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摄政王[年下] > 第196章

第196章

将人微言轻,无力统军。前线的五千骑兵,转眼间就变成了五千步卒,这要是高句丽打过来,我们如何抵挡?”牛进达说的没头没脑的,李二听得一头雾水,怎么就骑兵变步卒了? 李二身边的军师将军李绩猜测道:“牛将军,是不是战马出了问题?病了还是牲畜瘟疫?” 李二心头一突。 但牛进达却委屈的大声说道:“哪里是病了?全都被人‘借’走了。说是借,其实就跟打劫差不多,别说骑兵将军了,就是我这个前线先锋大将都拦不住。” 噗…… 李绩一下想明白了,“是尉迟将军还是程将军?” 李二不解,“这事关敬德和知节什么事?” 牛进达苦涩道:“不是一个人,这次是二人联袂前来,如果是一个人,我还能拖延一二。但两人好像商量好了似的,前后脚过来,我一个应付不住,就被另一人得手了,后来我才知道,人家把战马带走以后,背地里五五分了,一家两千五。” 李二不解道:“你是说,敬德和知节过去前线,抢了你的五千战马?他们在后方驻守城池,负责城管安民,抢你战马作甚?” 牛进达也纳闷呢,“是啊,末将也是这么问的。可人家两个说借去用用,耕完地就送回来。陛下,我那是战马,不是耕牛啊!陛下,要么您帮忙把我那战马要回来,这战马被拉去耕田,再送回来,还能上战场吗?” “要么您就革了末将的先锋之职,换个大将军上来,末将资历不行,战马都看护不住!” 李绩在一旁笑着解释道:“陛下,您怕是还不知道,自从您下令以民意为考核之后,从将军到士兵,都紧着立功呢,扬言要和百姓打成一片。这不马上春耕了嘛,一个个都憋着劲,要接着春耕,帮百姓指导耕种来获得民意支持。” “呵呵,这边的百姓不像我们大唐人,他们多数不擅长耕种,所以我们各地的城管指点耕种没问题。但手艺再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耕种是需要大牲口的,耕牛短时间凑不出,所以他们就把主意打到了战马上面。” 噗…… 李二脸都气绿了,没想到是这样的事?这不胡闹吗? 就像牛进达说的,精锐骑兵是需要时时训练的,你借去耕地一番,再送回来,这批战马怕是只记得耕地的指令,早忘了怎么在战场上配合冲杀了。 “混账!立刻传令他们把战马送回来!每人赏他们三十大板。牛将军,你且回去,安心防备前线,朕会让那两个夯货亲自给你赔礼道歉。” 牛进达行礼谢恩,可李绩却劝道:“陛下,不可。按照时间计算,这五千战马怕是已经被分发到两地百姓手上了,如果朝令夕改,重新把战马要回来……怕是,怕是要招来百姓的失望。” 什么??? 这……意思是朕的五千精锐骑兵,就这么没了? “咳咳,怕是,怕是不止五千。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止尉迟两位将军,其他将军也会这样干。所以……”李绩不敢往下说了。 “所以不止是这批五千骑兵,而是我们整个几万骑兵全都要被祸祸了?”李二的脸已经完全成酱绿了。 他连骂人都没力气了。 长叹一声,“牛将军,你先回去吧,去前线严阵以待,小心驻防。” 牛进达也看明白了一切,尴尬的点头退下。 李绩宽慰说道:“陛下,莫要动气。世上之事本就是一得一失之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策,但这个上策所废之力,肯定不会比战场厮杀小。所以,有这种情况也在所难免。虽然损耗了几万战马,但若真能成功,那就能省了我们几万战士的伤亡,相当于活人无数,拿战马换士兵,这个账是值得的。” 李二苦笑点了点头:“茂公,当初制定民意调查的时候,只想到了防止过度谄媚百姓,却没料到还有这种事。唉……朕的战马哟。” “呵呵,陛下,春耕之后,战马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训练,还是可以用的。” “罢了,若真的能一举收下所有民心,区区战马而已……” 李绩连忙打断:“不行不行,陛下,这战马必须收回。哪怕以后您多调集耕牛过来赏赐百姓都行,战马也不能送。毕竟是战马,万一被有心人利用,随便能拉起一支骑兵队伍。” 李二笑了,“朕岂能不知?如此一来,攻守易型,我们反倒成了防守一方。如果不攻城打仗,那明年一年可未必能够结束战事。” “额……全凭陛下做主。”李绩躬身行礼。 李二爽朗大笑:“一场灭国之战,打上三年,这也没什么,我们又不是没有打过持久战,当初跟窦建德对峙也有三年呢。倘若真的能够为灭国之战蹚出一条新路子,那这三年就值了。” 李绩逢迎道:“陛下英明。若你不战而屈人之兵,逼得高句丽自己投降,那此战绝对能载入史册!” 第七百六十章 流言四起 这天渊盖苏文亲自出城巡视,主要是想看看自己手下的王牌——契丹死士骑兵! 没错,高句丽内部人心浮动,百姓们虽然暂时被按住了,但还是有许多人幻想逃到西边去投靠大唐,虽说没有亲眼见过,但未知的总是令人期待的,传言只会让人们记起大唐的优厚待遇,甚至忘记远行的风险。 所以高句丽的人已经没了死守的决心,疑人不用,手上真正能用的,就是这支被大唐灭族的契丹死士骑兵了。经过一个冬天的秘密训练,这帮人终于有了战力,甚至堪比普通精锐。 骑兵大将军汇报说:“王上,这支兵马原本野性难驯,但经过一个冬天的训练,这帮契丹人全部变成了能打的战士。只是,他们空有战马,却还没来得及训练骑兵冲杀,毕竟大雪封山封路,骑兵施展不开。” 渊盖苏文沉吟道:“等冰雪消融,天气回暖。给你多长时间,你能把他们训练成一支精锐骑兵?” 额…… “王上,两个月足矣!” 两个月? “咳咳,至少得一个月,绝对不能再低了。否则一盘散沙,不仅没有战斗力,甚至还不如步兵。”骑兵将军低头咬牙说道。 渊盖苏文点头说道:“好,就给你一个月。” 啊? “王上,大唐会给我们一个月时间吗?蛰伏了一个冬天,开春,他们肯定会猛烈进攻的。” 渊盖苏文点了点头:“不错,他们不会坐失良机。但是,我们还有第二道防线。我会传令给前线萨耨延寿将军,国内城加上乌骨城,一共十万守军,守不住一个月,他们提头来见!” “是!末将定不负王上所托,一定训练出一支精锐骑兵。”骑兵将军郑重说道。 “但是……” 嗯? 渊盖苏文有些不喜,心说你这厮能不能干?怎么推推拉拉的? “王上,因为这帮契丹难民是逃难的,所以携带的战马良莠不齐,所以我们的骑兵可能不能在质量上跟大唐比,但数量上没问题,加上靺鞨投过来的两万,四万轻骑兵,大唐也就这么多了。” 渊盖苏文摆手说道:“本王何尝不知?不让你训练得跟大唐一模一样,只要能够有效冲杀,形成战斗力即可。” “是,多谢王上。” 离开了骑兵训练营,渊盖苏文心中大定,有了这支奇兵,用的好了,是可以扭转战局的。所以,还需要布置一下,将来给这支奇兵创造一次绝杀机会。 正说着呢,不远处发生了骚乱,似乎是两帮人打了起来。 渊盖苏文眉头一皱,“去看看,怎么回事?” 身边的护卫快步跑了过去。 不多时,打架的两方停了下来,其中一帮人竟然一窝蜂朝着渊盖苏文这边跑来,吓得护卫们立刻挡在了前面,“保护王上!放肆,你们做什么?” 只见这帮人齐齐跪下磕头哭喊道:“王上,您给我们做主啊!军需官克扣我们的粮草,三个月来我们已经饿死冻死十几名兄弟了……” 嗯?怎么回事?渊盖苏文虎目一冷,转头看向了身边一位重臣。 对方碎步凑近,小声说道:“王上,这是被大唐放回来那批人……” 哦,原来如此。 渊盖苏文挥手让护卫退下,缓缓走到了前面,“诸位,起身吧。在我高句丽,谁也不能克扣我高句丽将士们的粮饷。” 有人大声喊道:“王上!他们都说我们是大唐送回来的奸细,所以处处排挤我们,还说是大王您的旨意。王上,末将斗胆,敢问是否真有此事?” “放肆,你一个区区校尉,竟敢当面质问王上?”一旁的将军呵斥道。 渊盖苏文挥手按住了将军,然后认真的走了上去,亲手搀扶起那名开口的校尉,“你说的都是真的?” “小人以身家性命作保,敢有半句假话,愿意横死当场。” “混账!何人敢欺辱本王的将士?”渊盖苏文愤怒转头,朝着身边的几位将军呵斥道。 这…… “末将不知还有此事,是末将的疏忽,末将这就派人去查清楚,绝不会让将士们无辜蒙冤。”这位大将军也是个人精,他当然知道王上是什么意思。 渊盖苏文训斥下属一顿,转身朗声说道:“诸位将士们,本王今日当面跟各位澄清此事,本王从未说过类似之言。尔等深入敌后获得情报,为国出生入死,高句丽不会忘了诸位,本王也不会忘了诸位。谁敢克扣本王下属将士的粮饷,本王定斩不赦!” 完了……军需官怕是要被拉出来当替罪羊。身边的将军心中叹息。 果然,安抚好这帮闹事的将士们,回到王宫,渊盖苏文就下令了,杀了军需官,一切罪名安在他头上,然后厚待这帮人,送他们去前线送死。 将军感叹,不愧是王上,把人卖了还让人家自己数钱。有了这个替罪羊,再有一番查清冤案的优待补偿,这帮人肯定会死心塌地卖命的。 他还不知道,前线国内城、乌骨城,最近流言四起,城中都是小道消息,说跟着高句丽当兵吃饷,还没有过来这边当百姓种地的强。安家费二两银子,还分土地、分房子?从城池到村子,没有贵族,全都是一般高的平民百姓,从此再无欺压。 这些种种,你们给高句丽当一辈子兵,卖一辈子命,能得到吗?你们为了保护他渊盖苏文,牺牲在战场,抚恤金有二两银子吗?大家都是普通百姓,本应该在家种地生活,孝顺父母,传宗接代的,是谁把你们抓了壮丁?放过来送死? …… 类似这种流言,不到两天就传遍了两座城池,整整十万大军,无人不知。 前线指挥大将萨耨延寿彻底慌了,他是知道的,高句丽穷,越打越穷,所以兵员的粮饷、抚恤微乎其微,甚至许多都是被强迫当兵,根本没有饷银。 这种流言,对于前线这十万大军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毒药。哪怕十个有一个人相信了,那也足足有一万人呢,这帮人若是开门献城? 嘶……不敢想! “紧闭四门,只许进不许出,给我查,一定要查出奸细来!” “大将军,王上给我们送来了几千援兵。” “援兵?好,城中正是人心浮动,援兵来的真及时。”萨耨延寿大喜,立刻派人去接收援军。 他却不知道,这批援兵可是去过对面大唐地盘的,是知道真实情况的,啧啧……有时候就是这么巧,城中半信半疑的士兵们,正愁无法辩驳流言真假呢。 第七百六十一章 炸营? “多少?十亩地?” 随着这批援军的到来,西边打土豪分田地的事情彻底被证实,而且丰厚的价格,让所有人为之震惊,按人头算,每人竟然能够分到十亩良田?老天爷,若是种上大唐的高产良种,亩产几千斤的,十亩地下来打的粮食……不敢想,简直不可思议! “没错,另外还给一笔安家费,说是二两银子,但也可以选择让官府帮忙建房屋,这样的话,二两银子就没有了,却需要参与集体建设,官府包吃住,直到第一茬粮食收获,再然后就是自负盈亏了。” 嘶…… 有这么好的条件?那你们怎么不早说?那还打什么?大唐简直就是我们的救星啊,喊声义父都不为过。 “可惜啊,大将军四门紧闭,许进不许出,要不然我……” 这人话还没说完,就被旁边的好友一把捂住了嘴巴,“嘘!噤声。现在城里正在查散播流言的奸细,你敢说出来,立马就会被执法队带走。” 被放开之后,那人啐骂道:“娘的,老子是被抓壮丁才上的战场,压根不想打仗。如果不是家里实在穷的活不下去了,谁愿意在刀尖上混口饭吃?你们呢?谁见过贵族的孩子过来从军卖命的?” 众人摇头,七嘴八舌的分享自己的从军经历,虽然理由不一,但却有个共同点——都是最底层的穷苦百姓。 “马上开春了,冰雪消融,大唐积攒了一个冬季的怒气,肯定是要打过来的。咱们已经从第一道防线撤到了这里,到时候能不能活下去都不知道。左右是个死,还不如现在就作为百姓,去西边呢。或许还能搏一场富贵。” 富贵? 没错,对于这种朝不保夕的可怜士兵来说,人均十亩地,管吃管住的生活,可不就是富贵嘛。往大了说,那也是有自己土地的小地主呀。哪怕只有自己的一亩地,也比在高句丽给人当佃户、当奴隶的强。 “对了兄弟,你们既然去过西边,还给你们分了土地,那为何又要回来呢?别人我不知道,兄弟你跟大家都是一个山沟里长大的,肯定不能是为了军功,有军功也轮不到我们这种人。” 这名新来的脸色古怪道:“我,我没想再回来的。我是被人供出来,然后大唐抓了我们,被人家送回来的。” 啊? “嗨,你们也知道,王上不是派我们去西边当斥候,混进去在后面搞破坏嘛。没想到西边待遇这么好,我是真心想留下不回来的,毕竟我家里也没什么人了。可没想到许多忠于王上的人干坏事暴露了,然后我就被牵连出来,倒霉的也被送了回来。” “不对呀,你们不是属于王城守军吗?怎么又被送来前线了?”有人追问说。 这人懊恼的小声说道:“王上忒不是东西了。我们做斥候失败,被送回来之后,就被王上怀疑了忠诚,把我们派到最累最苦的地方驻守,甚至连粮饷都克扣,我们这几个月的待遇连你们都不如,整天被那群王城守卫欺负。” “弟兄们骂骂咧咧的,许多人都想逃跑去大唐。可能是城里闹的厉害吧,被王上知道了,他杀了那个该死的军需官,然后就把我们派到前线了。” 有人不解道:“不对呀,这么说,王上并不知道这件事,反而为你们伸冤呢。” 伸冤?呵呵…… 这人嘲讽道:“你信吗?自己手下几千老兵,在王城根吃不饱穿不暖,一个冬天冻死了好几百,他真的不知道吗?” “倘若他真的心里记挂我们,就不会在杀了军需官之后,还派我们来前线送死,而是好好补偿才对。也不知道哪几个蠢货,被王上演个戏就骗了,嗷嗷叫的喊着到前线,所以我们都被带着送来了。可这次过来的人里面,一半以上的人都很不满,大家嘴上不说,心里其实都想趁机去大唐呢,毕竟这里过去十里就是大唐。” 此话一出,围着的十几人里面,有九个都眼前一亮。 大家对视一眼,有人带头小声说道:“要不,我们……” “走不了,四门紧闭!城里查的很严。而且大将军为了防止我们当逃兵,把四城门的守卫队都换了,就换成新来的援军。” 新来的? 大家齐齐看向了刚才讲故事的新来的,“兄弟,你刚不说新来的弟兄之中,也有人想走吗?有没有你熟识的?同时负责守城的?” 额…… “你们、你们都想走?” “没错,逃出去虽然会被大将军追杀,但也有可能因此活命。去大唐做个普通种地百姓,总比死在这里的强。” “是啊,没时间了,最多一个月,到时候大战起时,我们就彻底没机会了。大唐的兵马可不认人。” 沉吟许久,这人咬牙说道:“好,南门有个队正我熟悉,他也想去西面,这两天我私下里联系一下,看能不能给我们开个缝。不过,一定要保密!这是掉脑袋的事,一旦走漏风声,在场的都得死。” 众人对视一眼,齐齐举手发誓,“同生共死,若违此誓,刀斧油锅,永不超生!” …… 类似这样的小团伙,这几天在国内城、乌骨城还有很多,十万兵马里面,一半以上都是苦出身,所以意动的至少三万。若非如此,守城大将萨耨延寿也不会把守城的换成援军。 可他没想到,援军里面也一半是砂子。这就是攻心计的高明之处,从人心开始瓦解一切。 三天后的一个晚上,国内城南门轻轻被打开,约莫几十人悄悄溜出,顺着护城河厚厚的冰面,悄无声息的走了过去,然后在漆黑的夜色下,朝着西边大唐营地飞奔而去。 “什么人?全军戒备!”清晨时分,大唐营地这边的观察哨发现了这伙人,如果不是对方手无兵器,怕是迎接他们的就不是问话,而是弩箭了。 “各位大唐老爷们,我们是高句丽平民,在高句丽被欺压的活不下去了,特来投靠大唐。”众人举起双手缓缓朝前走,嘴里的话真诚可靠,眼中满是欣喜和期待。 “来人止步!站在原地等待验明正身。平民来投效,应该走官道那边,那边有专人接待,来我们大营作甚?” 有人哭诉道:“大人,实不相瞒,我们是国内城的守军,实在不愿打仗了,所以就丢下盔甲兵器,跑过来想当个普通百姓,找条活路的。” 大唐的官兵很热情,并没有因为对方是敌军就恶语相向,反而亲切的一边检查对方的身上,一边笑着说道:“这就对了,早点弃暗投明才是正道。” “我们是来帮你们的,不是来欺负人的。大家都是穷苦出身,我大唐皇帝陛下可怜高句丽百姓被欺压苦不堪言,所以带兵过来帮忙,灭了你们的贵族老爷,大家才能真的过上好日子。” “行了,确实没带兵刃,跟我们进来吧。稍后我们会联系专门的安民官员把你们领走,等进了大唐,分到了土地,好好过日子,不用给高句丽的老爷们卖命了。” 众人感动的泪流不止,这就成了? 国内城这边,头一晚上溜走几十人,城中竟然没上报?这很不正常。 但事实就是这样,于是第二天的时候,有人更大胆,几百人直接开门放下吊桥,狂奔向西…… “不好了大将军,城中乱了,许多人开城向着西边奔逃,喊着要去投靠大唐……各门死守不住,炸营了!” 什么???炸营?我们这是守城,怎么会炸营?萨耨延寿五雷轰顶一般,感觉到一股寒彻心头的冷意,从头顶直击脚底! 第七百六十二章 搞什么鬼? “陛下,大喜,大喜啊!”李绩拿着前线急报,不顾形象的飞奔而来。 “何事如此惊慌?” “前线牛将军急报。近日不断有国内城的守军趁夜投奔我军,现而今国内城大乱,不仅人心浮动,而且人员大减,几乎无有守城之力。牛将军请命,想趁机攻城!” 皇帝李二颇为意外的问道:“国内城的守军投奔我们?为何如此?小心不要中了敌人的疑兵之计。那萨耨延寿是成名老将,岂会如此治军不严?” 李绩兴奋的解释道:“陛下,原本臣也不信,所以就派人核实了一番。没想到竟然是真的,陛下,您定下的攻心计成功了,原本只是高句丽的百姓想要投效,现在连他们的兵马都想过来了。国内城几乎不攻自破,高句丽,距离败亡不远了。” 李二还是不信,“还是不对。如果说,国内城的守军想要投效,早几个月,为何不跟着百姓一起过来呢?偏偏选在这时?马上就开春了,要小心防备。” 李绩笑道:“陛下,您绝对猜不到,这事跟您放回去那批暗桩有关。” “哦?你是说,朕的离间计也生效了?”李二已经猜到了。 李绩赞道:“陛下英明!正如您的所料,这群人回去之后,高句丽王起了疑心,所以他们很不受待见,在王城受了几个月的欺压,积怨很深。渊盖苏文又走了一步昏招,竟然把这批人派到了国内城、乌骨城协助驻防。” “据过来投效的人说,国内城、乌骨城两个城池里面的守军,有三成都摇摆不定呢,都羡慕我们这边的惠民政策。只是萨耨延寿消息封锁的紧,他们不能确定而已。” “现在好了,这批‘援军’来的正是时候,他们可都是来过我们这边的。经过他们的证实,国内城和乌骨城的守军彻底坐不住了,许多人都在密谋出逃。” “而这批援军里面积怨已久之人也想出逃,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情况。如果不是大雪封路,车马难行不好攻城,恐怕我们收到急报的时候,牛将军已经拿下国内城了,而不是送信请示。” 听完前因后果,李二哈哈大笑,自己打了一辈子仗,从未有过现在这么痛快,此刻的自己,似乎不像一个统军打仗的元帅,更像一个指挥若定的国君,仅仅一句话,不用死伤就能攻破敌国……可比战场厮杀更痛快。 “陛下,陛下,牛将军请战呢,战机难得,您看……”李绩打断了皇帝的大笑。 可皇帝李二却摆手道:“不,我们不打。能不费一兵一卒灭了高句丽,我们何苦劳师动众,让手下袍泽去送死呢?” “茂公,传令下去,前线紧张备战防守,小心敌人的偷袭。后方的民心大计要好好搞,搞好了,将来我们派一些归顺的人过去,跟剩下的高句丽百姓也宣传宣传,让更多的人过来投效。啧啧……这样的一战,莫说过年不回长安,就是在这里打上三年五年,朕也愿意跟他耗下去。” 额…… 李绩轻咳道:“陛下,您也太瞧得起小小高句丽了,别说三年五年,他们能撑过今年,就是陛下您开恩。” “可惜了,牛将军为先锋,心里总想着好好冲杀一阵,出了胸中积攒了二十年的恶气的。没成想这一仗打一年了,他这个先锋也没找到机会。早知道就让他跟左武卫苏将军换换了。” 李二却摇头笑道:“换?他才不换。换到北路确实能够尽情厮杀,但杀一群契丹人,可出不了他胸中那口恶气。” “茂公,前线投奔的人太多,难免会出纰漏。你亲自去一趟,仔细坐镇,切记不可让前线贪功冒进,能做好收拢流民溃军就行。” “是,末将这就出发。” “对了,给牛将军带句话,将来跟渊盖苏文必有一战,他这个先锋大将总有拼杀之日,让他攒足了怒火,将来斩下渊盖苏文的头颅,朕提他做大将军。” “臣领旨,臣代牛将军先行谢过陛下。” …… 国内城里,萨耨延寿率领一万死忠,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四下城门堵住,平息了城中骚乱。最后一统计损失,五万大军竟然逃了一万五?这幸亏是去对面当种地农民的,这要是投靠对面当兵的,那这个城池也不用守了,直接拱手让人得了。 “对了,乌骨城……不好!” ……晚啦!等他反应过来,想要提醒乌骨城守将的时候,早就晚啦。 乌骨城的守将可没有萨耨延寿的威望和手腕,而且乌骨城守军里面,一半以上都是百济人,所以出了炸营事件之后,百济人全都跟着逃了出去。 倒不是全都跑到大唐这边,其中一半人是回百济去了。 而乌骨城守将只会血腥镇压,但阻人前途,犹如杀人父母。你杀的凶残了,这帮逃兵逃跑无望,愤起反击,最后乌骨城守将竟然因为炸营被砍死在乱军之中。 整个乌骨城跑的跑、死的死,三天时间跑成了一座空城。 这…… 前线的牛进达懵了,陛下传令不让我攻城,可现在乌骨城空无一人,谁能拒绝这种诱惑?好纠结! 好在李绩及时赶到,大笑着命令牛进达占领乌骨城,“乌骨城的人不错,这是看我们五万大军住着地窨子防守的太辛苦,所以让给我们一座城池住着。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原本国内城和乌骨城是互为犄角的,现在好了,我们占领了乌骨城,反而成了监视国内城的前站。” “有了乌骨城,方圆百里都在我们的掌控之内,往后高句丽百姓再想投靠我们,就方便多了。” 萨耨延寿派人来传信的时候,没见到乌骨城守将,反而见到了大唐南路主将李绩。 …… 得知乌骨城全部溃逃,城池也被大唐拿下,萨耨延寿万念俱灰,派出三路快马去王城报信。 “末将萨耨延寿叩拜我王,末将有负王上所托……” 这是一封绝笔书信,国内城只剩下三万心思不定的守军,乌骨城已经丢了,第二道防线十万大军转眼间就剩下了这三万,但凡大唐动手快点,国内城连五天都守不住,所以萨耨延寿直接发了一封绝笔信,誓与国内城共存亡。 渊盖苏文收到书信差点吐血,我才派了几千援军,你竟然给我说这个?唉……事已至此,做好王城决战的准备吧,第二道防线已破,大唐随时可以攻打过来。 萨耨延寿:快别提您的援军了,如果不是您的援军,我怎么会混到现在的地步? 可这对君臣战战兢兢一个月,一直到开春,冰雪消融道路通畅,大唐也没有一点动兵攻打的意思。 渊盖苏文:搞什么鬼?战又不战,退又不退?你们什么意思? 第七百六十三章 撤吧 “臣萨耨延寿上报我王,国内城风声鹤唳,乌骨城的唐军日夜在城外骂战,虎视眈眈,却从不进攻,导致城中将士既无战意、也无战心。未免再发生之前的溃逃事件,臣请命暂时从国内城撤出,免得中了唐军的攻心之计。” 萨耨延寿的奏报送到了高句丽王城,招来一片声讨,说这位前线大将损兵折将不说,现在竟敢怯战?太有损我高句丽国威了。 若是放在以前,遇到这样的将领,渊盖苏文肯定早就下令斩杀祭旗了。 可现而今时移世易,萨耨延寿说的是实情,而且这位老将一生征战,绝不会背弃高句丽的,能让他屈服的,只有现实。可见现实情况,要比这奏报说的更严重。 头一次的,渊盖苏文感到一股无力之感。 国内城还算是第二道防线,一旦放弃这里,那高句丽将再无天险可守,就连半壁江山也不剩,只能围着王城死守了。 半壁江山还敢说翻盘抗唐,可若是只剩下孤零零的王城?呵呵……苟延残喘罢了,还有何意义? “罢了,准了大将军的奏报,让前线的三万将士撤回来吧。” 什么??? “王上,不可……” “国内城若是丢了,唐军可以长驱直入,直接杀到我王城之下,到时候……” …… 渊盖苏文摆手按下了众人,“好了,国内城原本和乌骨城互为犄角,现在乌骨城已经丢了,国内城随时都能被大唐围住成为一座死城。王城若是派兵,有被人围点打援之险,若是不派兵,国内城的三万兵马,即便是围而不攻,饿也能被人饿死。” “老将军言撤,非是怯战,乃是老成谋国之策。本王如何不准?” “收缩兵力,加上王城守军,我们尚且还有十万兵马可守,否则的话,唐军破了国内城,一样是要打过来的。” 众人沉默不语,默认了王上的分析。 沉闷之气弥漫朝堂,一股兔死狐悲的凄凉逐渐从众人的心头升起,高句丽真的走到末路了吗? 有位胆子大的朝臣,忐忑的说道:“王上,要不、要不派个人去跟大唐求和?” 嗯? 渊盖苏文眼中一道杀气闪过,这人吓了一个哆嗦。 满朝文武也惊讶的看向了此人。 只见此人反应极快的改口道:“王上,当年我们对抗隋王朝的时候,也是用求和的招数,拖到了他们后勤不足,然后……” 哦,原来是这样……渊盖苏文神色稍缓。 呼……此人长舒了口气,好险!就这么短短几句话,自己整个后背都湿透了,仿佛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这时,有人站出来附和,“王上,许侍郎所言有理,臣附议!开春一个月了,大唐不见进攻迹象,显然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许就是后勤粮草跟不上,所以去跟他们谈谈,来个缓兵之计也好。” 渊盖苏文转头看了看其他人,众人纷纷附议。 渊盖苏文明白了,这群大臣是都怕了。 唉……民心已失,现在朝堂上的臣心也开始摇摆了,我这个君王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好吧,准卿所奏。那就派许爱卿跑一趟,看看大唐是否真的愿意坐下来谈。” 其实他内心比任何人都清楚,大唐不是前隋,皇帝李二也不是隋朝大业帝,更别提还有一位狠辣且精明的冠军侯在。之所以答应求和,也不过是想让这群人死心罢了。 下了朝,好几个文官围住了这位许侍郎。 “老许,你可真是胆大,竟然敢捋王上的虎

相关推荐: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在爱里的人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综影视]寒江雪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高门美人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