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已经是年关了,近日练兵卓有成效,渊盖苏文心情不错,甚至承诺给这帮契丹部众加餐过年呢。 可前线传来这种情报,好似给渊盖苏文泼了一盆冷水,让他愤怒不已。 原来大唐一方这个冬天也没有闲着! “传令前线,凡是有向西逃窜者,以叛逆论处,杀无赦!” 杀无赦?你越杀,老百姓越恐慌,民心丢的越快。 而且你们前线是在防守的,全都龟缩在两座大城不敢出门,谁敢冒头出来官道设卡?当大唐牛进达是吃干饭的吗? 高句丽百姓但凡过了大唐防线,那就是我大唐百姓。不,应该说但凡有意来投的,都是我大唐百姓,谁敢阻止我大唐百姓回家?杀无赦! 国内城、乌骨城的守军,敢冒头出来拦截,老子就敢趁机杀入城中,直接占领了你们的第二道防线。 第七百五十五章 目光如炬的枭雄 “王上,不好了,涌入西边的流民越来越多,前线封锁无力,流言已经传入王城了!” 什么??? 高句丽大对卢紧急来报,高谷丽王渊盖苏文大惊,怎会如此?大唐来犯,分明我们跟他们是死敌,百姓应该仇恨才对,为何还会纷纷涌入? “大对卢,可知是何缘故?”渊盖苏文沉声问道。 大对卢解释说:“跟第一道防线不同,第一道防线我们有小长城在,只需看护城池即可。但第二道防线只有国内城和乌骨城,大雪封山,道路难行。两座城池之间距离太远,守军不敢贸然开城去官道设卡,否则会被大唐骑兵攻击,甚至趁机攻城都敢。” 渊盖苏文点了点头:“封锁无力情有可原。流言传入王城,是大唐动用了大批斥候散播的,这个也可以猜到。但高句丽百姓不应该这么积极,是什么吸引了他们?他们就不怕投靠大唐,去了被坑杀吗?” 大对卢摇头说道:“据臣所知,大唐那边开出了一个百姓无法拒绝的条件——分地!” 什么?? 渊盖苏文好像没听清楚。 大对卢重复了一遍,“就是但凡投靠大唐的百姓,都可以按照人口分得一块土地,且三年免除赋税,大唐还会派人指导耕种。王上,要知道我高谷丽穷苦,很多百姓都没有土地,我们这边最不缺的就是佃户,甚至许多奴隶都有了二心。” 嘶…… “不仅如此,大唐那边出手很阔绰,但凡去投效的,官府先给二两银子安家。不要银子的,也可以选择房屋。” 什么??? 渊盖苏文惊呆了,“他们、他们真这么大方?” “虽然早知道大唐富庶,可也没想到如此富庶。我高句丽百姓不少,每人分地发银子,数额巨大,他们有这么多土地吗?” 大对卢犹豫要不要说。 渊盖苏文催促道:“知道什么,尽管直说!” “据斥候来报说,不是大唐的土地,而是我们西边被攻占的地方。大唐皇帝下令,斩杀一切作恶的贵族,平分他们的土地。” 嘶…… 明白了,一举两得的绝户计呀! 渊盖苏文感觉到一阵后怕,他怎么也没想到大唐会玩这么一手。 正常的权利争斗,打下一个地方,都要拉拢当地豪绅出钱出粮的,以此来扩充自己的实力,从而能拉起更多的人马,这也是乱世大家喜欢占地盘的原因。 可没想到大唐不这么干,竟然敢直接屠杀贵族?他就不怕引起贵族动乱吗? 咳咳……好像,好像不怕!因为他们是大唐,杀的是高句丽贵族,而不是大唐自己的贵族。而高句丽贵族又是支持高句丽王的,所以从利益角度来看,是大唐的敌人! 渊盖苏文似乎已经预料到了一切。 高句丽最不缺的就是贵族,把所有贵族杀光,平分土地给百姓,绝对是够用的,至少是足够分给逃过去的百姓们。 而且原本没有土地的百姓,穷困潦倒朝不保夕,说不得就要被饿死冻死在这个冬天,现在好了,向西走有人救命,还发钱分地?有这好事? 去不去? 去!当然要去,傻子才不去。 可是,路途遥远,大雪封山,九死一生啊。 呸!留在原地一样是九死一生,不是冻死就是饿死,还不如去赌一赌。万一赌赢了,那就成了大唐人,可高人一等呢。就连咱们王城最大的贵族,都不敢欺负大唐人呢。 …… 渊盖苏文召来文武议事,面对大唐的绝户计,如何破局? “王上,一群贱民而已,不能为国出力,跑到对方反倒是好事,还可以消耗对方的粮草,末将以为不用理会。”一名武将愣头青一样开口喊道。 渊盖苏文连骂他的兴趣都提不起来,看了一眼其他下属,立马有人站出来反驳:“倘若这帮贱民逃去对面,被对方养肥之后,拿起武器成为了对面的兵马呢?你今日之建议,算不算资敌?” 什么?? 那人冷汗直流,立马跪地请罪。 “行了,退下吧!鼠目寸光,要你何用?” 挥退了这个二愣子,渊盖苏文示意朝会继续。 “王上,既然前线设卡封锁不行,那么我们可以把封锁线设在近处,大唐兵马再厉害,也不敢深入我们的腹地。在各大城池周围官道设卡,同时通令全国严禁通敌,慢慢的,这帮贱民看到出走无望,也就熄了心思。” 另一人站出来建议,“王上,堵不如疏。民众投奔西面,是因为在本土没了生计,活不下去才铤而走险。若能在故土生存下去,谁又愿意远走他乡呢?所以微臣以为,应该采取措施,留住这帮百姓。” “比如开粥场赈灾、设立统一收容之地,免了他们冻死饿死之危,如此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危机,还能收拢民心。” 渊盖苏文点头说道:“不错,爱卿此言有理。出走西面,虽然有利可图,但也九死一生。若我们能够给百姓一条安稳的活路,他们又何必出走?” 话没说完,高句丽大对卢站了出来,“我王,战事吃紧,国库并无太多钱粮,所以……” 渊盖苏文黑着脸说道:“本王当然知道。所以,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为了保住我们的贵族地位,大家都拿出点诚意来。” 啊?什、什么意思? 王上的意思很明显了,要效仿大唐皇帝,打土豪分田地了。虽然不至于分田地,但显然是要我们出钱救济这帮贱民的。 有一位王室贵族站出来劝谏道:“王上,我高句丽与大唐对峙,全靠贵族拼命,那群贱民您也看到了,对我高句丽毫无忠诚可言。您何必为了他们,在这个关键时候得罪忠诚的贵族呢?” 是啊,就是这个道理! 只见渊盖苏文缓缓站了起来,眼神冷酷的说道:“诸位,我想你们搞错了一件事。今日,不是本王在命令你们,也不在求你们。而是你们自己需要救自己。” 什么意思? “呵呵,听不懂是吗?贵族为什么是贵族?是因为本身血脉出身吗?不,是因为有贱民和奴隶被我们统治,所以我们才是贵族。” “倘若高句丽的平民百姓全都逃入了西边大唐麾下,我们一个个都成了光杆贵族,我们还是贵族吗?再大的封地有何用?再多的财富有何用?” “到时候别说什么财富和封地了,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高句丽,也如同一张纸片般脆弱不堪,能够被大唐随手撕碎。” “看看西边被占领地区的贵族们,他们是什么下场?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屠戮,无一例外无一活口!” “你们难道想落得跟他们一样下场吗?” 嘶…… 好像,好像是这个道理哈! 第七百五十六章 撒钉子 思量片刻,高句丽大对卢带头站了出来,“王上,老臣愿意拿出全部家资!” 嗯?全部家资? 所有人都诧异的看向了大对卢,心说你这老东西够狠的,你这么带头,我们怎么整? 但也有人看懂了大对卢的操作,他是宰相,带头做个表率是应该的,至于说全部家资?呵呵,谁信呢?你是宰相,谁敢去查你家里多少财产?肯定是拿出一部分来做做样子,对外说是全部家资。 这样既能带头捐钱卖王上个好,还能落下一个清廉的美名!啧啧……不愧是你,难怪你能做宰相。 紧接着,看明白一切的官员们纷纷效仿站出来,表示愿意捐出全部家产。 渊盖苏文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诸位爱卿忠心保国,本王自然也该做表率,开放王宫私库,但愿我高句丽能够顺利度过这一劫。” 此计是无奈之举,渊盖苏文心中十分清楚。高句丽现在全靠士绅贵族的支撑才能抗衡大唐,一番大战,所有的士绅都损失不小,现在应该安抚他们才是。却因为形势所迫,不得已只能对士绅贵族下手。 倘若大家理解内情还好,若是不理解,此举甚至可能引发直接的动荡。连士绅贵族都不再支持高句丽,那这个国家就真的走到了尽头。 说白了这就是个饮鸩止渴的法子。 “大对卢,既然事情已经议定,那就由你牵头,主持赈灾护民事宜,一定要大力宣传,让所有人知道,上下一心才能渡过难关,不要让大家以为本王昏庸,在国难之时苛责百姓。” 大对卢站出来行礼,“我王放心,老臣一定肝脑涂地办好此事。国人知道王上的苦心,一定会理解并支持的。” 渊盖苏文点了点头:“兵部负责封路和宣传,要让百姓们知道,高句丽不是贵族的高句丽,是我们所有人的高句丽。让若将土地和城池拱手让人,那我们所有人都没有好下场。” 就在这时,一位将军站了出来,“我王,末将以为,既然大唐放开了收容百姓。我们何不将计就计,派一批精干的下属过去,给他们来一个大乱后方呢?就算不能闹得他们收手,至少也能埋下一批钉子,将来大战之时,说不定能收到奇效。” 哦? 众人眼前一亮,渊盖苏文赞赏说道:“爱卿详细说说。” 那人认真的说道:“王上,他们不限量的收容逃难的百姓,几乎不做甄别。我们可以把士兵伪装成百姓送过去,先在对面各个城里散播谣言,甚至搅乱他们的安民政策,破坏他们的毒计。” “等到冬季过去,将来双方战场开打,我们撒的这批钉子还可以聚拢起来,从背后狠狠给他们来上一刀,或许能收到奇效。” 众人纷纷称赞,好计策! 甚至还有人给补充了一下,“不止如此,如果送去足够多的人,我们这边还能省下一大笔粮草开支呢。可谓是一箭三雕!” 渊盖苏文哈哈大笑道:“好!那此事就由爱卿亲自督办。至于派哪些人过去做钉子,你们兵部拿出个可行之策来。” “喏!末将万死不辞。”这人早就想好了,肯定是送那些没什么战斗力,光吃不干的老滑头去了。这帮人不但精明,不容易暴露,而且从饭量上看,更像是难民,送去之后能够大大的节省粮食。 …… 撒钉子的事暂且不提,只说高句丽搜刮贵族赈济灾民的事,饮鸩止渴终究是要见血的。 即便是高句丽朝堂上面,所有人都高呼此计高明,那也不是他们都支持的,让贵族从自己身上割肉下来,太难了。 就如同武德九年,突厥颉利十万兵马杀到长安城外,渭水之畔。刚刚篡位的皇帝李二江山不稳,为了求和图存,只能派人谈判。 可谈判你也得有筹码呀!城下之盟,你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也没有足够的实力证明自己,那人家直接杀入城中,屠城开抢多好?用得着跟你谈? 所以李二就搜刮了城中许多贵族大户,凑出了一笔巨款,同时让人在外面打了两场不大不小的胜仗,虚张声势,震慑颉利不敢乱来。然后奉上巨款签订了城下之盟。 强如大唐都少有人自愿奉献,更别说高句丽了。 流血争斗事件频出,无数贵族因为反抗而被铁血镇压,被逼无奈,许多人喊出了反叛的口号。 可你们以为叛逃就能落得好处吗?别做梦了,去西边看看吧,那些被大唐占领的城池,所有贵族,无论大小,全都被灭族啦,鸡犬不留那种!现在你们交出所有家财田产,好歹能当个百姓。将来战争结束,朝廷承诺还给你们贵族身份,否则的话,左右都是个死,何苦反抗呢? 即便是大对卢的宣传口号说的鞭辟入里,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还是有许多人 如果不是高句丽一批大贵族看清了形势,这场饮鸩止渴还真的不好说。 没有大贵族带头造反,终究是不能成事。 而这么乱过两个月,杀了不少鼠目寸光的中下贵族,其实也有好处,那就是多出来不少田产,如此就可以效仿大唐那边,把部分田产分出去给百姓,可以多拉拢一批无知的百姓给这个苟延残喘的国家卖命。 …… 大唐皇帝这边,斥候密报终于传来,大雪封山,一次消息快则半个月,慢的话就不好说了,一个月,甚至要更久。 “陛下,高句丽出了个昏招,效仿我们这边,逼迫贵族捐出家财赈济灾民,呵呵,这一招画虎不成反类犬,我们要不要把握机会?趁乱给他们来一重击?”李绩欣喜问道。 李二沉吟片刻,最终摇了摇头,虽然自己很动心,但此时情况跟武德九年的渭水之盟很是不同。 “不,茂公,大雪封山,还需要三个月才能解开,我们双方谁都无法调动重兵。渊盖苏文是个枭雄,他不会看不到此计的弊端,我想,他有万全的把握,否则不会行险的。” 李绩却不解道:“高句丽已经四面楚歌,穷得靠搜刮贵族才能续命,臣看不到他还有什么妙计能改命。” 李二却笑了,“朕也不知。但按照萧锐的说法,一力破万法,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徒劳。” “原本计划是两年打下高句丽,没想到啊,这个冬天学到了一种新的战争方式。茂公,你没觉得,我们就这么安抚民生,比打仗更有趣吗?” 额…… “陛下,臣是个武将……” 李二白了一眼,“谁人不知你李绩足智多谋,是我大唐为数不多的儒将?” “上兵伐谋,能够不损一兵一卒占城灭国,那才是快意人生。曾经你我征战沙场,几乎无有败绩。打了一辈子,只知道打打杀杀,从没想过这种方式吧?” “所以,下一步,朕考虑是不是暂缓进攻,看看能否靠着仁政,吸引来更多的百姓偷笑。假如有一天,东边高句丽的百姓全都投入朕的怀抱,你说这场仗还用打吗?” 嘶……听起来,听起来很是有趣。但是,这可能吗?除非对面所有城池都爆发饥荒,要不然哪有那么多难民? 第七百五十七章 什么叫城管? 辽东城,昔日高句丽比邻大唐的第一要塞,被高句丽人建造的固若金汤,城池规模可排进高句丽前五。现在却成了大唐的战利品。 因为辽东城距离大唐幽州最近,所以这里成了幽州进入高句丽的枢纽,得了许多便利和好处,被分配过来安置的百姓也最多。 此时的辽东城一改往日那种肃杀之景,城头上不见任何一名守军,寒冬大雪天气,城中却人声鼎沸热闹异常,一副繁华的气象。 被分配来的高句丽斥候们有点傻眼了,这么大一座边城,连个守军都不安排?就不怕被人来攻? 攻???谁来攻? 原来辽东城是你们高句丽边城,现在呢?是人家大唐腹地的城池,对于被占领区来说,这是最深的腹地!你高句丽兵马有本事打到这里,那有没有守军似乎已经没必要了。可是,你们有兵马能走到这里吗?就连你们这帮隐藏的斥候,还是在大唐的帮扶下才走到这里的,否则早就饿死在路上了。 城南,几个分到这里的钉子聚在了一起。 “摸清楚了,整个辽东城里足足五千守军,分成……” “不是守军,是什么城、城管!”旁边一人纠正说。 “对,城管,这什么破名字?守军就守军嘛,为什么起个新名字?最不济也叫个武侯啥的。” “说正事!” “对对对,说正事。我查清楚了,五千城管,不负责守城,只负责巡城。分成三班倒,四个时辰一换人,每一轮换是一千七百人。其他人不当值的时候基本都是在睡觉。” “那就没错了,这一千七百人被分成了十个小队,几乎不休息的在巡逻。”又一人补充说。 其他人感慨道:“这帮人够尽责的。难怪不需要守军,有十个巡逻小队,每个小队将近二百人的战力,这比守军更严密呀。”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大唐的士兵如此尽责?换了我们的巡逻队,一天就出班两趟,上午一趟下午一趟。这还得是在夏季,这种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大家都在衙门窝着烤火呢。 “情况摸清楚了,那我们如何行动?一千七百多人,我们打不过的。” “别说一千七百多人,就是他们的其中一个小队,一百七十人,咱们也打不过。” “打?就算能打过又如何?城里总共五千兵马呢。” ……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要不……我们换一种方式?给他们添点乱子怎么样?” “暂时也只能这样了。大唐人这么严密的控制全城,百姓们肯定对他们多有不满,被欺压紧了,谁能不怨恨?咱们稍微挑拨一下,就能制造出混乱……” “好,那就分头行动!三人一组,把城里能发动起来的人都用上。” “不行啊,我们的人刚分了房屋田地,不能总是进城。次数多了会露出破绽的。” “那就把计策分发下去,分批行动。他们给了安家费,但大家都得进城置办些家具用度吧?进城的理由很合理,不会引人怀疑。” “甚好,此计甚好!” …… 可惜这帮人太着急了,刚被分配过来没几天就不安分,如果他们好好调查一下城管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怕是就不会用这种愚蠢的计策了。 几天之后,辽东城的城主府,现如今的城管衙门。 好几支百姓不约而同的押送着几个人过来,扬言捉到了图谋不轨的奸细。负责辽东城的段志玄将军亲自接待了这群百姓。 “各位乡亲父老,辽东城现在已经归属大唐管理,诸位也都是我大唐百姓了,虽然前线战事还在继续,但辽东城的战火早已熄灭,不打仗了,这里也不是什么要塞隘口,哪里来的什么奸细呢?”段志玄亲切的慰问着。 这个冬天不用打仗,打土豪分田地的,老段日子过得很滋润,整个人都胖了。 有领头的百姓积极站出来说道:“将军,他们是高句丽王城派来的奸细。我亲耳听得,怂恿我家那个傻儿子去找城管大队闹事,甚至还许诺事后给我儿子赏金。我呸!他们怕是不知道,是城管大队来了,我们才能在城里做起小本买卖生存下去,让我们坑害城管大队?姥姥!” 又一人站出来喊道:“没错!还有我这个,我们是城外七里沟的,我是村正。有几个货是刚刚分到我们村的,我们村的人都在紧着过日子,小心计算着家里的吃喝粮食,一遍又一遍的商议来年的耕种。” “可他们跟我们其他人不一样,他们这几个家伙整天聚在一起大吃大喝,丝毫没有一点过日子的样子。原本我们还以为是几个懒汉,过惯了乞讨的日子,不喜欢干活,是在挥霍安家费的。” “谁成想有村民无意间听到,这几个家伙在喝酒的时候竟然密谋来城里作乱?于是我们全村人一起就将人拿下,身为村正,为了避免弄错,冤枉了人。所以我简单审问了一番,咳咳……可能是村民没经验,下手没个轻重,三个人打死了两个,只剩下一个活口,全都撂了。” 众人不禁咂舌,这审讯牛批啊,三个人当场打死两个,剩下一个没被吓死就不错了,敢不招供? “对了,我们村有个识字的先生,所以我还请他做了招供记录。” 说着,小心翼翼从怀里掏出几张粗糙的纸张。 段志玄接过一看,这先生的字很一般,而且还有不少错字,但事情却说的很清楚,看来是没读过多少书,只是蒙学水平。 “嗯,还真是高句丽派过来的斥候。哼,狼子野心!” “这么说,其他人,都是一样的身份了?也对,派斥候肯定不能只派一名,都是成批派遣的。” “呵呵,好得很。来人,把这帮魂淡全都押入大牢,给我好好的审问。” “对了,让伙房做饭,乡亲们辛苦半天了,不仅擒住了奸细,而且大老远的扭送过来,肯定乏累,大锅炖肉,让乡亲们敞开了吃。” 奸细被押走,乡亲们却推辞不进,“将军,坏人送到我们就回去了,哪有留下吃饭的道理?” 段志玄却不依,“不行,本将是个武人,军中赏罚分明,各位乡亲有功,岂能不赏?今日不光管饭,而且对擒住奸细的诸位,还有一份酬劳。城里的按人头算,村子里的就按村子算,虽然不多,但是个意思。” 众人跪地感谢道:“不行不行,这连吃带拿的,成何体统?我们能活命已经是感念将军恩德了……” 段志玄却正色道:“诸位乡亲,听本将一句。安心的吃喝,安心的拿着,一来这是你们应该得的;二来,敌人怕是不止派了这么几个斥候奸细,有了奖赏,也可以鼓励其他人多帮我们抓奸细。这城池和土地是我们共同的家,光靠我们这些当兵的,可看护不过来,还得靠大家一起出力。” 这……那好吧。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笑着点头答应了下来。显然是把段志玄的话听进去了。 而段志玄也没闲着,一边让人最快的刑讯逼供,一边急着安排人书信急报,这斥候都安排到辽东城了,那整个占领区怕是渗透的更多。 第七百五十八章 放他们回去 “陛下,各处都有急报送来,而且全都在说一件事。” “哦?是上报敌人安插的斥候?” “不错。根据统计,最近边境引入的两批难民,全都是斥候,几乎不掺杂普通百姓。” 李二嘲讽笑道:“对方做事都不带脑子的吗?这么明目张胆的全部送斥候过来,破绽也就最多,当我们的人是瞎子?” 李绩笑着说道:“还别说,我们从不防备敌人掺沙子进来,因为敌人不可能舍得把精锐派过来。些许暗桩斥候,正好可以考验一下我们的城防。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效果出奇的好。” “各地百姓对我们的城管极其拥护,主动帮我们揪出斥候暗桩,陛下,这招儿经营民心,越发的高明了。得亏侯爷生在大唐,否则的话,有这样的本事,谁是他对手?” “啊?咳咳,微臣失言,陛下恕罪。侯爷心怀妙计却从不展露,也从不居功,只是在陛下需要的时候献计出来,显然是知道此计之绝妙,才不随便动用的。” 李二微微点头,“茂公,你说的不错。朝堂上下都说朕偏私萧锐这小子,甚至超过了太子。呵呵……这话是不错的,朕还就是喜欢萧锐,虽然他总是四处惹祸,但却又是个极为让人放心的。” “若他是朕的儿子,呵呵……朕何苦不远万里来这苦寒之地,早就把皇位传给他,换了我自己在萧家庄钓鱼了。可惜他只是朕的女婿,虽说女婿当半子,可毕竟不同。” 额…… 李绩:您这话,我没法接呀。 犹豫良久,李绩咬牙道:“陛下,侯爷平时连家门都懒得出,只喜欢窝着钓鱼之人,能承诺帮大唐建一座书院,多教几名学生就不错了,您还想让他呕心沥血走入朝堂?绝无可能的。” 李二一怔。 随即指着李绩哈哈大笑起来,“你这老道,偏你眼光毒辣。现在朕明白了,他之所以那么尽心竭力的培养承乾,甚至愿意出力建设书院,怕是早就在防着朕呢。就是害怕哪一天朕强迫他入朝堂效力的。” 李绩讪讪陪笑,却不多嘴了。 李二感慨道:“刚才你说的没错,藏锋这孩子,幸亏生在了大唐,也幸亏他没有野心不是凡人,否则的话,即便是现如今的大唐,他若有二心,顷刻间就是又一次天下大乱。” 李绩连忙解释:“不会的,侯爷仁善,最见不得百姓受苦,绝不会有二心的。” 李二摆手道:“对于他,朕比你更了解他。行了,还是说说这批斥候怎么处理吧。” 李绩恭敬道:“既然能被派来做暗桩,肯定是高句丽的死忠。留之无用,杀了即可。” “陛下,他们能够做到纯派暗桩,不夹杂百姓,说明高句丽已经在内部阻止了百姓的流散,我们的招揽计划是否需要停一停?免得对方恬不知耻的再派人来,我们虽然不怕,但也在浪费人力物力,疲于应对。” 沉吟片刻,李二摇头道:“不,杀人容易,却不是最好的办法。朕意,不如全部将人放回去。” “哦?放回去?这……”李绩不解,这可都是暗桩斥候,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老百姓,是真正的战士,放回去就是战斗力啊! 李二自信的笑了,“茂公,这批人是兵马不假,但在当兵之前,他们首先是百姓,也都有爹生娘养有家有口的,有血有肉的。” “虽然来我们这边一趟,正事没办成,还差点被打死,但好歹来过一遭,体验过这边的风土人情。放他们回去,呵呵,这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劝降书信啊。” 嘶…… 李绩眼前一亮,“陛下英明!” 李二接着说道:“不仅如此,这帮人是死忠不假,但谁说死忠就不能叛逃?我们把人平安放回去,渊盖苏文会不会起疑?起疑就不会再重用,时间久了,这帮人不受待见,甚至屡屡遭受不公和白眼,慢慢就想起在这边的好了。未来……” 明白!未来说不定会再次真心来投,甚至劝说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过来呢…… “哈哈哈哈,朕现在越发喜欢这种打仗方式了。十万城管可灭国!啧啧……传令各部,告诉他们,战场杀敌互有死伤,折损兵马换来的战功,不值得骄傲和炫耀。能够靠收服民心,不战而胜高句丽,才显出我们大唐的高明。” “是,末将这就去发令。”李绩行礼,“可是,陛下,倘若我们不再开战厮杀,将来如何计算战功呢?” 想了想,李二说道:“朕会派人暗中调查各地的民意,谁能在各自的属地挣来更多民心,拉到更多的百姓来投,可抵斩将夺旗之功。具体的,等朕书信跟萧锐商量过后再议。” “喏!” 半个月后,萧锐从水路收到了皇帝的书信。 “呵呵,这是玩嗨了呀。连民意支持率都搞出来了,不愧是千古一帝。”萧锐嘴角微弯,沉思片刻,摆开笔墨写了一封回信。 大致意思就是,民意调查可以杜绝将领欺压属地百姓的弊端,可作为参考之一,但也不可全凭此据,否则大家就会诡计横生去搞民意,甚至出现为了争民意而屈尊拉拢百姓之事,诸多弊端还需详议。 建议在此基础上,增进募兵事宜,开春在各城池自由募兵,招募后勤保障兵员,以各地能募集到的兵员为考核,也可以看出民意。同样的,也要做好监督之策,不得出现抓壮丁等冒功行为。 另外,即便高句丽现在四面楚歌,翻盘无望。但狮子搏兔亦当用出全力,我们不可大意。渊盖苏文此人不会束手就擒的,将来终归还是要在战场上分个生死。 …… 高句丽王城,正如皇帝李二所预料到的一样,渊盖苏文中招了。他没料到撒钉子计划如此脆弱不堪,更没料到大唐竟然将人完好送回来了?为何不杀? 作为一个本就多疑的枭雄,神经紧绷,加上形势严峻,他越发的多疑和不安,于是为了避免意外,他命令冷落甚至严防这批被送回来的兵马,他们已经不再忠诚了。 一颗松动的钉子,悄然之间被埋在了高句丽的部队里面,只等怨恨积攒到足够,就能爆发出让人惊叹的力量。 第七百五十九章 牛进达诉苦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是四月份了,再有一个月,东北这边就冰雪消融艳阳高照了,攻守双方的气氛也越发紧张了。 区别于高句丽这边严阵以待的紧张,大唐这边因为皇帝改变了进攻方式,所以除了那五万前线守军,其他被分配到大小城池的城管们,个个紧锣密鼓的忙活着,不是忙着备战厮杀,而是忙着备战春耕。 没错,就是春耕。大唐接管了一半的高句丽领土,现在这里都是大唐,百姓也都是大唐子民,皇帝下令说以民意考核为战功,那我们得跟百姓打成一片啊,春耕可是头等大事。高句丽这边的百姓不擅耕种,我们大唐人擅长啊,我们指点他们耕种,百姓肯定念我们的好。 中军指挥部,前线的先锋大将牛进达气冲冲的过来找皇帝。 “陛下,末将请辞先锋之职!” “哦?牛将军,这是为何?出了什么事?难道是敌人偷袭,前线失利?” 牛进达摇头道:“不曾,高谷丽只有防守之力,还不敢进攻我大唐。” “那好端端的,你为何辞官?” “末
相关推荐:
花花游龙+番外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一梦三四年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地狱边境(H)
[综影视]寒江雪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高门美人
壮汉夫郎太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