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云泥 > 第354章

第354章

人可念着武候长的好,没把您的事告诉他。你们汉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这个局势,我这么做,也是帮着武候长啊。” 他趁白羡鱼沉默,贴着墙走远几步,撒开腿跑了。 白羡鱼在大理寺后门外站了许久。 识时务者为俊杰。 的确是这样的。 当初他不就因为看清了形势,所以刻意接近太子,为他做事吗? 无论是年迈的父亲,还是宫中的姐姐,都需要他这个弟弟,在接下来的皇位更迭中,站稳脚跟。 怎么如今,他竟糊涂了呢? 白羡鱼痛苦地迈步,一根手臂粗的冰凌从围墙上落下来,“啪”地一声,砸中了他的肩膀。 他踉跄一步,没有呼痛,行尸走肉般向前走去。 突厥使臣走了,大理寺的案子还要审下去。 “此案已查了月余,怎么还没查清吗?”李璋关心案情,问道。 崔玉路正要答话,便听有人阴阳怪气道:“崔寺卿怜香惜玉,拘来的是位小姐,又因为是安国公府的小姐,自然审得慢了些。” 叶柔就跪在堂下,闻言跪得笔直了些。 长久的羁押让她浑身疼痛、众目睽睽让她心里紧张,然而她鼓足勇气,没有落泪,也不容许自己晕倒。 “没有用过刑吗?”又有人问。 李策眼神锐利向那人看去,而叶柔微微抬头,咬紧牙关。 用刑便用刑,即便用刑,她也不会招的。 大理寺从生铁案入手,已经查获运河上下及河南道一百多个贪腐官员,并且将他们全部判罚。 就连堂堂吏部尚书,也被投入大理寺牢。 能如此,也就够了。 “叶柔,”堂上的王厘最先着急,抢过惊堂木拍了一下,“本官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招还是不招?” 一套夹板丢在叶柔面前。 再不招,就要用刑了。 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要被夹断手指打瘸双腿。 叶柔心中一慌,便听一个清澈的声音道:“有什么好招的?” 她的心顿时安稳了些,深吸一口气,看向一边坐着的楚王李策。 朝臣们远远看着,等着看这场大戏。只有赵王李璟挪步上前,站在李策身边。 他瘦得很厉害,听说已经开始呕血。 礼部偷偷备下了棺材,司天台占算,说是正月前,有星辰陨落。 然而只要他开口说话,他深邃的眼眸便有蓄积的力量流动,他沉着的面容便像北地的山石,嶙峋却坚毅。任尔狂风呼啸,我自岿然不动。 “楚王殿下是什么意思?”御史中丞林清也在台上,闻言问道。 “本王听说大理寺差官在洛阳东的板渚渡口,找到了安国公府运输木头的船只,对吗?” 崔玉路有些错愕,与王厘对视一眼,道:“楚王真是消息灵通。” 这个消息是昨日才报上来的,漕运官员已清点过那些木头,的确是安国公府声称丢了的。 “那就很简单了,”李策道,“安国公府的货船在板渚渡口搁浅,有人偷走了他们运输木头的批文,改运生铁而已。” 李策话音刚落,朝臣们便开始议论起来。 堂上的三位官员面面相觑,林清冷笑:“楚王巧舌如簧,难道没有去蒲州渡口看过吗?叶大小姐确认过,那是安国公府的船,安国公府的船工。” 李策缓缓摇头。 “的确是安国公府的船工,但那怎么能是安国公府的船呢?安国公府的船不是在板渚渡口找到了吗?” 听起来,似乎也有点道理。 “不是你们的船,你们的船工在那里干什么?难道是上错船了?”林清气得想要跳脚。 “大概,也许,”李策咳嗽一声,“的确是上错船了。” “那些生铁怎么交代?总有来处吧?”崔玉路问。 “大张旗鼓运到洛阳渡口,估计是朝廷的生铁吧。”李策判断道,“洛阳渡口旁边,便是洛阳军械库,那里的军械,比京都这些还要好。” “朝廷的生铁怎么没有朝廷的批文?”崔玉路问。 “或许是丢了?”李策连声咳嗽,李璟帮他把这句话说了。 李璟算是看出来了,这回小九也没辙,所以就是吵架。 吵架他也会。 “丢了?”众人又把矛头对准李璟,“如果是丢了,怎么没有上报到朝廷?殿下监国这么久,没有见到军械库的生铁遗失奏折吗?” 李璟顿时有些心虚,只好道:“本王这就回去扒奏折!” 他今日刚批过剑南道节度使叶长庚的奏折,批完后他就不情不愿地去接李璋了。至于这些日子堆积的奏折?也就……刚刚堆到屋顶那么高吧。 几位官员满脸通红。 这简直是胡搅蛮缠。 太子低喝一声道:“够了。” 堂内顿时人人噤声。 他沉沉道:“生铁的来处,被六皇子查到了。传他来吧。” 六皇子? 朝臣们寻找着,没看到李璨的身影。 这么重要的时刻,他跑哪儿去了? …… 第399章 李璋心中有片刻的怀疑。 早在返回京都前,他便写信要求李璨动手。可李璨拖延到现在,也没有到大理寺来,把证据交上去。 为什么?心软吗? 他可是八岁就能举起斧头,把充容娘娘胡嫣儿的头砍掉的人。李璋还记得自己走进丽影殿时,看到的景象。 胡嫣儿不着寸缕,仰面躺在床上。她的脖子被砍断,白色的肌肤上有瘦小的指痕。床帐内到处都是血。床单原本是红色的,因为染了血,浓黑一片。 “为什么杀她?”李璋那时震惊地询问。 他不明白一位宫妃的内殿,怎么没有服侍的人。不明白李璨怎么在这里,为何用斧头砍死养母。 那时李璨站在殿外的雨里,脸上没有表情。他木然地回答道:“因为她该死。” 因为她该死。 李璨再不肯说一句话。 该死就该死吧。 李璋喜欢他这个弟弟,虽然不爱说话,但是机警聪明,比他那个五弟强多了。 宫妃被皇子杀死,是宫廷丑闻,细究起来,统率六宫的皇后娘娘也会被罚。李璋乐于替李璨掩盖这桩事。 这是个大人情,李璨欠下了,所以十多年来,任他驱使。 今日也是,虽然李璨来迟了,但他还是到了。 他没有穿大氅,从官员向两边让开的空隙中穿过,神态自若。 “六殿下,”崔玉路询问道,“听说您知道那些生铁的来处?” “知道。”李璨抬起头,郑重回答。 这件事太子已经知道,只不过是借他的嘴,说出来罢了。 只是…… 林镜跟来了吗?他会为了阻止自己,说出充容娘娘的事吗? 没有,身后静悄悄的。而楚王李策正看过来,眼神坦荡,目光敏锐且有些好奇。 好奇什么? 李璨心中奇怪。你为了扳倒裴氏,不惜把安国公府和崔氏双双葬送,这会儿倒装出无辜的样子来? 李璨在心底笑了笑,终于下定决心。 “前些日子,”他坦然道,“我去了一次板渚渡口,从渡口向南,进临汝九峰山,发现了一处私营铁矿。为防消息泄露,我已经让临汝知府封锁九峰山,抓捕工匠、搜到账册。根据工匠交代,那十艘船的生铁,正是从九峰山运出去的。” 说到这里,他便是崔氏和安国公府的死敌了。 往后若他们得势,自己会第一个被报复。 “六皇子的意思是……”崔玉路震惊地起身,“那些工匠,是安国公府的?” 李璨忍不住想笑,心说:你装什么装? “不是,”他道,“那是博陵崔氏的铁矿。” “轰”地一声,如冷水倒入热油,大堂人声鼎沸,朝臣议论纷纷、炸成一团。 “崔氏的铁矿?” “崔氏好大的胆子!” “怪不得崔氏那么有钱。” 在神色各异的朝臣中,李璨安静等待,李璋隔岸观火,李策则同李璟良久对视。 他们没有说话,却能明白对方的眼神。 李策在问:“崔氏有铁矿?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告诉我?” 李璟眉毛紧皱,无辜地答:“我怎么知道?我要是早知道,就多搂点钱了!” 而堂上的崔玉路,总算明白为何有这么大的线索,李璨却隐瞒不报了。 审案审案,审来审去,竟审到自己头上了? 他的心里是怀疑的。 怎么可能?同为崔氏子弟,他怎么不知道崔氏有铁矿? 他心里又不敢怀疑。 人都说皇子中,属李策和李璨最为聪明。如今李璨既然敢当堂对质,就绝错不了。更何况,他们崔氏的确有钱得让人起疑。 崔玉路原本站着,此时双膝酸软,不知何时已坐下去。 好在平时嫉恶如仇的王厘,开口询问道:“人证呢?博陵崔氏有十多万人,却不知那私营铁矿,到底是谁的。” 李璨抬手,朝臣们再次让开一条路,一位面生的官员带着七八个工匠,慢慢走进来。 那官员尚未走进大堂,已经害怕得面色苍白。待朝着太子和几位皇子、朝臣施礼后,更是紧张得不敢喘气。 王厘再次询问他,有没有查出铁矿到底是谁的。 临汝知府躲躲闪闪道:“工匠中,有个管事。受不住刑,招了,说,说……” “有什么不敢说的?”太子李璋有些不耐烦,道,“本宫在这里,无论对方官职大小,是何身份,不必害怕。” 临汝知府这才道:“他也来了,就在大理寺外。” “谁?”李璨问,“私营铁矿主也来了?你倒查得仔细。” 李璨让临汝知府细查,但这个知府胆子小,说话吞吞吐吐,李璨也懒得细究。想着只要铁矿是崔氏私营,交安国公府运输,也便没有问题。 哪想到事情竟如此顺利,崔氏的人主动来投案了? “让他进来吧。”李璋道。 大理寺官员扬声传令,临汝知府转身就向外跑,竟然是要亲自

相关推荐: 师父总是不理我   龙傲天兄长他是弟控   生子系统哭着求我放过男主   青蛙与蛇(限)   皇上,喜脉啊(H)   念潋(破镜重圆h)   从宠物店开始   公路求生:从升级资源开始   野草风   全城饲养_御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