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一遍。 众人都惊讶不已,一年四季之上竟然还有个温寒变? 大明即将迎来寒冷期?为了应对寒冷期,才要在这里种树? 对他们来说,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一般。 但他们并没有怀疑,因为这个理论是陈景恪提出来的,并且朝廷如此重视,肯定不是假的。 大家反而开始担心,寒冷季粮食会减产,人会不会饿死啊。 管事的笑道:“不要杞人忧天了,朝廷提前百年做准备,到时自然有办法度过。” “况且,也只是粮食减产,又不是绝收。” “再说,不是还有交趾、南洋的粮食吗,那里的水稻一年三茬。” “不会缺百姓这口吃的。” 话虽如此,可百姓依然担心。 有句话说的好,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啊。 看起来朝廷是不缺粮,可分到百姓手里又能剩下多少? 真到了关键时刻,谁有都不如自己手里有让人放心。 那管事也没有再理会他们,最开始听说温寒变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样担心。 后来也就习惯了。 担心又有什么用?寒冷期就不会来了? 大家应该庆幸的是,朝廷提前发现了温寒变,并为此做准备。 自己没有办法,跟着朝廷走就可以了。 现在多做一点,将来子孙就多一分度过寒冷期的资本。 事实上也确实如他所想,没几天大家就恢复了正常。 皇帝英明神武,朝中又有贤臣辅佐,相信朝廷没错的。 于是大家更加卖力的挖坑种树。 半个多月后,下了一场并不算大的雨。 等天晴,大家去工地一看,果然如管事的所说。 别的地方雨水都流走了,只湿了地皮,太阳一晒有变成了黄土坡。 挖了坑的地方,有雨水积蓄。 水渗透进入地底,下挖几尺都是湿润土壤。 有了水,之前他们撒的部分草籽开始发芽。 不知道为何,这一幕让苟不凡激动的想要流泪。 他想到了自己。 我们就如这野草一般,只需要一点点水,就能生根发芽。 现在朝廷的政策终于落实到自己身上,好日子还会远吗。 苟飞跃并不能理解爷爷的心情,他只是好奇的看着这个土坑,惊叹安平侯的神奇。 又过了几天,他们看到一支很长的车队,拉着芦苇向远方走去。 询问管事,得知了这些人的去向。 “河套,经过千年开垦已经大面积荒漠化,那边也在植树种草。” “只是那边风沙大,草木都被吹死了。” “这些芦苇是拉过去种草方格的,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管事又解释了什么叫草方格,如何防风固沙的。 还解释了如何在那边种树。 “那边种树和这里不一样,那里更加干旱,要事先给树苗准备水才行。” “先准备一个陶瓷的细口瓶子,里面装满水,把树苗的根部放进瓶子里埋下去。” “树苗就可以借助陶瓷瓶子里的水生根发芽。” “等陶瓷瓶子里的水被吸干,树苗的根系也长的足够长,可以自己从地下汲取水了。” “这个方法,也是安平侯想到的。” 众人顿时觉得又涨了一波见识,安平侯果然不愧是生而知之的圣人啊,啥都懂。 他们在这里种树说起来倒也不辛苦。 每天工作五个时辰,饭菜管饱,虽然没有肉,但并不缺油盐。 每天按时作息,有规律的生活,帮他们改掉了很多毛病。 就连苟不凡,都觉得自己的一些陈年旧疾好转了。 当然,也不全是和谐,这么多人聚在一起,难免会发生一些是非。 不过还好,管事的都能公平的处理。 但对于一种人,管事的非常鄙视,下手也非常狠。 那就是懒人。 大明现在到处缺人,大部分情况下,只要手脚健全又肯出力,不至于混到娶不上媳妇。 能被分媳妇吸引,去西域吃苦的,多多少少都有点问题。 部分人在陕北挖了几天坑就原形毕露了,开始各种偷奸耍滑。 对于这种人,管事的一点好脸色都不给。 第一次犯,不让吃饭,作为警告。 第二次犯会抽鞭子作为惩罚。 第三次直接上报,上面会派人过来带走。 至于送到哪去,上面也没说。 不少人都以为是送回原籍了。 苟不凡仗着和管事关系好,私下打听了一下:“那些人是不是送回原籍了?” 管事的冷笑道:“回原籍?想得美,殷洲听说过吧?这辈子也别想回来了。” 现在朝廷对殷洲还处于管制状态,除了朝廷的武装开发集团,不允许私人进入。 建立的据点,也带有军事功能,施行全军事化管理。 军队可不会迁就这些懒汉。 到了地方,自有军规教他们做人。 苟不凡顿时不敢说话了。 殷洲,那可是远在天边啊。 他可以为了孙子去西域,却不愿意去殷洲。 西域虽远,总归是同一片大地,殷洲在他看来就是另一个世界。 -----------------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十月,日本远征军终于凯旋。 这天朝廷封闭了伊洛水,不允许私人船只通行,水师战舰、运输船铺满了河面。 内阁七学士率领文武百官,前来迎接。 洛阳十余万百姓自发前来,庆祝王师凯旋。 过程略过不提,很快耿子茂和林浩近入宫面圣。 毕竟是登基后灭掉的第一个国家,还是大国,朱雄英非常高兴,对两人狠狠的表扬了一番。 陈景恪自然也是一番称赞。 耿子茂回道:“谢陛下、侯爷夸奖,臣实在愧不敢当。” 林浩接话道:“区区日本,派谁去都能轻易灭之,我们不过是捡了个便宜罢了。” 朱雄英笑道:“谦虚了,这一仗打赢不奇怪,能打的这么漂亮,可还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两人又是一番谦虚。 之后就是汇报情况,战争的过程朱雄英和陈景恪早就已经知道了,他们主要想了解的是后续。 耿子茂是寡言少语之人,主要由林浩汇报。 日本人并没有全部臣服,各地依然叛乱不断。 为了镇压这些叛乱,参军长刘楚才留在了当地,指挥明军作战。 明军的应对办法很简单,你乱任你乱,谁乱了我就派人去打。 所有叛乱的人,一律夷灭全族。 朱雄英说道:“干得好,对待逆贼就该如此。” 陈景恪也说道:“把这些顽固分子全杀了,能省却我们许多麻烦。” ----------------- 宫里在汇报工作,宫外也没有闲着。 远征归来的将士们要安排他们休息,带回来的战利品要清点入库。 尤其是那些运输船,里面装的全都是日本女人。 户部立即派人对她们进行登记,然后按照年龄进行分组。 之后按照早就制定好的计划,重新装船运往各地。 其中好几十艘船去了长安。 第530章 人尽其才 一直到宫门快要落锁,陈景恪才出宫往家里走。 平日里要是工作这么晚,他就留宿宫中了。 但今天不行,有事情要处理。 在宫门口遇到了杜同礼,就打了声招呼。 杜同礼已经五十多快六十的人了,见到他却犹如晚辈一般小跑过来见礼。 陈景恪笑道:“行了行了,你和我还装什么,这么晚了还在这做什么?” 杜同礼笑道:“我给内阁移交一些资料,也是刚从宫里出来,这不正好碰到您。” 陈景恪说道:“那可巧了,咱们一块走吧。” 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聊。 倒也没有了聊什么正事,想到哪就聊到哪。 话题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了约束家人,杜同礼诉苦,家里人不好管。 是个人都想打着他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捞好处。 陈景恪打趣道:“你锦衣卫指挥使可是能止小儿夜啼。” “人说宰相门前七品官,我看你家的仆人至少也是个八品。” 杜同礼也笑着说道:“那还是比不了您,人言安平侯府的周管家,至少也得是个六品管。” 陈景恪忽然停住,问道:“咱们的关系,有什么话不能明说,非要拐弯抹角?” 杜同礼连忙赔罪:“是我的错,但这事儿我也没有确凿证据,只是听下面的人这么说,就赶紧来告诉您。” 陈景恪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此事你有心了。” 杜同礼说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两人又聊了几句,恰好到了岔路口,就分开各自回家了。 走出一段距离,杜同礼回头看着陈景恪的背影,长叹了口气。 不是他非要拐弯抹角,而是在任何一个家族里,管家的地位都不一般。 他要摸清楚陈景恪的态度,才好决定把话说到哪里。 显然,陈景恪眼里依然揉不下沙子。 至于周管家,只能说声对不起了。 陈景恪面色不变,就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一路回到家中,果不其然见到了早已等候在这里的松下纯太郎。 见他就这样站在院内,陈景恪眉头一皱,对周管家说道: “为什么不请他去客厅歇息?最基本的礼仪都不懂了吗?” 周管家连忙解释道:“侯爷冤枉啊,我请他进去了,他非要在这里等您。” 陈景恪怒道:“还敢犟嘴?我看你是管家当的太久,目中无人了吧。” 周管家大惊,他还是第一次见陈景恪这么生气,连忙求饶: “侯爷,真不怪我,我……” 一旁的松下纯太郎也想帮忙讲情,因为确实是他要求站在外面等的。 但还没等他开口,就被陈景恪瞪了一眼,心中一哆嗦半个字也不敢说了。 陈景恪看向周管家,冷笑道:“那是怪我了?” “竟敢如此对待贵客,从今天开始,你不再是我安平侯府的管家了。” 周管家没想到惩罚竟然如此严重,连忙跪下求饶: “是我错了,是我错了,侯爷饶了我这一回,我再也不敢了。” 然而陈景恪已经不再理他,转身就往堂屋走去: “你跟我进来吧。” 松下纯太郎连忙跟在后面,半路悄悄回头看去,发现那个管家还在磕头。 额头都被磕破了,鲜血顺着鼻梁往下流。 这让他不禁心中一颤,果然是侯爷,御下极严啊。 他曾经听人说过,安平侯如何宽厚云云,但内心里是半个字都不信的。 如果不是我在战俘营亲自领教过,我就信你们的鬼话了。 但怎么说呢,类似的话听的多了,总会有一些怀疑。 眼前这一幕,让他重新回忆起了战俘营的经历。 侯爷还是那个威不可测的大人物,宽仁不过是伪装罢了。 你们都被他给骗了,只有我作为侯爷的心腹,才能知道他的真性情。 想到这里,他反而有些激动。 侯爷在别人面前伪装自己,在我面前不伪装,那不就是把我当自己人了吗。 来到屋里在主位坐下,看着毕恭毕敬的松下纯太郎,陈景恪指了指旁边的位置道: “坐。” 松下纯太郎恭敬的回道:“侯爷面前,小人哪配坐,您就让我站着吧。” 陈景恪点点头,转而说道:“你在日本那边的事情我都知道了,干的很不错,耿大将军都对你赞不绝口。” 松下纯太郎心里顿时乐开了花,侯爷终于表扬我了,腰情不自禁的又弯了几分: “都是侯爷的功劳,若没有您,我早就沉尸大海了。” 陈景恪笑道:“功就是功,大明赏罚分明。你立下如此大功,朝廷定有重赏。” “你有什么想要的,不妨先和我说说,只要不过分朝廷自会有赏赐下来。” 松下纯太郎激动不已,来了来了,最期待的环节来了: “小人不敢有什么要求,如果说祈求……小人倒是有一个,希望侯爷能准许。” 陈景恪说道:“呵呵,有什么想要的就说吧。” 松下纯太郎噗通跪下:“小人想当明人。” 陈景恪听出了他的意思,说道:“你想要汉姓?” 松下纯太郎以额头抵住地板,说道: “是,请侯爷为我赐姓。” 这个请求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赐姓什么的,并不是说只有陈景恪能做,他们自己也可以给自己取汉姓。 但问题不在于他姓什么,而在于姓氏从哪来的。 如果他是个普通人,自己给自己取个姓,倒也没人说什么。 可他不是普通人。 对于他们这些异族,想混大明的上层社会,姓氏的来源就很重要了。 自己给自己取一个? 会被嘲笑的。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投降中原王朝的异族将领,不敢自己改姓非得皇帝赐姓的原因。 除了皇帝赐姓,某些身份地位高的人,也可以帮忙取姓氏。 说白了就是以自己的身份地位做担保。 以现在陈景恪的身份,还是有这个资格的。 按照松下纯太郎的功劳,给他一个汉姓并不过分。 所以,陈景恪故作为难,迟疑了片刻才说道: “按理说,你是朝廷的功臣,只有陛下才能为你赐姓。” “不过你我关系匪浅,现在又求到了我头上……” “罢了罢了,我就厚着脸皮为你取一个吧。” 松下纯太郎激动的道:“谢侯爷!” 陈景恪又问道:“你可有中意的姓氏?” “这……”松下纯太郎浑身一抖,支支吾吾不敢开口。 陈景恪笑道:“这有什么不敢说的,你不会是想姓朱吧,这可不行。” 一个小玩笑,让松下纯太郎放松了不少,鼓起勇气道: “小人想姓……姓陈。” 陈景恪愣了一下,这又是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选择。 “也好,你想姓陈那便姓陈吧,咱们正好也做个本家。” “嗯,那我再为你取个名字,就叫陈慕华吧。” 陈慕华激动的热泪盈眶,不停的磕头道: “谢侯爷恩典,谢侯爷恩典,小人家族生生世世为陈家赴死。” 陈景恪并不把这话当真,就算他有这份心,又能管得了后人怎么想? 况且,陈家也不需要他赴死。 “起来吧,和我说说这些年你是如何策反日本人的。” 陈慕华又磕了几个头,才从地上爬起来,将这些年用过的手法详细说了一遍。 比如,不定期的召开文会,邀请日本的读书人、社会名流、官僚权贵参加。 文会上,会有人引导话题,谈论中原的文化。 通过这种活动,对那些人进行洗脑,同时筛选亲近大明的人。 他还会出钱宣扬文会,将其包装成上流活动。 日本各界人士,无不以参加活动为荣。 他还会出钱帮亲近大明的人扬名,利用关系帮他们出仕。 如果是做生意的,就拉着他们一起发财。 还有其他手段,简直是层出不穷,陈景恪都听得震惊不已。 这松下纯太郎,真踏酿的是个人才啊。 这种人才,必须要好好使用才行。 于是他说道:“不错,你的这些方法,让我都有些佩服了。” 陈慕华谦虚的道:“侯爷过誉了,不过是些小聪明罢了。” 陈景恪颔首问道:“不知接下来你有何打算?” 陈慕华恭敬的道:“小人没有什么打算,一切听侯爷指使。” 陈景恪也没有兜圈子,直接说道: “那好,正好有个官职非常适合你。” 当官?当大明的官?陈慕华不敢置信的道: “真……真的吗?可……可小人什么都不会啊。” 陈景恪笑道:“真的,我会上奏朝廷,在鸿胪寺设立一个官职。” “级别就暂定在正五品吧。” “任务就是培训外交人员,教他们如何在藩属国,宣扬大明的繁华。” 各藩属国都有自己的情况,天长日久必然会在文化上,走出自己的特色。 他们的特色越明显,在思想上和大明就越疏远。 思想上的分歧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彻底四分五裂。 作为宗主国,大明必须要延缓这个过程。 利用驻外天使的影响力,拉拢诸侯国的权贵,让他们学习大明的文化思想。 培养扶持亲近大明的年轻人,让他们走上重要岗位…… 这些都是不错的法子。 以前陈景恪空有想法,缺少得力的人手去执行。 很现实的事情就是,华夏当了几千年的天朝上国。 在文化方面是绝对自信的。 哪怕是被异族统治时期,文化方面也从来没有低过头。 这也导致,除了极少数天赋异禀的大才,大多数人都缺少外交思维。 宋朝表现的尤为明显,外交方面简直一塌糊涂。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忽必烈这个人很迷信,他根据天象推算宋朝还不到灭亡的时候。 所以对灭宋一直很犹豫。 然后他派使节去和南宋沟通。 使者到了临安一看,南宋朝廷就是一坨,回去之后就鼓动忽必烈南下。 忽必烈依然犹豫要不要出兵。 然后最奇葩的地方来了,南宋边军守将在没有接到上面命令的情况下,主动出兵撩拨蒙古军队。 忽必烈一看都开打了,也别犹豫了,然后南宋就被灭了。 当然,南宋被灭的原因很复杂。 可在外交上的糟糕表现,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大明立国之后,可以说打遍天下无敌手,天朝上国思维更加严重。 即便陈景恪和朱雄英主持编撰了专门的外交手册,可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那些人的思维。 鸿胪寺的官吏处处以天使自居,在藩属国面前表现天朝上国的威仪。 这本身没有错,他们也做的很好。 可问题是,这种不对等的交流,并不是合格的外交方式。 现在大明强势,藩属国自然不会怎么着。 可将来呢? 难道要学习南宋,一边被人摁着暴揍,一边还要摆架子? 陈景恪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可并没有什么卵用。 在那些人看来,华夏思想如此先进,应该是你们主动来求学,哪有我们当老师的送学问上门的? 这不是倒反天罡吗。 倒也不是所有人都抱着这种思想,还是有一些比较务实的人的。 可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 陈景恪也无可奈何。 他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没那么多精力从头培养专业的外交官
相关推荐:
封神之万仙阵
逐浪(1V1 H)
末世之神话帝国
重回七零:强扭的糙汉好甜
为欢几何(NP)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我女儿实在太厉害了
穿成反派亲娘后,她每天都被儿子教育苏缈谢忱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玄心
章鱼求偶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