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云泥 > 第232章

第232章

臣中为她另觅夫婿吗? 她抬脚走出严府,在门口站了一会儿,踏上马车,双手捂住脸,无声地哭了。 高福迈步进屋,说有圣谕,严从铮便要从床上起身,被高福按住。 “知道你伤得严重。”高福道,“鲁氏余孽,罪无可恕!” 如今已经定案,是鲁氏余孽放火烧严府,搅乱巡街武候视线,同时劫狱。 严从铮道:“严氏一族辜负圣上隆恩,同样罪无可恕。” “严氏有你,”高福感慨道,“幸亏有你。” 如果不是严从铮,株连受死者更多,严氏就此灭门。 安抚过严从铮,高福开始宣诏。 因严从铮伤重,皇帝准他就任四品中大夫文散官,可在伤愈后自由出入京城,等待调命。此外,皇帝还恩准他安葬此次因谋逆受死的严氏族人。 严从铮大为震动,感激地起身,因腿伤严重,只能扑倒在地叩首。 能安葬族人,又能实现云游四海的夙愿,顷刻间,他心中挂念的事全部得到成全。 严从铮原本就无意加官进爵。功名利禄对他来说,只不过是家族强加给他的使命罢了。 他喜欢读书,后来又想仗剑天涯,游遍大好河山。 如今没有人再绑缚他、强迫他,家族覆灭、孑然一身后,他竟得到了自由。 严从铮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大哭一场。 高福扶着严从铮起身,交给他升任中大夫的任命书,又给他另一件东西。 严从铮展开卷轴,神情微怔。 高福道:“今日紫宸殿内,舒小姐为严大人作证,摆脱了严大人劫狱的嫌疑。圣上有意为你们赐婚,诏书都写好了,舒小姐却不愿强人所难,推拒了。” 严从铮看着诏书上他们二人的名字,久久不语。 高福又道:“圣上说,他已经赐过两次婚,被舒小姐拒绝两次。这诏书他不再收回,如果舒小姐不要,就转交给你。娶不娶,全在你一念之间。” 严从铮合起诏书,交还给高福,高福没有收。 “圣上说了,”高福按住严从铮的手,“他不再收回。” “这不合规矩。”严从铮有些疑惑。 舒文以后会嫁人,他手里拿着圣上为他们赐婚的诏书,算怎么回事? “你就权当是纪念吧,”高福道,“这些事后,严大人应该也能发现,命运叵测,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说不定你会喜欢上人家,求着娶呢? 高福说完就带人离开,脚步很快,唯恐身体几乎残疾的严从铮会爬起来,把诏书塞进他怀里。 严从铮没有追上去。 他把诏书放在床头一摞书籍的旁边,微微摇头。 接下来要做什么? 去买几口薄棺,安葬父亲、继母、姐姐,以及被牵连处死的族人。 偌大的严府,被火烧掉一半,拆掉许多,只剩下空寂的东厢房。 他将把他们的灵位摆在家里,然后离开京都、做个闲人。 京兆府和大理寺忙了两日,逃犯全部抓获。 恰好行刑日期已到,大理寺不敢拖延,几乎是前脚抓住,后脚便绞死拉倒。尸体丢进乱葬岗,同端午前夜死去的人一起扔进土坑,覆盖石灰,再埋一层薄土。 几日间,京都四周的野兽几乎都聚集到乱葬岗附近。 它们刨开土壤,掏食尸体,一个个在夜色中流着红色的涎水,眼神可怖。 如李璨当初所说的那样,这些人还是要死,只不过是在得到越狱的希望后,再悲惨地死去。 “二哥似乎不太开心。”东宫内,李璨用银匕扎起一块桃肉,送入口中。 桃子汁水丰富,他很满意。 太子李璋立在书架前,目色沉沉寻找一本书,没有回答。 傅明烛坐在李璨对面,忍不住道:“能开心吗?严从铮那小子毫发无损。” “烧伤了,怎么能叫毫发无损?”李璨道,“而且二哥不想让他去云州任职,这不是做到了吗?” 严从铮如今只是有些俸禄,毫无实权。 “真让人窝火!”傅明烛拍案道,“明明就是他劫走李北辰,大理寺的蠢猪没能抓住他。” 李璨干笑一声。 “算了,”他幽幽道,“魏王父子已死,这件事已经结束。不想挨骂,就别在父皇面前提这件事了。” 李璋已经找到他要的书,闻言点头道:“算了,明烛你能全身而退,也已经是万幸。” “这要多亏六殿下给找的替死鬼。”傅明烛难得说一句李璨的好话。 李璨立刻道:“可以千金酬谢。” 傅明烛脸上的笑意顿时消失。 “殿下举荐鲁氏余孽偷黑火药的时候,可没说还要给你银子。” “我不要,”李璨摇头,“那人提前把父母妻儿送走了。父皇一念之仁,也未株连他的亲人。一家老小总要有点营生糊口吧。一千两银子,给他们买个临街铺子租出去吧。” “殿下倒是活菩萨。”傅明烛道。 “这是做好事。”李璨用傅明烛曾经说过的话回敬他,并且话锋一转道,“赵王妃回雍州去了,崔氏还好吧?” 李璋翻开手中的医书,点头道:“还好。” 赵王李璟手提礼物,站在帝师崔颂府邸前,等到双眼冒火。 崔颂也住在雍州,皇帝命李璟先拜会崔颂,求崔颂陪他去岳父家致歉。 然而门房进去禀告,迟迟未归。 崔颂被尊为帝师,竟连请他入内吃茶的礼仪都没有。 雍州城不大,街巷也不如长安城繁华,李璟觉得自己站在大街上,像一只孔雀落进鸡窝,非常不和谐。 他忍不住就要踢门,门却恰巧打开,李璟猝然收腿,还是差点踢在门房身上。 “怎么说?”李璟气道。 “对不住了殿下,”门房恭敬道,“我们老爷端午前离家,住山里避暑去了。” “避暑?”李璟的确觉得有些热,“什么时候回来?” “到秋季。”门房道。 李璟可不怕对方去避暑,大不了进山一趟,把他揪回来。 “哪座山?”他追问道。 “九嵕山。”门房道。 李璟顿时怔住。 邪门儿了,谁会跑皇陵去避暑?不怕阴气重吗? 这可怎么办? 他不想再一个人睡了。 …… 第256章 李璟站在原地想了想。 父皇让他来请崔颂,他已经来过一趟,不算抗旨。 跑去九嵕山请? 算了,最近都没带泰山石,别再撞上什么邪祟。 李璟招呼车夫:“走,去王妃那里,把礼物带走。” 门房目瞪口呆,看着他们把放在门口的礼物抬走,一块点心都没有留给崔颂。 马车拉着李璟扬长而去,扬起漫天土尘,全落在门房脸上。 门房咳嗽着摇头,连忙合上府门。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啊。 崔锦儿的父母没有难为李璟。 岳父名崔颐。 颐,《周易》第二十七卦。 雷出山中,万物萌发。昭示要思生养之不易,从而谨慎言语、避免灾祸,节制饮食、修身养性。 崔颐如今并未在朝为官,却因为学问渊博,乃本朝名流大儒,故而有不少学子慕名前来求教。 于是崔颐在雍州办学,潜心授课。门下既有世家子弟,也有寒门学子,近百人众。 他年近六十,身体强健、面色红润、头发漆黑,看起来也不过四十来岁。只有眼神不太好,脖子里挂着水晶镜片,看书时需要隔着镜片。 崔颐三十来岁才生下嫡女,宠爱崔锦儿,连带着也宠爱他这个女婿。 李璟刚到不久,桌案上便摆满了美酒佳肴。 崔颐陪着李璟用饭,他吃得少,劝得多,李璟不知不觉,已经有些醉意。 “岳父大人,”李璟不小心碰掉筷子,他捡起来,规规矩矩摆在碗边,道,“多谢您收到我的信,就把锦儿接过来。锦儿在做什么?怎么不让她来见我?” 崔颐同妻子对视一眼,又给李璟夹了一筷子菜,和气道:“养胎之人,怎可乱跑乱动?” 李璟刚捧起碗,听到此处怔怔抬头,问:“你们……知道了?” 崔颐拿起帕子净手,崔夫人轻摇团扇,淡淡道:“她那个身子,若非穿着宽松的衣裙,几乎就要遮不住了。” 说起来,崔锦儿已经怀孕四个多月了。 难熬的孕吐过去后,她担心孩子出生体弱,只要醒着,就在吃东西。孩子怎么样暂未可知,崔锦儿已经胖了一圈。 李璟笑起来。 怀孕却不能告诉别人,犹如素袖藏金、锦衣夜行,已经让他难受很长时间。 岳父岳母知道,不是坏事。 按照小九的安排,他这次也不必把崔锦儿接回去。就住在雍州,陪崔锦儿待产。 若朝廷催问,便上奏皇帝,说无意间发现王妃已经怀孕,不敢挪动,怕伤胎气。 有崔氏族人护着崔锦儿,远离京都那些龌龊事,他这个孩子便能平安降生了。 不过…… 李璟在笑,崔颐和崔夫人却没有笑,反而神情严肃起来。 怎么回事啊? 他们明明也在盼着这个孩子。 “赵王殿下,”崔夫人手中的团扇磕在桌案上,问道,“你们成婚十年未能孕育的原因,查清楚了吗?” 李璟的笑容渐渐僵硬。 “以前,以前,”他吞吞吐吐道,“我们两个身体都不太好,这不是吃了很多药,总算有了效果吗?” 崔夫人丢下团扇起身。 “既然如此,”她冷笑道,“便请赵王把王妃接回京都吧。” 李璟神情错愕,看向崔颐。 好在崔颐态度很好。 “你这个样子,岂不是在赶孩子走吗?”他斥责崔夫人,然后转头看向李璟,“我们把锦儿送回去。怎么接的,怎么送。” 李璟酒醒了大半,眉毛耷拉下来,脸若苦瓜。 他明白过来,八成是崔锦儿告状了。 怎么能这样呢,说好了不要告状的。 他不想同母后和兄长决裂,也不想让

相关推荐: 穿到虫族和军雌相亲   [风云同人]你若救不醒他   爱情在香港落机   九爷别虐了,夫人带崽跑路了   龙傲天兄长他是弟控   冷面上司居然是哭包黏人攻   师父总是不理我   野草风   腹黑竹马:小青梅,吃不够!   很纯很暧昧加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