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100章

第100章

烧高香了。”国师一脸惭愧,“要是贫道真有本事,就不会任城外那几个妖鬼作乱多年而拿它们没有办法了,还得等到道友到了长京,才能将它们平息。” “各有所长而已。” “此时天色尚早,贫道的观星楼离此不远,家中还有几两陛下赐的茶叶,如若道友赏脸,便去坐坐,好与道友长谈。” “……” 宋游思索了下,这才点头说: “那便打扰了。” 这位国师在文人士子、平民百姓之间的评价确实褒多于贬,只是终究与权力牵扯太深,宋游这种懒人,本不该与他深交。不过相遇即是缘,人家既同为道人又与师父有过一面之缘,如今盛情相邀,只是道人之间的闲谈相会的话,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这边请……” 国师指向了前方巷口的右边。 本身三花猫已走向了左边,听见声音回头来看他们一眼,又跑了回来,只是这次就要走在后头了。 大约一刻钟之后。 宋游与猫停在观星楼下,都抬头望去。 这是当朝天子特地为国师夜观星象修的楼阁,处在僻静之处,本身地势就高,楼阁修得也高,姿态雄伟,高近二十丈,底层边宽都有十多丈,飞檐五层,琉璃瓦顶,也许千百年后,这座楼阁不毁于天灾人祸的话,也会是一座天下名楼,后人来长京都会去打卡的一个地方。 也许诗词文赋中也会写到它。 此时它却只专属于一个人。 据说平常国师便住在观星楼里,此外他在长京没有府邸。 “请……” 国师当先进去。 这般名楼自然不是宋游那种街边小楼可比,一走进去,一楼便是一个巨大的空间,用来会客,二楼房间不少,用来给国师手底下的道童住,三楼摆满了书架,满是书籍竹卷,四楼则是国师住的地方,五楼中间也有一个房间,里边有桌椅茶几,想来国师偶尔也会请人上来饮茶谈心,四周则是有环绕楼层一圈的走廊,可以用来观星。 国师便把他请到了顶楼,亲自找了炭炉来生火,煮水点茶。 “还未与国师介绍过,这位是三花娘娘,在下下山之后与她相识,结伴同游天下。”宋游顿了一下,又看向三花猫,“这位是国师大人。” “原来是三花娘娘,失敬失敬。” “原来是国师大人,失敬失敬~” 三花猫学着人的语气,却学得不像,国师不禁笑了笑,低头槌打茶叶,于小炉中添炭。 “长京城隍大人近两月来越发勤勉,连带着长京也安宁了不少,都是道友功劳。” “在下只是推他一把,谈不上功劳。” “那位城隍大人贫道也有些了解,当时裴皇后知书达理,母仪天下,将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能教出这样的女儿,想来也不是平庸之人,只是一来没有德行威望不敢轻行神权,二来胆小缺乏魄力,一直畏畏缩缩,怕惹怒权贵被罢黜,三来不知民心香火为何物,只觉得当城隍是陛下恩赐,自己这样浑浑噩噩也能长存下去,等回过神来,发现自己的神灵之身岌岌可危时,再想下定决心已经没有当初那么容易了。” 将茶叶槌碎,又放入茶撵中研磨,那一来一回的声音很是闲静,伴随着他说话的声音。 “贫道也曾想过助他下定决心,奈何贫道只会卜卦推算,既没有让他害怕的本领,也没有帮他除妖的法力,还好道友来了,如今看来,那位城隍大人感受过真正的民心与香火之后,恐怕再有人逼他回去躺着,他也躺不下去了。” “在下所做之事,其实微小不已。” “可有时正是这样,本就在一念之间,往左一步,往右一步,都是巨大差别,可不是所有人都如道友这般,有让他往左一小步的本事。” “各有所长。” 不多时,三杯茶摆在面前。 “请!” “……” 宋游端起一杯来,饮了一小口。 上好的茶叶上好的水,又是上好的茶艺,出来的茶也自是好茶。 三花猫也低头舔了一口,露出思索之色。 “如何?” “好茶。” “喵~” “那就好。” 国师露出笑意,随即看向宋游,笑吟吟说:“修道之人生性随意,伏龙观更是如此,贫道就不绕弯子了,不知道友可有听过地府轮回一说?” “听过不少。” “道友既是伏龙观的传人,自然知晓天宫从何而来,这满天神佛又从何而来。”国师也举起杯子饮茶,“如今世人逐渐深信地下有地府,就如当初他们深信举头三尺有神灵一样,也逐渐深信死后会入轮回,不知道友对此又如何看?” 原来他请自己来,是想交谈这个。 宋游举杯再次抿茶。 不知北山道人所说的“轮回地府有国师在背后推波助澜”一说是真是假,也不知国师此问是因为不确定这些信念能否凝聚地府打造轮回,想听听伏龙观的传人对此如何看待,又或者他对此有所想法,想听听伏龙观的看法,再或者是他需要自己的帮助。 “顺其自然。” 宋游放下茶杯说道。 国师听了也是不慌不忙,又为他斟上半杯:“说来这地府和轮回的学说,也与佛教有些关系,贫道今日去天海寺拜访正慧方丈,也是与他讨论了一番地府轮回之说,正慧方丈很有修为,也很有见解,贫道受益匪浅。” “国师又怎么看呢?” “贫道以为,世间多有没有消散的孤魂野鬼,无处安身,世间也多有作恶之人因为种种原因逃脱了阳间律法,或是阳间律法无法制裁。” “是。” “若有一界阴间地府,既可收容天下孤魂野鬼,给他们安身之处,也避免他们在阳间为乱,还可组建阴司执法,专管那些作乱阳间的阴鬼,也有助于人间的太平法治。此外若人死之后灵魂不再自然散去,阴间地府便是所有人死后的归宿,阳间犯过法而未被惩处之人,无论是瞒天过海,还是因为身份尊贵没有得到阳间律法惩处的,到了这里,全都再审一遍,阳间脱罪,阴间受罚,不也能震慑恶人?” “……” 宋游想了一会儿,有些话想说,但不确定自己是否想清楚了,也不确定国师是否想听,于是又放弃了,只笑着对他说: “国师此言,若是让朝廷中的王宫贵胄们听到了,不知有多少人睡不着了。” “贫道自然不敢讲给他们听,也不敢在外头说,不过伏龙观乃世外之地,历代观主都是人仙,纵观天下,贫道也只敢讲与道友听了。”国师说到这里又眯了眯眼睛,“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们睡不着又如何,睡不着正好,若有此地府,能让他们睡不着,才该是个好地府。” “民间早有这类传闻吧。” “道友是指……” “地府地狱一说。” “所以啊,他们就算怕,也不该是怕贫道,有没有贫道,百姓都是这么想的,他们能让贫道不敢乱说,难道还能让天下百姓不敢乱想不成?” “听来不是易事。” “道友所言甚是,不过以现在看来,民心所向之下,万众信念汇集,地府的凝聚几乎已是必然,区别只在于何时凝聚,又凝聚成什么样子,这凝聚而成的地府又如何运转。”国师摇了摇头,“若放任不管,地府刚成之时,怕是乱糟糟一团。” “就像刚开始的天宫。” “正是!神灵争位,人也争位,反倒弄得天下妖魔尽起,民不聊生!” “国师如何想呢?” “早做准备,上联天宫,下表朝廷,筹建阴司。”国师说道,“地府初成简陋,便行简陋之事,随后逐渐完善,便行完善之事,贫道看来,最初的地府只需有阴司缉拿天下妖鬼即可,等到地府逐渐完善,生灵信念香火又造就更多阴神,给阴神带来更多神通,地府便有了更多职责,自然而然便可以做更多事情,最主要的是,自然而然,一步步来,莫生乱子……” 国师与宋游一番长谈。 大抵是这些话除了伏龙观的传人没别的人可说了,一说起来,便停不下来,可又因为两人初识不久,不甚了解,有所克制。 只讲大事大势,必成之事。 小的细节则不提。 宋游也没有问他如果地府建成,他在里面是什么位置,现在支持他的当朝皇帝又是什么位置,那不合适。同时宋游也不甚在意,人生短短,地府建成对他来说唯一值得期待的,就是自己亲眼见证了这件了不起的事情发生,此外别无想法,别无谋求。 “不知道友觉得能成吗?” “如国师所说,既然天下百姓都对此深信不疑,甚至已有人供奉阴神之像,地府的诞生只是时间问题。”宋游想着说道,“诞生地府简单,不过要想衍化出轮回,恐怕并不容易。” “道友所见与贫道略同。”国师说道,“只是贫道想着,既然凝聚地府只是时间早晚,不如就让它在这一代凝聚成功,如今大晏强盛,陛下也是个英明的帝王,储君虽然未定,争权夺利,可也都不是无能之辈,天下虽不太平,也算稳定,正是好时机。” “国师操心之广,在下敬佩。” “道友以为如何?” “在下并不了解,不敢多言。”宋游看了眼外头的天,拱了拱手,“天色不早了,在下还得回去做饭,差不多也该告辞了。” “何必急着走?不如就在贫道这里用个晚饭,夜晚一同观星。” “下次一定。” 宋游已经站了起来。 这几天吃的都是邻居女侠从外头薅回来的榆钱,女侠出食材,他负责烹饪,互相搭伙,品味时鲜,要是自己不回去,恐怕她要饿肚皮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滋养京城万物 “国师就送到这里吧。” “贫道腿脚不便,那就到这里了。”国师站在门口,对他说道,“伏龙观传人行走人间,看遍天下,想必道友有道友自己的想法,贫道就不去打扰道友游历修行了。不过贫道精通茶艺,观星楼也修得高,长京又放开宵禁了,若是道友想喝一杯好茶了,或是无聊之时想找人闲谈,亦或是哪天想寻个高处看看长京夜里的繁华,尽管来此寻找贫道。贫道亦有许多话无人可讲,亦有许多事想向道友请教。” “国师道行深厚,即使只擅占卜推算,毕竟也是国师,为何不寻找妙法,将腿脚治好呢?” “贫道腿疾不在身上,而在心里。” “哦?” “此乃家师所留。” “以国师的修为也难以释怀吗?” “道友有所不知,有时恰恰是最亲近的人留下的伤痛才最难消解。” “冒昧了。” “没有的话。” “告辞。” “道友慢走。” 宋游带着猫儿走上街道,抬头借着夕阳辨别了下方向,又听见身后传来的国师的提醒,回身道了声谢,便与猫儿往右边走。 长京是几朝古都了,沿袭了此前朝代的城市规划,十分规则,每条大街小巷都是直线,纵横交错,只要找得清方向,走错也错不了多远。 宋游脑中回想着这一下午的闲聊。 几盏茶间,看似随意,聊的却是常人想都想不到的大事。 听得出这位国师所图甚大。 也许不光是国师,还有朝中的帝王,说不得还有一些熟知神灵本质的王公学士也参与其中。 人间朝廷本就可以封神,很多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神灵都是被天子封出来的,甚至有些人德行出众,死后几代天子代代加封,神职越来越高,在民间积攒的名气也越来越深厚,最后便越来越不得了。还有些天子干脆便将自己封为神灵,只是这种封法,无论你把自己封得再不得了,只要你没有办法将自己封为天宫之主,又不能屈尊下来为老百姓做些别的好事,常常也只有后面几代的老百姓买账。几代之后,或者改朝换代了,也就没有人再祭拜他了,神灵没了香火,自然也就湮灭了。 神道本就是人道的附属物,彼此实在难分。 此时的大晏是有史以来最强盛的朝代,此时又是大晏的极盛时期,天子南征北战,四海臣服,威势一时无两,皇帝做到他这种地步,恐怕心中连改换天宫之主的想法都有了,此外有别的什么图谋也属正常。 话又说回来,这地府无论在什么时候凝聚而成,在那个时代,恐怕都会有人为了它而算计图谋。 以现在民心来看,不好说地府凝聚成功究竟利害几许,不过确实是大势所趋。 在这一代也好,能看个稀奇。 天色已经逐渐暗了下来。 宋游瞄了一眼前边的三花猫,却见她不知何时缩起了一只前爪,一瘸一拐的走路,好似在学那位国师的样子。 “三花娘娘。” 三花猫陡然停下,回头看他。 “这很失礼。” 道人的声音很柔和。 三花猫立马将爪子放了下去,也收回了目光,迈着小碎步跑了回来,到他身边仰头看他表情,过一会儿才开口: “今天在那个道士屋里,喝的水是什么水?” “茶。” “也是茶吗?” “也是。” “和山神的水一样吗?” “差得不多。” “好多……” 路边已传来了饭菜香味。 道人也加快了些脚步。 走回柳树街时,天色已经很黑了,天光昏暗之中,依稀可见一道人影端了张小板凳坐在隔壁门口,直盯着前边黑暗之处,眼中没有焦距。 猫儿小跑到她面前去,伸长脖子与她对视,好似要看她在想什么。 “哦呀!” 吴女侠顿时活了过来,扭头看见了走来的道人,不禁问道:“你们今天去哪了,怎么现在才回来?” “去天海寺了。” “去逛个天海寺要这么久啊?”吴女侠眨了下眼睛,看见道人穿的是道袍,便忍不住开动起了想象力,“是不是你忘记换衣服了,被天海寺的和尚看见然后把你当成来找茬的了?” “只是在天海寺中遇见一位道长,被请去喝了几杯茶,聊了一下午。” “天海寺遇见道长?” “是。” “我怎么记着那里头好像都是和尚。” “也是去参观的吧。” “你们以前认识?” “不认识。” “哦呀,你们这些道士比我们江湖人还随意哦,随便遇见,就能聊一下午。” “道人多数都很随性。” “我还以为那群和尚叫十八铜人来把你围住了呢。” “女侠会为我报仇吗?” “我可没有以一当十的本事。” “吃过了吗?” “没……” 说话间宋游已经掏出钥匙,打开了小楼的大门,推开门却没急着进去,而是站在原地,转头看着隔壁的人:“女侠是个讲究的人,在下屋中也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东西,女侠应该还有一把钥匙吧,下次如有需要,尽管开门进屋即可。” “那怎么能行?” “现在能行了。” “你咋晓得我还有一把钥匙?” “猜的。” 宋游已经跨进了屋中,猫儿扭头看了一眼隔壁的人,也跟着走了进去。 吴女侠自是连忙跟上。 晚饭还是榆钱为主。 榆钱团子是早就做好的,上锅蒸一下就行了。还有一盆榆钱用来生吃,吃起来很清甜,尤其是中间的籽,咬开是甜的。 此时天色已暗,宋游没有吝啬,点燃了油灯,就着昏黄灯光吃饭。 “天海寺好玩吗?” “挺有趣的。” “是不是有棵树,长在塔顶?” “女侠也去过。” “去过一回。”吴女侠眼里倒映着油灯光芒,闪烁着好奇的光泽,“你说那棵树是怎么长的?根都不挨着地上,居然能长那么大,它喝的水是从哪来的呢?难道真是佛祖保佑?” “因为石塔虽是石铸,但塔身之间仍有泥土空隙,树的根须便穿过这些泥土与空隙,从塔顶沿着塔身一路长到了地下。”道人耐心回答。 “嗯?” 吴女侠愣了一下,似乎想不到会从一名道士口中听到这样的话。 尤其是这位道人还有着真道行。 宋游却好似看穿了她心中所想,一边捏着榆钱喂猫,一边小声说:“实事

相关推荐: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烈驹[重生]   凄子开发日志   吃檸 (1v1)   突然暧昧到太后   捉鬼大师   天下男修皆炉鼎   差生(H)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