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云泥 > 第278章

第278章

守军不争不抢,端着各自的碗蹲下吃饭。 每人一碗菜,两个馒头。他们并不急着吃完,一面吃,一面聊天。也有吃快些的,再去盛一碗。 伙夫并不阻止,看来粮食足够,还没有定量,也并未配额。 塔楼上的突厥士兵观察许久,忽然见城墙上出现两个人。 一个身穿武将制服,一个身穿文官官袍,武官那个看身形,应该是叶长庚。 只见他们走到城墙垛口处,说着什么话。 当然听不到,不过看形态动作,应该不是在吵架。 突厥士兵听不到的那句是:“大人,你能不能打个嗝?” 这是叶长庚在劝尹世才。 他们原本在城楼内用饭,听说突厥那边有士兵瞭望探查,便走出来看看。 探查,自然是查军情。 军情包括兵力、兵种、装备、将领、粮草等,而对于攻城者,最在乎的自然是对方的粮食够不够用。 李策交代过,不能让突厥人发现城中缺粮。 “打什么嗝?”尹世才面露不满,“将军您把军内口粮同百姓分食,其中城墙上的守军吃得最多最丰盛。本官还以为来你这里能打打牙祭,没想到将军请我吃野菜汤。” 吃野菜汤是不可能打嗝的,死也不行。 叶长庚无所谓地笑笑。 反正打嗝那样的动作,隔得太远对方也看不清楚,他有更好的办法。 转眼士兵全都吃饱,两个伙夫提起还剩下半桶的饭,转身下城墙。 他们走得很慢,走到士兵看不到的地方,靠近垛口,提起饭桶,“哗”地一声,把剩饭倒下城墙。 城墙很高,都是台阶,提上提下实在太累了。 干脆倒掉。 “饭!”站在垛口旁的尹世才发现了这一幕,他捶胸顿足地喊,“那可都是肉菜,是馒头,白面馒头啊!” “大人稍安勿躁,”叶长庚安抚他道,“粮草断绝是不可能倒剩饭的,这是在迷惑敌军。” 即便能够理解,尹世才也惋惜得不行。 “怎么也给本官留两口,再倒啊。本官家里的粮食,全被叶将军搜走了。本官当初就不该当官,当官就不该来云州,来了云州,就不该忘记囤粮,本官……” 他失魂落魄地转身,缓慢走回城楼,去吃他的菜汤。 叶长庚注视着瞭望楼,果然见敌兵已经探查完毕,快速下塔了。 “格桑梅朵果然背叛了我!” 这是贺鲁听说云州城粮食多得在倒剩饭时,第一个反应。 “传令下去!”他厉声道,“无论是谁见到吐蕃公主,都给我杀掉!” 部将听令,无人再反驳追击唐军的决定。 “按理说长安会派援军前来。”有部将说出担忧。 “他们不会这么快,”贺鲁道,“格桑梅朵说太子盼着李策死,怎么会让粮草那么快到来?所以我们要快!要趁他们援军未至,多杀一个,就是一个!” “这一次只准胜!不准败!” “这一次杀敌兵,擒李策!” “大军开拔!” 多年以后,云州城百姓还记得突厥军队向东开拔时,他们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仍旧提心吊胆,并且饥肠辘辘,可起码能暂时活下去。 战事中短暂的休整时间,可以用来准备更多的守城军械,可以给战死的家人换上干净衣服,抬入薄棺。 云州城一片悲戚,却并无绝望。 叶将军在,尹刺史也在,楚王为了他们带兵离开,引敌军向东了。 朝廷会死守云州,他们这些世代生活在云州的百姓,也早已不怕战事。 只是——心中弥漫层层叠叠的担忧。 楚王那么好的皇子,会死在这场战争中吗? 千万不要。 各家各户简单小巧的佛龛前,云州百姓跪下去,点燃香烛,放上家中最后的吃食,虔诚地叩头祝祷。 ——“菩萨保佑,楚王平安。” “长生天保佑!”突厥军中,可汗贺鲁同样祝祷。 这一次他没有冲锋阵前。 谨慎起见,他藏身于军中某处,靠疾奔的传令官和旗语指挥部将,偶尔为了传令快捷,也会使用信烟。 信烟的口令按照突厥军中习惯,重新拟定确认,以免唐军看出端倪。 追击百里,总算追上李策的兵马。 他们依旧在逃命,迫不得已,才松散地列阵、寻找兵器。 像乱糟糟飘忽在山间平原的烟尘,看起来不堪一击。 “列阵!”突厥军中的号令却威武洪亮,伴随着高举的旗帜,很快列出方阵,打算痛击敌军。 对面呢? 那些雾岚般脆弱的唐军,还要逃吗? 没有,他们不是逃,是向两边散去。 向两边散,露出藏于身后的军阵。 像泰山的晨雾散尽,露出其后坚硬高大的黑色岩石;像山中的水汽散开,露出其后飞流奔腾的瀑布。 像猛虎藏于蔷薇花丛,这些假装乱逃的散兵之后,藏着大唐铜墙铁壁,藏着震撼人心的军阵。 这次是斜阵。 右虞候在前,左虞候和右厢军如鹰翅般展开,仍旧是骑兵在左右拱卫,仍旧是李策坐镇指挥。 贺鲁这次没有轻敌。 “全力迎击!” 一缕信烟飞上天空,那是他的命令。 而远在唐军阵内的叶娇,看着那道烟,满脸诧异:“突厥什么时候会制烟了?” 李策同样抬头,神色惊讶,手指握紧缰绳,坚毅的眼眸中涌动山呼海啸般的情绪。 “他!” 李策激动地失声道。 “他什么?”叶娇转头看向李丕,“这是什么意思?能看懂吗?” 叶娇曾在兵部做事,知道军中的信烟可传号令,根据高度颜色不同,有特殊的含义。 李策不见得知道,但李丕肯定懂。 李丕认真地看着那缕烟,直到散尽,才断言道:“啥也不是,他们放烟花呢。” 放烟花? 他们还没有死! 贺鲁庆祝得也太早了! 箭矢从天而降,敌兵铺天盖地,容不得他们继续讨论。 …… 第308章 大唐战鼓擂响,震慑敌军,也上达云霄。 唐军以二千五百人为一“都”,共一十五都。各都以旗语为令,分三队,先锋攻击,后两队备战。 令行禁止、不准有误。 突厥同样没有一拥而上。 这是车轮战,是消耗战,他们自信数倍于唐军,最不怕的就是消耗。 只有一点出人意料。 唐军冲锋陷阵,每一次都更迅捷、更勇猛、更不畏死。 仿佛他们的力气无穷无尽,他们的决心众志成城,他们被天神庇佑、绝不会死。 怎么可能? 他们也是血肉做的。 如果没有躲过刀枪,他们的皮肤也会被刺破。鲜血染红铠甲,他们疼得脸都白了,捂着伤口的表情甚至有些呆滞,匆忙地掏出伤药。 他们的骨头也并非钢铁。 盾牌砸上去、刀砍上去,也会断。 他们“哇哇”大叫,被同伴搀扶着浑身颤抖,又去推着同伴:“别管我!打!打他们!挡住他们!” 如果血流尽了,他们也会死。 死的时候他们会咒骂,额头抵着泥泞的地面蜷缩身体,落着泪水一句一句地喊:“娘啊,我疼。” “家,我想回家。” 只是他们又是不同的。 轻伤不退,撕掉衣衫三两下包扎,便继续作战。 即便被砍掉一只手臂,他们另一只手臂也还握着刀厮打。如果手脚都断了,他们便用牙齿,死死地咬住敌人的小腿。 牙齿嵌入身体,踢多少脚都不肯松开,最后只能把那个脑袋砍掉。 大唐的士兵有多少,这样的人就有多少。 怎么回事? 突厥士兵神情震动。 他们比自己的勇士还要勇猛吗?他们并非不怕死,却不畏死吗? 这样的士兵还有多少? 有这样的士兵在,他们怎么能打进长安城呢? 军心渐渐动摇,脚下的土地便似乎有些滚烫,烫得他们退一步,再退一步。 “不准退!” 突厥军将砍杀向后退的士兵,喝令道:“大唐军士只有三万!耗死他们!长安城就是我们的!” “我们将会得到万里沃土,得到美人,得到金银财宝、美酒佳肴!” “我们能退到哪里去?冰雪覆盖的荒原?饿死马匹的戈壁?我们的母亲孩子将要冻死在这个冬天!我们的子孙将世代咒骂我们的名字!若是勇士,不准退!若想活命,不准退!” 不准退,那便只有死战! 与同样不怕死的大唐将士,拼死一搏。 这是他们要守护的土地,这是我们要掠夺的土地。 “这是——”李策抬头看着再一次高高升起的信烟,判断道,“这应该是进攻,每次信烟朝正前方飞起,中间掺杂青色,突厥的攻势便更凶猛。” 不管李策如何判断,李丕始终认为是放烟花。 “是贺鲁在炫耀自己能制烟火,鼓舞士气吧?为了避免混淆,我已下令军中,不用信烟。” 唐军不算多,旗语便可号令。 而且李丕关心另一件事:河北道兵马到底来不来?多久来?等我们都死了,还来什么来? 但是他当然不能这么说,只是忍不住询问李策。 李策的回答很简单:“快了。” 快了是多快?野狼奔袭那种,还是兔子躲鹰那种,甚或是乌龟爬? 李丕派出斥候不断侦察,他甚至亲率兵士砍杀过一轮,高喊“突厥兵败”来鼓舞士气。 后来李丕已不再多问,因为伤重不起的军士被抬到后方去,而他们这些将军带领的军阵,在最前方了。 双马并骑,叶娇并未像李丕那样,冲杀进敌军阵营。 她比李策靠前半丈,接近危险半丈,姿态动作不是冲杀,而是卫护。 她的夫君纵然智谋超群,却不擅武艺。 在人心叵测的京都,他守护她;在刀光剑影的战场,她保护他。 “娇娇,”李策惊声唤,“回来!” 他纵马上前,长臂伸出,把叶娇向后拉去,避开一团飞速射

相关推荐: 穿成山里糙汉的锦鲤妻   虫族之美人雌君想养崽   开局流放,我靠空间躺赢   ABO之三少爷的小野猫   生子系统哭着求我放过男主   蓬山远   坐怀必乱_新御书屋   有瘾(1V1)   来自恶魔们的宠爱   穿越远古:狂野兽夫缠上身池真真骆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