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多少?” “少说有几十上百封,”四爷曲起手指敲了敲桌面,“但是最后被挑选着能放在爷面前的,都是三品以上大员。” “你在看看这位,从六品,运气这不就来了吗?” 这下,不用四爷再说,林茗烟也知道了。 这些人就是来从她这里求个露脸的,就算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但是万一呢? 万一四爷跟人提一嘴,考核的时候是不是就占了便宜呢? 更别说还有个戴梓在前头,那更是成功的范例。 林茗烟倒吸一口冷气:“那日后我这里的折子,是不是要堆成山了??” 好家伙,也是出息了,她混成权后了呀! 第517章 满人汉人 四爷点点她的脑门,笑道:“可不是?以后可就要靠你给爷筛选人才了。” 这也不是瞎话,在他心里茶茶的确有这个本事,比那些尸位素餐的厉害多了。 “真的?那这位胡氏三子,提拔提拔?”林茗烟灵光一闪。 四爷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嗯?茶茶看出什么来了?” 这折子的确不错,比那些给他的请安折子风趣多了,像是在看一则游记,的确算是有才。 但是就算有点才气,不至于这就开始提拔了吧? 多少有点草率了。 林茗烟却道:“留学的学子不是已经快选拔出来了?” “这去外国学习,也不能就让没经验的小年轻去,总要派个有阅历的跟着。” “我看这个胡三就不错,看他写的新鲜事儿就知道善于观察、心细如发。” “对丝绸瓷器也有研究,随船带出去的货物,也能卖上好价。” “看他总提起县学学子,想来也是个爱护后辈的,能好好照顾留学学子们。” 最重要的是,选拔出来的学子有满人,但是汉人更多。 林茗烟不希望派一个满人官员管理,那样的话汉人学子日子肯定不会好过。 她派人出去是去好好学习,等他们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 而不是让人得罪他们,让好好的人才,对国家有异心。 大清的衰败是历史规律,但是衰败成那样,根本原因还是满人对汉人的迫害和恐惧。 林茗烟想做的,是让大家知道,不管满人、汉人还是其他民族的人,都是生活在这片土地这个国家的,大家都一样。 四爷皱着眉,想反驳却找不到理由。 细细想来,茶茶说的还真是有道理呢。 再怎么不可能承认,他也清楚满人对汉人的防备和恐惧。 为什么戴梓能研制这么厉害的武器却还被流放那么多年,还不是皇阿玛怕了? 他现在为了伐倭,也为了提升国力,又任用了戴梓不错。 可是他还是派了十四时刻跟着戴梓,甚至把他的儿子给收在麾下。 因为他也怕,怕这些汉人会有翅膀硬了回头反的一天。 “让爷再想想,”四爷斟酌道,“这不是一两天能改变的。” 如果有一天满人的数量能比汉人多,他就再也不会害怕汉人的造反了。 可是目前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林茗烟明白他的顾虑,便提了出来:“爷,百姓这一辈子的愿望,无非是安居乐业。” “他们的愿望很简单,能吃饱穿暖,谁愿意去造反呢?” “可是南方还有明三太子、白莲教、红花会,这些人可不是吃不饱穿不暖的,”四爷摇摇头,叹口气道。 他何尝不想把大清子民一视同仁呢? 可是总有一些狼子野心的人,总是在背后虎视眈眈。 林茗烟却笑道:“爷,你怕的是那一两个领头人,或是一些狼子野心的人吗?” “那倒不是,真正有反心的人怎么可能比的过军队?”四爷当然明白。 真正的祸患不来自个人,而是他们打着正统的名号,激起的人心而已。 林茗烟道:“那不就得了?但凡日子过的下去,这样的人百姓们见一个就会举报一个。” 四爷有点怔愣,他还真没从这个方面去思考过汉人的想法。 林茗烟干脆拉他站起来:“爷,你要是不信,我们就去试试看。” “试什么?” “造反!” 四爷瞳孔震惊:爷要去造自己的反? 林茗烟狡黠一笑:“造反很简单啊,无外乎是先建立一个信仰。” “然后再给点蝇头小利,最后鼓动大家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而已。” 四爷觉得她说的还真是一针见血。 两人换了装束坐在了出城的马车上,他才觉得自己简直昏了头了。 不是,他怎么真的要开始造反了?! 他们这才借口的是去城郊休养,朝政的事都交给了弘晖和十三。 弘晖得到消息的时候,一双丹凤眼瞪的老大,眼里写满了迷茫。 他不敢相信,他今年才十岁,皇阿玛竟然真的敢把所有政事交给他,只带着皇额娘就这么跑了! 这一大摊子的事儿,全部落在他头上了,点灯熬油也干不完啊? 还有十四皇叔,封了大将军,总得设宴给他送行吧? 送行的时候,总得说些勉励的话吧? 现在全要他来干啊! 弘晖眼前是一黑又一黑啊。 怎么感觉他跟皇额娘口中的童工一样可怜呢? 嗯,都是兄弟,不能让他一个人倒霉。 弘晖反手把在上书房里的兄弟姐妹都给提溜了出来,没人都安排点任务。 忙,都忙,忙点好啊~~~ 这是四爷当上皇帝之后,第一次卸下朝政,跟林茗烟两个人出门游玩。 不,是体察民情。 林茗烟制定了好几个目的地,第一个就是京郊的小村落。 因为靠近京城,余庄的日子还算好过。 村子里的人或是去京城谋个活计,或是在家里养猪种菜,也能去京城换点钱花。 余庄的村民,只要没病没灾的,日子都过的不错。 甚至这两年有些余钱了,村里还集资建了村学,让后辈有有天赋的后生,可以有个启蒙的地方。 林茗烟和四爷乔装打扮之后,找到了村里的村老:“我们夫妻家道中落,从城里搬了出来,想在这边赁个房子落脚。” 余族老在余庄的威望很不错,为人也很是公正。 他考虑到村里的王寡妇去岁死了男人,一个寡妇养着四个娃过活不容易,便把这赁屋子赚钱的好事介绍给了她。 路上就在跟他们介绍:“王寡妇家的房子虽然不是顶好的,可是她人勤快,收拾的干净,不需要你们费多少心神就能入住了。” “而且她家是两间土房,你们赁一边,中间扎上篱笆,就互不打扰了......” 一路上,余族老是把利弊都说了个通透,这才把他们领到了王寡妇家。 此时正是晚饭时分,王家的烟囱里冒着袅袅炊烟,两个少年在院子里削番薯皮。 其中年长的看到他们过来,急忙打开了门,礼貌招呼:“余四爷爷,您怎么来了?” 第518章 怎么成王母娘娘转世了? 听闻林茗烟二人是来赁房子的,王寡妇连晚饭都暂停了,急忙迎了出来。 等真的在余族老的见证下,签了字又付了租金,王寡妇的鼻子都开始抽抽了。 她殷勤的带着林茗烟去隔壁房子安置下来,一双手忙的都停不下来。 林茗烟一进屋子就借着黄昏的余光看了看,的确像余族老说的一样,打扫的很是干净。 她看王寡妇恨不得把桌子擦的当镜子用,赶紧道:“王大姐,别忙活了,不是还要回去做饭?” 王寡妇这才局促道:“哎哟我都忘了,贵人们还没吃晚饭吧?” “这边的厨房都好久没开火了,一时半会儿的点不着锅洞的,还是去我家那边吃吧。” 林茗烟推辞一番,但是王寡妇赚了钱,实在是良心不安,非要邀请他们过去。 她跟四爷对视一眼,没办法只能依了。 到了隔壁,王家两个少年已经把番薯削皮切块了。 这是他们今天的晚饭,用番薯掺一些大米,煮甜甜的番薯粥喝。 一家四口吃这个,已经算是好日子了。 但是今天有客人来,王寡妇觉得不能这么寒酸。 再加上刚刚从他们这里赚了钱,便掏出一串铜钱给儿子:“小树,去余屠户家,看看还有没有肉,买一块来......” 王小树是王寡妇的二儿子,今年八岁岁,也算是半个劳力了。 老大王小竹在村学里上课,家里地里的活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此时听他娘说要去卖肉,嘴里都不自觉分泌口水了。 四爷本想说不用破费了,但是看到两个孩子都咽了口唾沫,便咽下了客气的话。 只是跟着道:“小树带我一起去吧,正好熟悉熟悉村里的人家。” 王小树感激他们俩租房子,自然不会拒绝四爷的要求。 林茗烟看四爷适应良好,也笑着去给王寡妇帮忙。 王寡妇先把番薯粥给煮上,又去地里摘了两把豆角,一边洗一边跟她找话说。 两人聊天的时候,外头院门打开了,一个编着长辫子的姑娘走了进来。 “娘,我回来了,”她把手里的布包放下,就过来帮忙洗菜。 说着还看了看林茗烟,不过抿了抿嘴巴没有说话。 王寡妇赶紧介绍:“林娘子啊,这是我女儿王小花。” “小花现在在妙仁堂当学徒呢,学的是治病救人的本事!” 她乐呵呵的,很是为这个女儿骄傲,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她有个优秀的女儿。 林茗烟愣了一下,赶紧道:“哎哟,那小花可真有本事!” 妙仁堂收学徒的事她知道,当时忍冬还专门去打听了,回来学给她听呢。 因为机会难得,京城有女儿的人家几乎都把适龄的女儿送去考试了。 几百个人里头才能选出来一个,王小花能被选上,自然是顶有本事的。 王寡妇听了她这么真诚的夸奖,也淳朴的跟着夸了好几句。 倒是王小花有点不好意思的红了脸,不过她倒没有谦虚说自己不行。 毕竟妙仁堂的师傅告诉她,她能通过考核就是很厉害很有本事。 林茗烟看着这样自信的王小花,再次为自己创办了妙仁堂感到高兴。 看,这样优秀的女子,就该熠熠生辉,就要凭自己的本事活在这个世上。 王寡妇显然很为女儿骄傲,但是更多的是感激:“要不说我们皇后娘娘是王母娘娘转世呢?” “啊?”林茗烟绷不住了。 啥玩意儿? 她一个被人嫌弃的林骚弟转世,怎么成王母娘娘转世了? 王寡妇笑眯眯道:“要不是皇后娘娘,我们这一家子早就活不起,一起下地狱找他们死鬼爹去了。” “本来我男人死后,我娘家哥哥就想把我抢回去,再卖一回的。” “没想到皇后娘娘为我们女子做主啊,寡妇想回娘家就回娘家,不想回也没人能强迫。” “我有这四个孩子,怎么也不会再随便嫁人的。” “还有小花,从小就聪明机灵,却因为我男人死了,小叔子就想把她卖给人做童养媳。” “还好有皇后娘娘办的妙仁堂,小花偷偷跑去考试,一下子就考上了。” “每月包吃包住不说,还有月例拿,再没人能做她的主了......” 说着说着,王寡妇的泪就挂在了笑脸上,看着林茗烟都有点心酸。 她急忙拿帕子给她擦脸:“哎哟,这日子越来越好了,可不能哭啊~~” 王小花也跟着劝:“娘,您放心吧,我们兄妹一定让您过上好日子。” “大哥在学堂里学的好了,二哥三哥番薯也种的好,还有我,我也会学好医术的。” “将来您就当最有福气的老太君,安安稳稳的享福吧。” 这是王小花想过无数次的未来,并且只要他们兄妹四人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一定能实现。 她再一次感谢皇后娘娘,因为有她的政策,她们母子不用被迫分离。 她作为一个女子,还可以自食其力。 “滋啦~~~” 王寡妇放了多多的油,开始炒豆角。 王小花还去鸡舍里摸了几个鸡蛋,打散给她炒鸡蛋。 外头传来了脚步声,四爷跟王小树回来了,王小树手上拎了一大块肉和一大块排骨。 “怎么买了这么多肉?”王寡妇震惊。 毕竟她给的那点铜板,不可能买这么多肉。 王小树不好意思道:“是林四叔买的,他说肚子饿了想多吃点肉。” 王寡妇一听四爷饿了,也顾不上说别的,拎起肉就进了厨房。 一通忙活后,月亮都出来了,他们才吃上了晚饭。 一碗番薯粥,配上炒豆角、炒鸡蛋和炖肉炖排骨,丰盛的快赶上过年了。 王小竹下学回来,闻着香味儿,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家门。 林茗烟端着饭碗,瞅了瞅四爷,生怕他嫌弃饭菜不好。 没想到他还挺能适应,吃起番薯粥来,香甜的很。 尤其是炒豆角,每次一下筷子,都是满满的,想来喜欢的很。 晚上入睡,林茗烟才问:“爷,你觉得王寡妇家的日子过的怎么样?” 第519章 答谢 王寡妇家的日子怎么样? 四爷即使是刚刚到达这里,也知道王寡妇家在余庄应该是过的最差的人家了。 这土房子也已经年久失修,也就是夏天天气干燥不下雨,不然是断定不能看的。 而这一家子的衣裳,也是补丁摞补丁,就那王小花有妙仁堂发的制服,所以还算不错。 在吃食上,就更不用说了,他跟王小树一路聊了聊,王家一年到头几乎没有吃荤腥的时候。 那余屠夫看他来卖肉,惊的眼睛瞪的跟铜铃差不多,显然没想到能做到王寡妇家的生意。 听说为了便宜一文钱,他们过年的时候,也是徒步走到京城买的肉。 四爷不能昧着良心,说王寡妇家的日子好过。 他叹息着摇摇头:“唉,没想到就在京郊,还有这样日子难过的人家。” 他当然不是“何不食肉糜”的皇帝,知道外头有的子民可能都吃不饱饭。 但是他没想到在京郊还有这样穷苦的人家,这里可是天子脚下,百姓的日子都这么难过。 那在穷山恶水的人,岂不是更难? “爷你觉得他们家的日子难过,可是他们却觉得充满了奔头,”林茗烟道。 “村里有村学,王家的大儿子还可以读书识字。” “他们家良田不多,但是有不少山地,种了许多番薯。” “小女儿虽然是女子,却是家里唯一能赚工钱回家的。” “日子虽然苦一些,可是一家子眼里都是光,因为他们知道靠努力日子能越过越好。” 四爷越听越是迷糊:“茶茶不是带爷出来造......咳咳的吗?怎么成体察民情了?” 这样近距离的接触百姓,跟以前皇阿玛微服私访差不多,也的确能了解到真实的民情。 但是他还记得本次出行的目的,就是来看看有机会的话,汉人是不是真的会反。 林茗烟笑道:“爷,别急啊。” “没人会傻到说,不认识的人一上来叫你反,你就上贼船吧?” 四爷当然急,毕竟他虽然出宫了,可心思还是大部分都在朝堂上。 弘晖毕竟年纪还小,有些事情他还是要最终把关的。 林茗烟看出了他眼里的急切,但是她这次忽悠他出来,为的就是让他学会放慢速度、享受生活。 四爷工作狂的性子是真的难搞,当上皇帝以 来,休息的日子屈指可数。 总是被她劝两天好一点,但是过一段时间又旧态萌发了。 借着这次机会,让他体验体验生活。 四爷拿她没办法,只能按住自己的急性子,想着就在外头办公也行。 结果到了晚上,这小屋子里头别说看看折子了,那油灯点的,连茶茶的脸都看不清楚。 林茗烟看他运着气,偷笑的洗澡去了。 幸好她不亏待自己,浴桶早就准备好了,就是烧点水罢了。 洗好躺在新换的被褥上,四爷一抬头,绝望了——屋顶上破了个洞,正好能看见星空。 林茗烟倒是有点小开心,前世只听说过劳斯莱斯星空顶,古代这不是见到了真星空顶? 四爷已经习惯了晚上看折子的节奏,这会儿躺在床上根本睡不着。 既然睡不着,又干不了活,只能干点其他事了。 四爷翻了个身,面向林茗烟,慢慢嘬着她的耳垂。 林茗烟在黑暗中战栗,伸手推他:“你就不能休息休息吗?” 不是干活就是干! 马上三十了呀,不是说男人到了三十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吗? 四爷哼哼道:“爷这不是开始休息了吗?” 说着,他的手指又向下探去,在她腰腹上轻轻摩挲。 林茗烟被他的举动弄得痒痒的,笑着求饶,“爷,别闹了~~” 四爷才不听,就要闹“茶茶,你既把爷拉到这儿,总得想个法子解解闷儿。” 林茗烟能怎么办? 只能跟着共沉沦了。 等到天上的月亮都害羞的躲了起来,屋子里羞人的声响这才停了下来。 林茗烟累的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动了,微微用脚踢了踢四爷的腿。 声音沙哑道:“去~~烧水!” 这可不是在宫里,没有奴才备好的热水。 想要清理,当然只能现烧水去了。 于是宁静的小村子里,大半夜的冒起了炊烟,四爷头一次自主烧好了一锅热水。 等到帮林茗烟清理好相拥而卧,外头都已经传来了鸡叫声。 林茗烟迷迷糊糊道:“天都亮了~~~” 四爷有点不好意思,但是他觉得,下次还敢! 两人在这简陋的小床上沉沉睡去,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天光大亮了。 在村子里,睡到这个时候再起来,是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毕竟一大早就有干不完的活,时间是一点都不等人的。 林茗烟收拾好出门的时候,王寡妇都已经打好猪草回来了。 看见她就招呼:“大妹子,早上我焖了番薯,给你们留了。” “窝在锅洞里的,还温热着呢,赶紧过来吃。” 她对他们这么晚起来并不觉得奇怪,毕竟听说城里的贵人好多都要睡到中午才起床呢。 而且他们昨天搬家显然也累的不轻,多休息休息是应该的。 她感激他们租了房子,再说番薯是自家种的也不值钱,就给他们留了早饭。 林茗烟和四爷也不挑,道谢后拿了番薯就开始吃。 “王大嫂,你家的番薯还挺甜的呢,”林茗烟真心夸赞道。 王寡妇的笑容更深了:“这可是皇后娘娘研制的新番薯种,当初放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抢着种呢。” “还是我起得早跑的快抢到了一些,不然可轮不到我家。” “以前的番薯就只能填饱肚子,孩子们噎的眼泪直流。” “现在这种可就好吃多了呀。” 又被夸了一波的林茗烟,笑眯眯的吃完了番薯,反手拉着四爷去村里晃荡去了。 等到了快中午才回来,回来后竟然送了一袋糙米去王寡妇家。 “多谢王大嫂给我们夫妻留饭,这些糙米送于你算是答谢。” 王寡妇连连摆手:“这......这可使不得,两个番薯而已,哪里能抵得上一袋糙米?” 第520章 事发 天气一天天热了起来,林子里的蝉鸣渐响。 林茗烟二人已经在余庄混熟了,时不时就给王寡妇家送点东西,惹得她感激涕零。 王寡妇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会感恩但是没有那么强的原则。 她不是不知道收别人的东西不好,可是收点东西就能有更好的生活,她忍不住不收。 在林茗烟小恩小惠的攻势之下,王寡妇现在已经跟她天下第一好了。 她也是有点小聪明的人,见林茗烟二人虽然说落魄来村里了,但是一天天啥也不干却不怕坐吃山空。 便劝道:“林妹子,你们趁着现在手里有点银子,不然在村里置办点田地吧。” “这番薯是个好东西,只要种上了,不用怎么管,到了秋天就能得一家人的口粮了。” “不然这银子总有花完的时候,到时候可怎么办呢?” 林茗烟却摆摆手:“不用,我们虽然不干活,但是有地方领些吃......” 像是说漏了嘴,她猛的停住了话题,闭上了嘴巴。 王寡妇听她说有地方领东西,还神神秘秘的,心里跟猫抓似的,恨不得把她嘴巴撬开。 可是她明示暗示几次,这个对她很好的小娘子,却闭紧嘴巴什么都不说。 她心里实在急啊,毕竟要是能有地方领米粮,那他们家的日子就真的好过了。 这样过了几天,王寡妇日日想方设法的来磨林茗烟。 林茗烟这才装作不情不愿道:“王大嫂,也就是你人好,我才跟你说的啊,但是你可千万不能再告诉别人的。” 王寡妇立刻赌咒发誓:“好妹子,你大嫂这辈子就是嘴巴最紧了,什么秘密进了我的耳朵都不会从我嘴里吐露出来。” “你也看见了,我一个女人带四个娃不容易,求给我指条路吧。” 林茗烟这才神神秘秘的告诉她,后山上有位大善人,总是施米施粮的做善事。 他们夫妻就是听说了这事,这才搬到了余庄来住的,不然他们可不会住到村子里来。 “......大善人可好了,不止米粮管够,还时不时有肉蛋发,可比自己种地好多了,”林茗烟压低了声音道。 王寡妇懵了:“那......那就白给啊?” 她不能理解这事,天上哪里有掉馅饼的好事? 要是她,就算白给东边余老二家一个番薯,都要心痛半天的。 怎么会有人吃饱了撑的,给不认识的人发米发粮啊,更别说还有肉蛋了。 “骗你做什么?一分钱都不收我们的!”林茗烟还扯了扯身上的衣裳,“你看这布料,是不是很软和?都是大善人给的!” 王寡妇伸手摸了摸她身上的布料,那柔软的触感是她从来没有触摸过的。 就连她成亲那天的嫁衣,都没有这个料子好。 真......白送啊? “那......那要怎么才能去呢?”王寡妇脑子还木着,嘴巴已经迫不及待的问出来了。 林茗烟知道她上钩了,这才慢悠悠道:“其实也不用干什么,就是这善人喜欢说点书,我们只要坐着听满半天就可以了。” “啊?”王寡妇瞪大了眼睛,又犹豫道:“可是我大字不识,听不懂可怎么办?” 她是不是没有这个福分得米粮了? 林茗烟摆摆手:“没事,谁知道你听不听的懂啊?” “只要坐那满半天,就能得一袋糙米呢......” 一顿忽悠之下,王寡妇跟林茗烟说好了。 明天早上她起早打完猪草,就跟着他们一起去后山大善人家听故事去。 虽然可惜一个上午不能干活,但是她就是一上午一刻不歇的干活,也赚不到一袋子糙米啊。 想起上次林妹子给了糙米,她晚上蒸了一锅糙米饭,小花吃的香的不得了,她就打定了主意。 这次她自己去后山得了米,再给孩子们焖米饭,让他们吃顿好的。 四爷在边上听她一顿忽悠,就把王寡妇这么个勤劳的人,给忽悠上贼船了。 心说茶茶这三寸不烂之舌,是有点大材小用了呀。 不过这次在这待了这么久,为的就是这一天。 他倒是要看看,汉人是不是有机会,就会反满人得统治。 王寡妇兴奋的一晚上都没睡着,几乎是熬了一宿,顶着两个黑眼圈上山打了猪草回来。 她实在是困得不行,但是她想着自己反正也听不懂,到时候听说书的时候就打瞌睡好了。 苏培盛等人早就在后山上的庄子上准备好了,林茗烟三人过来的时候,就看到一堆人坐在那儿,一点声音没有。 这些都是奴才和侍卫乔装打扮的,为的就是迷惑王寡妇。 王寡妇困得要死,但是看别人一声不吭,她连个哈欠也不敢打。 等上头的善人开始说话,她就跟听催眠曲似的,小鸡啄米的点着头,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四爷都乐了,捣鼓了林茗烟一下:“茶茶,这妇人真的能懂这是什么吗?” 上头在说一些大逆不道的话,底下这个人却在睡大觉。 林茗烟笑道:“一次听不懂,两次三次就懂了......” 王寡妇睡了半上午,最后领了一袋糙米回去,几乎要给林茗烟跪下了。 之后更是没有任何疑虑,每天就跟着他们去后山听书。 可是没过几天,王寡妇的脸色就不好看了。 这天发的是鸡蛋,一个人能发足足二十枚,按理来说她得乐疯了。 可是她接过鸡蛋的时候就心不在焉,甚至差点失手把鸡蛋全部掉到地上。 这在原来是不可能发生的,她把鸡蛋看的比眼珠子还要珍贵。 四爷跟林茗烟对视一眼,知道她是发现了端倪。 实在是白莲教和红花会也是大名鼎鼎的,朝廷对此也是严防死守,一经发现都是绝不姑息的。 王寡妇回到家,鸡蛋都顾不上收拾,只是随便放在了桌子上。 她环视四周,这段时间领回来的米、面、衣料还有这次的鸡蛋,几乎把家里堆的满满当当。 她心里乱糟糟的,坐立不安。 当天夜里,王寡妇趁着夜黑风高,悄悄的出门了...... 第521章 下江南 月黑风高。 林茗烟和四爷早早就睡下了,村里安宁静谧,最适合睡觉。 四爷来这边之后,睡眠质量都直线上升。 今天晚上温度适宜,两人睡的香的嘞。 要不是隐在暗处的暗卫发现了村里的不对劲,他们两人要被这群人给抓起来了。 林茗烟和四爷打着哈欠被暗卫带着躲好,这才定神去看那些围上来的村民。 这群人还挺有经验,大家都蹑手蹑脚的朝着他们的小屋子去,慢慢的把前后门和窗户都围住了。 村长余有富举着火把,神色严肃:“王家的,你确定这些人是反贼吗?” “确定确定,我都跟余四伯说过了,”王寡妇佝偻着身子,声音还止不住颤抖。 她真是后悔啊,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不仅差点害了自己家,还差点害了整个村子。 他们这个村子都是汉人,本来生存就很艰难了。 朝廷对反贼深恶痛绝,听说跟反贼扯上关系的村子,几乎都会直接被灭。 她真怕啊! 丈夫死后,她几乎绝望了,梦里都是一家子累死饿死。 可是有着朝廷的好政策,她们家扛了过来。 眼看着就能过上好日子了,要是因为她贪图的这点吃的害了大家,她真的是死不瞑目啊。 她抽泣着又不敢大声,怕被屋里的人听见。 余族老瞪了她一眼,跟余有富道:“大侄子,都是我老头子的错,看他们俩眼神清正,这才被骗了让他们进了村。” “现在人已经在我们村了,再多说也没用了。” “等把这两人给抓了,算是戴罪立功,到时候就把老头子我一个人交出去吧。” 他是个老头子,年轻的时候儿子就没了,前几年老婆子也走了。 孤身一人,把这罪顶下来,也没有家人可以波及。 王寡妇哽咽道:“四伯,都是我的错......” “好了,别说什么对错了,”余有富皱着眉头道,“只要我们能把人除掉,不漏出口风去,也就没事了。” 他并不担心来的人高密,毕竟一个村子出了反贼,大家的命都悬在了裤腰带上。 村里的确有人品行不好,但都是惜命的。 林茗烟和四爷躲在暗处,看他们进了屋子,没找到人。 一群人又悄悄去了后山的庄子,那里也已经人去楼空...... 余庄还在忙活着,他们一行人早就往别的地方去了。 躺在舒服的马车里,林茗烟这才道:“爷,你看,没人愿意放弃自己的生活,去造反的。” “百姓们眼里只有家人和土地,上面的统治者是谁,谁在乎呢?” 四爷也明白的,毕竟百姓只要日子过好了,就会歌颂帝王。 要是日子过的水深火热,当然就说上头人不好了。 林茗烟笑了:“汉人连自己的统治也反啊,爷你只要当个明君,有什么好怕的呢?” 四爷的眉头已经舒展开来,他觉得的确不应该拿没有发生的事情,来让自己畏手畏脚。 再说了,戴梓已经复起,武器也已经开始研制了。 再用胡三一个汉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四爷神清气爽,做了一个林茗烟根本想不到的决定——他要下江南去。 林茗烟:??? 不是,四爷下江南? 康熙爷附体了? 她不能理解:“爷,你不是说下江南劳民伤财吗?” 从前康熙爷在的时候,但凡出塞或是下江南,他就摇头叹息,心痛银子都白白糟蹋了。 林茗烟很能理解,就算是现代出去旅游,也是要花不老少钱的。 不然她上辈子不可能一次都舍不得出去旅游。 更别说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了,皇帝出行的排场、人员、供给,都是很浪费钱的。 她还以为四爷当了皇帝之后,再也不会出门了呢。 没想到,这才第二年,他就要下江南了? “从前皇阿玛下江南的时候,爷看到户部的支出,当然觉得心痛,”四爷神秘一笑道:“但是这次出门,爷发现省的很。” 他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带够了护卫和火铳,原来爷并不需要带那么多人和物才能下江南。” “而且只要不告诉江南官员,也就不需要对方劳民伤财搞接待了。” 林茗烟能怎么办? 她只能大大的夸赞:“爷真棒!” 嘿嘿。 还以为当了皇后之后,只能偶尔在京城转悠,连塞外都不能去玩了。 没想到这会儿就可以去江南了,她两辈子都没去过啊! 她在马车上晃晃悠悠的睡着了,梦里都是江南美女,笑的口水都流了下来。 四爷听到她的笑声,揉了揉眉心把手里的折子都放了下来。 轻轻的点点她的脸颊,嘴角也翘了起来。 他还记得她进府的第一年,当时就答应她说要带她下江南玩儿。 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耽搁了,也就没再能出去。 登基的时候他就在想,这辈子一定要找个机会,带她去圆个梦。 却没想到这一次的临时起意,就把这事儿给提上了日程。 刚刚还觉得是不是有点冲动了,可是看到茶茶连睡觉都笑出声了,又觉得值了。 官道上,他们伪装成一支商队往江南去,用的就是下江南采买布料的借口。 其实这一路上最开心的不是林茗烟,而是太监小凳子。 他自从认了杜鹃做姐姐,几乎就成了杜鹃的专属小太监,一直贴身照顾她。 林茗烟考虑到杜鹃年纪渐长,而且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对此也是乐见其成。 毕竟到了杜鹃这个位置的嬷嬷,都是有小宫女或是小太监伺候的。 而小凳子又跟她对胃口,自然是不二人选。 他也没想到都进宫当太监了,有朝一日还能跟着出宫,而且是去江南。 “奴才的老家就在江南,”他一脸憧憬,“自从被卖后,奴才就没再回家过了。” 杜鹃对家没有感觉,但也能理解想家的人。 专门问:“你老家在哪里?要是方便的话,我帮你求皇后娘娘,让你回家看看。” 小凳子顿时红了眼眶:“奴才老家在金陵边上的一个小山村......” 第522章 家乡 杜鹃知道小凳子家还有父母兄弟,但是她连自家亲人都懒得理,更别说去了解干弟弟的家人了。 小凳子当然也不敢总是在她面前说自己的事,所以她之前也不清楚。 此时路上闲暇时间较多,又知道想从他这里知道些江南的事情,也就聊了起来。 “奴才离家也才三年,家里有爹娘,还有三个哥哥,”小凳子笑的一脸幸福。 “要不是那年闹饥荒,实在是活不下去了,也不会把奴才卖了......” 杜鹃还以为都被卖进宫当太监了,小凳子家里人肯定对他不好。 却没想到他父母和哥哥都对他很好,当时人牙子来买人的时候,三个哥哥都站出来要卖自己。 是人牙子说了,这批男童要卖去当太监的,年纪大了不行。 因为年纪小去势活下来的概率大,人家人牙子是做生意的,可不会做亏本买卖。 最后没办法,只能卖了他。 杜鹃听的是一脸怜悯,小凳子却笑了:“姐姐可别觉得可怜,其实除了挨刀子的时候疼了点,其他都还好。” “进宫之后,奴才才第一次吃到肉,穿上了没有补丁的衣裳,睡上了干净的被褥。” “家里哥哥们可没有这个福气呢。” 杜鹃原以为她原来过的已经够苦了,最难得时候,她都想过一把火把大家都烧死,一起下地狱得了。 却没想到小凳子还更惨。 “现在家里应该过的好了,奴才当差第二年就能存下月例了,”小凳子一脸憧憬,“每月都给同乡,让他帮忙寄回家来。” “前几个月同乡还带来了家里的消息,说是我的三哥已经娶了媳妇了。” “这次托了姐姐的福,奴才得的赏赐不老少,给家里捎去了三个银镯子,给我三个嫂嫂。” 从前月例能存下来的不错,但是大哥二哥成亲的时候,他咬牙挤出钱来送去的贺礼也不算好。 这回到了坤宁宫当差好几个月了,攒了不少家底,借着三哥婚礼把之前的都给补上了。 小凳子一闭眼,几乎能看见家里的小院子了。 哥哥们成亲之后,房子肯定也多修了, 真好啊。 大家都过的很好。 他再一次感谢皇后娘娘。 杜鹃难得被这样的亲情所感动,听的几乎落下泪来。 她这辈子没有遇上这样的爹娘兄弟,更是羡慕小凳子的好运。 她摸摸他的脑袋道:“放心吧,娘娘说这回就是往金陵去,到时候放你两天假,你回家看看去。” 小凳子高兴的不知道干什么才好,他机灵道:“姐姐,你就是我亲姐姐,我爹娘就是你爹娘,要不你跟我一起回去吧。” 他也想给家里人看看,他现在有这么好的姐姐照拂着,过的好着呢! 杜鹃犹豫了一下道:“等到了地方,问过娘娘再说吧。” 小凳子点点头,回头就开始收拾自个儿的家当,还哼起了小曲。 同行的太监们都住在一起,赵乐生看他这傻乐的样子,好奇道:“小凳子,遇上啥好事了?主子又给赏赐了?” 说着心里就有点酸,他虽然算是养心殿的奴才,可是上头有个师傅苏培盛压着,完全出不了头。 其实还不如去坤宁宫当差,赏赐还拿到手软。 可惜因为之前宫里裁剪奴才的事犯了错,在皇后娘娘那里闹了个没脸,不好再贴过去了。 倒是小凳子这傻小子,傻人有傻福,得了天大的好处。 小凳子眼睛一眯笑道:“嗐~这不是快到金陵了嘛,这是小的的老家,说不准还能遇上我亲人呢。” 还没影的事,他当然不会蠢到到处说皇后娘娘允许他回家看看。 不过这样开心的事情,模棱两可的说两句也好啊。 赵乐生闻言就羡慕了:“哎哟,那可是天大的好事。” “咱们这些断了根的贱人,有时候一辈子都不能回老家了呢。” 他也是小时候被卖的,时间一长,早就不知道自己家在哪里了。 说到这,还真是羡慕这傻小子呢。 他有心跟小凳子交好,从怀里摸出一个荷包扔给他:“拿去吧,要是遇上老子娘,没得要多给点孝敬。” 他也记得娘亲的怀抱,脸庞是记不清楚了,可是那温柔的哄睡还有一丁点印象。 就当是孝敬他娘了吧。 小凳子愣了一下,接着就是千恩万谢。 就这样,在满满的期待中,好不容易到了金陵境内。 这一天小凳子看到了熟悉的镇子,热泪盈眶的去找杜鹃:“姐姐,我家就在那边的山头上,我......” 杜鹃当即就放下手中的活计,带他去见了林茗烟。 说清楚了原委,林茗烟笑了:“去吧去吧,不是早答应你们了?” 她待会儿跟四爷去湖上泛舟去,带着暗卫也不需要杜鹃在边上跟着。 索性就放了两人的假,还专门派了卫十三娘跟着他们。 毕竟一个宫女一个小太监,去一个小山村,多少有点危险了。 小凳子挠挠脑袋,出门就带着她们直奔几个店铺,买了糕点买烧鸡,背了满满一背篓,这才出发回家。 “姐姐,看着那山头不远,其实还是有点路的,”小凳子解释道:“咱们先去坐牛车,到山脚下,再腿着上去。” 小时候他来过镇子上几次,不过都是他爹背着他走路来的。 他见过别人坐牛车,当时羡慕的要命,印象深刻的就是坐牛车的地方。 即使已经离开家乡三年了,他还是一会儿就找到了坐牛车的路子。 赶车的是个老伯,见他们三个都年轻,打听道:“你们是哪里人?去乌山干什么啊?” 他常年跑这条线路的,坐牛车的人都是熟面孔,难得看到几个生人,难免好奇。 小凳子笑道:“我是乌山人,早几年去外头了,今年回家看看。” “哎哟,那现在肯定是日子过好了,”老伯看他大包小包的背着,再看他们身上布料不错,恭维道。 小凳子喜滋滋的说:“可不是,回家看看我爹娘。” 说着又抹了泪:“都好几年没见了,不知道我娘的眼睛还看得见不......” 第523章 番薯害人 小凳子想起娘的眼睛,还是有点着急。 她是生他月子里的时候落下的病,但是那时候也没钱看大夫,只能这样熬着。 后来慢慢的,别说看小东西了,就是看人都都不怎么清楚了。 他在宫里攒下第一笔钱就着急找人捎回家,也是为了他娘的眼睛。 不过同乡虽然帮他寄钱,也跟他说一说家里的大事,可是对他娘眼睛并不太清楚,从没告诉过他这些。 这次回来,他一定要带娘去看大夫。 杜鹃听他说了,想起了早逝的娘,拍拍他的脑袋:“要是真没好,姐给你出钱看大夫。” “谢谢姐!”小凳子的脸笑的跟朵花似的。 平常在宫里,奴才哪有喜悲的权利? 杜鹃也很少看到他这副模样,心里也有点高兴。 那赶牛车的大爷听了一路,问道:“你是乌山哪个姓啊?” “我姓李,”小凳子又笑嘻嘻的跟他搭话,“我们族里人还挺多的。” 大爷点点头:“可不是,乌山有一大半都姓李。” 不过他就是做山脚下那点过路生意,跟山上的人不算熟,并不认识小凳子家的人。 听他说起这几年在外头赚钱,时常接济家里人,就羡慕的不行。 他竖着大拇指就是羡慕:“还是在外头赚钱的后生有本事啊,像我们这里可就惨咯~~” “怎么了?”小凳子接话问。 大爷道:“这几年日子不好过啊,先是有洪灾,那年的稻子都没能扬花,几乎颗粒无收。” 这个小凳子知道,他就是那年冬天被卖的。 卖他的钱,应该可以让父母熬到第二年的秋收。 大爷接着道:“第二年倒是还好,可是河堤要修,秋收完又多收了税,那年冬天死了好多老人和女人。” 杜鹃是京城人,对这些生活完全不了解,听的有些揪心。 她安慰小凳子:“还好你那年就寄钱回来了,你家一定没事的。” 小凳子也暗道好险,毕竟那是他进宫的第二年,其实根本就存不下钱的。 但是那年万岁爷高兴,好多人都拿到了额外的赏钱,他运气好也分到了一些。 应该就是这一点运气,让他家熬了过去。 大爷附和道:“可不是,这有儿子在外头赚钱捎回来,日子肯定好过了。” “不过其他人就难咯,这两年是越发过不下去了......” “这两年还不好过吗?番薯不是传过来了?”杜鹃有点不理解。 别的地方她没去过不知道,可是京城边上种番薯的人家,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听说河北天津那边,这两年生的孩子都多了许多,毕竟算是有余粮了。 这边虽然说番薯推行的晚一些,可去年一定是种下去了,怎么还不好过? 大爷听她提起这个就是摇头:“哎哟,可不就是这个番薯害的?” “番薯产量那么大,怎么就害人了?”杜鹃脸色很不好看。 她家主子的一大功绩就是番薯,这东西救活了多少人的命啊,可以说是功德无量了。 在这山沟沟里,却有人说这是祸害? 大爷叹息一声:“番薯是量大,但是卖不上价啊。” “那不是能吃吗?吃饱肚子就好了呀。”杜鹃反驳道。 番薯本来就是给穷人家活命的,口感的确不算好,也卖不上大价钱。 但那是要靠对比的,都吃糠咽菜了,再吃番薯那可就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了。 大爷道:“哪里还能自己吃?官府要求每家每户种番薯,可是收田税的时候收的是水稻。” “辛辛苦苦种那么多番薯,你卖我也要卖,那黑心的商人就把价格往死里压,全卖了才堪堪够交税的。” “忙活一年累的要死,啥也没落着,可是必须要种,那不是要了我们的命吗?” “今年比前两年规定的数量还要多,大家可能连税都交不上了......” 他家里也有不少任务,不然这么大年纪了,出来赶车也不会这么频繁了。 好在今天运气不错,拉了这几个人大方,包了他的车给了足足二十文钱。 这一趟跑完,他就可以休息了。 杜鹃觉得不对劲,因为她听卫五说过,种番薯的前三年,根本不收税。 不仅如此,连种子都是免费发放的。 更别说要是有人愿意卖的话,主子的粉丝店都是统一价格收购的。 并不会出现大量番薯出售,影响番薯价格的情况。 她特意追问了大爷一番,了解到了这边的情况,暗暗放在了心里。 大爷跟他们说这些,也是因为心里实在是太苦了,逮着个人就说两句。 不一会儿,就到了乌山脚下,他停下牛车收了钱,眼里才有了点活人气息。 虽然刚刚的话题有点沉重,但是小凳子回家的兴奋已经盖过了这种沉重。 他指着半山腰跟杜鹃二人介绍:“那里就是乌山村,马上就能到家了。” 杜鹃看他背起东西就想走,却对大爷说:“大
相关推荐: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壮汉夫郎太宠我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删除她gl
一梦三四年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