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33章

第33章

宋游其实更习惯前者。 顺便向宫主问了福清宫怎么走,得到回答后,他便带着三花娘娘往山上行去。 一路青石小道,浅浅白霜,一步就是一个脚印,拨露水与蛛网,不到中午,便已找到了福清宫。 这年头没有电话,宋游也不会纸鹤传书的把戏,于是只得登门拜访。 拾阶而上,已是道韵悠悠,轻扣门环,没等几下,就有一小童儿来开门。见他穿着道袍,却又面生,小童儿恭敬施礼。 “道长面生……” “在下伏龙观宋游,师承多行道人,来此访友。” “敢问道长访谁?贫道好进去通报。” “光华子道兄。”宋游说道,“道友就说伏龙观宋游来访即可。” “道兄?” 小童儿眨巴了下眼睛。 光华子是福清宫现任宫主,已经六十多岁了,平日往来的都是山上各大宫观的观主仙师,无一不是白发苍苍的高人。再看面前这位道长,最多也就双十出头,居然称呼宫主为道兄。 小道童脸嫩得很,怕是刚进道观不久,并未听过伏龙观的名字,但也再不敢怠慢了,道了一声稍等,便连忙朝里边跑去。 没有多久,门内道韵便停了。 随即是震耳的迎客钟声。 “咚……” 每撞一声,三花娘娘就要颤一下。 很快,里边传来杂乱仓促的脚步声,大门再被打开时,面前已站了一群道人。 三花娘娘抬头愣愣盯着。 只见为首的光华子白发苍苍,却是面色红润,不见皱纹,领着一群中年道人迎向宋游,人到跟前,先施了一礼,抬起头来已是满面笑容: “道友,好久未见。” “道兄身体健旺。” “一年不如一年了……” 光华子连忙将宋游迎进山门:“道友快快进来,这山上冷得很。” “是有些寒意。” “里边有火。” “正好。” 宋游尽量不多客气,维护这传了两三代人的友谊。 一行人便往宫殿中走去。 身后的中年道人有十来个,年轻些的还更多些,小童儿们被挡在身后,数不了有多少,总体看来福清宫是在逐渐兴旺。除了小童儿,其他人自是知道伏龙观的名号的,有些表示恭敬,有些表示友好,有些不断偷看宋游,也有些看三花娘娘。 年长者没有作声,年轻的也不敢开腔,便只听光华子与宋游边走边寒暄。 “道友这是出来游历了?” “终于是被师父赶出来了。”宋游笑着说,“刚好路过逸都,在逸都小住一段时间,趁冬天前,过来拜访一下道兄洞府。” “哈哈哈……” 光华子笑了几声,忽的有些感慨:“时间过得可真快。贫道记得第一次见道友,道友还在襁褓中。贫道第一次跟着师父去阴阳山,你们观里还只有多行道爷和黑羽道爷,记得那时贫道也才二十来岁,一晃眼都多少年过去了。” “时间不等人。” “这位是……” 光华子仿佛这才看见一直跟在宋游身后的三花猫,虽是一只猫,却也没有轻视。 “与我结伴同行的三花娘娘。” “原来是三花娘娘,老道有礼。” “喵~” 三花娘娘直立而起,回了一礼。 宫殿门口仍有门联。 写的是: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 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宋游照例站在门口默读一遍。 到了殿中,便是围炉煮茶。 光华子将福清宫里二三十岁的道人都叫了过来,一一介绍与宋游认识。这些人以后是要接手福清宫的,宋游则是伏龙观的唯一传人,这段缘分的延续还得看这些年轻人的交往。 随即又吩咐人取肉杀鸡,捉鱼买羊,拔菜沽酒,就是山中刚熟的猕猴桃,也叫了几个童儿去摘。 别说,这些道士手艺还不错,平日清闲,怕是没少往这方面使劲。 吃过午饭,又是奏唱道韵。 青成山的道韵很出名,用的是方言,已是自成一派体系,宋游也坐着安静欣赏。就是三花娘娘听不进去,趴在蒲团上睡着了。 赏完道韵,便坐在一起闲聊。 不要以为僧侣凑在一起就是辩经,道人凑在一起就是论道,那和两个学生凑在一起互相讲题一样,有是有的,但不会是经常的事。多数时候还是如正常人一样闲聊,聊轻松的话。 “从逸都来,道友走了多久?” 宋游老实回答:“昨日早晨出发,晚上天黑时到的山脚,山脚禄清观的观主心善,留我住了一宿,今早上山。” 对面有人立马道: “好脚力。” 宋游抬眼一看,是一位认识的道长,光华子的弟子,前几年去伏龙观时他都去了,大概是福清宫下任宫主的候选人之一。 这时又听有人说: “宋道友是伏龙观的传人,日行百多里,自是不在话下。” 也是去过伏龙观的一位道长。 道门隔山不论辈,修道之人本身也很随意,只要不是年纪地位有过大差别,都是只叫道友即可的。所以哪怕他们是光华子的弟子,也是管宋游叫道友就行了,不必特意再升一辈。 “只是路上凑巧,遇到一队客商,带了我一程而已。”宋游也只如实说。 “无论如何,道友此行也累了,我已让出云为道友准备了最好的房间,道友在这里多休息几日吧。”先说话的道长说道。 “师兄说得没错。道友没来过青成山,应当让我们好好尽尽地主之谊才是。”另一位道人也说,“便请道友尽管住下,明日我便让应风带道友去登一登这青成山,左右都是游历,赏一赏青成山的秋景也不错。” “……” 宋游想了想,看向光华子。 这老道笑眯眯的,只说别的:“禄清观观主心善,留宿我宫贵客,我们福清宫该去还礼才是。” 两名中年道人立马附应。 宋游有些无奈,转头对三花娘娘问:“三花娘娘觉得如何?” “三花娘娘觉得好。” 声音一出,众人都是眼睛微亮。 既是有修道法的,自然早已看出这只三花猫的不凡,但也只有隐隐有所察觉,只能从细节来判断。直到这时三花猫开口说话,大家才能完全确定这确是一只成了精的小猫妖。不过他们多数也是见过妖鬼精怪的,并不过于惊奇。 只有年轻些的小道士见识不够,一时睁大了双眼。 只听宋游说道:“既然三花娘娘也想多留几天,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好!” 当即有道人对身后弟子吩咐,多去捉鱼。 一人一猫便在此处暂住下来。 这里客房要比昨晚的禄清观好了不少,房间大而整洁明亮,被褥什么都用的新的。不过并非是禄清观怠慢宋游,只是条件所限而已。福清宫的规模和实力都远非禄清观所比,今日住的是福清宫最好的客房,昨夜住的也是禄清观最好的客房,从这一点来说,并没有区别。 到了晚上,有两名年轻道士来找。 一名乾道,名为应风。 一名坤道,名为出云。 应风长得高大,温柔有礼,笑起来阳光开朗,言谈之间带着道韵,玄之又玄,应是修道经的奇才,该讨道人的喜欢。 奈何宋游是个假道士。 出云是个清瘦的女子,肤白貌美,五官精致,穿着一身道袍更显得清秀。 这种缘宋游是不愿结的。 二人各为昨天那两名道长的弟子。 宋游明白这里边的道道。 很显然那两名中年道人便是这蒸蒸日上的福清宫继承人的有力争夺者,他们都想与宋游结缘,是一种温柔的提升竞争力的方法。光华子知晓他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但既不介意,也不阻止。 宋游也不介意这种做法。 换个思路想想,伏龙观与福清宫交好数十年,福清宫年年前来走动,宋游若与谁交好,更喜欢谁,大可大大方方表现出来,今后若这人真接手了这福清宫,再来走动时,是交好的人,他也自在一些。 接手的不是这人也没关系,宋游只是按着性子表达喜欢而已,并没有插手这福清宫宫主之位的传承,今后还是照常相处。 只是与人交际,让他觉得麻烦。 “宋道友,明日便由我和应风师兄带道友去登山了。”出云边说边打量宋游,“这山上我和师兄都熟透了,定能带道友好好游玩一番。” “宋道友想几时出发?” 应风则是热情温和的问道。 看相处气氛,这两人关系倒还不错,师父之间的争计并未影响同门之谊。 “明日天气不好,怕是难以登山。” “哦?道友能预知天象?” “只是凭经验猜测。” “那明日再看吧,若天气好,我们一早就来叫道友。” “麻烦两位道友。” “道友哪里的话,贵观与我宫世代交好,这份情谊该延续下去才对。” “有理。” 宋游送走了他们。 次日天气果然不好,朝来寒雨晚来风,中间雾重重。宋游又在这里混了三顿好饭,正好立冬时节,山中修行再适合不过了。 第三十章 有如人间仙 冬,终也,万物收藏。 这是冬季的起始,从此时起,至少这一方天地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状态。 按宋游修行的四时轮转法,在这时节修出来的灵力有闭蓄生气、终止进程、蛰伏潜藏的作用,不过这只是灵力自带的特性,并不强大。若用这时修出的灵力来激发类似的法术,有增幅效果,若用来催动普通法术,便如正常灵力一样,若用来催动相反的法术,则效果不佳。 这与博取天地灵气的法门不同。 起身下床时,正是清晨,体内已又添了一缕洁白如雪的灵力,这缕灵力还很不凡,看来修行果然要取不同山水之灵才行。 屋中地面一层厚霜,也是奇妙。 三花娘娘又不知跑哪去了。 宋游正待外出寻她,忽听外边有人闲聊。 “师父,那伏龙观究竟是何处仙山?那宋道长又是哪方高人?我以前都没听说过,怎的见了宫主连道爷也不叫一声?” “伏龙观是隐世洞府,你没听说过很正常,不过我们福清宫有幸与之结缘,对伏龙观却是很了解的。” “为什么叫伏龙观?曾有仙人降伏过龙不成?” “所谓伏龙观,非是降伏,而是卧伏、蛰伏之意。不是曾有仙人在此降伏过龙,而是比喻观中之人好比伏龙。伏龙隐居则天下不知,伏龙出山则天下无人能及。”温和的声音充满耐心,“这伏龙观代代单传,谁也不知传了多少年,不仅从未断过,而且真当对得起这名字,每一代观主皆如天下龙凤,难有人及,宋道长就是这一代的传人。” “只有一个人吗?” “一般是师徒二人。” “好少。” “现在的伏龙观观主多行道人,好比人仙。” “难怪他叫宫主道兄。” 小童儿的声音听起来很惊讶。 宋游却只是笑笑,站门口不出。 其实他叫光华子道兄而不是道爷,一方面是隔山不论辈,一方面也是他确实和光华子同辈。 当年伏龙观的师祖和福清宫的宫主结缘时是平辈论交,不过伏龙观的换代速度远比正常宫观寺庙更慢,福清宫二三十年就一代,而伏龙观一代最少也要四五十年,以至于伏龙观才换第二任观主,福清宫已经换到第三代了。 光华子年纪比宋游师父略小,年轻时仰慕宋游师父,一直叫她为道爷,这一般是对年长很多的外山道人的尊称。 如此一来,宋游自然也只得叫他道兄或道长。 门外人又聊了会儿,声音没动位置,似是在等人,逐渐聊得越来越远,宋游怕他们窘迫,一直没有出去,直到他们走了,这才推门而出。 刚巧三花娘娘迈着小碎步从外边回来。 “三花娘娘早。” “道士早。” “三花娘娘去哪了?” “三花娘娘去吃早饭了,看你坐着没动,定是在修炼,就没有叫你。” “你呀……” 宋游摇头笑了笑。 他当然知道前天三花娘娘之所以答应留下来,就是因为中午那顿丰盛的宴席,大鱼大肉让她吃得很爽。昨天也是顿顿都有鱼有肉,这福清宫的道长们似乎明白了想让宋游在此久住得把三花娘娘也伺候好,于是每天都换着花样讨好她。 这是一只小馋猫。 宋游关上门,也去吃了早饭。 还没吃完,出云和应风两位小道长便又来了,对他说:“道兄,今日天气不错,不如我们去山顶赏云,如何?” “甚好。” “道兄慢吃。” “好。” 宋游果然慢慢的吃。 早饭是馒头,是带馅的,发面很结实,里头的馅也很扎实,十分朴实的味道,配上稀粥泡菜,这年生平头老百姓是吃不起这种好饭的。而看饭堂内其他道友的模样,这福清宫也不是天天这样吃。 饭后爬山,青石板上早有人迹。 应风和出云是两个很好的人,一个温和善谈,一个讲话贴心,讲话特别照顾人,长得也好,生在后世,不入道门的话,多半是两个海王。 道人清闲,常以登山远足为乐,两人对这青成山再了解不过了,边走边为宋游介绍山中宫观。 据说山上大小宫观五十六座,清修茅舍不计其数,大多数只读道经,有道法传承的宫观只有九座,茅舍中也有些隐世高人。 其实这世间宫观大多如此。 绝大多数是没有道法传承的,只读道经,拜道教神灵,参悟道家思想。 极少数有道法传承的,传承的内容也许和大家想的也不相同。 怎么说呢…… 这极少数里边,大多数又只是传承一些知识经验,例如某些鬼怪的喜好弱点、如何点香通神,还有法事流程等,这些东西不需要灵力,即使换了心诚的普通人或毫无道行的捉鬼捉妖人,也是可以奏效的。 这些东西或许能称得上道法,称得上法门,或者称得上一种本事,但要说它是法术,却是有些不恰当。 其它有法术传承的,也多是些简单法术。 如通幽、驱邪、见神等。 算不得高深的手段。 甚至民间也有不少人会。 几十年前的福清宫就是这样,在这青成山上,不俗也不起眼。后来与伏龙观结了缘,这才有了如今公认有真传承、有真高人的福清宫,即使是青成山上最大那几座宫观,名气、规模和人数都大于福清宫,每次论道也胜负各半,可若是斗法,也都只能在福清宫面前败下阵来。 由那时起,福清宫才逐渐兴盛。 到现在规模、名气虽仍不如那几座几百上千年的古观,经论道义也有所不如,可论道法,却已在这青成山上难觅对手。 也正因此,应风出云二人生怕没把宋游招待妥当,回去挨骂是小,失了礼仪是大。 走走聊聊,没觉得累,便已到了山顶。 今日天气果然不错。 不过青成山并不算太高,若非山下大雾,雨后积烟,否则是见不到云海的,出云说的赏云,是指看天上的云。 宋游也爱看云,躺着最好。 配上山间与鸽子蛋差不多大的熟烂了的猕猴桃,带的酸菜馅的馒头,再惬意不过。 “道兄,你听说过山中无岁月,一年一甲子这句诗吗?” “听说过。” “这种仙山,世间可真有?” “没有见过。” “多行道爷走遍天下,有见过吗?” “应该没有。” “如此的话,便只是传闻了。” 穿着道袍的姑娘有些失望,好似心中梦里的仙气少了几分。 宋游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时间不可逆,白首难回,但若是放慢时间,且不说这个世界,即使是上个世界,也是有足够的理论去支撑的。 以他所学所见,也是玄妙难说。 他只啃着馒头赏云。 此时的云如铺满蓝天的轻羽。 “道兄真是惬意。” “是有些困了。” “我和师妹去寻些果子来,咱们在这坐到黄昏,看完日落再回去。道兄既已倦了,在此等着即可。” “好。” 两人便笑嘻嘻的,去寻果子去。 果子还没找到,倒是见到远方山上红光闪耀,升起滚滚浓烟,冲天如龙。 “起火了

相关推荐: 云翻雨覆   盛爱小萝莉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误打误撞(校园1v1H)   绝对占有(H)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取向狙击   捉鬼大师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