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闺蜜打趣,是不是看上哪家郎君了。 赵芝咬了咬嘴唇,说道:“你们知道吗,这句话要是被孔家人听到了,是要被活活打死的。” 闺蜜们很惊讶:“啊,为什么?” 赵芝就将赵谦告诉他的事情,一股脑的倾诉给了闺蜜们。 “看别的男人一眼就要被打死……” “逼迫守寡的女人搬进小院居住,终身不得离开。” “然后他们克扣守寡妇人的钱粮……这些妇人被逼无奈,只能任由孔家人淫辱,以换取吃食。” “很多妇人不愿意受辱选择了自杀。” “孔家人还不知廉耻的为这些妇人立传,说都是孔家的仁德所致……” 种种对女人的迫害行为,确实震惊了一众姐妹。 她们知道现在社会风气偏保守,尽管大明的风气有所扭转,可对女子的要求依然非常苛刻。 但怎么都没想到,孔家竟然能做到如此妖魔化的程度。 “以孔家对儒家的影响,这些规矩很可能会被更多人效仿……到时天下女子的下场恐怕……” 一席话说的众人心情无比沉重。 她们全都是达官显贵家的姑娘,衣食无忧。 在外面,有福清组建的小群体护着,也没人敢找她们的麻烦。 能约束她们的,只有父母丈夫。 可福清背后是陈景恪,他们的父母丈夫都希望通过夫人路线,和陈景恪拉上关系。 自然也就不会约束她们,反而很鼓励她们多参与一些小群体的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她们享受到了这个时代的女子,本不该享受到的自由。 正因为享受过相对的自由,她们更加无法接受孔家那种方式。 想想自己一辈子被锁在小院子里…… 想想自己死了丈夫,还要被道貌岸然的同族奸淫…… 想想自己因为说错一句话,不小心看了别人一眼,就要被活活打死…… 只是想想,她们就有种崩溃的感觉。 于是,也彻底恨上了孔家。 有人要说了,这就恨上了?也太草率了吧? 并不。 女人心思本就更加细腻一些,也更加的敏感。 很多时候情绪就是这么的莫名其妙。 然后这些女人就开始在各种场合,宣扬孔家的恶行。 而且她们不光说,还要求别家的女眷必须支持自己。 孔家如此邪恶,你竟然不恨他们? 那你就是支持孔家,你是我们女人的敌人,我们要孤立你攻击你。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女人加入了她们的行列。 枕头风的威力,懂的都懂。 更何况,现在的大局一目了然。 太上皇挖了个坑,理学和孔家跳了进去,现在是清算的时候。 孔家和理学必然会被收拾的很惨。 在这种时候,大家自然知道该怎么选择。 更何况,理学占据文官系统大半壁江山,他们被收拾要空出来多少位置啊。 那我们不就有机会往上走一走了吗。 于是,一股针对理学派的风向开始形成。 不过即便到了此时,大家依然认为,老朱是准备狠狠敲打一下孔家,打压一下理学。 并没有想过灭孔废理这种情况。 老朱眼看时机差不多,就一改之前的态度,严厉催促刘敩等人,尽快将孔家案件审理清楚。 刘敩等人那真是后悔的肠子都青了,然而覆水难收。 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去查。 到了这一步,大明周报也不再伪装了,直接开始质疑理学的大佬们的立场。 也不用找别的借口,就拿孔家的事情说事儿。 这都一个多月了,你们还没审出个所以然来。 莫非真如传闻的那般,你们的刚正不阿是装出来的。 之前逼宫只是单纯为了夺权? 另一篇文章,更是直接说: 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理学大佬表示,他们内部正在紧急协商,如何断尾求生。 只是内斗的厉害,谁都不想成为被牺牲的那个人,所以到现在都没有商量出策略。 而且大家都不想背负杀死圣人之后的骂名。 这一篇报道,在不同的人眼里,有着不同的理解。 普通百姓的想法是,果然和我们猜的一样,这些理学就是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 自认为比较理智的,这认为这应该是故意引导话题。 但唯有理学派的核心官吏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 那么,到底是谁将这些消息泄露出去的? 本就四分五裂的理学派内部,再次出现了信任危机。 自然也就更商量不出,什么统一的应对办法来了。 ----------------- 时间很快就来到五月十八日,这天东宫传来好消息。 太子妃徐妙锦诞下一麟儿。 太子嫡长子出生了。 朱雄英的子嗣很多,目前已经有四子三女。 然而嫡长子的出生,依然震动朝野。 皆因按照大明的礼法,这个孩子将是皇位第一顺序继承人。 最高兴的莫过于老朱、马娘娘和朱标了。 终于见到第四(三)代继承人了,这是妥妥的祥瑞之事啊。 为此朱元璋下旨大赦天下,并赏赐给所有十岁以下孩童一盒肉罐头。 以示普天同庆。 徐家就别提了,门槛再次被踏破,徐达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 有了这个孩子,徐家的地位就更稳固了。 除了徐家,还有一家也非常热闹。 那就是陈景恪家。 当确定太子妃产下的是男婴之后,就有无数人给陈家也送上了贺礼。 这份礼物,是送给未来皇后小圆圆的。 这可是老朱和马娘娘钦定的婚事。 嗯,陈景恪的两个孩子,姐姐叫圆圆,弟弟叫团团。 这是乳名,正式名字要到周岁以后才取。 这自然也是迷信。 古代医疗差,婴儿夭折率高。 百姓就认为,不给孩子取名,阎王爷的生死簿上就没有孩子的名字。 黑白无常就没办法来勾魂,以此来保住孩子的性命。 还有一些风俗,比如给孩子取贱名,好养活。 比如什么狗蛋、粪叉、箩筐之类的。 陈景恪自然知道,这都是迷信思想。 但还是那句话,反正又没啥害处,何必一定要纠正呢。 等生活条件达到了,风气自然就扭转过来了。 所以,他也没给孩子取正式的名字,而是用了乳名。 嗯……他知道近亲结婚不好,但只是一代人是不会有问题的。 怕的是三五代近亲结婚,甚至几百年上千年,都是几个固定家族联姻。 这样才会导致可怕的后果。 所以,并没有强行反对这门婚事。 等后面科技水平略微提高了,在顺理成章的提出相关理论,并禁止近亲结婚。 这样更加的水到渠成,遇到的阻力也会小很多。 言归正传。 对于大家迫不及待讨好未来皇后的行为,陈景恪又好气又好笑。 你们现在就送礼,是不是忒早了点? 福清倒是非常开心。 陈远和冯氏就更别提了,陈家娶公主就算了,竟然还能出皇后。 搁以前,他们做梦都不敢想这样的好事。 不光是外人对陈家的态度有所改变,就连亲朋友的态度,都有所变化。 比如徐达,直接就将圆圆当自己家的了。 至于老朱、马娘娘他们,就更别提了,就差把孩子抱宫里自己养了。 朱雄英更过分,直接以爹爹自居。 关键他不光喜欢圆圆,连团团也一起喜欢。 一见面就是‘爹爹来看你们了’,完全无视了他和这俩孩子同辈分的事实。 不过也没人纠正他就是了。 大家各论各的就好。 而且他喜欢两个孩子,不是更好吗。 太子嫡长子的诞生,也让许多人看到了机会。 这是天大的喜事,那自然要‘喜’起来,沾了血岂不是就不美了? 万一血煞之气冲撞到这孩子怎么办? 于是,就有人借机上奏,希望太上皇能暂停杀戮,为孩子祈福。 孔家的人,也上了贺表以及请罪书,希望太上皇能看在圣人的面子上饶过他们一次。 以后他们保证悔过自新。 然后……这些人就全部被罢官了。 朱元璋在朝堂明确表示,孔家罪大恶极天理难容,不查清楚愧对天下苍生。 敢再有为其求情者,以同罪论处。 至于孔家,老朱也没忘了他们。 下旨将其家族子弟全部圈禁在曲阜祖地,没有圣旨不得放任何人外出。 并命军队进行封锁。 执行此事的,正是刚刚参拜过孔庙的李善长。 这下,朝野终于明白了老朱的决心,再也没人劝说。 但也有很多人开始担心孔家,害怕朱元璋惩处太过。 很多读书人自发前往曲阜,准备保卫圣裔。 老朱听闻此事,冷笑道:“既然他们要去送死,那就随他们去好了。” “让方孝孺将此事发表在报纸上,咱倒要看看,有多少人效仿。” 陈景恪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连忙劝道: “陛下,这么做要死的人就太多了。” 老朱训斥道:“妇人之仁,到现在你还不明白吗?” “顽固腐化之辈,是不会被教化的,只有以雷霆之势将他们彻底扫除。” “才能为新法腾出施行的空间。” 朱雄英也支持道:“纵观史册,不流血的变法有几个能成的?” “什么叫革?剥下来的兽皮叫革。” “革新就是要把旧法的皮剥下来,换一层新皮,是注定要流血的。” “况且,这次去守护孔家的,要么是儒家的死忠,要么是沽名钓誉之辈。” “这些人活着,只会成为新法的障碍。” “借此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办法。” 朱元璋大笑道:“雄英说的好,为君者就得有此雷霆手段。” 然后对陈景恪说道:“你啊,仁慈是你的优点,但也是你最大的缺点。” 陈景恪苦笑道:“是我太天真了。” 他自然知道,革新必然要流血。 上一世流了多少血,才升起了太阳。 但真正深处其中,看着这么多人送死,他还是有些于心不忍。 正如老朱所说,这是他的优点,但却是政治家的最大缺点。 当然了,反过来说,这也是皇家敢于信任他的主要原因之一。 ----------------- 新一期的报纸,措辞更加的严厉。 再次质问理学大佬,你们被百姓称作大明的良心,道义的守护者。 扪心自问,对得起这个赞誉吗? 并直接点明有人在朝堂作妖,试图保住孔家免受责罚。 只不过太上皇这次不没有退让,罢免了所有求情的官员。 这里,狠狠的吹捧了一波老朱。 为何当初理学逼迫太上皇惩罚皇子和驸马,太上皇容忍并照办了? 是他老人家怕了吗? 不是,是他老人家知道,百官说的是对的。 即便是他自己的亲骨肉,也忍痛惩罚了。 就是为了还百姓一个公道。 所以,太上皇并不是逼迫着这么做的,而是他自己想这么做。 只不过理学派那些官吏沽名钓誉,将这个功劳揽在了自己身上。 现在处理孔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孔家可是圣人之家,对他们的犯罪行为,太上皇依然要求秉公执法。 反而是之前咄咄逼人,以道义自居的理学派官吏,拖拖拉拉到现在都没个结果。 通过这件事情就可以证明。 真正心怀天下的,是太上皇他老人家。 理学和理学官吏,不过是伪君子罢了。 这篇文章一出,那可真的是啪啪打脸。 很多官吏受不了这委屈,要求太上皇严惩方孝孺。 然后,他们自己就被严惩了。 反倒是刘敩、赵叔才这些理学领袖,全都选择了三缄其口。 如果说影响力最大的,还要属最后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讲的是,有很多儒生无视孔家的恶行,竟然不顾朝廷禁令前往曲阜试图营救罪犯。 这就是你们所谓的道义? 你们到底是在追求道义,还是在追求权力? 在民间,这篇文章坐实了理学派伪君子的标签。 原本很多迟疑的人,也终于认同了这个道理。 有人或许会说了,这就相信了?也太无脑了吧。 然而这才是符合传播学规则的。 传播学最大的规则是什么? 两个词概括,简单、肯定。 简单就是,传播的东西必须简单易懂。 肯定就是,话语不能模棱两可,必须铁口直断,事情就是这样的如何如何。 越是这样的话,传播的就越快,范围就越广。 辟谣的话为何没人听? 因为太复杂了,不利于传播。 现在也是类似的道理,理学肯定有其长处,理学派好人也非常多。 可你要是给百姓解释这个道理,他们听不听得懂且不说,主要是不爱听。 他们更喜欢听简单、肯定的。 理学派就是坏,因为他们包庇孔家。 总之就是,老朱他们布了这么久的大局,在这一刻终于成了。 理学开始被民间质疑否定。 这篇文章还造成了一个后果。 那就是很多读书人看到这篇文章,突然发现原来还能这么干。 于是也加入了保卫圣人之后的行列。 有些人是真的出于心中道义,去保护孔子后人的。 更多人则是为了求名。 这么大的事件,要是参与一下,那就是一辈子的资历啊。 至于危险……富贵险中求吗。 更何况,这么多人过去,难道太上皇还能都杀了不成? 于是,前前后后有一万余人前往曲阜,保卫所谓的圣裔。 在老朱的步步紧逼之下,刘敩等人也知道不能再拖了,于是给出了一份审讯结果。 然后老朱当场发飙,拿出锦衣卫收集的证据,询问为何少了足足六成的恶行。 刘敩等人给出了两个理由。 其一锦衣卫多有夸大之言;其二负责审讯的官吏多有包庇,他们也被骗了。 老朱被气笑了:“寡廉鲜耻至极,咱真是瞎了眼,竟被你们这些无耻之辈混入朝堂。” “陈瑛,你来告诉群臣,到底发生了什么。” 因为之前逼宫的‘功劳’,陈瑛在理学派的保举下恢复了官职,有资格上朝了。 刘敩等人的脸色顿时就变了。 陈瑛?他背叛了? 尤其是左川,更是不敢置信的看着站出来的陈瑛。 自己如此器重的后辈,竟然背叛了? 但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必须要想办法应对。 陈瑛可是全程参与了他们所有的重大决议。 于是,赵叔才出声说道:“陈御史,很多事情你可也是参与者,这条船翻了,你也难逃一死。” 能当场说出这句话,可见他是真的慌了。 陈瑛讥笑道:“赵学士何出此言?” “下官心中从始至终只有一艘船,一杆旗帜,那就是太上皇。” 闻听此言,反应快的已经有所猜测。 这人,是太上皇安插进来的? 一旦产生这个想法,那陈瑛之前种种奇怪行为,都有了解释。 而且,这也符合太上皇的做事风格。 毕竟是能创造出锦衣卫的人。 在理学内部安插一枚钉子,是很正常的。 而且大家有理由怀疑,钉子不只是陈瑛一个。 这让一众理学官吏,心中更加惶恐,总感觉身边谁都是可疑的。 接着,陈瑛就将这些人的算计全都说了出来。 就是断尾求生。 孔家出几个背黑锅的,罪名能隐藏的就隐去,隐藏不了的就推到背锅侠身上。 至于理学派官吏…… 让太上皇自己看着办吧,他处置谁谁就去死,不要攀咬他人。 剩下的人,要照顾死者的家人。 其实都在大家意料之中。 然而这都是私底下的事情,是见不得光的。 此时被陈瑛当众说出来,那就是欺君之罪。 果不其然,老朱大怒:“来人,将刘敩、赵叔才、左川……全部下诏狱。” 他一口气点了三十几个人的名字,全都是理学派在朝堂的中坚力量,也是之前逼宫的主力。 一群锦衣卫冲入殿内,将这些人全部拖走。 朝堂直接空出了一大块,群臣皆瑟瑟发抖。 所有人都知道。 杀戮,开始了。 第466章 族诛 三十余人被下诏狱只是开始,接着锦衣卫四处出击,将京畿地带的理学官吏全部缉拿入狱。 可以说,理学中的京官和京畿地区要员,全部被下狱。 这也意味着,理学派彻底失去了中央代言人。 一个学派,一旦无法在朝堂发出声音,那离没落也就不远了。 儒家其他派系,则只抓了跳的比较厉害的领头人。 剩下曾经参与过逼宫的人,则只是给予警告。 所有人今年的考核一律是下等。 按照大明律,连续三年考功下等,最轻降职,严重的会被罢官。 而且三年内有一次下等,哪怕其余两年全是上等,也只能平调无法升迁。 这意味着,三年内他们没了升迁的希望。 对有志于官场的人来说,是个非常严重的处罚。 但所有接到处罚的人,却都放下了心中的石头,跪地叩谢皇恩。 盖因,同罪不二罚。 现在老朱给了他们考功上的惩处,就不会再给予别的处罚。 意味着,他们的命保住了。 宫里,看着这个处理结果,以及群臣的反应。 陈景恪叹服:“太上皇的手腕太高明了啊。” “先是摆明了只针对理学,并对其余学派宽大处理,彻底将理学孤立。” 朱雄英与有荣焉的道:“何止啊。” “这一手宽大处理,既得了人心,又确保了不会因为缺员太多,导致国家行政系统停摆。” “但考功下等,也决定了这些人三年内不可能升迁。” “那么空出来的职务,就和这些人无关了。” “朝廷可以光明正大的启用革新派官吏。” “此举过后,大明的官场面貌将焕然一新。” 陈景恪竖起大拇指道:“高,实在是高啊。” 老朱被俩人吹的有些飘飘然,嘴角都快咧到耳朵后面去了: “这才哪到哪,当年咱将天下群雄戏耍的团团转的时候……你们是没见到啊。” 一高兴,老朱就开始讲起了自己的光辉岁月。 老年人吗,就有这个习惯。 更何况他也确实不是吹牛,人家当年是真的牛。 而且通过老朱的
相关推荐:
转生失败,怎么可能!!
控卫凶猛
【快穿】娇娇
(影视同人)快穿之位面采购师
离婚后恋爱
[快穿]我被情敌操控了
离婚错撩后,被京圈太子爷娇宠了
精灵:帕底亚退役冠军的再就业
婚蘼情未了_御书屋
回头草_新御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