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看向了房遗爱,房遗爱也挠头了,“我是直接从草料库里领的,不知道价格呀,不是我买的。” 谁知道?冯智戴扫视一周。 李承乾弱弱的举起了手。 什么?太子?你可是太子,你怎么知道呢? 第四百三十五章 条件 看到大家满是好奇的眼神,李承乾弱弱的说道:“我曾经做过军中司马,所以知道一些后勤的事。” 哦……原来如此。 只有赵德言清楚,军中司马也不一定清楚这些,肯定是当年他流落乡野的时候学会的。 “干草那些东西不值钱,一文钱能买十斤。但是精饲料值钱,一文钱只能买二斤。” 二斤?这么贵? 这么说,如果一匹战马一天吃十斤干草,外加十斤精饲料的话,就要花六文钱?比人花的都多? 这时牛进达的儿子牛小虎开口了,“我想起来了,记得以前娘亲抱怨过,说父亲那匹马吃的比人都多。” 冯智戴尴尬的看向了赵德言。 赵德言认真道:“真实的情况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冯智戴恭敬行礼道:“请赵先生赐教。” 冯智戴本就是萧家庄的私塾先生,此时也不推辞,大步走上讲台,“也许岭南的兵,一天吃四个胡麻饼就能打仗,但长安的兵不行,远行千里北上去打仗的更不行。” “除非行军的日子是吃干粮以外,但凡扎营固守,那伙食必定是有银钱标准的,大唐比突厥富裕,吃的要好很多,一人一天十文钱的标准。” 什么?? 十文?这么多?那够买多少胡麻饼了? 赵德言白了一眼,“你就知道胡麻饼。光喝水吃干粮可打不了硬仗。而且时间久了士兵是会生病的。一旦生病,就意味着失去战斗力,如果多个士兵同时失去战斗力,那是相当可怕的,所以往往将军和后勤要合力计算粮草,就是为了保证部队的战力不减,随时可以应战。” 冯智戴老脸一红,“那我刚才的算法……” 赵德言笑了,“你刚才呀,纯属纸上谈兵。” 额…… 重新在课堂上计算一遍战争预算,得出结论五十万两打不住,然后赵德言就宣布了下课准备吃饭。 冯智戴哪里有心情吃饭?今天本想露脸的,没想到出了这么大的丑,尴尬死。 赵德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用这样,以你的水平,当个数算先生够了。但你可是冯家二公子,将来说不定要领兵坐镇一方的,所以最好是到军中历练一段时间,接接地气。” 冯智戴重重的点头,“我明白了,冠军侯之所以能成为冠军侯,除了他本身的天赋以外,听说他自小就出去游历,投名师访高友,走遍了大唐的所有地方。唉……我不如他。” 赵德言忍不住哈哈大笑道:“你跟他比?这世上谁跟那个妖孽比,谁就是自找苦吃。换个人吧。” …… 这堂课本来是给小长乐准备的,最后正主却听了一堂“精简课”,一气之下跑了出去。萧锐追都追不上。 “喂,晚上我亲自下厨……”萧锐只能远远的喊着,可小长乐头都不回。 “你回家吗?” 小长乐骑着猛虎,委屈的回头喊道:“我出家!” 啥?出家?出家做什么? “出家!我的天!”萧锐真想捂住眼睛,心说这孩子,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呢? “不出家行不行?” 小长乐委屈道:“不出家,等着被和亲嫁去吐蕃吗?” 萧锐劝道:“谁说要你和亲了?姐夫给你保证,绝对不会让你去和亲的。快点回来吧。” “骗子!大骗子!才不信你。” 小长乐一拍猛虎的大脑袋:“等你灭了吐蕃我就下山。” 看着小家伙骑上猛虎飞驰而去,萧锐哭笑不得,我是不是给自己惹了一个麻烦?你爹要拿你和亲,你赖我做什么?要灭吐蕃也是皇帝的任务,你还赖我? 萧锐回去给襄城一说,襄城也哭笑不得。 反倒是另一个夫人魏嫣然看出点端倪,“夫君,你有没有觉得奇怪?” “奇怪?什么奇怪?” “小长乐为什么不去找陛下叫屈,反而来找你?” 萧锐笑道:“陛下比较严厉,这丫头黏我习惯了。” 魏嫣然白了一眼,“那我问你,为什么她别人不黏,偏偏这么黏你?” “因为是我一直带着她玩呀,嫣儿,你到底想说什么?” 魏嫣然无语的伸手推了一下萧锐:“你呀,那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偏偏这方面后知后觉呢?凭我一个女子的直觉来看,小长乐她喜欢你。” 啥? “你别闹了,她才多大?知道什么是喜欢吗?” 魏嫣然转头看向了襄城,“不信你问襄城姐姐。” 襄城脸色复杂,没有说话。 萧锐傻眼了,“不是……小长乐以前确实说过长大了要嫁给我,但那是孩童不懂事,这怎么?我的天!” 魏嫣然提醒道:“长乐妹妹今年已经十二岁了,在民间,许多女子十三岁就能嫁人了。你还当她懵懂无知?” 萧锐摆手拦住了魏嫣然,“打住打住!千万别说了,这要是传出去……娶了你们三个就差点要命,如果让陛下知道了?那还得了?” 当天下午,内侍老高来了。 萧锐心虚的不敢见,还是襄城出面才知道,根本不是事情暴露,老高纯粹是奉命来接长乐回宫的。 “小妹负气晌午就走了。还说什么不灭了吐蕃就不下山。高内侍,你去回禀父皇,说我们一定想办法劝回小妹,让他不要着急。” 内侍老高笑道:“小公主肯定是误会了。陛下派老奴来,就是想告诉长乐公主,吐蕃一行人已经放弃了和亲计划,明日就辞行回去了。” “哦?真的吗?怎么会这么大转变?据说他们可是准备良久的。”襄城不解。 “是国舅爷出面,一番劝解,让他们看懂了形势,这才识趣退下。”老高解释道:“烦请公主转告长乐公主,就说陛下和娘娘多日不见小公主,很是思念,让她有空了多回去看看。” “嗯,劳烦高内侍了,我一定劝回小妹。” 送走了内侍老高,襄城找到萧锐,“行啦,别躲啦,不是父皇找你。” 随即说了吐蕃离开的事,萧锐嘀咕道:“怎么会这么轻巧?没理由呀!” 的确没有这么轻巧,吐蕃人还没来得及跟皇帝辞行呢,就有人暗中约见了禄东赞。 第四百三十六章 报应来了 “千里迢迢从吐蕃来到长安,足足走了小半年吧?就这么灰头土脸的回去了?” 禄东赞盯着眼前之人,似乎想要把对方看透。但看了半天,也没能看出对方是什么来路,普普通通的商人打扮? “阁下何人?直接说明来意吧,我们马上就要走了,没有太多时间浪费。” 对方不想透露身份,淡定的给禄东赞倒了一杯茶,“我是个商人,今天请相国来,是有桩买卖想谈。” 买卖? 禄东赞起来就走,心说我堂堂吐蕃宰相,不是铜臭商人,你找我来谈买卖?神经病吧?也就是在长安,这要是在吐蕃,你已经被剁碎喂狗了。 “相国且慢,如果是能帮你和亲的买卖呢?”那人叫住了禄东赞。 禄东赞果真站住了,回头重新打量,“你能促成和亲?呵呵?一个商人?” 语气中满是轻蔑,可对方也不生气,伸出两根手指,“没错,在下只是一个商人,一个消息商人。今天来找相国,是有两条消息,你一定会买。” 消息商人? 禄东赞来了兴致,缓缓走回了茶桌前坐下,端起茶杯咂了一口,“你怎么就笃定,我一定会买呢?消息?吐蕃在大唐也有暗桩,什么消息我们拿不到?” 那人笑了,坐下喝茶就表示可以谈。 “那我就先透露一点吧,当交个朋友。” “这第一件事,应该是相国和吐蕃最感兴趣的:大唐除了长乐公主,其实还有其他适龄的公主。而且相比于长乐公主,娶走和亲更容易。” 嗯? 禄东赞一听,立刻就警觉起来,他想起了上一个给自己推荐长乐公主的人,那人分明就是不怀好意。现在倒好,我们马上就要走了,又来一人给我们推荐公主?该不会是一伙的吧?还嫌我们被坑的不够惨? “不用了,这一趟我们已经够狼狈的,和亲的事以后再说。” 那人劝道:“相国不信在下?没关系。其实吐蕃真的在乎是哪位公主吗?随着公主过去的嫁妆才是你们最想要的吧?” 禄东赞起身再次拒绝,“本相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呵呵,在下说的这位公主,如果能嫁给吐蕃,她的嫁妆未必就比长乐公主的少。哦,对了,如果您看不上,很可能就要被人捷足先登了,听说还有其他国家求亲的人正在赶来。无妨,相国既然不喜欢,那这买卖不做就是了,无非就是吐蕃晚上几年再发展而已,小事。” 那人的话,将禄东赞重新拉回了茶桌前。 “你确定这位公主我们吐蕃一定能娶到?”禄东赞动心了。 对方摇头:“在下只是消息商人,能保证给提供最全面、最快人一步的消息,至于能不能把握到机会,还要看您的手段。” 禄东赞犹豫了,他在衡量值不值得花钱。 那人继续拱火道:“当然了,如果相国不嫌弃,需要请人暗中出手帮忙,那没问题,这世上没有花钱办不成的事。” 禄东赞笑了,“看来,你不是个纯粹的商人。开个价吧。” 那人伸出一根手指,“消息,加请人帮忙,一共一万两银子。” 一万两? 禄东赞心里咯噔一下,真贵! “一万两,能包办成吗?” “不能!” “不能?那我还找你们帮忙作甚?”禄东赞有些不满。 那人认真道:“相国,世上可没有什么事情是能打包票的。我们请人给您帮忙,可以给您解决很多麻烦,花了钱增加几成的胜算、甚至合作促成大业也不是不可能。” “这买卖嘛,不仅仅看金银实力,有时候也看缘分,当然,最重要的,在下以为要拼眼力。” “一万两您如果嫌贵,没问题,消息费用一千两,帮忙的事权当没提过。” 禄东赞重新打量起对方,心说这还真是个商人,分明就是激我呢。 没有接茬,禄东赞问起了另一个消息,“刚才阁下说有两个消息,另一个是什么?” 那人哈哈大笑起来,“相国,您如果做买卖,一定是个顶级商人。想不花钱就得到我两个消息吗?” “以相国的能耐,我如果告诉一点,您回去找暗桩仔细一调查,怕是根本就不用花钱了。” 禄东赞也哈哈大笑了起来。 沉默片刻,咬了咬牙:“好,一万两,刚才那个消息,本相要了。” 对方仿佛早就料定一样,从怀里掏出一封密信递了上去,禄东赞接过,直接打开看了起来,看完之后满是惊讶,“你就不担心我拿了消息,不给你钱?” 那人暗骂不要脸,你拿到信的时候怎么不问?现在看完了问我?怎么,真的想试探一下能不能赖账? 强忍着作呕的感觉,商人笑道:“相国不会。生意嘛,没有信任何来生意?做成了交个朋友,做不成的话,也不要做仇人,您说对吗?” 两人都不是什么好人,说话明里暗里都是在相互试探。 禄东赞也在心中骂娘,这特么是在要挟我呀?怎么?我不给钱,你们还想留下我?你们大唐皇帝都不敢…… 等等…… 明白了,他的意思是,到时候会反着来,阻止我们和亲? 禄东赞恍然大悟。 于是换了一副嘴脸,“不就是一万两银子嘛,我们吐蕃很穷,但还是拿得出一万的。说个地方,随后本相让人送去。” 说完,站了起来,“合作愉快,告辞。” “相国,第二个消息是有关大唐冠军侯萧锐的,他要开设一个书院,教授他那一身的本领,您不感兴趣吗?”商人开口喊道。 我特么…… 禄东赞再次停下了脚步。 没好气的回头问道:“开价吧。” “老价钱,单纯的消息一千两,如果请人帮忙办事,一万两。这件事不同于和亲,送一个学生去书院,比较简单,大概有九成的把握。”那人直接就掏出了信封,另外还有一个写着地址的纸条。 禄东赞这次没有当面打开,而是拿了信封和纸条,直接转身就走了,他害怕再多留一会儿,自己吐蕃的家底都要被掏空了。 “两万两明日就送到。” 回到鸿胪寺的第一件事,禄东赞就是派人联络吐蕃的暗桩头目,除了调查两件消息的真实性之外,还要调查这个消息商人是什么来路? 第四百三十七章 他们约好的吗? “陛下,西北传来消息,说西突厥可汗莫贺咄,亲自带领着使团,正在赶来长安的路上。按照路程计算,现在估摸着已经过了灵武,再有十来天就到了。”房玄龄来报说。 李二不解道:“西突厥的莫贺咄?他来长安作甚?” “和亲!” 什么? 李二现在听到和亲两个字就头疼,刚赶走吐蕃一伙子人,现在又来个西突厥?而且还是莫贺咄亲自前来?朕有多少女儿够外嫁的?这么上赶着当我女婿? 房玄龄介绍道:“早在贞观元年的时候,西突厥就曾派人前来和亲,但被颉利派人拦路阻止了。现在颉利覆灭,西突厥也被莫贺咄一统,他们来和亲不奇怪。” 李二叹息道:“房卿,朕是舍不得女儿外嫁的。有什么办法推了这件事吗?” 思考了一下,房玄龄开口道:“要不……再请侯爷出马?” 李二无力的说:“再让那小子去把人打一顿?传出去,我大唐的声名岂不是全毁了?” 房玄龄笑了,“不,陛下大概是忘了,当年侯爷千里袭王庭,借道西突厥,从玉门关回国。” “那时的西突厥还是一盘散沙,被颉利压得喘不过气。是侯爷带着三千铁骑支持莫贺咄,让他从一个小部落的首领,做到了西突厥的新任可汗。现而今我大唐灭了颉利,威压四方。莫贺咄虽然一统西突厥,实力壮大不少,但想来不敢捋我大唐的虎须。” “见了侯爷,莫说他一个西突厥可汗,就是当年的颉利,也要掂量一下。” 听到这里,李二稍稍放下心来,点了点头,“那就让他去试试吧。” 房玄龄:可是侯爷还在禁足。 李二笑骂道:“告诉他,吐蕃人已经走了,他小子就别再演戏了,装模作样给谁看?” 房玄龄也哈哈大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长孙无忌快步走了进来,“陛下,情况不太妙,玉门关来报,说高昌国太子鞠智盛带着礼物和使节团正在来的路上。按照脚程计算,再有半个月就到长安了。” 高昌?这不年不节的,他们来作甚? “和亲!” 什么? 李二愤怒道:“他们这是商量好的吗?接二连三的来和亲?朕有那么多女儿外嫁?让他们滚回去!” 长孙无忌跟房玄龄对视了一眼,同时劝道:“陛下三思!” “怎么?你们是同意和亲?”李二不满道。 长孙无忌连忙解释:“当然不是,我们当然反对和亲。陛下,此事有蹊跷,往常即便是有和亲,也是多年不见一次的,最近一段时间,周边小国竟然同时赶来和亲?即便是他们真的有这个意向,也不该这么凑巧的同时来。” 房玄龄点了点头,“说他们不是约好的,怕是没人相信。可他们之间相隔很远,且未必和睦,这种事如何约好?” 长孙无忌:“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有人在背后算计!” 房玄龄:“不错,而且可能是我大唐的人!” 听完两个智囊的分析,李二面沉似水,他也想到了,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是有人要在背后捅刀子呀。 长孙无忌劝道:“陛下,只有让这帮牛鬼蛇神都来,把他们凑到一起了,我们才有机会找出是谁在幕后使坏。” 点了点头,李二叮嘱道:“去告诉萧锐,好好禁足反省!” 二人笑了,这哪里是让他禁足?分明就是让萧锐趁着禁足的幌子,暗中调查。 既然是有人暗中谋划,那就不可能仅仅西突厥和高昌。两天不到,东北传来消息,高句丽王特使渊盖苏文、百济国王子扶余义慈都在来的路上。甚至那吐蕃人赖赖巴巴,一直就没真的离开。 李二彻底怒了,一定要查出是谁在暗中搞事情。 萧锐也感觉很奇怪,幕后之人不长脑子吗?皇帝根本没有适龄的公主好不好?哪怕是长乐公主也还差一岁呢。 大朝会上,各国使臣聚齐,纷纷表示了求娶大唐公主、以稳固跟大唐睦邻的友谊。 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上赶着做你女婿,是为了稳固两国关系,你能说什么?而且人家的姿态放的很低,比如说百济,直接就说日后两国可以父子相称,脸都不要了,你能挑出不是吗? “要说各位千里迢迢来求亲,公主嫁给各国王子或国主,也是门当户对。可是,朕没有适龄的公主嫁给诸位。所以……” 这时渊盖苏文站了出来,“皇帝陛下,只要能够两国结亲交好,不一定非得皇帝的公主。” 哦?这话是什么意思?给你一个普通百姓的女儿,到你高句丽去做王妃,你们愿意? 渊盖苏文是个文武全才的博学之辈,“下臣听闻,中原有昭君出塞的美谈。据说历史上的王昭君就不是皇帝的女儿。” 长孙无忌站了出来,“贵使,史书记载王昭君是汉朝宫里一名侍女,皇帝赐封的公主。当时的匈奴王并不清楚底细。但现在可不同,我大唐跟大汉也不同,如果我们把一名宫女嫁给你们高句丽王,你们愿意吗?诸位王子愿意吗?” 大家纷纷摇头,当然不愿意。 渊盖苏文接着说道:“普通侍女当然不行,但只要能促进两国邦交,在大唐选出一位身份对等的适龄女子,也不是难事。就比如皇室宗亲?” 嗯??? 李二眉头一皱,这伙子人憋着什么坏呢?皇室宗亲? 长孙无忌开口问道:“大对卢何意?” “下臣的意思是,可以从皇室宗亲之中选一名女子嫁到高句丽,比如某位亲王的女儿,一样的身份尊贵,一样的门当户对,我们一定会善待有加的。”渊盖苏文对于中原文化学习的很好,此时他不像是个外国特使,更像是一个礼部官员。 听到这话,李二只是皱眉,在场的亲王心头一紧,暗道不妙,这特么怎么把火烧到我们身上了? 李二脸色十分不好,沉声道:“看来贵国是做过不少了解的,既然如此,那不如直接说出来,你们想要哪家的女儿?” 对呀,你功课都做好了,就别藏着掖着了,直接说来意吧。 渊盖苏文摇头道:“陛下说笑了,大唐皇室的事,下臣怎么能清楚?我们只是表达想要加强两国邦交的意愿,至于选不选公主外嫁,选哪位公主出来,当然要听陛下您的。” 说完行礼退下,找不到一丝破绽。 李二扫视了一圈太极殿,镇定说道:“此事在我大唐并不曾有过先例,诸位且回馆驿住下,等朕和百官商议过后再给答复。” 第四百三十八章 有人来送礼 鸿胪寺给各国安排的住处是有讲究的,可不是先来后到,也不是以关系远近,而是严格按照各国实力分配的。 这些国家里面面积最大的是西突厥,但他却不是实力最强的,实力最强是高句丽。不是因为高句丽真的比西突厥强,是因为高句丽正面跟大唐打过仗,甚至当年的前隋三征高句丽都没打赢,名声上面,高句丽是可以跟大唐平起平坐的大国。 可为什么高句丽大对卢渊盖苏文在皇帝面前那么低声下气?自称下臣?是因为谦卑和礼貌吗? 当然不是,一个字——不要脸!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姿态放低一点,才能换来更多的好处。 高句丽之后是西突厥,再之后不是高昌也不是百济,而是西南的吐蕃,再然后是高昌,最后是百济。 各自在鸿胪寺安排的馆驿住下之后,百济负责给高句丽跑腿,联系各国聚在一起商量一下,大家都是来娶公主和亲的,可不要顶起来,最好是相互帮扶着,各自都娶一个公主回去。 但走到西突厥这边,发现人家正在往出运东西,一车一车的,怎么像是搬家呢? “怎么?这就回去了?”百济的副使拉住西突厥一人问道。 “回去?不不不,我们大汗要去长安访友,这是礼物。” 礼物? 百济人的眼睛都睁圆了,这、这么多? “你们这不像是访友的,更像是给皇帝送礼的。” “不不,给大唐皇帝的已经直接让鸿胪寺拉走了,跟这个一样多,这是给大唐冠军侯的。” 谁?冠军侯?怎么?你们认识吗? “呵呵,谁都知道大唐冠军侯,可想见他可不容易,你们这样大张旗鼓,会不会白跑一趟?”百济人也是好意。 那人瞅了对方一眼,“阁下是哪国的?” “在下百济副使。” “呵呵,难怪,你们地处偏僻,不知道也是正常的。”那西突厥人一边指挥搬运礼物,一边跟对方闲聊。 百济人更加好奇了,“还请赐教。” 那西突厥人自豪的说道:“早在大唐冠军侯还不是冠军侯的时候,我家可汗就跟他认识了,天下谁人不知我们西突厥可汗是冠军侯的生死至交?” 额…… 冠军侯的生死至交?会是西突厥?大唐皇帝知道吗? 看着西突厥浩浩荡荡离去的送礼队伍,百济人一时间不知道是羡慕还是质疑了,连送信都顾不上了,快步返回找王子报信。 西突厥的人还是做了工作的,知道冠军侯萧锐常年居住在城外萧家庄,而且现在又被禁足了,所以他们直奔城外萧家庄。 可惜他们走到二十里外就被盯上了,十里外被拦下了,一支全副武装的百人骑兵队,吓了他们一跳,这要是对方是劫道的,那我们这帮推车送礼的,怕是全都得交代这里。 莫贺咄亲自驱马上前,“诸位,本人是西突厥可汗,前去拜会大唐冠军侯的,不是歹人。敢问诸位是?” 对面骑兵的百夫长走了出来,拱手道:“原来是莫贺咄大汗,失敬!我等是负责保护冠军侯的卫队,这萧家庄方圆十里是侯爷私人领地,到了这里就不能往前走了。您要拜会侯爷的话,可以提前三天派人来送拜帖。” 这??? “大汗,我们出来一趟不容易,总不能再等三天吧?”副手小声说道。 莫贺咄心中却更加敬仰,暗道冠军侯果然非凡,在大唐太受荣宠了,长安旁边方圆十里范围的领地?而且还有私人骑兵护卫?啧啧…… “这位将军,我家可汗跟你家侯爷私交多年,还请通报一声,就说西突厥莫贺咄可汗求见。侯爷一定会见的。”副使开口劝说道。 对方却摇头道:“这不可能,我家侯爷素来洁身自好,不可能跟异国有私交,诸位请回吧,传出去于我们侯爷名声不利。” 莫贺咄笑着解释道:“将军是行伍中人,就应该听说过当年冠军侯万里奔袭草原的事,就是那年我们于西突厥相交的,这不是谎言。劳驾将军去通报一声,见不见的我们在这里等着就是。” 说着,给手下使了一个眼色,手下会意,连忙送上一份礼物。 对方沉默了一下,点头说道:“好吧,各位请就地稍等,我们派人去通报。” “礼物就不用了,侯爷的兵都是有骨气的,不敢给侯爷丢脸。” 这话一出,突厥的人肃然起敬,莫贺咄更加满意了。 萧家庄里,萧锐正在看书,接到李君羡的汇报很快笑了,“我还在想,什么时候找他呢,他却主动上门来了,看来这个莫贺咄是懂事的。” 李君羡点头道:“西突厥一统之后,发展了这几年,实力已经很强了,换了一般人难免生出骄横之心,他能主动登门拜访公子,要么是真的懂事,要么就是有求于您。” 萧锐放下手里的书册,起身说道:“走吧五哥,去会一会这位西突厥可汗。” 不多时,李君羡带着一队人快马而来,“哪位是莫贺咄大汗?” 拦路的骑兵百夫长行礼,然后引路介绍,这位就是。 “大汗久等了,我家侯爷有请。” “将军是?” “在下李君羡,玄甲军副将,是侯爷的贴身护卫,主管萧家庄所有的防务。” 玄甲军?大名鼎鼎的玄甲军?天下第一强军? “那他们?全都是玄甲军?” 李君羡笑道:“蒙陛下恩宠,玄甲军现在负责保护侯爷。大汗请随在下来。” “来人,让西突厥的弟兄们歇一歇,你们接手推车。” 萧锐礼貌的站在村口,远远的看到莫贺咄的马队,缓缓走了过去。 “那是?侯爷?”莫贺咄慌了,翻身下马,三步并作两步跑了上去。 “哈哈哈哈,老莫,多年不见,可想死我了。” “侯爷,侯爷!可算见到你了。” 二人仿佛一对儿老友般,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萧锐直接拉起莫贺咄的手,“走走走,家里说话,你当上了大汗,想出门怕是不容易,难得你来一趟,多在家里住几天,我已经让人安排好了。” “不不不,太叨扰了,鸿胪寺已经安排好了住处……” “那怕什么?在草原是你给我安排,到了长安,当然是我来安排,不客套。” 走到村口,莫贺咄感叹道:“侯爷,你这里山清水秀,真是神仙居所,羡煞旁人!咦?那边钓鱼的老者,是令尊吗?那我得拜会一下,你我兄弟,令尊就是我老莫的叔父……” 额……那个不是家父,但你确实应该去拜会一下的。 萧锐领着走了过去。 第四百三十九章 辈分错了 老李渊正在钓鱼,听到脚步声,转头一看,笑着说道:“藏锋,这位是?” 萧锐还没开口,莫贺咄就学着大唐的礼节,恭敬的行礼:“小侄莫贺咄,见过萧伯父。” 额…… 老李渊:??? 萧锐:…… 画面一时间彻底静止。 “咳咳,老莫,这不是家父。” 啥? 不是?那你领我过来拜见?莫贺咄一头雾水,尴尬不已。 萧锐给老李渊说道:“爷爷,这位是西突厥可汗莫贺咄,来大唐出使的,今天来家里做客。” “哦……西突厥可汗呀,稀客!”老李渊放下鱼竿,站了起来。 爷爷? 莫贺咄惊讶的打量着老李渊,然后小声问萧锐:“侯爷,这不是您父亲,这是您祖父?您的祖父,怎么说也得八十岁了,看着不像呀?按照大唐的说法,这就是那个——驻颜有术?” 噗…… 我爷爷?别开玩笑了,我的亲爷爷,那是梁国最后一任皇帝,我自己都没见过。当然了,眼前这位身份比我爷爷还高,人家也做过皇帝,现在还是太上皇。 “那个……误会了,莫贺咄见过……” 眼看着莫贺咄又要行礼,萧锐赶忙拉住,“咳咳,老莫,你别乱说。这位是当今大唐的太上皇,我是大唐的驸马,所以喊爷爷的。” 啥? 大唐太上皇? 莫贺咄重新审视眼前的老者,一身平民打扮,虽然很有气质,但怎么也不像是当过皇帝的呀?太上皇不是应该住在皇宫吗? 可冠军侯萧锐不会骗人吧?莫贺咄的脑子有些不够使了。 看到对方发呆,萧锐推了一下,“怎么了老莫?快点行礼呀。” 老李渊笑道:“免了,来者是客,听藏锋说过你,你们早年相识,私交甚好。既然来了,那就多在家里住些日子,走走看看我大唐不同的风景。” 听起来不像是太上皇,更像是个和蔼的邻家老头儿。 莫贺咄回过神来,眼神更加恭敬了,“莫贺咄见过太上皇。来的仓促,不知道您老也在,所以不曾备下礼物,等回去我就让人准备。” 老李渊随和道:“不用拘礼。我就是在这里养老的一个老头子,要什么礼物?如果你是以私人身份来访,那按照身份,你是我的晚辈,我这个做长辈的应该给你见面礼才对。” 额…… “私人,当然是私人身份,晚辈跟冠军侯曾经一起出生入死,乃是生死之交,今日是以私人身份来拜访的。” 老李渊抚须笑了,看来对方不是傻子,听懂了自己的言外之意,“好,藏锋啊,回头你替老夫选一件礼物,当见面礼送给莫贺咄可汗。” 萧锐点头说道:“好的爷爷,那不打扰您垂钓了,我领着老莫家里转转。” 说完,领着莫贺咄离开了。 莫贺咄手心都出汗了,萧锐笑着安慰道:“放松点,我这萧家庄与世隔绝,外人都猜测以为有什么秘密。其实什么秘密都没有,唯一不同的就是亲情。这里住的都是乡里乡亲的自己人,没有仆从下人,也不称呼官职,只以辈分论亲情友情。” “除了是你,换了大唐本地人见了老人家,不叫太上皇,都叫三爷的。” 莫贺咄不解:“这是为何?” 萧锐摆手道:“不为什么,就为了活一个轻松真实,这里没有那些权力争夺和勾心斗角,可以完全做一个普通人。老爷子不喜欢皇宫那种枯燥的环境,喜欢在这里养老。” 莫贺咄摇头,“不懂,大唐的皇宫富丽堂皇,有谁会不喜欢呢?” 萧锐也不解释,“有一天你会
相关推荐: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他是斯文糙汉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综影视]寒江雪
莫求仙缘
和徐医生闪婚后
高门美人
壮汉夫郎太宠我
迷踪(年下1v1)
作恶(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