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云泥 > 第268章

第268章

候?”朱彦终于觉得有些不对。 “一千,”叶长庚道,“我们不去云州。楚王说若只能硬碰硬,便需要灵活机变。去云州,可算不上灵活机变。” 夜色掩护大军,绕山路向西,沿黄河向北奔袭。 天亮进入草原时,有人在急行军中喘着气说话。 “这不是去云州!” “当然不是!老子又没转向。云州在东北,这是去西北。”一个刀疤脸的男人摸了摸胸口揣的胡饼,不屑道。 “去西北。”有人重复他的话。 “罗老二,你倒是不迷方向。大半夜行军,也知道去哪儿。”一个兵卒笑起来,另一个麻子脸的士兵接腔道:“我老大从不迷向。” “行啊张小庄,你没当逃兵。” 士兵们低声取笑麻子脸男人,道:“你们不是说自己是被叶将军抓来的,心里不服吗?” “服了服了,”麻子脸张小庄嘿嘿地笑,“只要不是送死,俺们就在军中干了!起码不愁吃穿。” 刀疤脸罗老二走慢一步,抬手拍了拍张小庄的肩头。 “傻子!”他森冷道,“这就是去送死!是往突厥境内送死!” 士兵们相互看看,没有被这句话吓到。 他们是大唐的军人,纪律严明、令行禁止。即便是送死,也会去。 部队继续行进,不时有斥候骑着马,快速向前传递消息。 今日的斥候,怎么这么多啊? 斥候多,消息也便多。 行军路上不方便铺设舆图,但是每道消息,都在叶长庚心中的舆图上,刻下敌军数量、编队、装备以及意图。 很奇怪。 当初他在书院,一个月都背不会一篇文章。可如今在战场上,他可以把军情记得分毫不差,并且从中分析出敌人的弱点。 “给他们一刻钟填饱肚子,不要吃太撑,不要饮水!”叶长庚突然起身,对部将道,“我们去偷袭敌军。” “偷袭?”部将觉得不可思议。 叶长庚是河东道行军大总管,他来打仗,应该在阵前骑着马匹,威风赫赫地检阅万军。 怎么也不该亲率八千人,去偷袭敌军。 这样是不是太没面子了?说出去让别的同僚耻笑。 但部将不敢反驳,应喝道:“我等一定尽心竭力,无论突袭哪里,一定要打赢打胜!把突厥人打怕。” “千万不要!”叶长庚正色道,“我们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小胜即可,且不能贪功冒进。要让突厥首尾无法相顾,以为哪里都有我军,却哪里都找不到。贺鲁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们会绕到他背后打!” 李策要他灵活机变,这便是他的灵活机变。 “那如果贺鲁收到军情,围剿我们呢?”部将蹙眉道。 “那就正好,”叶长庚眼神冷冽,“正好分散他们的兵力,解云州之围。” 也就是说,打是次要的,打死多少突厥人,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用自己吸引贺鲁,引来千军万马,解云州之围。 几位部将脸上都有片刻的犹豫。 他们不怕死,但是…… “将军,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陷在这里回不去,云州怎么办?朔州怎么办?”有人小声提醒。 叶长庚咽下最后一口干粮,决绝道:“出发之前,我已经安排妥当。大唐的每位将军都不差,都能代替我,镇守城池。” 那便也不必多说什么。 几位部将沉沉点头。 就让突厥人看一看,什么叫出其不意,什么叫舍生忘死。 “杀了他!不用活捉!” 突厥营帐中,贺鲁丢下一道令旗。 这个突然出现在云州城外的将军,实在难缠得很。贺鲁原本要活捉对方,如今为了减少死伤,不得不改变战术。 杀了他,杀了他才能提振军心。 就不信区区三千人,还能撼动十万大军吗?若不是他趁夜色突袭,若不是战场窄小,不利大军涌入,昨夜何至于如此狼狈? 军将带着令旗飞奔而去,贺鲁忍不住掀开营帐,远望长城。 他在最安全的地方指挥战争,心中急切。 向前,突厥的铁蹄要继续向前,踏破云州一路向南,扼住长安城的咽喉。 “报——”一声急报惊醒了贺鲁的美梦。 “云中城外有敌军突袭!” “云中?”贺鲁三两步走近探子,厉声询问,“怎么可能?唐军怎么会在云中?” 云中城在云州西北,是突厥军队的后方。 “对方兵力如何?” “还不清楚。” “再探——不,”贺鲁脸上的肌肉像痉挛般抖动,下令道,“调两万军,前去剿杀。” 天亮时,云州刺史尹世才等来了叶长庚调拨给云州的三万兵马。 有了这些兵马,城中守军顿时军心大振。 虽然知道仍然寡不敌众,但是每多一人,就多一分胜算。 尹世才站在墙头,看着远处已经没有硝烟的长城。 “关城门吧。”他低声下令,有些哀伤。 “再等等吧。”部从道。 “不能等了,”尹世才摇着头,“可惜严大人青山埋骨,本官连一口棺材,都无法给他买了。” 他说着挥袖擦脸,再次命令:“关城门吧,严大人让我们等到天黑,我们已经多等了一整个晚上。” 他们大概不知道自己胆小,以为一个晚上很好等吗? 尹世才有好几次都想偷摸把城门关上,不然怎么也睡不着觉。 “严大人啊……”他呜呜地哭着,走下城墙。 “我大唐那三千守军啊……”他终于哭出了眼泪,也走到城墙下。 城门前的士兵纷纷起身,恭敬地看着尹世才。 尹世才在这样的目光中站直了些。 “关城门。”他决然道。 …… 第296章 城门原本便只留了半扇,听到命令,时刻准备关门的士兵合力推动城门。 厚重的枣木门像分隔生死的界限,一点点缩小。起初还能看到外面竖立的荆棘、宽阔的步道,后来便只剩下窄小的一个方框。 方框再缩小下去,便是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了。 城内许多百姓已被征作丁壮,此时丁壮的家人正送来早饭,他们看着这一幕,忍不住面含悲戚。 三千人,连带那位将军,都死了吗? 一个都回不来吗? “大人,”一片死寂中,有个孩子开口问道,“那位带兵哥哥,也死了吗?” 带兵的哥哥?说的是严从铮吗? 尹世才转过头。 孩子见他看过来,再问一句:“爷爷,能不能救救他?” 尹世才脸一黑。 我也没比严从铮大几岁,怎么他是哥哥,我是爷爷? 一个男人责备突然说话的孩子:“阿瑶!别多嘴!回不来,肯定就是死了。” 年约十岁的小女孩踮着脚向外看,抬手指向那个狭小的门缝。 “大哥哥死了,他的马也死了吗?” 他的马? 尹世才猛然看向城门,透过那条窄长的缝隙,看到极远处,走来一匹马。 那匹马高大健壮,只是套马的笼头被砍出一条缝隙,马鬃烧掉大半,半边褡裢掉在地上,同长长的缰绳一起,拖拽着前行。 无人控缰,马上没有人。 只有一面军旗绑在另半边褡裢上,随着战马的行走,起起伏伏、迎风招展。 “没人吗?”尹世才靠近城门,喃喃问。 城门稍稍拉开一点,模模糊糊,能看到远处伏在马背上,慢慢靠近的士兵。也有徒步回来的,相互搀扶,每走一步,都似乎用尽了力气。 看到那军旗上的字,看到那熟悉的军服,尹世才神情激动,双手猛然挥动道:“开城门,放吊桥。” 他向后几步,又唤城墙上的人道:“后面有追兵吗?数一数,回来了多少人?” 后面没有追兵,回来的仅有三百多人。 三千人去,三百人回,这一日一夜,不知他们经历了怎样的鏖战。 百姓主动上前,抬起伤员,带他们去治伤、用饭、休息。 小姑娘阿瑶也在人群中寻找,却没找到那位把他们带进城门的哥哥。 严从铮没有回来。 “严将军让我们先回,”一个士兵道,“他留下来断后了。” 数万突厥军,他一个人断后,怎么可能活着回来? 城门再次关闭,腰杆木锁锁住竖栓固定横栓,后面再用巨石堵住,最后再锁一道内城门。 城外已没有同袍。 茫然四顾,尽是敌军。 “死伤多少?” “七百。” “退!” 叶长庚时而在阵前冲锋,时而下令撤军逃跑。 他们随身带着吃的,不需要埋锅造饭,也更能隐蔽行迹。 好消息是,贺鲁因为他们,推迟了进攻云州的时间。 坏消息是,贺鲁抽调两万兵力,七日后,把他们围在了云中城西北。 “咱们这回,还跑吗?” 军卒中,有个不起眼的男人道。 “张小庄,”刀疤脸的罗老二把怀里最后一块胡饼拿出来,拍在同伴身上,“吃了这个,”他抬手绑好张小庄大腿上的绷带,嘱咐道,“别做饿死鬼。” “当然要跑。” 叶长庚挥剑在地上画了几条线,高耸的是山,蜿蜒的是水,几条可以行军的道路纵横交错。 “我们在这里!”剑尖指向某处,叶长庚道,“我们佯装从这里突围,只留下两千人,其余人背向而行,走山路,从这里离开,回朔州。” 终于要回朔州了。 只是能不能活着回去,还要看天。 “希望是晴天。”叶长庚最后道。 “为何?”部将神情不解。 叶长庚手中的剑在空中挥过,起伏间宛若银河。 “这座山里最好走的路是水路,沿着河流向下,便能躲过突厥追兵。但是只要下雨,河水便会没过大腿,引发山洪。” 部将们面面相觑。 出发前只挑了精壮擅骑射的军将,没有挑会凫水的啊。 “没有别的路了吗?” “没有,”叶长庚道,“你们带队先走,千万别走错了路

相关推荐: 尊师重捣(H)   三国之曹家逆子   仙者   苏蒹葭沈鹤亭   有瘾(1V1)   苏简溪厉霆骁   roushuwu.xyz暗里着迷   表面姐妹[无限]   蓬山远   娶了相亲对象的姐姐(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