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姐姐我是你的 > 第321章

第321章

咱们村最聪明的人了,你肯定能行。” 另一人点头:“对啊,我娘说了,你以后肯定能考状元。” “我娘也说让我跟你学呢。” 大头几乎被村里人当成了少年们的模板,学习的对象,这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金修宜,你呢?以后要跟金大夫一样当大夫吗?”李二虎看向金修宜,这个他不打不相识的小伙伴。 金修宜耸了耸肩:“我还是算了吧,我就小时候跟着我祖父看了几本医书,虽然我也挺喜欢学医的,但是现在不是有文大哥在了嘛,我祖父也顾不上我,就不学了。” 众人听他这么说,都看着他。 “那你以后干啥?” 金修宜仔细的想了想,开口道:“瑶瑶姐姐不是说知识改变命运吗?我想让天下人都能读书识字。” 哇。 少年们都齐刷刷的响起了惊叹声,看金修宜的眼神都透着崇拜。 “会很难。”七皇子幽幽开口,阶级的问题存在已经千百年了,不可能会因为一句话而改变,读书改变命运,确实,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可真正能读的起书,最后考取功名的人寥寥无几。 大家都觉得读书是出路,可最后能坚持的,又有几个,不仅仅需要财力支撑,读书那几年的光阴也是要算进去的,许多人家可能穷极一生,一家人节衣缩食才能供出一个读书人,最后无功而返的又有多少。 金修宜却只是笑了笑:“这话先生也说过,难肯定难,但是这世上难的事多了去了,总要有人克服这个困难才行啊。” “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依靠读书改变的,天下学子多少,又有几个能考上功名,最后光宗耀祖。”七皇子继续道。 并不是他要泼冷水,而是世间之事都是如此。 金修宜看着他:“谁说读书一定要考取功名的?” 七皇子一愣。 金修宜指了指周围的小伙伴:“他们,不也在读书吗?可他们以后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参加科举啊,读书,只是为了让人增长学识,而科举,并不是读书唯一的出路啊,还有很多的路可以走。 同样一件事情,读了书和不读书做起来,那肯定是不一样的,哪怕你在外给人做个长工,读书识字是不是拿的工钱都要比旁人高一些? 就像大胖家里,养鸭子养大鹅,那要学的东西是不是也很多,记录鸭子的生长,每一笼鸭子大鹅的生长周期是多少,这些不都是读书之后能用得上的东西?” 七皇子愣住了,这么多年对读书的概念,在这一刻被金修宜破开,仿佛打开了一个枷锁,一个专属于读书人只有科举一条路的枷锁。 “嘿嘿,我说的是不是很有道理?”金修宜见他这个脸色,凑上前笑嘻嘻的说了一句。 七皇子点点头,他反驳不了,金修宜说的,很有道理,若有人读书是为了科举,那是不是也能为了别的目标?就像村子里的这些少年一样,为了他们自己将来所做的事,为了能让自己多一分的学识和见解。 “那你以后是不是要开学堂啊?”刚刚那个说先生说他有天分的少年问。 金修宜点头:“嗯,我是这么想的,开一间学堂,一间谁都可以读书识字的学堂。” 那少年极其兴奋:“那以后等我长大了,我来给你的学堂当先生。” “好呀。” 众少年一起大笑,李二虎又看向谢安翊:“谢安翊,你呢?” 谢安翊搓了搓两个手指嘿嘿一笑:“我啊,我想跟我娘学做生意,以后赚很多很多的钱,然后帮金修宜一起开学堂,开满整个安南。” 大家都不觉得他在说笑,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娘是真的很有钱。 大家又问关晟睿,关晟睿很简单,以后大头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大头要当官,那他就当官,大头要做生意,那他也做生意。 大头无语的看了看这个哥哥,满是无奈。 最后每个人都说了自己将来的梦想,李二虎看向了七皇子,这个大头他们带回来的亲戚。 村里人没人知道七皇子的身份,只知道他是文家的亲戚,都叫他小七。 “小七,你呢?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我?”七皇子指了指自己,他不知道。 可是当他对上所有人的目光时,一个念头突然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之中。 他,想实现大家所说的一切,想让他们的梦想都成为真的,而他很清楚,他是有资格为了他们的这些努力,去争一争的,哪怕这个资格很小,机会很渺茫,甚至一路荆棘,更可能他根本就走不到那一天。 他害怕自己这个念头,可看到少年们看向自己灼灼的目光,七皇子忽然就多了一丝勇气。 见他不说话,大头也担心让他有了心理负担,便岔开了话题:“土豆是不是熟了。” 李二虎秒懂,赶紧扒拉起来:“哎呀呀,差点都忘了,赶紧的,簸箕簸箕,把上头的焦灰筛了,蘸上瑶瑶姐弄的辣椒面,可好吃了,馋死我了,你们不在家的时候,我娘做的那个辣椒面压根就不是这个味道。” 众人嘻嘻哈哈的去抢救柴火灰堆里的土豆。 大头看了一眼一旁的七皇子,小声的说了一句:“你不要有心理压力,大家,没有恶意,他们只是不知道你的身份。” 七皇子看着他清明透亮的眼睛,点点头:“我知道。” “嗯。”大头只是嗯了一声,没再多说。 七皇子突然在他旁边小声的说了一句:“我想让大家都变得更好,想要所有人都能吃饱穿暖都有书读。” 大头拿着棍子的手一顿,开口:“那你就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 七皇子小声开口:“可我现在……连争的资格都没有。” 大头看向前方的火堆:“资格,从来都是自己给的,你不争,你怎么知道自己没机会。” 七皇子一惊,猛的看向他。 火光照映在大头脸上,小小的少年明明比自己还小一些,可此时大头的脸上却是从容的,淡定的,仿佛刚才那话不是从他口中说出一般。 在他的惊讶中,大头递了个剥好的土豆过来:“吃吧,一会凉了就不好吃了。” 多年后,七皇子依然清晰的记得今天一群少年坐在一起大谈梦想,大家也一直都在为了今天说下的话努力着。 而那时,他们已然分别,天南地北,却再也没有机会像今天这般围坐在篝火旁,畅所欲言。 第591章 迷失在一声声姐姐里 从山脚回来,七皇子就回了自己的房间,看起来心事重重。 “他咋了这是?”关晟睿不解的问大头。 大头看着他紧闭的房门,微微摇头:“许是有些事想通了吧。” “啊?”关晟睿一头雾水,但是看大头转身走了,自己也连忙跟了上去,像个粘人精。 大头也任由他跟着。 晚上,大头找到文瑶。 “姐姐,我能进来吗?”大头在门口询问,十分懂礼。 文瑶盘腿坐在软塌上,正在抄故事。 听见大头的声音,眼睛都亮了。 她的苦力来了。 “进来进来。” 大头进了门,犹豫了一会,将房门给关上了,来到软塌前自觉的脱了鞋子爬了上去在文瑶对面坐好。 文瑶挑了挑眉,放下了手中的笔。 大头宠溺的叹了口气,自觉的将左边的书和右边的手抄本拿过来,摆到了自己的面前,核对上面的内容,继续抄写。 文瑶嘿嘿一笑,撑着脑袋看着他,问道:“咋了?找姐姐有事?” 瞧瞧她家大头,多乖啊。 “嗯。”大头手不停,能一边和文瑶说话却一能一字不错的将书上的内容抄到手抄本上去。 “说吧,啥事儿。”文瑶对大头,几乎是有求必应。 大头一边抄,一边问:“姐姐,你有那种讲治国论的书吗?” 之所以找到姐姐,是因为姐姐和爹还有大哥的很多想法都很超前,从他们口中大头大概猜到,爹和哥哥姐姐肯定来自一个比他们现在更好的地方。 所以,问姐姐肯定没错。 文瑶眯了眯眼,问道:“你要那种书干什么?” 大头抬起头,眼巴巴的看着文瑶:“姐,有吗?” 软软糯糯,让人拒绝不了。 文瑶这心被狠狠地戳了一下,面对呆萌的弟弟,恨不得他要天上的星星都给他摘下来。 空间里应该能找到这样的书,但是文瑶还记着自己的秘密不能让人发现,所以想了想说道:“那我得找找,我找到了给你?” 大头咧开嘴一笑:“好。” 文瑶见他这个笑容,没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小脸,大头还往前凑了凑,能让文瑶捏的更舒服。 大头写字很好看,抄书的速度也很快,一边抄还不忘一边看,看了就记住了。 要说,大头这记忆力是真的好,抄到后面大头索性自己先看一遍,然后埋头继续写一遍。 直到明月来催促文瑶和大头该休息了,大头才意犹未尽的收笔。 主要是,姐姐每次拿出来的故事,都很好看,让他很想继续看下去。 似乎看出他心中所想,文瑶直接道:“拿回去看吧,最近王快嘴在讲别的故事,这本不急。” 大头喜笑颜开:“谢谢姐姐。” 等把大头送走了,文瑶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这小子为什么找她要书?他就这么确定自己能找到? 不过转念一想,一直以来大头想要什么,只要跟她说了她就给他弄来,可能在大头心里,自己这个姐姐是无所不能的吧。 文瑶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她果然是亲亲大头最无所不能的姐姐,打发走了明月往床上一趟就钻进了空间给大头找书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哪怕是下雪少年们也没耽误练功,而且自从得知铁牛和李二虎要去北境参军,大家练的更卖力了。 巡风也知道了这件事,便将李二虎和铁牛单独拉出来教了他们新的招式,关键时刻,或许能保命。 铁牛娘和李二虎家里人知道这事儿,拎了好些东西上门来感谢巡风。 大头找过文瑶第三天的时候,文瑶就把大头叫来自己的书房,将书给了他。 《治国策论》、《一个国家的强盛之路》、《君主之道》(瞎掰的书名,别较真。)好几本,原本还有史记的,犹豫了一会还是决定还是不给大头了。 “姐姐真厉害。”大头看到这些书,随意的翻了两页便眼前一亮,乖巧的道谢。 文瑶得意的一笑:“嗐,谁让你是我的宝贝弟弟呢,但是这些书很难找,你自己看看就行了,别让别人知道,知道吗?” “嗯嗯,这是我和姐姐的秘密。”大头点头。 文瑶的心都要化了,迷失在一声声的姐姐里,丝毫不觉得哪里不对。 大头不出门了,不管其他人怎么喊他出去玩,他都不去了,只待在书房里看书,累了就出来在院子里活动筋骨。 其他人见他这样,也不出去玩了,跟他待在书房里陪着他一起读书。 他们在,大头不方便再看姐姐给的那些书,只好等晚上睡觉之前再看。 日子就这么一点点的过去,直到新年来临。 少年们又成长了一岁,越发的成熟稳重了,而且今年摆桌写对联的人还多了几个。 不光是古桐村的村民跑来写对联,就连附近几个村子的人也拿了红纸求上门,毕竟他们的孩子都在这边上学,也知道古桐村的小先生们每年过年都会给家家户户写对联。 今年能写的人多了,就算其他村子的人来也忙得过来。 大家也都写出了经验,写到最后竟然还弄起了一个小小的比赛,看谁写的最多最好,然后请了邱老先生来做裁判。 邱志的叔父曾经也是京中让人敬佩的大儒,邱志的父母过世之后便和这个叔父的关系最好,邱老先生也很疼爱这个侄子。 来了古桐村之后,邱老先生被这里的安静和谐吸引,决定不回去了,就在这里养老了,他学识高,年岁长,成了村里学堂的校长。 这个称呼还是文瑶给他起的。 有邱校长当裁判,最终写得最好的前三名每人得了一斤猪肉。 还是二虎爹杀了年猪给他们挑的。 结果就是三条猪肉都进了文家。 罗氏又添了一些,让文瑶做了一大锅红烧肉,给学堂里另外两位先生送去,让他们带回家过年,邱老先生反正是在他们家过年,就不用准备了。 两位先生得了文家准备的节礼还有红烧肉,又得了村里各家各户送的年货,被文老汉安排马车送回了家,学堂便正式放假了,等年过完,过了十五,十六正式重新开学。 第592章 离别 古桐村

相关推荐: 总统(H)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数风流人物   差生(H)   云翻雨覆   痞子修仙传   吃檸 (1v1)   蔡姬传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屌丝的四次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