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朱氏子孙是天潢贵胄,生而享受特权。” “如果你不给他们留下一条上进的路,他们就会想办法破坏规则。” “到时候再好的规矩,也会被他们弄的千疮百孔。” “给他们留下一线机会,即便这个机会千难万难。” “他们首先想的也不是去破坏规则,而是怪自己能力不够。” “而且这么做还有个好处,如果后世朱姓子孙里出了大才,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一番话说的陈景恪连连点头,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朱雄英也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马娘娘继续说道:“不如这样,高煦的军功折半计算。” “然后你再针对此事做出调整,后世朱家子孙想从政或者从军,须提前放弃爵位,以平民的身份参加。” 陈景恪心中一动,说道:“娘娘所言甚是,而且不得不说的是,圣皇制定的一些规则,也有诸多不合理之处。” 朱元璋眉头一挑,咋说着说着,说到我头上来了? “你给咱说说,咱哪里的规定不合理?” 马娘娘和朱雄英也向他看来。 陈景恪说道:“就拿字辈和取名规则来说,就很不合理。” “字辈好说,麻烦的是最后一个字必须用金木水火土为偏旁。” “现在朱姓子孙少倒也罢了,一两百年后拥有皇室血脉的少说也有几万人。” “这几万人要是全按照字辈规则取名,把字典翻烂了也凑不齐那么多字吧?” “后世子孙想给自己取个符合规则的名字,就只能往生僻字上去找。” “到时候必然会出现一大堆,老学究都读不出来的名字。” “那场景……您就想去吧。” 老朱摸了摸胡须,不确定的道:“咱朱家子孙,真能壮大到几万人?” 陈景恪肯定的道:“几万人都是少的,您数数您有多少个儿子,多少个孙子,又有多少个重孙子。” “就这么生一两百年,您想想得有多少个。” 老朱还真的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越算他就越高兴: “嘿,你别说,咱家还真有可能壮大到几万人的规模。” 看着傻乐起来的老朱,陈景恪很是无语。 您是不是忘了咱现在再说什么? “取名,取名的问题怎么解决?” 老朱这才回过神,美滋滋的道:“嗨,那就用生僻字呗,有个名儿就好。” 马娘娘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道: “我看你是乐糊涂了……景恪这个意见提的好,这个问题得提前解决了。” “嗯,字辈可以不用动,只需要把金木水火土偏旁的规矩去掉就可以了。” 老朱不乐意的道:“那可是咱费尽心思才想到的,怎么能改呢。” 马娘娘直接无视了他:“就这样吧,到时候与高煦的事情一并宣布。” 陈景恪则说道:“不如这样,没出五服的继续沿用字辈和偏旁取名规则。” “出了五服的子孙,只需要沿用字辈规则即可。” 老朱连忙说道:“好好好,这个法子好,就这样吧。” 马娘娘也说道:“嗯,这样也好。” 朱雄英自然更不会有意见了。 于是事情就此定下。 之后朱元璋和马娘娘召见了桑敬,将凤阳的事情告知。 桑敬虽然也知道很麻烦,却依然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下来。 至于插队分封,又会给予哪些好处,大家都没有明说。 有些事情说的太明白,反而显得没有人情味儿。 桑敬就问了一个问题,治到什么程度。 老朱的回答充满了杀意:“治到百姓畏惧律法为止。” ----------------- 朱雄英也没有耽搁,立即就下旨,桑敬的永义国即刻建立。 并赐下了国王印信、服饰等仪仗。 同时还将运往其他封国的物资,抽调了一批给永义国。 并且命桑敬的嫡长子即刻开赴永义国。 要知道,此时离过年也就剩下七天时间。 这是连年都不让人过了。 诸侯王们一时间都有些摸不着头脑,还以为桑敬怎么得罪皇帝了。 但马上他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在桑敬的嫡长子出发后,朱雄英又接连下达了好几条命令。 比如,命凤阳留守回京述职。 比如,任命桑敬为钦差大臣巡视凤阳。 第555章 即刻 桑敬接到任命之后,没有做丝毫停留,出了宫门直奔码头。 乘坐上早就准备好的官船,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凤阳。 目的自然是防止凤阳的官吏们得到消息,提前销毁某些证据。 关于桑敬的任命很快就传开了,群臣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对此诸侯王们有人羡慕,这个机会咋就没轮到我呢? 危险?确实有危险,可把事情办好了收益也非常大啊。 你以为封国建立起来就完了? 五根手指还不一般短长呢,大明一百多封国能一视同仁吗? 冒点险帮皇帝背黑锅又咋了,子孙后代都能跟着受益。 也有人不以为然,都已经功成名就了,何必再玩命呢? 除此之外,大家感触最大的还是皇帝惩奸除恶的决心。 连凤阳老家都要大动干戈,其它地方手段只会更加激烈。 也有部分人收到消息后脸色大变,立即派人去凤阳通风报信。 只是很显然,他们的速度是赶不上桑敬的。 这还不算完,为了表示惩奸除恶的决心,朱雄英宣布今年元日大典停办。 这个命令一出,朝堂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知道,事情大发了。 事实上,不少人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皇帝正在气头上。 等气消了,锦衣卫那边再抓一些典型,事情就过去了。 而且国朝事务繁忙,皇帝哪有那么多精力操心这件事情。 等皇帝被别的事情牵绊住精力,就没空关注此事了。 总之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命令是命令,执行是执行,大家有的是办法大事化小。 但皇帝先是命桑敬为钦差大臣前往凤阳巡查,现在又把元日大典给停掉。 这代表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说明皇帝明显没有息事宁人的打算,而是要当成眼下的首要任务来做。 这就让他们失去了斡旋的余地。 而且不得不说的是,虽然底层有不少百姓作恶。 可干坏事最多的还是官宦家属,或者是和官吏有所勾结的人。 单纯的老百姓想作恶,顶多也就是在村里横行霸道。 敢出村秒秒钟就会被当典型给抓起来,然后成为官吏们的政绩。 皇帝下如此大的决心来办理此事,绝不是官吏们想要看到的。 他们开始拼命劝阻。 什么元日大典乃国之庆典,天下人都看着呢。 元日大典辞旧迎新,也有向上天祈福之意,不能随便取消。 自大明立国以来,元日大典就从未停办过,陛下不可开此先例啊。 莫说是大明,纵观历朝历代也未听说过这种事情。 面对众人的劝谏,朱雄英的态度非常坚决: “每每想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朕就寝食难安……” “天下混乱若此,朕有何颜面向苍天祈祷福泽?” “诸卿无需再劝,朕意已决……退朝。” 说完不顾群臣挽留,甩袖离去。 老臣们看着那离去的背影,恍惚间以为是年轻时的朱元璋。 接下来大臣们开始找老朱、马娘娘、朱标,试图让他们出面劝说皇帝。 也有很多人找到了徐妙锦,想让她吹吹枕头风。 然而得到的结果都是一句话:天子一言九鼎,岂能朝令夕改。 自此他们也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结果。 心中无愧的,开始着手做准备,为这次行动善后。 心中有愧的,则急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派出一批批手下去通知下面的人,想办法补救。 殊不知,他的一举一动早就被贾思义看在眼里。 没多久就变成了情报,出现在朱雄英和陈景恪面前。 ----------------- 且说桑敬一路毫不停歇,在大年初二赶到了凤阳府。 在入城前,他先派人去锦衣卫衙门,与杜同礼取得联系。 然后双方同时出发,前往凤阳留守赵鼎的府邸。 赵鼎正在宴请宾客,得知钦差和锦衣卫指挥使杜同礼联合登门,他脸上无法控制的露出惊讶之色。 其余宾客也都露出震惊之色。 钦差和锦衣卫指挥使联合登门,显然不是来拜年的。 再想想大半个月前发生的事情,就什么都懂了。 赵鼎很快稳住心神,缓缓起身说道: “大年初二钦差到来,这应该是大明第一遭吧。” 这话可没人敢接,大家都忐忑的看着他。 赵鼎已然恢复正常,说道:“诸位随我迎接钦差去吧。” 众人都默默的跟在他身后,向大门口走去。 路上有不少人想上前搭话,让他拿个主意。 然而大庭广众之下,他们可不敢这么干,也只能干着急。 赵鼎走在前方,看似面容平静,实则内心里波涛汹涌。 坐到他这个位置上,自然不会那么容易束手待毙。 从大半个月前那事儿发生后,他就做了两件事情。 一件是派人前往京城打探情况,游说京中的大佬出面保自己。 另一件,在凤阳销毁罪证,同时派人治理地方,抓了不少典型。 他知道,杜同礼的奏疏送到洛阳,上面肯定会派人过来。 到时候自己已经将首尾收拾干净,再把抓的典型往上一报。 同时给皇帝上一份请罪奏疏,再给圣皇写一封忏悔信,就说自己没治理好凤阳辜负圣恩云云。 再有京中的大佬帮忙说话,平稳落地是没问题的。 而且杜同礼这十来天毫无动作,也给了他一种错觉。 凤阳很特殊,上面不会在这里搞大动作。 否则手持尚方宝剑的杜同礼,完全不用这么谨小慎微。 但钦差大臣的突然到来,打破了他所有的幻想。 他在洛阳有眼线,还有很多收过他钱的人,也会给他传消息。 正常来说,情报会比钦差先一步送到。 然而现在钦差到了,自己却没有收到情报。 只有一种可能,皇帝前脚下达命令,后脚钦差就出发了。 等自己的眼线听到消息,再想传递信息,就已经晚了。 皇帝采用这么极端的手法任命钦差,很显然没有息事宁人的打算。 再加上钦差来宣布旨意的时候,还把杜同礼给叫上,就更是来者不善了。 但他依然没有放弃。 不到最后关头,还不能轻言输赢。 钦差又能如何?这里是凤阳,谁敢放肆? 自己当了这么多年凤阳留守,还斗不过一个外来的钦差? 他心中已经开始谋划,该如何与钦差交涉。 当然,他也没有把钦差弄倒的想法,这是不现实的。 他的想法是,凤阳很特殊,杜同礼来了都得老老实实的,钦差肯定也不敢大动干戈。 自己送一份政绩给他,好让他能去朝廷复命。 到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多么的完美。 只是等他来到门口,看到钦差是谁的时候,脸上露出无法掩饰的错愕。 永义侯桑敬? 怎么会是他? 他不是进入分封名单了吗?怎么会任命他为钦差? 这一刻,赵鼎彻底慌了,再也没有了之前的自信。 还不等他想出个所以然,桑敬依然上前两步,说道: “凤阳留守赵鼎接旨。” 赵鼎噗通跪下:“臣赵鼎接旨。” 后面一大群人哗啦也跟着跪下。 事实上,现在大明臣子接旨是不用下跪的。 只有大朝会、祭天、册封太子、登基等重大场合,才需要下跪。 但赵鼎已经六神无主,听到旨意腿一软就跪下了。 其他人见他跪下,也只能跟着跪下。 看到这一幕,桑敬眼神里闪过一丝冷意。 本来他还在想,赵鼎到底参与了多少,现在已经不用考虑了,盯着他察就行了。 心中这么想着,面上却不动声色,说道: “圣上有旨,命凤阳留守赵鼎进京述职,即刻启程不得延误。” 说到‘即刻’二字的时候,他还特意加重了语气。 听到旨意,周围人一片哗然,只要不傻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赵鼎脸上一片灰黯,好半晌才回道:“臣……领旨谢恩。” 然后起身露出一个牵强的笑容,说道: “永义侯,我去家中收拾一下行礼,顺便与家人告别,明日就动身前往京师。” 桑敬淡淡的道:“不用了,皇上特意吩咐过,让你‘即刻’入京。” 赵鼎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永义侯,通融一下可好,这大过年的……” “圣命难为。”桑敬也懒得与他啰嗦,说完就后退两步,回到原来的位置。 杜同礼则上前两步,下令道:“金小川,护送赵留守进京,一定要确保他的安全。” 一名锦衣卫小旗上前道:“遵命。” 然后一挥手,十名手下从人群里走出,将赵鼎与其他人隔开。 这时,杜同礼和善的道: “赵留守,请吧。” 赵鼎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府邸,忽然长叹一声道: “陛下终究是圣皇的种啊。” 然后踉踉跄跄的向城门外走出。 那一群宾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不敢有丝毫妄动。 大家都知道,凤阳真的要变天了。 这会儿谁敢冒头,接下来就是调查的重点对象。 至于站出来和赵鼎一起反抗钦差? 别闹了,桑敬是军功贵族,即便退役了也有配套的亲卫依仗。 此次他过来,可是带着五十名亲卫的。 旁边的杜同礼身后更是站着五百锦衣卫。 除此之外,凤阳作为中都,驻扎的军队也属于禁军序列。 直属于大都督府管辖,和他们地方官几乎没打过什么交到。 敢联合起来违抗圣命,那连审查都不用了,就地灭族。 他们之所以敢那么嚣张,就是仗着这里是凤阳,赌皇帝顾忌名声不愿意大动干戈。 一旦朝廷较真,他们也不比别的地方的官吏强多少。 等赵鼎被‘护送’走,桑敬才转头对其余官吏说道: “诸位该吃吃该喝喝,莫要因为我影响了心情。” 众人连忙道:“不敢不敢……” 之后桑敬也没有再搭理他们,直接带人去凤阳府衙,来了一手鸠占鹊巢。 杜同礼则返回锦衣卫衙门,开始收拾行李。 他特意去病房见了刘隆,让他好生在这里歇息: “你的事情我已经告诉侯爷,待身体恢复可直接去京城寻他。” 说着还给了他一张拜帖。 刘隆珍之又珍的接过,道:“谢杜指挥使,此恩隆必不敢忘。” 杜同礼笑道:“将来你能当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 刘隆郑重的道:“隆记下了,指挥使且看着吧。” 杜同礼又叮嘱了几句,才起身离开。 他对刘隆是真的很欣赏,尤其是最近几天交流下来,发现这个年轻人才华横溢。 尤其是对律法和新政,都有着极深的了解。 再加上性情刚毅,将来若出仕必有一番作为。 所以在接连给陈景恪的两封信里,都着重提了刘隆。 事实上,杜同礼不知道的是,即便是在前世刘隆也是大明有数的直臣清官。 永乐年间,有太监不顾民情强行催收赋税,逼的百姓卖儿卖女。 百姓忍无可忍,就聚众把那太监打死了。 此举形同谋反,朱棣大怒要派兵清剿。 刘隆犯颜直谏,将太监的恶行告诉朱棣,让朱棣改变的主意,保住了一县百姓。 后来他更是官至大理寺卿,成为大明律法界的一把手。 上一世他没有后台,尚且能做出如此壮举。 这一世有了杜同礼保举,想来会有一番更大的作为。 等桑敬安顿好,杜同礼登门拜访,将这些天收集的情报全部移交给了他。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他又怎会真的毫无作为。 所有锦衣卫衙门下面,都有一条通往外面的密道,他一直在通过密道与外界联系。 激活了很多潜藏的暗子,拿到了很多证据。 看到这些证据,桑敬大喜道:“杜指挥使,你可真是帮了我大忙啊。” 杜同礼笑道:“永义侯客气了,咱们都是替皇上办事,理应通力合作。” “而且说起来,我之所以能收集到这么多证据,还多亏了赵鼎……” 于是他就将这些天的情况说了一下。 不外乎就是,赵鼎着急毁灭证据,反而将自己暴露在锦衣卫的眼皮子底下。 顺藤摸瓜找到了好些罪证,锁定了好几个重要人物。 桑敬冷笑道:“狗急跳墙,亏他还是圣皇心腹,竟做下如此恶行。” “等将他的罪证查明,九族难逃。” 杜同礼也不禁点头,得罪了皇帝和侯爷,最多死上几个,家人大概率能活命。 得罪了圣皇,那真的是九族难逃。 两人又叙了一会儿旧,杜同礼起身告辞: “永义侯,我在这里逗留许久,已经耽误了许多事情。” “现在你来了,我也是时候南下了。” “锦衣卫那里我已经安排好了,他们会全力配合你的工作。” 桑敬也知道他皇命在身,所以并未挽留,起身道: “那我就不留都指挥使了,咱们洛阳再见。” 杜同礼笑道:“好,洛阳再见。” 第556章 凤阳的官难做 送走杜同礼后,桑敬花了两天时间,将所有证据详细的翻阅了一遍。 对凤阳的情况也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心中也有了盘算。 他并没有按照杜同礼给的名单为突破口,而是派人将宿州知州庞修德叫了过来。 得知钦差大臣第一个就点名见自己,庞修德紧张的心跳都快停了。 这两天整个凤阳的官场可谓是人心惶惶,年也没心思过了。 私底下拼命串联,试图统一口供。 不过庞修德也有自己的底牌,虽然紧张却并不慌乱,叫过家人一番叮嘱就来到留守衙门。 桑敬并没有直接见他,而是让他在冷风里站了足足一个时辰。 庞修德知道这是下马威,并没有放在心上。 当官的什么场面没见过,区区吹冷风而已,太小儿科了。 然而等见面后,桑敬只用了一句话就攻破了他的心理防线: “庞知州,身
相关推荐:
红豆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神秘复苏:鬼戏
篮坛大亨
恶蛟的新娘(1v2)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NTR场合_御宅屋
镇妖博物馆
万古神尊
虎王的花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