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不负那位女侠吹下的牛,不仅打得漂亮,常常取胜,甚至有时上了场,周围的人左看右看,都不太想上台应战。 如此无论胜负几何,在江湖人心中,西山派应该是比较有本事的。 不觉已到黄昏时候。 天光更暗了,于是水墨也更重了几分。 下方众人渐渐散去。 宋游意犹未尽,也出了亭子,又重新撑开伞,往山下走去。 刚到山脚,还未走出燕仙台,又见远处天边燕子在飞,时左时右,忽上忽下,轻灵矫健,在这雨雾蒙蒙中,只是这幅山水里的一点自在。 宋游笑笑,刚抬步要走,忽然一怔。 眼睛眯起,再次抬头看向天空。 此时才是二月初,勉强算个早春时节,燕子冬天飞往南方,大多数可是要飞几万里路,这么早就过完冬回来了吗? 隐隐有所察觉,于是再回身一看—— 烟雨氤氲中,马蹄山依旧。 可哪里有亭子了? 又哪来的山间小路? 第五十六章 我对燕子不感兴趣了 临近晚上,雨比白天来得大些,淋在油纸伞上,是笃笃的沉闷声音,听来很让人心静。 宋游边走边想,走得很慢。 这马蹄山上的手法实在巧妙,即使以他的道行修为,也只是看见了那小路、那亭子,却没注意到其中的玄机。 只觉得布置者的相关造诣定然不浅。 当然也说不一定。 世间万般法术,各有玄机,好比万种学识、无数行当,又有谁能面面俱到? 尤其是这世道信息闭塞,学识见闻到了一定境界后,再想进步,那就真只能用眼睛去看,用时间去堆,用自己的心去自行感悟。千年神仙尚且不敢说对世间玄法了如指掌,何况宋游来此仅仅二十多年,世间多的是他不知道、伏龙观也没有记载的手段。 也没有道行高深便可破万物的道理,道行是道行,学识是学识,见闻是见闻,修为是修为,老神仙也可能被没见过的小手段所迷惑。 这是合理自洽,也是玄妙玄机。 只是宋游还是想到了一位—— 安清的“燕仙”。 前些天和青阳子聊到了燕仙。 是他向青阳子请问的。 说这燕仙长居安清,不知有多少年了,青阳子也只见过他一面,倒是他的师祖曾与燕仙喝过好几杯茶。 当时还聊到了城外的燕仙亭。 其实城外还有一座燕仙庙。 说这燕仙起码在走蛟观之前就在安清了,那时就已有了不低的道行,到现在没活千年,起码也活了八百,可万事万物皆有尽时,现如今道行的增长赶不上自身的衰弱,大限将近的老燕仙为了延寿,不得不换条路子,于是开始谋求香火神道。 虽说成神也很难不朽,可有一日香火,便可存续一日,终究是能续命的。 数十年前,栩州大旱,颗粒无收,燕仙作法,保了这安清一地的民生。虽不算风调雨顺,却也比周边郡县好了不少。后来粮食也不够,他又化作无数燕子从别地官仓衔来粮米,救了不少人。 安清人感激他的功德,为他立庙塑像。 这就是城外的燕仙庙,现在是江湖人的大通铺。 这庙里香火不少,也有香油钱,不过燕仙又托梦下来,让庙里住持少买香油,把钱拿去修了路,给众人走,又修了亭子,好给路人遮风。 可以说真的很努力在吸聚香火。 可惜啊可惜…… 燕仙当初自官仓取粮,倒也不说一定开罪了朝廷,可终究是朝廷不喜的,这种例子更是无论如何也开不得,于是他始终未得朝廷敕封。 又终究是异类,想来天宫也是不容的。 一管凡世,二管鬼神,两者相加,导致燕仙之名始终限于安清一地,就连相隔不远的凌波都没有他一座庙宇。 若非他有千载修行,又得安清民心,怕是早就安上个淫祠邪祀的名头了。 “千年大妖啊……” 宋游也是有些感慨的。 这世间又有多少千年的妖? 可别轻视了这千年二字。 世间传闻中常有千年老妖的影子,可除了少数本身就能活上千年的动植物偶然成精以外,其它多是讹传、夸大。就如这世间仙神,皆传他们有万载万万载的年岁,可其实大多也只吃了几百年香火。诸君须知,大晏往前再推一两千年,已经没有记载于书上的历史,那时候天下民众信奉的神灵大多都已消失在了历史中。 现在人们敬奉的神灵,不谈神力、本领,只说年纪,大多数都比不上这燕仙。 宋游想起这位,也是倍感压力。 倒不是道行、法力本领。 首先千年年岁不代表千年修为,也不代表千年道行。其次修为、道行也不都是为了武力服务,就是天宫众神,其实也是以文官为主。 而是千年岁月本身的厚重。 人类走到现在,是互相扶持走过来的,有敬老爱幼的本能。就是贤德的皇帝出游,碰见八十岁的老人,也得恭敬叫声老丈。就是那金阳道上栽种了上千年的古柏,活得久了,许多人都会下意识多给一点尊重,连官府都立法保护。何况一位亲眼见证了千年历史风霜的长者。 这种压力,本质是种尊重。 而这燕仙台多半也与他有关。 只是既然安清有这位在,为何凌波的水妖却久久未除呢? 如是想着时,忽听身后有人喊道: “那位道长!” 是个粗糙的女声。 一人一猫顿时停步,同时扭头望去。 烟雨中有一道身影走来。 麻布衣裳,披散头发,手拿长刀,没再裹面了,露出一张有些圆的鹅蛋脸,眼睛黑白分明。 “吴女侠,有礼。” “巧啊。” “挺巧。” “你们来了啊?我还以为你们没来呢,找了你们半天都没找到。” “我们站的远。” “我眼神好着呢。” “比较远。” “怎么样?好看吗?” “大开眼界。” “嘿嘿……”女子咧嘴一笑,和他们一起并肩往前走,“早晓得你们在看,我也上去玩玩,好教你们见识一下我的本领。” “见识了足下不少师兄弟,都是江湖高手,已能想象到足下的几分风采了。” “他们比我还差一点。” “厉害。” 宋游恭维一句,顿了一下,又问道:“这块青石空地倒修得挺好,中间还有阴阳鱼图,怕费了不少人力财力吧?只是为何叫燕仙台呢?” “嘿!我今天才问了师父!” “愿闻其详。” “这可不是人修的?” “那是……” “说是以前江湖人将这里定为大会地址、来这里参会的时候,这里还是一块平土地。开到第二回,便来了一个人,自称是燕仙后人,说感动于那群江湖前辈的英雄气魄,愿意为他们在此修一平台,以供日后交流比武所用,只愿他们感念燕仙馈赠,来往之时上两炷香就是。”女子说着又回头瞄了眼那块江边山脚的平台,“江湖前辈们一听,还有这好事,半信半疑就答应下来,于是此地一夜变化一次,每次变了一层,用了七七四十九天,就有了这燕仙台。” “神奇。” “我也觉得……” 女子忽然皱起眉头: “诶对!你们道士是不是对七七四十九、九九八十一这些数情有独钟啊,为何做什么事总是这么久?” “我们多数随心所欲,不拘这些,是多久就是多久,是多少就是多少。只是世人传闻时,觉得这些数说来好听,充满玄妙,又或是道人自身想用这些数来讲给世人听,又或是沿用了前人习惯,或是别的什么,所以……” 宋游微笑着说。 “噢……” 女子拖着长长的尾音,连连点头。 天上的雨没有断,她的头发早已淋湿,贴在脸上,衣服也湿透了,贴在身上,而她却全然不觉,只信步往前走着,既不觉得淋雨不好,也不觉得宋游打伞有什么不好,只是在雨水哪里惹到了自己的时候,或是晃一晃头,或是抹一把脸,或是歪嘴吹一口气,解了困扰,也就罢了。 宋游见状,不由问了句: “可要打伞?” 却只见这女子摆了摆手,笑着道:“江湖中人,自己就是天,打什么伞……” 那一瞬间的潇洒,让宋游看了好几眼。 脚步都不由得放缓了几分。 …… 青瓦古观,雨打竹林。 宋游将伞递还给小童儿,恭恭敬敬:“谢过道友的撑花。” “道兄说什么谢……”小童儿将伞收起来,人虽小,说话却很成熟,“师父年纪大了,便爱待在道观里煮茶喝,下雨天我们都不出门的,这伞放了好久都没用,都快放坏了,道兄拿来用一用,还省得我再拿出来淋水了。” 这话听来实在舒服。 宋游也不由得笑着说:“那便是我与它的缘分。” “是了……” 小童儿也笑,哪里还有前几日在江湖人面前的冷脸了。 只是伞刚收到一半,他又忽然想起: “道兄明日不出门了吗?” “要出门。” “不用伞了吗?” “我猜明日不会下雨。” “那样最好,明天可以去山上找找菌子,都二月了,不晓得出来没有。”小童儿也不生疑,只收起伞往屋里走去,“道兄快来吃饭了。” 吃过晚饭,宋游回了房间。 点上油灯,铺开麻纸。 宋游本想再请三花娘娘帮忙研磨,可见她独自在床上与空气斗智斗勇,就这么一小会儿功夫,已玩得忘乎所以,不忍打扰,于是自己拿着砚台出去在屋檐下接了点雨水,取墨条耐心磨开。 提笔蘸墨,想了想才落笔。 用的墨也是凝香。 虽是最最顶级的墨,价比黄金,可他也没有将之用于收藏的意思,每天仍旧照常的用,或者该说是将之收藏在了其它地方。 忽然之间,猫儿跳到了桌上来。 “道士,你在写什么?” “记一些东西。” “什么东西?” “明德二年二月初,行至栩州拢郡安清县,巧遇江湖盛事,柳江大会……” “这是什么?” “写的东西。” “写它做什么?” “好知晓来此世间走了一遭。” “唔……” 三花猫只凑近了纸张看。 明明不识字,还是要看,看就罢了,还要用爪子扒拉宋游的手,别挡着她了。 这样实在是没有办法写的。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 好不容易写完,想去吹灯,发现油灯里的油已经见了底,原先是没想用这么多的。 只是油灯虽贵,可如果是用在这些地方,却也还是值得。 “三花娘娘。” “做什么?” “睡觉了,明日早起。” “做什么?” “去马蹄山。” “还是去看那些人打架吗?” “去会一会安清燕仙。” “是燕子吗?” 三花猫顿时凑到了他面前来,凑得好近,嘴鼻都快戳到他的脸上了。 “是千年的大妖。” “一千年?” “是。” “……” 三花猫逐渐冷静了下来。 第五十七章 燕子少年 次日清早,是个多云的天气。 柳江大会的比武要持续三天,今日又是许多江湖人往燕仙台去。 宋游又看见了那座亭台,又看见了那条通往亭台的羊肠小路,只是今日没了烟雾朦胧,一切看起来都很清晰。 而他并无顾虑,依旧抬步往上。 没多久便到了亭台之中。 依旧盘膝坐下,静观风景。 安清山水晴雨相宜,各有各的风情。 没过多久,天上不知从哪里又飞来一只燕子,依旧是胡乱的飞,上下左右不定,只是不曾离开燕仙台的上空。这让宋游想到夏日傍晚,总有燕子在天上飞舞打闹,也是这般轻灵,给人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感觉。 宋游站了起来,拍拍灰尘。 只见他朝天空拱手作礼: “足下在此盘桓许久,何不过来一叙?” 燕子依旧在天上乱飞。 下方的江湖人也有称奇的—— 这个季节实在太早了。 不过大家都知晓这里叫燕仙台,也都听过燕仙台和燕仙的传闻,抬头看去时,除了感到惊奇,也有几分敬意。 只是看着看着,那燕子就不见了。 山腰亭中已多了一名小少年。 且看这少年大约二七二八的年华,身形纤瘦,唇红齿白,长得极其漂亮,乍一看去,男女难分。 少年的漂亮很难用词语去形容。 这年头书上的绝世佳人、如玉公子不少,其实因为多方面的原因,现实中真正长得好看的人不算多。又由于化妆技术的限制,一个人好看那就真得是纯天然的好看,这是稀缺的。而眼前这少年的容貌,无论前世也好,后世也罢,哪个年代也很难有人比拟得了。 因为他本就不是凡人,自然了,再好看的凡人也不如他。 是妖怪就不奇怪了。 化形的妖但凡有意追求容貌,大多如此。 可这少年却好像极其怕生,或者极其怕人,又或者极其怕宋游,只站在亭子边缘,目光躲躲闪闪,不敢看他,抬手行礼: “在下燕安,见过先生……” “在下宋游,有礼。” 宋游回完一礼,这才问:“在下可是占了足下的地方?” “没有没有……” “足下好像很拘束?莫非怕我?” “不是……我本性如此……” “这样啊。” 宋游见他局促不已,便点点头,也不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结,那样只会让他更加局促:“不知足下与传闻中的燕仙有何关系。” “那是我家老祖……” 少年站得远远的,真如怕人的鸟雀一样。 声音则和变声期的人类少年差不多。 只是答完之后,他深吸一口气,又壮着胆子问:“敢问先生……可是那在凌波县除了水妖的先生?” “足下怎会知道?” “我特地来寻先生。” “嗯?” “祖宗听说凌波县的水妖被一路过的高人除了,又听说那高人牵着一匹马,带了一只三花猫……”少年说着瞄了一眼宋游旁边的三花猫,虽然他现在比三花猫大很多,可还是莫名胆怯,“除完妖后便往安清县走来了。祖宗推测,先生定会来安清,于是让我在城里寻找,可这几日找下来都没找见牵马带猫的道家先生,倒是昨日先生无意走到了这山上亭子里来,我过来一看,这才找到先生。” “这亭子……” “这是原先柳江大会刚开的时候,祖宗修来看大会用的。后来祖宗身体日渐衰弱,也就少有人来了。”少年说道,“这里有些玄机,非是有高深的道行看不见这条路、这亭子。” “原来如此……” 宋游说着又看向少年,疑惑道:“只是足下既然昨日就发现我了,昨日也在这里,为何不来找我呢?” “我……” 少年面色羞得通红:“我害怕……” “怕什么?” 宋游反倒笑了:“我又不吃人。” “与先生无关!” 少年生怕他误会似的,慌忙解释:“是我本性如此,从小胆怯,不中用,也不敢与人说话,虽然祖宗下了令,可我……” 说到一半他便不说了。 宋游本待再笑两声,好表现得随和温柔一些,冲淡他的紧张感,再作答复,可见他满脸慌张胆怯,身子都在抖,害怕中又十分惭愧,便不由得将笑容收起了,认真说道: “足下此言,在下不敢苟同。即使足下真的不爱与人交流,也不过是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喜好罢了,仅仅如此,又何来不中用一说?” “啊?” 少年不禁偷偷瞄他,却只见这位先生温和之中还有几分认真。 “先生不觉得我奇怪?” “哪里的话。这个世界上的人就是多种多样的,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人生,我想妖也是这样。”宋游说,“可千万不能妄自菲薄。” “……” 小妖怪忽然怔了怔。 其实倒也不完全是妄自菲薄,而是从小祖宗就这么说。不敢与人说话,不敢与人交流,这就是胆子小,就是不中用。大家也都这么认为。 反倒是这先生的说法…… 才是奇怪的,从未听过的。 “足下……” “啊?啊失礼了!” “无妨。” 宋游说完,便看着他。 不料这少年也站在原地
相关推荐: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痞子修仙传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取向狙击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蔡姬传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