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云泥 > 第78章

第78章

他不怪白羡鱼曾经打他。做错了事,挨打是应该的。他也不怨恨白羡鱼的轻视慢待。从出生起,他们就在两个世界。 他只是真的很激动,恨不得肝脑涂地,来报恩情。 “第一件事,”叶娇等他起身,唤他道,“去大学习巷的路上,拐到兵部府衙,帮我给哥哥带句话。” 她眯着眼笑道:“这是假公济私,你可别告诉别人。” 林镜连忙说不会,紧张的心也渐渐松弛。 叶娇笑着打开卷册,毛笔梢点着自己的额头,正色道:“好了,现在来看看,怎么给你排班。” 叶长庚怀疑自己在叶娇的监视之下。 傍晚他原本要等放衙后跟同僚吃饭,叶娇让人捎话来,说家里做了他的饭;第二日他正跟人高谈阔论,昨天那个瘦瘦的小武侯又来了,提醒叶长庚说,明日是叶夫人的生辰,记得今日要备礼物;第三日当然提醒回去给母亲过生辰;第四日总没事了吧,叶娇又派那个小武侯来,说她想吃西市的酱猪脚,请哥哥回家时带上。 还特意嘱咐说:“多加一勺黄豆。” 叶长庚抱着胳膊摇头。 兵部可比西市远多了,有这个来提醒的功夫,小武侯就买两回猪蹄了。 叶娇的心思他明白,就是要让他放衙就回家,别在外面吃喝。 可叶长庚今天憋不住了。 他是风风光光从北地回来的,想请他吃饭的人排成了长队。 不熟络的人他不搭理,但几个书院里的朋友已经约了他好几次,想去大学习巷吃烤全羊。再拒绝下去,难免被人说是因为青云直上,看轻旧人。 他把送消息的林镜拉到一边,塞给林镜一块碎银。 “你知道安国公府吧?” 林镜点头。 叶长庚揽着他的肩膀道:“你去把猪蹄送到门房,小爷我有别的事。” 林镜有些犹豫,叶长庚又唬他:“怎么?不愿意给叶武侯长办事?” 林镜立刻答应,一溜烟跑出去。跑到门口又回来,询问是哪家食肆的猪脚。 “来思味儿!”叶长庚响亮地回答。 因为有约,叶长庚今日的差事办得很快。 兵部花费一个月,分析了吐蕃的兵力分布、军械情况、排阵布局、朝内主战劲敌以及能拉拢的朝臣,写成奏疏,外罩牛皮纸,用火漆封缄,差叶长庚亲手呈交枢密院。 林镜走后,叶长庚便快马加鞭去送奏疏。 一路上他护好奏疏,遇到友人攀谈,也没有停步。 直到送交枢密院,按日晷上的时辰,签了送呈表格,叶长庚才阔步离开。 可以去欢聚了。 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为了安抚妹妹,一定给叶娇留两条羊腿。 叶长庚离开大学习巷,已经是深夜亥时。 走到巷子口时,几个值守的禁军跟叶长庚打招呼,叶长庚豪爽地把羊腿丢给他们一只,笑道:“吃了暖和。” “再来壶酒?”禁军开玩笑道。 “这会儿你们有差事,等闲了,别说几壶,咱们一起喝到大醉!” “那就多谢将军。”禁军抱着羊腿向前走,和前往巷子深处巡视的武侯擦肩而过。 而此时还有几个人,已经溜进大学习巷。 封名是最早到的,他是守时的人。 亥时末,桑青来到了。 “偷这里?”他有些犹豫,“这巷子里都是武侯和禁军。” “怕什么?”封名咬牙道,“有我给你守着,就算你被人抓走,我们大人一句话,也就放你出来了。不过咱丑话说在前头,你若万一被谁拿住,想让我救你出来,不能说是我给你望风。你最好说是林镜,他正好今日值守。” “放心。”桑青道,“偷什么?” “吐蕃使团今日买了一幅字画,就放在书房桌案上。” “字画?那能值几个钱?”桑青大失所望。 封名背靠围墙,双手抠弄手指,哼道:“是道玄的画,价值万金。” 桑青张大嘴巴,叹道:“乖乖!” 他的心砰砰砰剧烈跳动,果然,他转运了,要发财了! 桑青翻墙入内,吐蕃使团的守卫很松懈,按照封名提供的路线,很快找到书房。 桌案上果然团着一幅画。 桑青来不及看,拿起画就往外走。 他顺着来路返回,刚翻过围墙,突然听到有人嘶哑着嗓子喊:“抓贼啊!有贼!” 桑青被吓得魂飞魄散,封名早就不知所踪,他顺着墙角向前跑,没跑几步,就被巡夜的禁军当场按住。 “你是谁?偷了什么?” 禁军抖开画,从里面掉出一张两个巴掌宽,翻折好几层的纸。 桑青正寻思这画怎么才这么大,便听禁军道:“这……怎么那么像咱大唐的奏疏呢?” …… 第86章 这是张名贵的宣纸,高约四寸,宽仅两寸,夜色中看不清上面写着什么,但每幅六行,每行十八字,规矩方正,这是奏疏的标准格式。 且这种大小,不仅是奏疏,还是奏疏中需要封在皮匣中呈送的秘折。 大唐的奏疏,怎么会在吐蕃使团手中,被一个贼偷出来? 抓住桑青的禁军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他们收起奏折和画卷,把桑青绑得严严实实,派人禀告副统领严从铮。 而大学习巷内的动静也惊动了在此巡查的武侯。 林镜按刀赶来,同桑青打了个照面。 桑青假装不认识他,眼神躲闪着垂下头,窝起一团惊惧和怒火。 帮忙望风的封名哪里去了?他应该会兑现承诺,救自己出去吧? 封名已经离开大学习巷,一路躲避巡查的禁军和武侯,全身而退。 那幅道玄的《释迦降生图》,是吐蕃使团昨日购买的摹本,假的。但那本有关吐蕃兵力和军机的奏疏,是真的。 事关宗庙社稷、安邦定国,比多少幅名家真迹都要贵重。 今日傍晚时分,封名把那本跟枢密院里一模一样的奏疏,亲手放进画内,然后指点桑青去偷。等桑青得手回来,再大喊捉贼。 做了这么多,按照主人的意思,明日会听到三个消息。 ——吐蕃使团偷窥大唐军机,和谈破裂; ——安国公府叶长庚泄露军机、叛国投敌; ——武侯长叶娇纵容部下与贼勾结,以权谋私。 三条罪状,将会让晋王李璋继续驻守北地、扩充军中力量;会让安国公府大难临头,再也无法翻身。 但除开这三条,说不定还会有别的意外收获。比如刚刚获得陛下宠信,正在甘州赈灾的楚王李策。 当然,封名觉得百里曦这么做实在有些麻烦。 为什么不能直接刺杀呢,对敌人最大的敬意,是亲自把他从这个世上除名。 自从被提拔为禁军副统领,严从铮便不需要深夜巡街值守。今晚他是被家仆从睡梦中唤醒的:“公子,有禁军求见。” 严从铮猛然起身,家仆的话还没有说完,他的脚已经踩在地上。因为和衣而眠,很快便能出去见人。 “什么事?”严从铮走路带风,面色却很镇定。 能让这些人大半夜跑到府上禀告,必然是大事。 禁军连忙递上画卷和奏疏,严从铮只瞥了一眼,便觉得奏疏上的字似曾相识。但他过目的文书有很多,说不定是京都哪个部堂的,也无需大惊小怪。 但严从铮再仔细看了两行,才发觉这是兵部秘奏。 “哪儿来的?”他的眼睛盯紧部下,从对方的每句话里,判断真假。 “捉了个贼,”部下道,“贼从吐蕃使馆偷出来的。卑职觉得这件事很严重,才贸然打扰将军。” 严从铮把奏疏收好,沉沉点头:“你做得对。走吧,把这些东西送到京兆府去。” 不仅严从铮毫不迟疑,就连刚刚睡下不久的京兆府府尹刘砚,也不敢怠慢。 他从禁军手中接过赃物,打开奏疏只看了一眼,便连忙合上道:“兹事体大,恐怕本官要请兵部官员协查。” 抓一个毛贼是小事,这份奏疏是不是真的,才重要。 于是兵部侍郎姜敏也从睡梦中爬起来,跑到京兆府来。 这份奏疏是兵部整理后,姜敏亲自书写,上呈兵部尚书签批,才转呈枢密院的。 姜敏四十来岁,瘦长脸、宽眉明眸,比其他兵部官员儒雅些。姜敏不善武力,但是传言是姜太公后人,故而熟知兵法谋略、多谋善断。 他拿起奏疏,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冷汗淋漓抬头道:“这不是本官的字。” 刘砚一口气吊着,此时总算长舒一口气道:“那就好。” 可姜敏随后又道:“但这个内容,是真的。” 字不同,内容一样。也就是说,有人誊抄了一份兵部奏折,送给吐蕃使团。 这是通敌叛国的死罪。 所以兵部侍郎会比刘砚和严从铮更加震惊。姜敏面如死灰,拿起奏疏的手止不住地颤抖,时不时抬头看向刘砚,怎么都无法平静下来。 他倒宁愿这份奏疏是送到枢密院的那一份。 那样的话,是枢密院弄丢了奏疏,跟兵部就没有关系。 如今字迹不同,必然要查出是谁写的。兵部和枢密院都要查,查一个底朝天,就算平素干净的,也难免会被趁机栽害。 “几更了?”姜敏突然问道。 “五更天了,”刘砚揉了揉眼睛道,“上朝吧。” 如此大事,当然要上朝,要禀告皇帝。 至于怎么查,怎么审,都看君意如何。 皇帝当然要审。严审、细审,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而且因为牵扯到朝臣,京兆府已经没有审查权力,这件事便移交给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虽然没有明说是三司会审,却已经拉足了三司会审的架势,只等哪个投敌的朝臣落网。 顷刻间,兵部和枢密院人人自危,唯恐铡刀落到自己头上。 一般情况下,大理寺负责案件审判,御史台负责案件监察,刑部则负责复核。但是这次查

相关推荐: 皇上,喜脉啊(H)   亲亲学长   野草风   若不相欠,怎会相见   蓬山远   邪情恶魔(H)   穿成山里糙汉的锦鲤妻   苏蒹葭沈鹤亭   无限制开挂   重回六零,暴富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