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27章

第27章

尊重,多数香客也是不会和他坐一张桌子的,往往只有贵客才有胆气前来或受到他的主动邀请。 这位看起来不像贵客。 但见这人陌生,又见五观堂几乎坐满了,心里差不多有了计较。 不管如何他也断然不至于拒绝。 “施主请便。” “多谢。” 宋游微笑着坐下,与广宏法师、别的两位僧人和三名贵人同桌用餐。 也没什么好菜,借着酸萝卜、腐乳和两碟小菜,他喝了碗青菜粥,感觉没什么特别的味道,心里便大致明白了,这里的斋饭出名可能是因为对下层民众友好和长期施粥所致。 与此同时,同桌人相继吃完,拱手告辞离桌而去,不过广宏法师有些心事,吃得慢些。 吃着吃着,他忽然听见有人叫他。 “广宏法师。” 广宏法师一抬头,见是最后来的那年轻香客,正淡淡的看着自己。 不知何时他身边坐了一猫。 “阿弥陀佛。” 广宏法师暂且放下心中愁绪,也将筷子横放在碗上,合十行了一礼,声音温和: “施主认得贫僧?” “认得。” 只见那香客微笑着说,依然盯着自己,接着又开口:“不过广宏法师好像并不认得我。” “嗯?” 广宏法师心中忽起不祥的预感,连忙告罪:“贫僧健忘,不知施主尊讳……” “姓宋名游。” “谁?” 广宏法师顿时大惊,双眼圆睁。 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第一十九章 说来也巧 出了五观堂,是一条迂折的木质长廊,青瓦遮顶,红木柱子一根接着一根,檐下蓝金云纹和护法神像,为它添了几分精致感。 在众多僧人和香客的眼里,泰安寺最有道行的高僧广宏大师与一身着旧袍的年轻人缓步并肩而行。可令人惊讶的是,往常总是一副从容不迫模样的广宏法师此时面色却有些不好看,甚至哆哆嗦嗦,再观那年轻人,反倒面带微笑镇定自若,与广宏法师说着话。 “吴记纸铺的纸挺好用的。” “足下……便是靠它找到贫僧的?” “差不多。” “每日去吴记纸铺买纸的人那么多,足下怎么断定是贫僧呢?” “吴记纸铺有一批纸,因幼儿顽皮,不慎将染布的颜料洒入其中,纸张有些偏红,不知法师注意到了吗?” “你怎知道的?” 广宏法师面色已有些白了。 说实话他真没注意到。 “法师和我刚好买了那一批。而那一批纸产得不多,我去问了店主,那段时间来买黄麻纸的只十几人,买大张黄麻纸的大概也就几人,店主认识且能记住的也就三人罢了。” “足下挨着去找过了?” “在下很有耐心。”宋游说,“不过即使没有黄麻纸,法师昨夜又令小鬼来访,仅凭这小鬼,在下也完全可以找到法师这里来。” “……” 广宏法师将手伸进了袖袍里。 他两边袖子里藏有几张弓手兵将,都卷了起来,一挥手便能幻化出来,可想到那一夜的两只夜叉都灭得无声无息,他又不敢轻举妄动。 “不知足下是如何破贫僧夜叉之法的?” “在下精通火法。” “……” 广宏法师霎时面色惨白。 “足下意欲如何?” “法师在泰安寺多年,既有修为又有道行,何必惊慌?”宋游笑了笑,随后又问,“法师既会使纸夜叉,不知可有纸马纸驴之法?” “纸马纸驴?” “然也。” “有当如何?没有又当如何?” “若有的话,在下想向法师请教。” “没有呢?” 看来是没有了。 宋游露出遗憾之色。 本想着这和尚既然有纸夜叉之法,也许能从他这里学到纸马之法,能为自己省下不少力气,将来也可以充实伏龙观的法术库,如此,饶他一命也不无不可。 可惜。 那就得礼尚往来了。 只不过啊,我能破你之法,是我的本事,至于你有没有这个本事,那就是你的事情了。 宋游这才回答广宏法师先前的问题:“法师是佛门中人,本该心怀善意慈悲才是,可法师借他人之手,在城中大肆盗取宝物也就罢了,被人破了遁地法后,竟又怀恨在心,派夜叉意图加害,实在难以说是佛门中人……在下很好奇,法师每天面对这些佛陀金身,难道就不心悸吗?” “心悸?”广宏法师强提起胆子,“不过是一座座泥像罢了,你我心知肚明,佛陀不在此,菩萨也不在此。” “也是。” 宋游点了点头。 佛像神像都是泥铸,耳不可听目不可视,即使能显灵,可天下如此之大,而神佛精力有限,又怎能对每座泥像前的事物都了如指掌呢? “不过也只是无人通禀罢了。” “足下何意?” 宋游却不答了,只看了眼门联,便对广宏法师拱手行礼: “法师保重。” “?” 广宏法师皱着眉头,看他背影远去。 就这么走了?还是在玩什么手段? 等回过神来,他一扭头,却发现方才自己二人已走到了万佛宝殿门口。 宝殿瓦顶有缝隙透光,一束束细小的光自头顶打下来,穿过殿内重重青烟,勾勒出了清晰的形状,照在地板上、神台上、金身上,广宏法师则惊觉往常那些熟悉的金身佛像一下好像全都变了模样。 除了中间的万佛之主依旧眼眸低垂,宝相庄严,其他菩萨慈眉善目也好、悲天悯人也罢,都好像在看自己。 最可怕的还是那些护法神。 本身就怒目圆瞪,现在一来,竟好像全都瞪着自己。 广宏法师惊骇惶恐之下,心脏怦怦直跳,恍然间这声音好像成了鼓点一样,咚咚咚的,而随着这鼓点,每跳一声,那些护法神怒目圆睁的面容就在他眼中变大一分,离他更近一分。 几息之间,那一张张面容便已杵到了他的面前,威严可怖,像是在逼问他平生做过的所有恶事。 呢喃经声入耳。 往常读的那些经书文字、本不太在意的佛法奥秘一时全从心头涌了上来。 如此对吗? 如此对吗? 犯戒了吗? 可曾心安? 只觉胸中有团烈火,起初只是痒烫,让他伸手想挠,可很快就越来越热,滚烫之感由心间而起,往外蔓延,烧得浑身难受。 “啊!!” 广宏法师不由喊出声来。 众多僧人、香客乃至借宿于此的江湖人听见声音,都连忙赶来。 却只见德高望重的广宏法师全身由内到外燃起了火焰,烧得他满地打滚,面容扭曲。 口中则大呼着: “贫僧有罪! “贫僧知错! “佛祖饶命!” 任由他喊,这火却不停。 且奇妙的是,这火只烧皮肉,不烧衣裳,又像是广宏法师浑身涂了油,烧得极旺,才几个弹指的功夫,殿前就只剩下一件衣裳了。 在场者无不惊骇莫名。 有人先前见过广宏法师和一年轻香客并肩而走,连忙寻着那年轻香客的踪影,只见山门方向,有人身后吊着一只迈着小碎步的三花猫,才刚走到寺院门口,却也渐行渐远了。 三花猫停步回头望来。 …… 宋游走回甜水巷,刚巧碰上罗捕头,又听说罗捕头正有找自己的想法,便将他请进了院子。 “先生家中院墙昨夜损毁严重,可是遇到了危险?” “不碍事。” 宋游笑着摆了摆手,没等罗捕头继续关切,便率先问道:“不知那遁地贼人审问得如何了?” 罗捕头眼光闪烁。 他虽不知昨夜闯入宅院者究竟是人是鬼是妖,但仅看院墙和雨檐上留下的痕迹,便足以让他心惊了,而眼前的宋先生却似乎毫不在意,再看这院子,竟也毫无打斗破坏的痕迹。 难道没有发生争斗? 还是高人之间斗法就是这样? 还是说…… 心里如是揣测,却不影响罗捕头嘴上回答:“这几日我们一直在审,那贼人所盗赃物也追回了一部分。不过说来有点巧妙,我们所追回的都是些金银珠宝古玩字画,至于各大贵人府中私藏的珍稀药材,却全都不得而踪,那贼人只说自己为了修行遁地术,全部吃掉了。” 罗捕头顿了一下,又看向宋游:“这方面罗某倒是不甚了解,不知修行中人是否……” “都有些什么药材?” “千年灵芝,几百年的老山参,上等龙骨之类的,都是些年生久的药材。” “断不可能。” “那便是此贼藏起来了,或是……”罗捕头又停顿了下,转而说起了另一件事,“我们除了追问赃物,也审过他的遁地之法从何而来,而他竟说是从祖父遗物中找到的一本古籍。” 罗捕头每说一句,都不说完,后边拖着尾音,瞄向宋游。 修行中人需不需要那么多名贵药材、能不能短时间吃下那么多药材,修行中人能不能自学成才,这些都是他这个寻常捕头的知识盲区,可面前不就有一高人吗? 此前还好,今早见到宋先生院墙破损,他心中便已大致明白了,那贼人后面多半还有人。 昨夜怕是那贼人背后的人前来寻仇。 宋游也知晓他在咨询自己。 遁地之法虽有缺陷,但并不简单,反而妙处不少。没有相关基础的凡人自行参悟,怕是不仅进展极慢,练习过程中也很可能出危险。 不过宋游却没必要和他说这些。 “说来也巧,今日我去了一趟泰安寺,恰好见到一桩奇事,想要说给班头听听。” “哦?” 罗捕头愣了一下,但还是拱手: “愿闻其详。” “班头曾请教过的广宏法师今中午竟在万佛宝殿前自燃心火,其间大声向佛祖请罪求饶,但只一会儿功夫,那火就把他烧得干干净净,灰都没剩下。”宋游笑了笑,“所以这人啊,真不可做亏心事。班头不妨将这故事讲给狱中那贼人听听,兴许能打动他。” “!” 罗捕头登时睁大了双眼,脑中疯狂运转。 良久,他刷的一下站起身,又对宋游拱手:“罗某知晓了,多谢先生指点。” “客气。” “罗某还有公务在身,这便告退。” “慢走。” 罗捕头转身往外走,脚步很快,风风火火,眼中却有精光闪耀。 一下子他想起自己月前去泰安寺请教时,传闻有真道行在身的广宏法师为他出埋粪计时的场景。一下子又想起了城中贵人乃至衙门里不少人去泰安寺烧香礼佛、与广宏法师相谈的画面。 难怪会有人夜袭宋先生。 难怪那贼人背后之人这么快就能知晓此事有宋先生的指点。 难怪每次作案如此精准。 难怪…… 罗捕头早知道宋先生是真高人,自己前来请教必有收获,却是没有想到,这收获竟有如此之大。 如是想着,他又忽的将牙齿一咬—— 那秃驴竟敢如此戏耍于他!若非宋先生指点,他怕是要一直被蒙在鼓里,而那秃驴便一直逍遥法外,依旧当他城中贵人的座上宾! 与之相应的,便是越发觉得这斜对门的宋先生深不可测起来。 第二十章 江湖传闻 罗捕头走进县衙,脚步匆匆,当即召集手下捕役,这就把案子彻底结了,却正好遇上红光满面的刘知县。 刘知县作为逸都知县,按理说是一县长官,可逸都是逸州治所,大晏地方行政基本是州郡县三级制,州的级别目前还很大,约等于省,所以州上和郡上的大人们几乎都在这里,相比起来,刘知县这个知县虽比寻常知县级别还高,却也有些不够看。 前些时日那遁地大盗实在猖獗,专挑贵人府中珍藏宝物下手,刘知县暗自猜测,恐怕除了金银玉器、古玩字画与珍稀药材,还盗了一些大人们不希望被外人所得的物件。 他的压力极大。 近来大案告破,虽是罗捕头办案得力,也有他这个知县顶住压力、在背后大力支持的功劳,城中贵人也对他赞赏连连。看那架势,若是将赃物的事再处理得妥帖些,就此高迁也不是难事。 刘知县自是春风得意。 眼下见罗捕头如此匆忙,他不由笑呵呵关心道:“名远,又出什么事了?怎的又如此匆忙?” “回大人,遁地大盗一案还未完全查清,属下还要再跑一趟泰安寺。” “名远啊名远,本官知你一身正气,又破案心切,可眼下贼人既已被擒,你便不必再如此劳累了,不如回家休息两日,剩下的巾巾吊吊交给手下人慢慢查也不急嘛。”刘知县劝解道,“前些时日你便彻夜不眠,现在若还不休息,就算是铁打的身子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 “大人有所不知,属下已有了眉目,这就将案子彻底告破。”罗捕头说话语气很急,“大人且忙,等属下将案情全部捋清,再回来细细与大人禀告其中有趣之处。” “有趣之处?” “比大人想的更有趣。” “那你且忙去!” “是!” 罗捕头立马指挥着手下人分为两拨,一拨先去泰安寺赶着时间弄明情况,自己带一拨进了县衙监狱。 果不其然,刚到狱里,提出那学了遁地之法的穷酸书生。这书生已被打得浑身是伤,罗捕头却很讲究的请他坐下,给他倒了杯茶,还斥责了几句对他用刑的衙役,这才告知他今日中午泰安寺发生的妙事,并暗示几句,自己已经知晓了他与广宏法师之事,劝他坦白从宽。 书生大惊,当即招供。 几年前书生去泰安寺上香求问功名,碰到那广宏法师,两相交谈,广宏法师却说他此生与功名无缘,倒是修奇门之法的好苗子。 从此两人便搭上了线。 书生果然是个好苗子,短短两年时间,在遁地术上的成就便超过了广宏法师。随后他便在广宏法师的指引下,四处盗窃。其中盗得金银珠宝便全归他自己所有,古玩字画一人一半,广宏法师先挑,至于珍稀药材,便全归了广宏法师,说是用来炼丹。 此外有时他还会替广宏法师盗一些账本之类的东西。 罗捕头听得暗自心惊。 泰安寺作为城中香火最盛的寺院,在逸州宗教界地位虽比不上城外那座千年道观,可占了地利,那广宏法师亦是城中多位贵人的座上宾。 罗捕头觉得自己该尽快破案。 于是又风风火火赶往泰安寺。 早前已派出手下最得力的人来了这里,已将事情经过打探了个七七八八,如今那些旁观者都还在这里。倒也不是手下捕役不放他们离去,而是八卦心理作祟,都自发的围在这里,红光满面,等着看热闹。 罗捕头一来,大家七嘴八舌。 话里话外都离不开一清秀的年轻人。 有人说看见那年轻人带着猫进了五观堂,没有座位,他礼貌询问过后,才坐在了广宏法师旁边,看起来很随意,像是个巧合。 有人说看见那年轻人和广宏法师一起沿着迂折长廊走向万佛宝殿,小声谈话,都很有礼,像是认识,又像不认识。 有人说听见广宏法师问那年轻人想要如何。 有人说那年轻人必是妖人,用妖火谋害了广宏法师。又有人说那广宏法师自己心中有鬼,才在佛祖面前自燃告罪。 有人说那火没有温度,又有人说隔着老远便感觉到了烫,有人说是黄的,有人说是红的,但那落在地上毫发无损的衣裳却是做不得假。 大家都绘声绘色的描述了当时的场景。 罗捕头听得心惊不已。 接任捕头一职多年,他见过不少涉及妖鬼的案子,却少有处理过这种牵扯到神佛的案子。 怕是他父亲也没见过几次。 不过他依然保持着镇定。 先带人去搜查了广宏法师的住处。 这泰安寺除了这妖僧,似乎也没别的有道行的人了。不过话说回来,他们有公职在身,就算广宏法师还在,只要牵扯进了案子里,想要阻止的唯一方式也只能是通过城中贵人进行施压。 因此无人敢于拦阻。 果不其然,凭着多年经验,一众捕役很快找到了被广宏法师藏起来的赃物。 一堆没用完的药材,一些古玩字画,至于那些书书本本,无论是佛法经书还是别的

相关推荐: 盛爱小萝莉   取向狙击   鉴昭行   差生(H)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蔡姬传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绝对占有(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