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21章

第21章

,有镇压邪祟的神像,很多都开始有些模糊了,岁月一丝丝流淌在它们身上,千年来他们见证着一批一批从这里走过的人,不知是否还能再续千年。 宋游走得很慢,不光是小心,也在慢慢欣赏下方险峻风景,或是抬头与这些石刻上的神灵对视。 这些摩崖石刻年代跨度很大,因此有着不同的画风。有些神灵画风诡异,有些神灵画风阴柔,有些神灵则刻意凸显出强壮的体魄,这些都是当时民众对于神灵形象的幻想,反应出不同时期的社会风气和民间喜好,从中也大概可以判断出这些石刻来自于哪些朝代。 最古老的怕是有上千年了。 宋游细细看着,不止画风和工艺,也看这些神灵的眉眼,似乎能从中看到那些已经远去的时代的一角。 也许在某个时代,此路还未被废弃,还常有人走时,这里真的会有无数妖鬼借地势拦路索命,而这些石刻上的神灵在民众的愿力加持下,真真切切的震慑着这山间的妖魔鬼怪们。 忽然心中有种想法,也许手足并用、弯腰前行不止是开凿难度大,也是为了让从此走过的人在这些镇压妖魔邪祟的神像面前弯下腰来,保持几分恭敬。 天色越来越暗了。 宋游在最高处停了下来,就坐在悬崖边上,两腿自然垂下,吹着山风,决心今晚就在这里过夜。 今日倒没有阴雨,反倒夕阳如血,红霞满天。 这个时代热爱旅游的人不在少数,很多士大夫和文学家都热衷于自然山水,据山下的老人家说,常有人被手爬岩上的险绝风景吸引,不惧危险攀爬游玩,可却极少有人敢在上边过夜。 在宋游看来,他们真是错过了不少。 可更美的还不是夕阳,而是夕阳余晖褪去之后,头顶已黯淡下来时,天边呈现出的如梦似幻的色彩。 似蓝非蓝,似紫还红,似粉又白,渐变成温柔的傍晚霞光。 天色越暗,天边越美。 宋游怔怔看着,如痴如醉。 在这个世界,纯粹的自然风光和神鬼法术是少有的能吸引到他的东西,因为只有这极少数的东西,在他心里是这个世界不比另一个世界枯燥乏趣的。 “道士,我们不下去吗?” “不下去。” “天黑了。” “嗯。” 山风吹得有些冷了。 宋游依然坐在悬崖边,欣赏天边色彩和脚下山脉剪影,忽的好似想起了什么,于是伸手拎起刚买的灯笼,一手将灯笼举起来,另一手对着远方天边遥遥一捻,捏了一点虚无投入这灯笼中。 一瞬之间,灯笼之中亮起了如此刻天边一样如梦似幻的光芒。 且借一抹霞光,以消寒夜漫长。 第九章 买鱼穿柳聘衔蝉 山风呜咽,如鬼夜哭。 宋游坐回了安全处。 此处大约有四尺宽。还是据宋游个人的感觉,大晏一尺大概相当于前世的三十厘米左右,此处的宽度也就是住宿学校的架子床的宽度,高度也差不多,反正是站不起来的。 一面石壁,一面悬崖。 盛着霞光的灯笼就放在地上,在这凿壁小路上照亮了一小片范围,于狭窄之处竟也有几分温馨感。 三花猫正在左跑右跑,这边闻一闻,那边嗅一嗅,时不时还走到悬崖边,探出头左看右看,陷入沉思。 看得出它到了一个陌生地方后内心是有些不踏实的,最后似乎觉得在这个地方最熟悉的竟是身边这个人,于是纠着眉头抬头望了宋游好几次,试探着试探着,一点一点挪到宋游身边趴了下来。 宋游则早已闭上了眼,静心打坐。 山水有灵,山有山灵水有水灵,一山有一山灵,都是不同的,需要细细感悟。 耳旁呜咽的山风,山下之人的敬畏,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于此处留下的绝句名篇,千百年前人们为了保护平安而在绝壁上刻下的每一笔,走过的每一个人,乃至从这里失足摔落的人,都是这山灵蕴的一部分。 山间灵气被风吹来,汇聚于此。 三花猫本是怯生才缩在宋游身边,此时却好似找到了更舒服的东西,又离宋游靠得更近了一些。 夜越来越深,星月先后出来,温度一点点下降,三花猫不由得离宋游越来越近,最后干脆贴着他睡,只觉他身上传来让自己温暖的热量,又有着一种沁爽内心的舒服。 灯笼里的霞光依然亮着。 若是下方有人赶夜路,抬头一看,也许会发现千尺之上的悬崖之间这不同以往的一星光点。 大约夜半时分,宋游睁了眼。 将手抬起来,手上漂浮着一缕灵力。它像是一道流光,呈现出浅黄色,略微透点绿,由内外两层组成,内层是高度凝结的一缕光,外层则透明如气、松散如烟。 这是这一阶段的收获了。 宋游修行的法门为四时轮转法,修行与天时更替、节气轮转有关,修出的灵力往往也带有时节属性。 与师父修的五行法功效恰好相反,可延年益寿,却不擅长强身健体。同时它的每道灵力都自带妙用,却不如其它例如阴阳法修出的灵力那般自带不错的破坏力。 而这世界的灵力就长这样—— 中间灵核,外层灵气。只有灵气是消耗品,灵核是本源,是不可被动用的。灵气被消耗掉之后,灵核会随时间及打坐修养重新蕴养出灵气来。打坐修行既可增加灵力,也可淬炼灵核,在此之间找个平衡即可。 “呼……” 宋游吐出一口长气,随手将这缕灵力散在了山间,只余发着黄光的灵核如一根细线,钻回体内。 稍一扭头,身边贴着一只小猫。 宋游盯着它一动不动。 猫的体温比人要高,很难说是三花猫借他的温暖,还是他借三花猫的温暖,总之此刻的它紧挨他入睡,却让他体会到了久违的被依赖与信任感。而见它睡得正沉,似乎全无烦恼,他的心里好像也安定了许多。 实在不忍动弹,今夜便如此睡去吧。 此后半夜,隐隐有山妖闹出动静来,却也没有来惊扰宋游。人迹罕至之处,往往会成为精怪的乐园,可没有了来往不绝的人类,害人的妖鬼也会消失无踪。 哪怕被冷得醒来不知多少次,但对于宋游来说,仍是一个安静的夜。 次日清晨。 山间有雾,却都在悬崖之下。 宋游背靠着崖壁坐着,一边吃早饭,一边看旁边三花猫用爪子拨石头玩。 今天比前几天吃得好些。 昨天不是过了一关嘛,那地儿挺热闹的,宋游买了一些馒头,全挑的肉馅的买,有猪肉馅有鸡蛋馅。虽然已经过了长身体的年纪,没有肉还是不行的。 只见那三花猫玩着玩着,突然像是发现了什么,跑到悬崖边沿,探头往外看了眼,回头来对宋游说: “变成红色了!” “什么?” “昨天还是绿的呢!” “什么?” “树子!” “嗯……” 宋游顺着看去。 果不其然,原先那些生长在悬崖上的树一夜之间树叶全都变红了,像是已经就到了深秋。浅色的石壁和下方滚滚白雾在峭壁红叶的映衬下,景色显得精致了许多。 宋游却不显惊讶,只看风景: “今天立秋呢。” “立秋?” “就是秋天到了。” “冷天。” “差不多……”宋游将一个新的馒头掰开,“三花娘娘吃馒头馅吗?是肉的。” “唔?” 三花猫回头盯他。 右爪拨着石子儿往左,左爪本来想去拦,一时没拦住,石头掉下了悬崖,让它愣了一下。 “掉下去了!” “吃肉馅吗?” “今早你没睡醒,三花娘娘去那边捉了只小鸟来吃。”三花猫说着,有些遗憾,“可惜只捉到一只。” “很好。” 这是一只很省心的猫。 宋游很快吃完这个馒头,爬起来弯着腰,说:“山上好冷,咱们下山吧。” “三花娘娘也觉得冷。” “走。” 宋游弯腰前行,三花猫在他脚下爬,一边爬一边仰头看他。 “这里这么冷,走起来也不好走,你怎么不走下边?” 宋游笑了笑,却是不语。 此时山雾仍未消散,一侧崖刻鬼神,一侧万丈深渊,只见白云不见底。 旁边石壁上有人题诗: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此时还早,晨曦如金,雾中万里山河,小桥流水,村庄隐现,如此原始的山村风景画在后世是难见的,在这样的美景中会让他忘记自己身在一个落后的地方。 …… 远远听见吆喝叫卖声,宋游便知道,自己和三花娘娘运气比较好,碰上了这边村庄的集镇。 这种村上的集市一般要隔几天乃至十天半个月才会开一次。 来到如此热闹的地方,三花猫难免有些拘谨,少了在山路上蹦来蹦去的活泼,只紧紧贴着宋游的脚走,使得宋游总担心自己踩着它的脚或它的尾巴。 可惜来得始终有些晚了,集市也快散了,虽还有些商贩不舍归家,却没有找到卖鱼人。 再听到同样的吆喝时,就意味着走了一圈又走回来了。 “道士,你找什么?” 三花猫仰起头来盯着宋游看。 “说了我不是道士。” “那你是什么?” “说来复杂。”宋游想了想,对它解释,“我只是在道观长大,虽修习法术,也读道教经典,但既不遵从道教教义,也不供奉道教神灵,即使我师父,也最多算个假道士。” “听不懂。” 三花猫态度极其实诚。 “就是说,我们只是占了一间道观、穿了道袍的修行者而已。”宋游说道。 “为什么要占别人的道观?” “是我们自己修的,先辈修的,传下来的。”宋游无奈解释,“目的是享受朝廷对宗教的政策优待,有些好吃懒做的师祖也可以凭它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还是听不懂。” “那你爱叫就叫吧。” “好的,道士。” “走吧……” 宋游无奈又遗憾的说道。 刚想离去,一个转身,将近中午时的阳光刚刚好驱散了雾,只见远处河畔柳树成排,在一棵柳树下,有一老叟戴着斗笠坐在河边,手上持着鱼竿,正在起竿。 “三花娘娘,还请在这边等我。” 宋游沿河穿柳而去,很快来到鱼叟身边,恭恭敬敬:“老人家,有礼了,敢问鱼获售卖否?” “老夫钓的都是小鱼,自己吃的,先生还是去集市上买吧。” “在下近日与一花猫结了缘,与它相约相伴一程,可却一直未曾给它聘礼,心中愧疚,今日途经此处,想买两条小鱼与它做聘礼,可适才逛遍集市,也未曾买到。”宋游恭敬说,“只好求助于老人家了。” “如此,赠先生两条又何妨?” “如何敢受老人家相赠?我当以市价购之!” “老夫更愿赠予先生。” “便多谢老人家。” 宋游不敢再多推辞,因为老人家已赠了他鱼,相对的,他也该赠老人家一腔畅意才对。 不多时—— 宋游提着两条小鱼,又穿柳而回,三花猫嘴上叼了一只蝉,刚捉的,正端端正正坐在这里等他。 见他走近,它低头将蝉吐在地上:“道士,我刚捉了一只蝉,你要吃吗?” “谢谢,不了。” 宋游也难得郑重,一边回绝它,一边将小鱼弯腰递与它,态度诚恳:“三花娘娘,我愿与君结缘,这是我给你的聘礼。礼物虽轻,却是我的心意和大晏的传统,还请享用。” 三花猫低头看鱼,又抬头看他: “我不知道什么是聘礼。” 宋游直起身来,柔声解释: “就是寻常人家要想养猫,就得给小猫的妈妈,或者猫原来的主人,或者给小猫自己送礼物。意思就是请猫到自己家里来帮着捉老鼠,辛苦猫了,给的工钱酬劳。” “听懂了。” “请享用吧。” “吃了你的鱼,我就是你的猫了吗?” “不是。”宋游说道,“三花娘娘还是自己的猫,三花娘娘永远只属于三花娘娘自己,只是在以后的一段路上我们将会并肩同行,互相陪伴,互相扶持,有些地方还得仰仗三花娘娘帮助,或仰仗三花娘娘宽容,所以提前给三花娘娘一些吃的,当做礼物。” “像是我以前吃的贡品。” “有一点类似。” “……” 三花猫盯着他看,若有所思。 第一十章 逸都租房 三天之后,逸都城外。 这里的路口明显变大,往来人流变多,地上全是马蹄印,车辙印深深,已经初窥繁荣了。 宋游坐在开设于路口的摊棚下,吃着馄饨,三花猫就趴在他碗旁边,吃着宋游由摊主那买的一团肉馅儿。 身边坐满了来往客商,声音嘈杂。 “听说了吗?凉水坳那一段的雾鬼被除掉了。” “真的假的?” “正威镖局放出来的消息,还有吴山茶商都在传,说那一段安全了……吴山茶商信用还是不错的,就更不要说吃这口饭的正威镖局了,断不可能扯谎!” “南华县又请了高人?” “听说不是。似乎是一路过的年轻先生,顺手就给除了。硬是一点动静没闹出来,那雾鬼就没了。” “哎哟!那可了不得!” “就是泰安寺里的高人,也不见得有这个本事!” “泰安寺?泰安寺也就名气大,修得好!这逸都哪有多少高人啊,哪个高人在城里修行啊?” “倒也是,要找高人都得往城外走。” “……” “吸溜!” 宋游吸溜着热腾腾的馄饨。 一口下去,肉馅和葱的鲜味在嘴里绽开,使他不由得把头仰起来,眯起眼睛,有一种久违的感动。 虽然来到一个较为落后的年代,但在道观里的这些年来,宋游也不曾在口舌之欲上亏待了自己,他甚至找了许多前世不能吃的食材来弥补另一些方面的亏空——搞不到辣椒番茄,那就搞点熊掌娃娃鱼。 这些天吃够了蒸饼馒头了。 “三花娘娘,好吃吗?” “好吃。” “那就好。” 说好要带三花娘娘品尝不同地方的美食,几天下来却连肉也没吃过几次,真是惭愧。 那些客商还在讨论他和雾鬼。 行脚客商赚钱就靠行商,一路是否安全确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山贼还好,只是要钱,鬼可是要命的。 宋游对此兴趣不大,而是一边吃一边思考着逸都住宿问题。 他打算在逸都小住几个月。 一来在此停留歇息,感受一下逸州治所、天下第三城的繁华与文化,访问周边名山盛景、宫观寺庙。 二来再过一段时间有整个逸州最大的庙会,一年一度,那是最热闹的了,也许能看到这个世界真正精彩的值得他感兴趣的东西,为无聊的生活添几分乐趣。 在庙会上买马骡也会比较便宜。 那么就得找个住处。 客栈通常以长住服务为主,方便是方便了,就是可能价格不是很美好。 租房可能会便宜些。 “吸溜!” 宋游吃完最后一颗馄饨,又端着斗碗把汤喝得干净,等三花猫吃完肉馅,他端起水倒在自己手心,细心的喂三花娘娘喝饱后,这才结账离开。 共计二十文钱。 一碗馄饨十文,摊主说这团肉馅收一碗馄饨的钱,吃了馄饨清水就不收费了。 再走几步就是城门口。 青砖砌成的城门,坑坑洼洼,满是历史的风霜。 城边站着军校检查进出,墙上还贴着有告示,大致是通缉令和哪里闹了妖鬼希望找高人去剪除的意思。 这些布告还有些意思,其中被通缉的,不乏武林高人和玄门人士,而那些地方妖鬼,宋游看了一眼,将之剪除的报酬大多都挺丰厚的,但想来这些写在告示上贴到这里的妖鬼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此外还有许多牙人和闲汉等在这里。这个年代没有导航,他们可以提供带路、帮工和中介等服务。不过他们的目标客户里似乎很少有道士,或者是怕道士不给钱、给他们讲缘,总之没有凑到宋游身边来的。 宋游走到门口,正纠结着想出声找位牙人帮自己赁屋僦居时,忽然遇上了熟人。 “先生!” 扭头

相关推荐: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吃檸 (1v1)   致重峦(高干)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