐美好。 这一对夫妇正是朱樉和王观音奴,两个幼童是他们的孩子。 老朱对他也是恼怒极了,虽然没有杀了他,但也剥夺了所有特权。 建了高墙大院圈禁,除了几间房子,别的什么都没有。 嫔妃全部遣散,奴仆自然更不会给。 就连庶出的子女,也全部被交给宗正寺统一抚养。 除了正妻王观音奴,身边就再没有别人。 最初的时候,饮食都是宦官从墙上送下来的。 只有粗茶淡饭,勉强能果腹。 还是王观音奴给马娘娘传信,讨要了一些农具种子,还有鸡苗、羊崽子。 自己在院子里开垦了农田,养了鸡羊。 虽然辛苦了一些,但日子却过的更加充实,生活条件逐渐改善。 一开始朱樉陷入癫狂,对她冷嘲热讽。 但她从来都不是个自怨自艾的女人,更不会委屈求全。 当年在长安的时候,她都不曾向他低头,更何况是现在。 全当朱樉不存在,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后来朱樉渐渐冷静下来,开始主动帮她做事。 虽然两人从来没有交过心,但关系逐渐缓和。 最终也确实过上了正常夫妻的生活,并生下两个孩子。 时间就这样静静的流逝,不知不觉就快要中午。 就在王观音奴准备起身去做午饭的时候,忽然听女儿稚嫩的声音问道: “你是什么人呀,怎么在我家里?” 朱樉似乎毫无所觉,继续忙着手里的活。 王观音奴也不以为意,又是例行过来检查的。 只是当她抬起头看到来人之后,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 太子……不,皇帝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来人正是朱标,看着粉妆玉琢的小丫头,以及护着妹妹的哥哥,他心生欢喜蹲下说道: “你们就是小牧和小蝶吧?我是你们的大伯父。” 他的话一出口,正在干活的朱樉身躯一震,整个人都僵住了。 “我是小蝶。”小蝶点点头,天真的问道: “大伯父是什么东西啊,好吃吗?” 小牧双手抓着妹妹,做好随时呼喊的准备。 朱标神情里浮出一抹苦涩,孩子从出生就生活在这里,从没有接触过外人。 所以才会显得如此懵懂无知…… 这都是父辈的过错导致的啊。 王观音奴连忙过来行礼道:“民女参见陛下,孩子不懂事,请陛下恕罪。” 朱标起身看着粗布裙钗的王观音奴,说道: “免礼,我还不至于和孩子一般计较。” 这时朱樉也终于反应过来,艰难的起身,行礼道: “草民朱樉,参见陛下。” 朱标越过王观音奴,眉头微皱的打量着他。 身上穿着粗布衣裳,衣袖挽起露出小臂,手掌上布满老茧。 衣服上满是木屑,显然是方才做工时落上去的。 只是脸色有些不自然,始终低着头不敢看朱标。 朱标何曾见过如此落魄的弟弟,不过却没有一丝心疼,反而点点头说道: “不错,若知道有如此奇效,就应该早早将你圈禁起来。” 朱樉低着头没有回答此言。 王观音奴眼见气氛冷了下来,连忙说道: “陛下快请上座……” 说完才意识到,这里只有几个朱樉做的小凳子,实在太过寒碜,脸上露出讪讪之色。 朱标却毫不嫌弃的扯过一个小凳子坐下,笑道: “还是弟妹懂礼,不像某些人,大哥来了连个座都不给拿。” 弟妹?大哥? 王观音奴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心中悬着的石头也落了下来。 有这两个称呼,就说明不是恶客。 朱樉也同样很诧异,抬头看了朱标一眼,又重新垂下。 朱标笑着对王观音奴道:“有点口渴了,麻烦弟妹去给我倒杯水。” 王观音奴知道他们有话要说,就拉着两个孩子去了屋里,耳朵却一直在听着外面的声音。 等他们离开,朱标眉头再次皱起,说道: “坐吧,直挺挺的杵着给谁看?” 这毫不客气却熟悉的语气,终于让朱樉破防,眼眶霎时间就红了。 神情也变得极为复杂,有激动、有愧疚、有痛苦…… 最终化为一句话:“对不起,我不知道会是这样。” 朱标却没有他那么多感慨,只是嘲弄道: “能让你朱老二说句对不起,可真不容易。” “行了坐吧,咱们好好谈谈。” 朱樉深吸口气控制住情绪,这才在他对面坐下。 朱标严肃的道:“事情已经过去那么多年,我不想再提,也没必要再提。” “爹娘都老了,以后好好做人,不要再让他们担心。” 朱樉本以为他会训斥自己一顿,没想到竟然说出这样一番话。 但这更让他愧疚。 “是,我一定好好做人,不让爹娘担心。” 然后他小心翼翼的问道:“爹娘还好吧?” 朱标冷哼一
相关推荐:
肉欲の海行危舟
上下铺的暧昧关系
穿越甄嬛传之尽力而为
重生之贱受逆袭[穿书]
卡牌世界的言灵师
大宅底下的奸情
互攻主义
火玫瑰(骨科)
神级维修系统
重生豪门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