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记忆之城 > 第81章

第81章

间门口蹲下来。 孟霄就听见身后一声巨响,扭头一看,就见贺连洲鼻梁通红,满脸都遮不住吃痛的样子。 孟霄:“……” 她倒也头一回见到能把殷屿惹毛到动手程度的人,也是挺……特殊的吧。 第110章 开局第一百一十天 殷屿回去的时候, 看也没看卫生间外的贺连洲,贺连洲见状讪讪地摸了摸鼻尖,确信自己把殷屿惹毛了。 他紧跟在殷屿的身后回到了座位上,小幅度地用胳膊肘轻轻撞了撞殷屿, 殷屿懒得搭理。 贺连洲:“……” 揍都不揍他了, 完咯, 真惹毛咯。 孟霄朝这两人扫了一眼, 不明显地微微摇头, 注意力回到了主屏幕上。 “还没有发现任何海底热泉迹象, 不过这里的海水温度要比正常温度高许多,我们的方向和猜测没有错。”孟霄说道。 殷屿闻言点点头应了声,他看了一眼主屏的画面,就见潜龙一号这会儿已经下潜到了水下三千多米的深度。 中间三人还轮流去吃了一趟食堂用午餐,等主屏幕这儿终于出现不一样的动静时, 潜龙一号已经下潜到了海底八千七百米的深度了。 水下八千七百米, 在人类的刻板记忆中应当是一片漆黑的世界,然而这里却要比海底七八百米处反倒更加“精彩”些。 这里涌现出了大堆冒烟的“烟囱”,黑烟、黄烟、白烟一片,近乎绵延了十公里长。 由潜龙一号的视野望去,恐怕足有三四十个正在喷射的海底热泉,无比壮阔震撼。 “我们到了。”孟霄深吸了口气, 沉声说道。 殷屿不由微微颔首, 他目光随着潜龙一号的深入而越发凝重专注。 水下无人潜艇灵巧地在喷射间的热泉中穿梭,尽管这里的热泉喷射温度有的甚至能高达四百摄氏度, 但在这里,生命仍旧没有绝迹。 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即便高温, 也只有极小的一片水域温度能够达到四百摄氏度的喷发温度。 而一旦离开一定距离,海水的温度基本都只在一定范围内浮动,这也是为什么仍有生物能在这里生存的原因。 海葵、海草、螃蟹、虾、蜗牛、蠕虫……这些生物在热泉的附近,不可思议地繁衍生息。 一部分生物体内进化出了发光腔,在深邃而不透光的深海中,成为点亮这处未知神秘世界的光源。 潜龙一号飞快地驶过热泉,惊开一群群透明色的盲虾,发光的海葵也摇曳着挪开。 “早些时候,我们联系到了远古生物学专家程博士。”孟霄开口,她声音里带着一点兴奋,对殷屿说道,“他支持我们的理论,即生物早期的起源很有可能来自海底热泉。” “博士说已经有科学家在如今的海底热泉附近发现了大量细菌和古细菌的存在,它们可以将无机化合物转化成无机物,并且获取海底温泉附近的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这些细菌的存在正好证实了达尔文理论中对生命起源的猜想覆盖—— 或许生命起源于一个温暖的小池塘,在这里氨和磷酸盐、光、热、电等条件都具备,就可以形成蛋白质这样的生物大分子。 “更直白地另一个事实也能够佐证这个观点——早期的地球没有形成臭氧层,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生命而言是致命的。臭氧层的诞生形成发生在二十四亿年前,而在这之前,就已经有生命的存在了。”这也是那位远古生物学博士的原话。 孟霄没有转述那位博士后来越说越专业拗口的术语,什么RNA假说,什么氢离子定向移动? 这些连她都听得有些云里雾里,不得不最后打断了那位显然越发兴致昂扬的发言。 殷屿闻言顿了顿,很快反应过来,他低声道:“地球上目前的绝大多数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如果没有太阳辐射,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极有可能崩溃,但是海底热泉附近不可能依靠太阳辐射,而这里仍旧形成了自己的生态。” “就是这样。”孟霄点头,“这就是我们猜测这里很可能是怪物通道的基础理论。” 她看向殷屿,声音兴奋:“它们就诞生于此,长期生活于此,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最初发现的怪物基本都源自海洋,而它们最初甚至都来不及抵达陆地就已经死亡,就是因为它们来自深海,它们还无法适应巨大的压强变化。” “为什么燕京成为了怪物登陆城市的第一站?因为它距离这片大洋最近,那条高速是一条临海高速。”孟霄说道。 殷屿深深吸了一口气,头一次感觉到他似乎离问题的核心那么近,似乎解决它就在咫尺之间。 就在几人兴奋的档口,水下无人潜艇正驶入一处如同溶洞一样的海底穴道。 谁也不知道这究竟还处于这片海沟里,还是一个岔口驶出了海沟。 只是没等附近的地形图被实时传感模拟出导图来,就见主屏幕忽然猛地一晃,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几乎只是几秒的功夫,整个画面都陡然黑了下去。 巨大的屏幕上只跳出了几个黄色的警告大字—— 孟霄和殷屿都不由微微前倾身体,孟霄迅速联络机修部:“怎么回事?” “我们和潜龙一号失去了联系。”机修部这边也乱成了一锅粥,工程师、操作师都急于试图恢复信号,奈何不论怎么尝试,潜龙一号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 殷屿开口问:“是撞到了什么障碍物?还是卷入了乱流里?最后的画面影像有数据保留么?” “有,但需要一点时间。”机修部的人回答,“我们已经在调取回收参数了,完全修复大概还需要……一到两个小时。” 殷屿应了一声,眉头微皱,居然需要那么久? 那也只能继续等待了。 “打捞舰上有载人潜艇及深海单人推进器。”孟霄说道,她轻轻呼出一口气,“我可以先下去。” “还不清楚底下到底是什么情况,贸然下去太不理智了。” 这里只有他们三人,殷屿毫不客气地直白否定。 孟霄张了张嘴,还没来得及再说什么,方博的电话就急匆匆地挤进来了—— “孟局!殷队!有情况!” 殷屿第一反应是水下打捞队又出了什么岔子,下意识地问:“楚昭钦那边出事了?” 他话音刚落,就听一旁贺连洲发出一声不轻不重的哼声。 殷屿偏头看了贺连洲一眼,拧着眉又移开了视线,毛病。 方博很快回答道:“不是他们,他们的进展很顺利!预计再过半小时就能顺利返回母舰上了。” “是这道海底深沟。”方博说道,“我们先前一直在联络海事探测局,调取近几十年以来海域的海底地形变动数据,结果发现这道海沟是有规律性的。” 孟霄皱了皱眉:“有规律性?什么方面的规律?” 方博微颔首道:“它并不是长期一直存在的,它位于两处板块的移动碰撞带,两处板块的移动导致海沟的并拢,而地壳的移动、更深处海底火山的不定期喷发,又造成它的开裂。” “这道海沟的整体构造都极不稳定,很难说下一次的周期再次出现时,这片海底热泉带会不会崩塌断裂。”方博低声说道。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合拢规律被我们发现了。”方博声音有些激动,语速加快许多,“它的合拢并不是周期性的,并没有固定的时间长度,而是根据月球与地球的角度、对地壳移动的碰撞磨合,最后得出的计算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长久以来,海事探测局却一直没有发现这里有异常的缘故,他们从来没有认为这是同一条海沟,只当是海底又裂开了一条缝隙。 海洋一直在移动,一直在变化。 但在这道海沟之前,从未开裂到这样的深度,按照以往的记录数据看,这条海沟往年出现过的深度约莫只有七八百米,最深不过一千三百米,对于深海这片辽阔领域,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 殷屿和孟霄都没想到这条如此深邃而不可思议的海沟竟然还会合拢。 “那距离这次海沟合拢时间还有多久?”殷屿沉声问方博。 方博吐出一口气:“它已经出现了近三十七天,我们预估它会在第三十九天左右开始合拢,三天时间内彻底关闭,如同一片海底平谷。” 殷屿和孟霄都不约而同地倒吸了口气,这么算,留给他们的时间甚至不到三天,满打满算恐怕也就只有五天。 “时间不多了。”方博低声道,“我们还无法预测它再次出现会是什么时候,也不能保证再次出现时,海底的那片热泉带是否还存在着。” “并且,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巧合?”方博顿了顿,“这条海沟上一次出现的时间,正好处于我们正在打捞的这艘沉船当年失踪的窗口期。” 殷屿闻言瞳孔猛地一缩。 孟霄看向殷屿,她低声道:“现在你同意我争分夺秒下去了吗?” 殷屿深吸了口气,点头说道:“……那我只有一个要求,我要一起同行。” 贺连洲毫不意外。 孟霄也不意外,她点头应下,拍了拍殷屿的肩膀:“一小时后,准备舱室见。” 载人潜艇和无人潜艇都是平时养护满能量格的,但是仍旧需要在下水前进行一小时的激活唤醒充能。 这次负责执行载人任务的潜艇是斗龙号,这是一艘战斗型的载人潜艇,潜艇上携带了足够消灭一整支西方传统海事军-队的武力火药。 而随行的则还有另外两艘无人潜艇,分别是潜龙二号和潜龙三号,这两艘无人潜艇内部也能各自装载四枚重型水下导弹,但换取的代价是下潜速度。 考虑到水下可能有未知危险情况——先前在沉船底部出现的巨大齿痕,就是一个叫人无法安心的发现——在无人潜艇上安装四枚重型水下导弹,能够在危机时刻吸引注意、提供火力支援是非常有必要的,哪怕牺牲一点下潜的速度相比之下也是值得的。 除此之外,载人潜艇中另外配有四具单人推进器,它通过了对海底两万米深度压强的模拟强度测试,能够满足人类出舱对海底自由探索的需求。 不足之处则在于,单人推进器非常沉重,对使用者的身体要求极高,它是十年前研发的深海单人潜艇的变体,不适合在水深不足两千米的海域中使用。 使用单人推进器都需要有考核的使用资格证明,孟霄和殷屿都有。 至于贺连洲,他满脸无辜又无赖地眨眨眼:“我还需要这个?” 殷屿浅翻一个白眼,没有搭理贺连洲,只是钻进载人潜艇里仔细检查核对每一项出发前的数据。 过了四五分钟,殷屿才从里头出来,检查完毕。 三艘潜艇都在准备室充能中,殷屿、贺连洲和孟霄就待在一旁等待着。 预计还有不到二十分钟,三艘潜艇的充能就能完成,他们就可以下去。 没过多久,准备舱室这儿来了一行人,准备接应从沉船打捞那儿回来的楚昭钦小队。 十分钟后,七个人头一个接一个地从水池子里冒了出来。 这次的打捞很顺利,没有出现异常,也没有出现伤亡,所以按照正常的流程,他们在中间的水池室接受过滤和消杀,然后再从这里出水。 殷屿正在穿潜水装备,就见楚昭钦几人出了水。 楚昭钦看过来,眉头微微一挑:“要下海?这不就巧了么?” 殷屿:“……” 楚昭钦抹了把脸上的水:“也不知道是谁说72小时内连续下潜有多危险来着?” 殷屿:“……” 楚昭钦咧咧嘴角:“你对我说的话,我也同样给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行,注意安全。” “……谢谢。”殷屿顿了顿,无奈笑了一声轻轻点头。 楚昭钦见状也勾了勾嘴角,挥挥手,起身离开了这间准备舱。 贺连洲微眯着眼盯楚昭钦的背影,这人怎么话那么多? 男人话一多,必然要开屏。 “准备一下,我们要下去了。”孟霄开口。 贺连洲这才收回了视线,慢吞吞地扫了一眼殷屿,殷屿倒是没有多给楚昭钦更多目光,早就低头埋首整理清点自己的装备了。 贺连洲见状没有再多话,配合地进入潜艇舱。 斗龙号和潜龙二号、三号一道下水,预计需要五十分钟抵达海底热泉带。 三艘潜艇下去后不到半小时,打捞舰机修部处就发来了最新的消息—— “孟局,殷队,潜龙一号的影像数据已经修复好了,这是潜龙一号带回来的视频影像资源。” 殷屿应了一声,让机修部将视频发来,然后直接投放到了大屏幕上。 ——斗龙号能够设置自动巡航驾驶,正常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无人驾驶,这会儿已经设定好了下潜目的地,基本不需要殷屿和孟霄再操作什么。 两人仔细看屏幕,贺连洲也凑了过来。 屏幕上重新回放潜龙一号最后十秒的行进画面。 就见它驶过热泉,热泉带的尽头是一处能够一眼望到另一头的海底山穴通道,有两处海底漩涡在无人潜艇的正前方和左斜侧可见。 潜艇避开了漩涡前进,一切似乎都在正常的行进中。 然而就在几秒后,画面抖动,甚至没有过多挣扎支撑的画面,直接陷入了完全的黑屏失联里。 贺连洲见状忽然微微眯起眼,若有所思地看着屏幕。 “那一片海域的海底漩涡很多,潜龙一号很有可能被其中一处漩涡……”机修部的人低声解释。 “再往回倒退三秒。”殷屿打断了对面的解释命令道。 机修部立即重新倒退三秒播放。 “调慢速度,我要能看到一帧一帧的变化画面。”殷屿继续说道。 殷屿与孟霄逐帧逐帧地看,一直到最后,分解开的倒数三十帧里终于出现了一个画面—— 那是一个接近铁锈深红色的东西,和潜艇的漆身很像,出现在潜艇的斜前侧,几乎是潜艇视野的盲区角度,因此在整体画面中几乎不显。 它仅仅在画面的角落里出现了短暂的四帧,仿佛是吸附在了艇身上。 就在它出现后的下一帧,屏幕便开始猛烈晃动,没过几秒便彻底与总部断开了联系。 贺连洲眼里闪过一抹光彩,看向殷屿,果然他也能发现。 殷屿见状眉头紧锁,反复拉放这几帧的画面。 “你觉得这像是什么?”孟霄低声问。 殷屿抿了抿嘴:“不好说,但像是生物袭击。” “我也认为。”孟霄低声,她顿了顿,“你听说过海底巨型章鱼么?” 殷屿看向孟霄,巨型章鱼就生活在海洋中相对寒冷的水域,它也不是什么海怪传说,只是在无脊椎生物中的确巨大无比。 据记载发现的最大章鱼体长近十米,体重甚至能达到五百多斤,对于普通人类而言也确实是不可言喻的深海怪物了。 但也仅仅如此了。 殷屿挑挑眉:“它是挺大,但是比起我们的潜龙一号,它还没有这么大的力量。” 孟霄闻言不由笑了一声,她微微摇头:“我指的不是这个。我指的是你父亲和你母亲发现的那头巨型章鱼,看来他们一点也没和你提起过?” 殷屿疑惑地微微皱眉,摇头答道:“没有。” “那大概在你出生后第七第八年的样子,我记得在船上他们刚给我看了你上小学的照片。”孟霄回忆,“那天我们追踪到了一个怪物信号,仍旧是从海洋出发,我们一直追着它,直到一处位于大海中心的无人岛屿。” “我们在一片漆黑嶙峋的礁石间发现了这个东西。”孟霄眼色微沉,“它看起来几乎和礁石融为了一体,不止是颜色,还有它身上的纹理,都几乎一模一样,简直是天生的伪装高手。” “光是它的头部就约有四到五米长,而八条可收缩的腕长更是长达十七八米,最长的一条足有二十多米长,腕足上的吸盘直径约莫有六公分,如同一个个拳头大小,每一个圆盘的吸重力恐怕都不下数公斤。” 殷屿闻言瞳孔微微一缩。 章鱼往往能够拖采超过自身体重五倍、十倍、甚至二十倍重量的岩石,这样一头章鱼,能够拉动潜龙一号应该不在话下。 孟霄见殷屿的反应,就知道对方已经明白了。 她微微颔首:“这个庞然大物和我们所熟知的巨型章鱼完全是两幅模样,它就趴在礁石间,几乎一动不动,就在我们以为它可能已经死了的时候,它忽然窜向了一旁的沙滩。” “它的速度非常快,八条腕足就像是弹力带一样无比粗壮有力,带动它即便在陆地上都能够快速地移动。” “而更不可思议的是,当它移动到沙滩时,它身上的皮肤颜色、甚至是纹理都在不到两秒的时间里飞快改变了,它看上去完全就像是沙子,就连纹路都那么的相似。” “我们亲眼看见了它的‘变装’,它的身体在努力地收缩,像是在挤压空气,又像是在蠕动着什么,但是几乎失去了攻击的能力,所以我们就在一旁建立起了观测点。” “这是我们第一头近距离观测的怪物,但它只存活了不到十八个小时,当它真正死亡的时候,它浑身上下的模拟肤色全都褪了下去,变成了半透明近乳白的颜色。” 殷屿听着听着,不由微微一顿。 这么一说,他倒像是从殷容那儿听到过,但他的印象里,那是他的睡前故事。 主人公是爱垂钓的老头子,每次抛竿总有收获,他小时候可喜欢听殷容说那老头又钓上什么奇奇怪怪的收获,然后又做成各种美味佳肴。 殷屿捏了捏眉心,要不是孟霄提,他都快忘记过去母亲给他讲睡前故事的记忆了。 毕竟他从没有表现出那么热衷要听睡前故事的兴趣,而他母亲也不是很热衷讲述,只有他生病或者做噩梦的时候,才有睡前故事这样偶然的“福利待遇”。 “你怀疑袭击潜龙一号的生物,是你们曾经观测过的怪物种类?”殷屿问孟霄。 孟霄应了声:“很像不是吗?” 殷屿苦笑一声,如果是这么一头巨大无比的章鱼出没在那片海沟海域,那恐怕就算有额外两艘无人潜艇打掩护,也不够分散它的注意力——那玩意可是有八条随意伸缩、吸力巨大的腕足。 把他们的潜艇抛出杂技花样来都不在话下。 殷屿深吸了口气,他看了眼潜艇外部,看起来他们快到热泉了。 他已经能够看到一片片羽状的“瀑布”正倒挂着向上涌动,奇异而不可思议。 白色的、黑色的、黄色的,一片片,一丛丛,在荧光点点的海藻森林里,格外醒目显眼。 孟霄的注意力也来到了潜艇舱外的海底景象,她轻轻呼出一口气,低声喃喃道:“要是殷容廖庭他们看到这些,不知道该多兴奋多激动……” 殷屿没有说话,他看向外头,眼色微深。 就是这么一片看起来宁静又仿佛生机勃勃的海域,谁能想到这里又藏着那样闪电般的猎杀者? 第111章 开局第一百一十一天 没驶出…… 开局第一百一十一天· 潜艇慢慢驶近海底热泉区域。 眼前井喷出来的热液犹如瀑布, 但它同其他瀑布不同的是,它既不遵循地心引力向下流动,也不水平流动,反而朝着上方, 如同羽状的开叉。 难怪海底热泉总被称为海底的工业厂区。 这一片片喷涌出来的热液就是工厂的烟囱, 而热液喷涌出来的泉口附近, 又是大量的海底矿物资源汇聚之处, 极为富饶, 是极有价值的“热液矿床”。 载人潜艇在一处平坦坚实的热泉附近岩基处停了下来。 再往里, 留给载人潜艇的驾驶空间太小,喷涌的气流容易影响潜艇的不稳定性,更适合单人推进器这样的小型设备穿梭。 殷屿一行人打算就在这里出舱。 孟霄打开推进器内部的通讯设备:“斗龙号出舱,各频信号确认。” “孟霄,确认。” “殷屿, 确认。” “贺连洲, 确认。” “你们现在可以出舱了。”方博在打捞舰的操作台前说道,他看着眼前各个操作推进器的视野分屏及无人潜艇的视野分屏,轻轻呼出一口气,“我有你们的视野了,注意安全。” “收到。” 斗龙号的水下船库缓缓升起舱门,三架单人推进器依序驶出斗龙号的下方船库。 每一架单人推进器都内含八枚发射光弹, 用以洞悉海底环境, 以及一个生物样品采集机器人,便于采集携带海底泥矿等地质样品。 推进器内有恒温、平压等生物环境控制, 尽管活动空间十分狭窄,但至少能缓解驾驶者在深海中的所有不适,更快适应深海行动。 “水下出舱后的行动由殷屿指挥。”孟霄在无线电中开口。 她很清楚她已经不在前线行动太久, 在紧急情况前的判断力和行动力不如一直位于前线的殷屿,带队行动的主权应该交给更能胜任的人。 殷屿闻声往孟霄的推进器那头看了一眼,应声下来。 他开口说道:“推进器内的含氧量能够支持单人在海底最多四十八小时的生存所需,你们可以在操作台的右下方看到红色的百分比数字,那就是当前推进器可供给的含氧剩余量。” 贺连洲闻言往右下角扫了眼,显示99%。 他觉得殷屿像是在给他特意解释的,他弯弯眼睛。 “在行动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注意推进器内供氧剩余情况,以免行动时发生碰撞等意外情况而出现供氧设备漏氧,一旦发现供氧情况不在正常损耗范围,即刻通知,并且返回潜艇。” “同理,在剩余含氧量的数字上方,有另外一个绿色数值,那代表舱内的压强平衡情况,一旦数值掉入80以下,说明推进器有部位损坏,必须尽快返回潜艇。” 殷屿重复强调了推进器内部几个重点数据的着重关注,对于深海行动,再谨慎小心一万倍都不嫌多。 哪怕这些操作台的每个按键对他们来说都已经熟记于心,但是殷屿仍旧习惯了每次行动前,都要强调一遍注意事项。 贺连洲听得心里美滋滋的,看吧,还不是为了他,也就他算个外行了,不说给他听还能说给孟霄听? 三架推进器驶进了热泉带。 他们的周围都是一口口往外喷涌的“烟囱”,推进器的视野都受到了这些烟雾的阻隔* 。 温度高于300摄氏度的热泉喷射出来的“烟雾”往往是硫化物含量极高的黑色,浓烟滚滚,仿佛随时都会有岩浆从烟囱里喷溅出来一般; 而温度介于100至300摄氏度之间的,大多是白色,却也极有遮挡力

相关推荐: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差生(H)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烈驹[重生]   醉情计(第二、三卷)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鉴昭行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