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处,近看糊了翠云廊,使得古道一眼望不到头,又都在晨光下逐渐消散。 这一段路不会再闹雾鬼了。 第四章 村庙有神灵 大晏商品经济发达,为历朝之最,翠云廊作为交通要道,沿途茶铺逆旅是少不了的。尤以茶铺最多。 茶水铺店是官马大道上的刚需。 向着逸都,越往前走就越多。 这些茶铺不仅可以提供一个休息、喝水的地方,有些还提供简单的吃食,怎么也比带的干粮好。而提供的茶水也是有不同的等级的,最次的就是清水加盐,了不起有点茶味,多给点钱,也能喝到城里卖的煮茶,至于味道如何就看店家的手艺和良心了。 宋游没走多远,见前面有家茶铺,人还不少,蒸屉上升腾的水汽对于山野旅人是不小的诱惑,他便过去坐下,要了一碗茶,两个蒸饼,这才打开客商们给自己的钱袋。 里面都是碎银子,分不清多重。 粗粗一估,大概十来两的样子。 白银作为普遍流通货币在这个世界也就是本朝才开始的事情,此前民间是很少用白银来做买卖的。这倒是方便了宋游这种远行的人。不过目前民间还是多用大晏通宝,也就是铜钱,用银时将之折算为钱。 上次下山,一两白银折钱近一千二。 昨日出门差点掏空了观里的积蓄,共带了十九两银子,铜钱一贯多,那老道要有段时间不能下山买肉了。 加起来似乎也是不小的一笔钱。 奈何大晏商业繁荣,能买的东西多,花钱的地方多,有钱人多,工作岗位也多,连平均薪水都更高,出了道观那片山和山下的小村小镇,这笔钱花不了多久。 宋游走时没带多少东西,一切都得在路上筹备,东西一旦多了,多半还得再买一匹马骡。 宋游打算到了逸都再买。 茶马互市在逸州虽然由官府掌控,法规上不能私自交易,但在逸都买马买骡仍然比其它地方物美价廉,听说一匹品相不错的西南马只在二十千左右,骡子会更便宜。 买头马骡也不错…… 思索着时,茶水已上来了。 一碗铺里最好的茶,里面乱七八糟什么都有,两个蒸饼,比拳头大,原始的浅黄色面团,冒着热气。 宋游一口蒸饼,就一口茶,同时瞄向其它客人。 坐这里的大多还是客商行人,也有些江湖人,赶路时或许沉默,坐下来就会闲谈。 有人说起最近的茶马市,有人说将开的秋闱,有人说哪个庙里显灵、哪段山路有妖,有人讲到庙会,还有江湖人聊起江湖中的盛会,和这碗茶一样乱七八糟,勾勒出世界的一角。 宋游缓慢吃喝,安静听着。 茶桌包了浆,盛着斑斑点点的阳光。 此时的茶不是清泡茶,茶汤是浓稠的,加上这俩蒸饼,吃完后宋游也差不多饱了,便叫店家结账。 总共十多文,茶比蒸饼贵。 宋游数着钱,顺便问一句:“店家,此地距离逸都还有多远?” “将近四百里,须经四县。” “四百里……” 据宋游自行感觉,大晏的一里没有前世的一里长,四百米顶天了,脚力好一天走百八十里问题不大。 “前边可有旅店?” “往逸都走,最近的车马店有六十里,脚程好能赶得上。”店家从他手中接过了钱,看着他数的,因此他也不再数就揣了起来,“不过路上有两个庙子,都是空的,要我说,那车马店也不见得比庙子睡得好。” “原来如此。” 这个时代很多寺庙都是接受借宿的,尤其是佛门寺庙,功能性极强,远不止拜佛上香那么纯粹简单。 不过路边的空庙的话…… 宋游看了眼边上两桌江湖人。 应该是他们的首选吧? 谢过店家,宋游继续上路。 逐渐日已过三竿,今天天气和昨天一样好,阳光下的翠云廊美得不像话。 若有闲心,其实行走其中是种享受。 宋游在几名背夫后头跟了一段,他们走多快他就走多快。有人在前面领着,走路能省不少精神力气。 有时跟着他们找到古道旁的小溪山泉,见他们用手掬水喝,他也用手掬水喝,有时见他们停下歇息,仗着这身道袍和他们小谈两句,问一问路长,听一听别地的风情和方言,都算是收获。 下午阳光继续灼人,蝉鸣聒噪,全然看不出昨日曾有过大雨大雾,大雾间还曾有鬼出没。 宋游停下休息时,一时忍不住,又小憩了一会儿。 睡醒时那群黝黑干瘦的背夫早已不见了,只剩下空荡荡的青石古路,林荫光点,青石板中间一串小坑,一直延伸到林荫古路的深处,那是那些背夫走的方向,看不到头。 宋游只好带上行囊,沿着这些小坑,再次独行。 他刚刚是看见了的—— 那些背夫们拄着竹木杖子,如同传承一般,每一次都精准的杵在这些坑里,似乎他们与千百年前的背夫先辈们不止是走的路一样,连迈的步子都一样大。 千年来的水滴石穿,才造就了这条道上抹不去的烙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传承? 如此走着,只觉脚下每块石板、每株古柏都是时光的见证者,宋游目光闪动间,又想起了前日师父的话: “你以为在这山中打坐吐纳、读书练习就叫修行吗?” 宋游一听就知道,她想让自己下山了。 这老道年轻时也曾踏遍大江,游遍四海,也因此有了一身不错的道行,她向来不认为枯坐等于修行的。加上宋游早有了解,伏龙观代代人都是要下山游历的,有长有短,却从无例外。 果不其然,很快又听她说: “你该下山去,去踏遍山川湖海,去看看世事人生,寻访名山仙师也可,偶遇妖魔鬼怪也可,去见你在山上见不到的真实世界,那万里之路中,既有你的修行,也许也能找到你感兴趣的东西。” 原来她都知道啊…… 下山便下山吧,宋游也想去看看,这个世界除了妖怪鬼神,还有多少有趣的东西。 不觉渐到黄昏时候。 宋游在路旁一间庙子前站定,抖了抖行囊,抬头打量着庙子大门两侧的对联,不由小声念了出来: “这条路谁人不走? “那件事劝你莫为!” 这是一间附近村子自建村庙,一间屋子,里面杂七杂八供了很多神灵,佛道二教都有,也有本地神灵,大致是以前有德行声望的人死后所化。每尊神像身后都写有名讳,有些还写有生平事迹。 村庙离翠云廊不远,常有旅人在此过夜。 宋游已决定今晚夜宿于此。 抬步踏进大门,还有香在烧着,宋游先对各位神像施了一礼,道一声打扰,这才找了个离门远的角落,弯腰吹掉地上的灰,靠着墙盘膝坐下。 地上冰冰凉凉,逐渐被捂热。 晚些时候,陆续又到了七八个人,如宋游猜的一样,几乎都是些江湖人,拿刀带剑的。 他们借宿于此也是没有办法。 历朝历代为了限制人口流动,通常是不许百姓随意行走的,不过这些规定也只对老实百姓有效,生意人江湖人和宋游这种修道者都各有各的法子。 来往客商有正当需求,是有路引的,走的是官方批准的路子。 江湖人有些有路引,有些没有,倒也有各自的办法,只是中途就不好借宿于旅店了,只好自想办法。 所幸大晏寺庙多,无论有人的没人的,大多都能借宿,只是不要找到那些淫祠邪祀就好。不乏一些武艺高强又胆大气盛的江湖武人,有鬼的破庙也敢去睡一晚。 这官道旁的庙子,自然是正经的。 兴许是同被官府所不喜,也兴许是格外看重人情世故,这些江湖人遇到一块儿,不管先前认不认识、听没听说过的,互相打个招呼,很快就能聊到一起去。即使性格偏静的,遇到别人来见礼,也都立马端正回礼,丝毫也不敢怠慢,生怕传出去坏了自己名声。 这些人吵得很,一直聊到很晚。 还有人来打扰宋游,不过发现宋游和他们不是一路人后,就不再管他了。 宋游倒也无惧。 这些江湖人虽然看似凶狠,其实行事讲究,且在这个世界,即使山贼碰见僧侣道人,多数也都不会为难。 不仅如此,白天宋游路过茶铺若是实在没钱,凭这身衣服只讨一碗粗茶来喝,成功率也是很高的,而这些江湖人尤其讲究名声和脸面,碰上他们,说两句好话,大概率还能要个蒸饼吃。 如此折腾到半夜,终于睡觉。 山里的夜无比安静,只有风吹门板和不远处江湖他乡客的呼噜声。 不知不觉间,宋游做了一梦。 梦中仍然是这间庙子,神像和布局都大致一样,只是身边没了那些横七竖八躺倒的江湖人,仔细看,神台上的神像也少了一尊,是比较边缘的一尊本地神灵。 反倒是面前多了一人。 这人一身商贾打扮,颜色却是五彩缤纷,生了一张老实脸,面红如枣,身影似看得清,又似看不清,模样打扮倒是和缺了的那尊神像差不多。 宋游睡前仔细看过这些神像,尤其是那些本地神灵,知道这位被称为王善公,算是当地阴神。 王善公本是前朝人士,家境富裕,当时全国闹灾荒,饿殍遍地,这位王善公开仓放粮,广济难民,最后也许是误判了灾荒的强度,自己家粮食也吃完了,被生生饿死。后当地民众感念他的恩德,为他塑像立庙,甚至于朝廷知晓之后,也对他进行了册封,现在是正儿八经的神灵。 没等他细想,王善公先向他行了一礼: “冒昧打扰尊驾,这番有礼。” “善公深夜找在下所为何事?” 第五章 三花娘娘 “小神乃当地村野小神,生前姓王,敢问尊驾上下?” “在下宋游,师父取字梦来。” “尊驾可是道门中人?” “自小在道观长大。” “不知可有道号?” “暂无道号。”宋游平静的与这位本地神灵对视,“善公找我所为何事?” “那小神便称先生一句梦来先生。”王善公依然客客气气,“深夜打搅先生清梦,实在冒昧,然此事关乎当地黎民百姓生计,小神观先生修行高深,特来求助。” “善公请直言。” “此事要从十年前说起。” 王善公稍作沉吟,说话间有着前朝人拖拖拉拉的风格:“十年前有一大妖来到这地,蛊惑人心,还让当地百姓为它建了寺庙祠堂,就在离此地二十里处。” 宋游一听,便差不多明白了。 一人一神大眼瞪小眼。宋游在等他继续说,而他似乎在等宋游接话。 “为何不上报呢?” “先生请听我说。” “……” 宋游登时露出无奈之色。 只是这些本地阴神大多是德行出众者死后所化,又有那么大的岁数,作为晚辈,怎么也该多尊重些的,他一个年轻后生实在不好直言挑毛病。 “那我便长话短说。” “……请。” “那大妖虽然法力高强,但在几年前,也已经被剿灭了,是由天海寺高人与周雷公携手镇杀的。只是当时想着那淫祠离大道不远,毁了可惜,砸了石像,也能给来往旅客歇脚避雨,便留了下来。近来小神巡游,游至马家湾,发现那庙子里不知为何竟然又有了香火。” “善公可有前去查看?” “惭愧惭愧,小神法力低微,又不会争斗,远远看见香火,便不敢再靠近。”王善公露出惭愧之色。 “善公明智之举。” “这次正是想请先生去往查看一番,若是属实,趁过几日满月,小神便向上禀报。” “善公怀疑那妖怪借香火重生?” “小神以为,大概如此。” “我明日就去看看。” “先生品性高洁,小神先替周遭百姓谢过先生。”王善公又深深行了一礼,接着说,“先生修为不俗,那妖怪就算重生定也没了先前本事,先生白日里前往,料也不甚打紧,只是就麻烦先生走一趟了。至于地址,小神已写在了纸上,就放在神台前边。” “善公,告辞。” “……” 王善公愣了一下,旋即才施礼。 礼刚施下,还未直起身来,这周遭的一切便都化作烟云,瞬间散去,宋游的眼前也黑了下来。 再睁开眼时,自身仍在村庙角落缩着。 村庙有门无光,木门不严,月光自缝隙中照进来,在地砖上留下一道斜长的白霜,一排神像模糊可见。 江湖人鼾声此起彼伏。 宋游起身在神台上寻找,没在王善公神像前找到纸张,反而在赤金大帝神像前找到了,应是王善公在表明自己的归属。 画符常用的黄麻纸,书法不错。 他收起纸张,再度打量一众神像。 这种村庙向来不管佛教道教,老百姓没钱给双方一人修一座庙,只好让你们挤在一起了,也别嫌委屈。 中央的自然是当前道教天宫主神赤金大帝,以及佛教万佛之主。两旁各有神灵,基本都是因为各种原因在当前社会上比较有名的神灵。例如此前有本话本小说流传甚广,里面着重描绘了雷部神灵周雷公,于是周雷公在人们心中知名度便水涨船高,在许多新建的尤其是民众自发修建的小庙中,他的位置也变得显眼起来。 倒是不知他本人是否因此受益。 神灵的发展演变大多如此。 随即是本地神灵,非要说管辖和职权的话,山神河神路神村神都有,大多是人所化。 这些人死了后,人们对他们念念不忘,愿力加持,自然化作神灵。朝廷大概率也会封他们个正神之职。 其实在这个世界,道教天宫也好,佛教西天也罢,所谓满天神佛,虽然在民众尤其信徒心中地位崇高,但其本质和这些因愿力而成神的地方小神并无区别。 所以经常出现一朝天子一朝神的情况。 就比如这赤金大帝,传闻他诞生自天地初开,修持苦历过一千三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这才得证天帝之位,很多民众对此深信不疑。即使不信他的,多数也以为自古以来就有人信他,但其实他的名号近两百年才诞生。两百年前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信奉他,甚至都没有他的名号。 在民众心中保持崇高的神灵形象是有必要的,但师父自小就告诫宋游,作为修行者,和普通百姓不同,要对他们有正确的清晰的认识。 但这个认知具体该是怎样,师父却从没给他说过,只让他自己去认识。 宋游还在构建认知中。 借着月光端详神像许久,想也睡不着了,他才转身,迈步推门而出。 半夜的空气瞬间扑面而来,却不觉得冷,只觉得清新,抬头一望,见清夜无尘,月色如银,几朵云在月光下似乎也被镀上了一层银边,似在发光,大山则被勾勒出连绵起伏的轮廓来,好一片月下美景。 就此月下枯坐,直到晨光破晓。 …… 宋游离开了金阳道,走入了一条支线。 这也是一条大路,不过就不知道名字了,比金阳道这种连接国都的官马大道要低一级,但也宽敞。 宋游全然不急,一路走走停停,还停下来问了几回路,终于找到这间庙子。 说是离大路不远,其实是在大路旁边的山腰上,可以远远看得见,但走过去怕也要二里地——宋游开始想着王善公说它离大路不远,便一直沿着大路走,不知不觉就走过了,还是问路后折回来的。 到的时候已是下午。 宋游隔着一百来米,把行囊挂在树枝上,便沿着小路往破庙走去,好似全无畏惧之心。 刚一靠近,便闻到了香烛味。 确实是有香火的。 仔细一闻还能闻得出来,应当是当地的自制香,味道偏向于驱蚊的草药,清新提神。 这间破庙和昨晚那间差不多大,形制仿照正规寺庙的宫殿,只是略小一些。而且只有一间独庙。一般乡村自建寺庙多是这种规制,平常也没有僧人道人住持。 不过它比昨晚那间破旧许多。 宋游停在门口,细细打量。 依然是有门无窗,
相关推荐:
总统(H)
致重峦(高干)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取向狙击
误打误撞(校园1v1H)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