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么时候的事情?” 杜同礼心道果然如此,这事儿是公主自己的主意,侯爷干不出这种事儿。 “今天上午,公主将所有仆从都召集到一起,公布了周管家的罪行。” “然后用升官贴将他处置了。” 所谓升官贴,就是用牛皮纸蘸水贴在人脸上。 牛皮纸韧性强,光凭呼吸或者舌头舔,是无法弄破的。 关键它还有一定的透气性,人不会快速窒息死亡。 但透气性又不足,会让人持续缺氧,最终因为氧气不足死亡。 这个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 只是想一想就知道,这是一种多么恐怖的折磨。 “然后公主还向外宣布,以后谁再腐蚀家侯府的仆人,不论是谁一律严惩。” 陈景恪终于知道,为啥别人用异样目光看他了。 从昨晚到今天早上,福清都表现的和没事儿人一样。 以至于他压根就没有想过,她会用这样的霹雳手段。 想到这里,他脸色复杂的道:“福清她……哎,何至于此啊。” 杜同礼劝道:“您别怪公主,我觉得她处置的正好。” “周管家在侯府十余年,知道的东西太多,不可能就这样让他离开。” “而且,您向来与人为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分寸。” “说句您不喜欢听的,侯府很多仆人在外面都很嚣张的。” “如果不是公主在,恐怕这种情况会更严重。” 陈景恪默然,良久才叹了口气道:“也就你才会和我说这些话了。” “你放心,我知道福清是为这个家好,怎么会怪罪她。” “只是,我自认为侯府事无不可对人言,放他走又能如何。” 杜同礼摇摇头,说道:“您当局者迷啊。” “您心怀坦荡,可别人不会这么想的。” “以周管家的身份,不论他说的是真是假,别人都会当成真的去听。” “就这样放他离开,很可能会酿成大祸的。” “我想,公主也是出于这层顾虑,才会将他处置了。” 陈景恪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可他口口声声尊重人权,要给世人重塑规则。 现在却用私刑处死有潜在威胁的人,属于带头违反自己制定的规则。 自己都做不到,以后还怎么理直气壮的,要求别人遵守他的思想呢。 “哎,算了,事已至此再说什么都晚了,只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你替我盯着点家里的人,再有人不守规矩,一定要及时告诉我。” 杜同礼一直在观察他的表情。 随着在学术研究上的深入,陈景恪越来越有君子之风。 杜同礼还真害怕他过不去心中那道坎,因为此事和福清生出嫌隙。 现在见他并没有生气,也放下心来。 事实上,不光杜同礼有这样的担忧,老朱、马娘娘和朱标也同样担忧。 下午的时候,他们先后派人将陈景恪叫过去,就此事进行劝慰。 陈景恪既无奈又感动。 只得一再保证,自己没有生气。 “我还没大公无私到那份上,孰亲孰疏,我心里还是很清楚的。” 如此他们才放下心来。 但这事儿依然没完。 回家他就发现,今天家里的氛围非常紧张,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仆从都面带惊恐,特别的遵守规矩和礼节。 这一幕让他不禁叹了口气,何必呢。 平日里守好规矩,就这么难吗? 非要板子落在身上,才知道疼? 来到大堂,发现陈远、冯氏、徐达、蓝玉等人正在闲聊。 得嘞,不用开口他就知道,这几位是来干吗的了。 果不其然,见他回来几人轮番替福清解释。 他只能再次表示,福清做得对,我支持她。 众人这才高高兴兴的离开。 回到后院,福清又先上来赔罪,他再次一番解释安抚。 反倒是把福清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让陈景恪更是无奈,心里不禁寻思,我有那么不近人情吗? 小插曲过去,陈景恪继续投入工作中去。 首先是对日本投降的那些人的处置。 日本国主后小松,被册封为归义公,在洛阳赐了宅邸。 还有一些主动投降的大贵族,也被赐了爵位。 不过他们的爵位都只是荣誉头衔,没有什么实际权力。 为了近一步安抚日本遗民,朱雄英下令从归降的日本女人中,挑选十名入宫。 这一招果然很好使,本来还担忧不已的日本民众,顿时就放下心来。 尤其是读书人群体,都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没错。 大明天子就是真正的天子,视天下人为一家,我们作为华夏后裔重回大家庭才是正义之举。 然后他们四处替天子游说:“都说了天子不会歧视我等,现在你们信了吧。” 归降的各权贵也终于放下心来,然后纷纷动起了心思,希望自家女儿能入宫。 然而朝廷根本就没人鸟他们,直接进行了海选。 总之,经过一系列的筛选,才确定了十人名单。 其中四名来自权贵之家,六名是普通人出身。 当那些日本人看到这份名单的时候,都大吃一惊。 宇合秀太的女儿怎么也在,而且两姐妹都被选中了? 于是就有人将此事上奏给了朝廷。 朝廷很快就给出了回复:“长庆不尊天子,乃逆贼也。” “宇合秀太虽是无心,却在事实上为国除贼,大明岂有迁怒他的道理。” 这话有理有据,那些反对的人也哑口无言,只能看着两女入宫。 他们倒没有怀疑什么。 因为任他们想破头,都不会往天子使用美男计这方面去想。 在他们看来,这单纯就是运气。 被遴选入宫,并不是直接就能伺候皇帝的。 而是先以秀女的身份,在宫里当内侍。 在一定时间内不能侍寝,就会转成普通宫女,等年龄到了就会被放还出宫过普通人的生活。 这十名日本秀女就是如此。 然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宇合秀太的女儿被皇帝看到…… 后面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因为这两个女孩子讨得了皇帝的欢心,皇帝给她们家族赐了汉姓。 同时还为她们的父亲宇合秀太平反。 因为动乱宇合秀太的尸骨已经无法找到,就为他立了衣冠冢。 一番操作下来,总算是在不惹人怀疑的情况下,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不过不管怎么说,皇帝肯纳日本女人为妃,有效的稳住了日本移民的心。 各项安置工作,也顺利的开展了起来。 接着就是大明功臣的封赏。 耿子茂被晋封为开国泗国公,这是他爷爷耿再成战死后,老朱追封的爵位。 现在变成了实际爵位,其意义是非常大的。 他这也算是真正恢复了祖上荣光。 接到旨意后,耿子茂激动不已,面朝皇宫叩首谢恩。 还有一个人,也是类似的情况,那就是花文杰。 他以阵斩敌酋(足利义持)的功劳,被册封为开国东丘侯。 这个封号,是他爷爷花云战死后,老朱追封的爵位。 在他手上变成实际封爵,也同样是光宗耀祖了。 当然了,他能成为开国侯,也是将花云的功劳叠加上去了。 否则光靠他斩杀足利义持的功劳,还不足以成为诸侯王。 阵斩敌酋确实是首功,可敌酋和敌酋是不一样的。 项羽这样的敌帅,能抢到一条腿都足以封侯。 杀死陈友谅、张士诚这样的,也足以封侯。 至于足利义持……他算什么玩意儿。 林浩也以军功,被封为开国东海侯。 打了一场大胜仗的梁永怀,只得了一个开国常平伯的封号。 至于原因……武器代差的情况下,让他的功绩大打折扣。 不过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有了分封的资格。 沐晟则只是加了官,给了个公乘的勋位,并未封爵。 原因类似,大家给你搭建舞台让你参加考试,军功大打折扣。 还有个原因是他大哥沐春可是开国公。 想一门双爵位,难度是非常大的。 反倒是王景弘,因经略日本有功,被晋封为东安伯。 虽然没有加开国,不具备分封资格。 可也勉强踏入了军功集团序列,况且有了一般爵位,才能更好追求封国不是。 西域方向也有一批人获得了爵位。 只不过因为统帅大军的是晋王朱棡,所以只产生了一个两个侯爵,并未有公爵出现。 真正值得一提的是,张靖运也获得了爵位,子爵。 老朱还亲自给他拟定了封号,定边子爵。 非但如此,老朱还写信给张定边,表扬他培养了个好孙子。 据说张定边接到喜报之后脸都黑了,大骂老匹夫不当人。 消息传回,老朱不但没生气,还高兴的多吃了一碗饭。 陈景恪那叫一个无语,老朱这是真的太不当人了。 不过他心中却也叹息,老朱是真的老了。 人年龄越大,就越喜欢缅怀当年。 现在能让老朱感兴趣的事情不多了,和当年的老朋友们交流,算是其中之一。 当年的老朋友,哪怕是曾经的敌人去世,都能引起他的哀叹。 朱雄英也看出了这一点,寻思着把老朱当年的熟人,都召集到一起聚聚。 被陈景恪给阻止了:“咱们知道是为了让圣皇见见老朋友,别人可不一定会这么想。” “况且那些人年龄大了,经不起折腾。” “万一路上倒下一两个,那真是黄泥掉进裤裆里,就说不清了。” 朱雄英也只能放弃了这个想法。 这个小插曲并不影响大局,朝廷照常运转,各衙门都在围绕两件事情做准备。 其一自然是分封。 虽然名单还没有公布,但私下早就通过气了。 都有谁被封走,大家也心知肚明。 获得封国的各诸侯,已经开始变卖家产,挥舞着宝钞满天下的采购基础物资了。 消息灵通的各地商人,也纷纷加入进来,在全国各地采购物资,运送到各大城市兜售给诸侯们。 中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持续了数千年。 这种经济模式的好处,是社会相对稳定,坏处是不适合发展商品经济。 即便陈景恪采用了种种策略,来刺激经济的发展,然而效果并不明显。 海贸算是一剂强心针,但以这个年代的外贸总量而言,远不足以撼动小农经济模式。 金钞局扶持制造业的基金,几乎没多少人申请。 百姓不愿意借钱是一回事儿,生意没那么好做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这一次不一样,一百多诸侯的分封,需要的物资是海量的。 而且需要的大多数还都是基础物资,家庭小作坊可以产。 专门的大作坊也能生产,而且效率会更高。 在这种海量需求的刺激下,大明发展缓慢的商品经济,终于迈入了快车道。 百姓们利用一切结余时间,投入到生产中去。 胆子大的,开始谋求建立大作坊,批量生产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也终于有人开始去金钞局,打听扶持基金的事情了。 为此,陈景恪接连召开了好几次高层会议,专门讨论此事。 各中枢衙门,尤其是商务部,必须要做好引导工作。 一条条相关政令颁发,要求各地衙门不要懒政。 要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为手工业发展打下基础。 但与此同时,陈景恪建议组建一个全新的机构。 名字很直白,人权部,地位与以前的六部相同。 顾名思义,就是为了保障人权而建立的。 目前人权部的主要任务,就是落实雇工法案和废奴法案。 并且还让锦衣卫与他们配合,严厉打击违反这两个法案的人和作坊。 “有些规矩,如果一开始没有执行好,形成了坏风气,后面再想改会非常困难。” 这是他对朱雄英说的。 说这话的时候,他想起了前世发生的一些事情。 某超市始终走不出他的家乡,为啥? 为什么那么多媒体盯着他黑? 别的超市出假货了,媒体和网友都觉得很正常啊,哪有没假货的。 这家超市的商品,但凡出现一丝瑕疵,都会被各大媒体围攻。 就算没出瑕疵,也会编造新闻去抹黑。 甚至就连很多号称普通网友的人,也说他是为善云云。 陈景恪也不知道大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但只要他活着,就会尽一切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社会导向。 纷纷扰扰中很快就到了过年。 今年的新年,前所未有的热闹。 各诸侯国势力,来了五百多家,主要来自于西域、南洋和西洋。 大明内部的诸侯王,也大半出席了元日大朝会和后续的元日大典。 大家都很清楚,这次庆典之后,老权贵们几乎再没有返回洛阳的可能。 所以朝廷这次对礼节方面的要求,稍稍放宽了一些,让他们能玩个尽兴。 老朱、马娘娘、朱标都频繁出面,与他们会面做告别。 正月初七,新年假期结束,朝廷恢复正常运作。 在这一天,朝廷公布了第二批分封名单。 二次大分封正式开启。 第533章 分媳妇 远在陕北植树种草的苟不凡、苟飞跃等人,也过了个喜庆年。 主要是他们领到了媳妇——这事儿还要往前推一个多月来说。 众人一直劳作到十月份,上面忽然开始给他们进行分组。 每一百户为一组,到了西域他们将会去同一个军屯所,以后就是老乡了。 同时军户所的官吏也配备到位。 一个千户抓总,五个文官负责行政,还有一名医生,一个小旗(十人)的民兵。 直接上级的到来,让大家都有些担忧,生怕上官不好伺候。 等见面了才发现自己想多了,这些官吏都还算和气。 了解过后才知道,千户窦大冲也是农夫出身,家里人多地少就当了兵。 在军中英勇善战,获得了骑尉的功勋身份。 并且他还在军中学习了文化知识,退役后通过考核,获得了现在的职务。 五名行政官吏,都是从各地方的吏员里选拔的。 大明虽然重新打通了吏转官的途径,但想从吏变成官那是千难万难,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完不成这个蜕变。 为了开发西域,朝廷给出了特殊政策,关内(玉门)的吏员愿意去西域的,可以直接获得官身。 如果已经获得了官身,愿意去西域的直接原地升三级。 干满五年回来再升一级,干满十年回来升三级任用。 如果死在西域,或者自愿终身扎根那里,可以恩荫一子为官。 当然,这个恩荫仅有这一次,用过就没有了。 这个政策,让无数仕途无望的人重新看到了希望,报名的人可不在少数。 这些官吏正对未来充满希望,自然不愿意没事儿给自己找事儿,态度也就变的和善起来。 那名医生是这些年朝廷培养出来的,也是有官身的,属于医官。 他的任务是负责为军屯所的人提供医疗服务,同时手把手培养几名懂医术的后辈出来。 那一个小旗的民兵,也都是退伍士兵。 家里人多地少,加之又习惯了军队生活,也选择了去西域。 到了西域屯田所,他们也能分到土地,还能继续过军旅生活,相当理想的生活了。 这就是屯田所的人员构成。 本来苟不凡等人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 大家和当官的井水不犯河水,各干各的。 但没几天,他们就发现情况好像不对。 先是其中两名行政官(教谕),在下班后组织大家学习识字。 每天半个时辰,所有人都必须参加。 这让大家都感到震惊,竟然还有这种好事儿? 将信将疑的到达指定地点,发现是真的。 不只是他们这一批人,其他军屯所也在给百姓讲课。 只有三门课,识字、算学和历史。 识字教的都是常用字,算学也只是简单的四则运算,历史则是教谕为大家讲华夏简史。 众人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切。 教谕也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就告诉他们这是安平侯提出的建议,陛下亲自批准的仁政。 要让百姓识字懂史,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不要一辈子都浑浑噩噩的。 不只是现在教,等到了目的地还会开办学堂,所有适龄孩童都可以去进学。 成人在农闲时节也可以去学习。 得知事情来龙去脉的百姓,纷纷高呼皇帝万岁。 苟不凡激动的道:“朝廷又是分田又是分女人,还要教我们读书。” “你可要将这一切都记在心里,永远效忠朝廷,不要当忘恩负义之人。” 苟飞跃重重点头:“爷爷您放心,我一定忠于朝廷,忠于陛下的。” 秋去冬来,天气越来越冷,朝廷又给大家分发了棉衣和棉被。 天气变冷不适合种草种树,这项工作也停了。 但大家并没有就此歇着,千户们开始组织大家进行军训,民兵就是教官。 不只是成年男子参加,就连孩童和老人也都要参加,只不过后者的训练强度要低很多。 这训练可不是假把式,而是实打实的军训。 很多人不理解,这又不是打仗,为什么要搞军训? 千户们的话很直白:“西域几百年前就脱离了华夏,不会那么容易就臣服的。” “那里的人不敢反抗军队,未必不会对普通百姓下手。” “所以大家要接受训练,才能保护好自己。” 这番话说的很多人都心中一紧,原以为就是环境艰苦一点,没想到还有生命危险。 以至于不少人都产生了退缩的念头。 上面的人也没有做思想工作,任由大家私下讨论。 苟不凡祖孙俩态度倒是很坚决,用苟不凡的话来说就是: “比起朝廷给的好处,这点危险算啥。” 大多数人都和他一样的想法,本就是烂命一条,有什么好怕的? 况且,朝廷既然想到了这一点,自然会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大家担心什么? 但依然有不少人觉得,好死不如赖活着,不想为了这点好处冒险。 由于人心浮动,以至于军训都受到了影响。 官吏们依然没有使用强制措施,反倒是像在看戏一般,任由情况发展。 这让不少人很疑惑,上面到
相关推荐:
湿卵胎化
肉欲の海行危舟
春宫图(H)
一世丹尊
如何在1V1模式下达成NP
偏执的他[现代女尊]
重生豪门风云
温柔刀(1V1)
厄运不怕晚/男优秘辛
猎同飞坦不要背叛_np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