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有些了解,也通晓粗陋的寄梦之法,但实在不懂解梦,这些只是在下的猜测。” “塞北蛮人军中,倒常有些奇人异士,玩弄一些小手段。”陈将军思索着,“难道是他们以邪法拘禁了我将士魂魄,日夜折磨以取乐?” “在下不知。” “先生可有别的法子?” “在下可画一张符,赠予将军,回去放在枕下即可。若将军放上之后,仍旧继续做梦,便说明不是别的道人以寄梦之法迷惑将军。” “若确有妖人以寄梦之法迷惑陈某呢?陈某可有反制之法?” “妖人多半曾与将军有过接触,且离得不远。” “陈某明白!”陈将军一拱手,表示谢意,停顿了下,却又说道,“可若是在下仍旧继续做梦……” “便得找到将士魂魄,还他们安宁才行。”道人说着顿了一下,虽不想说,但与这位将军目光一碰,还是说出了口,“不过听将军说,梦中每一次的将士都不一样,却是不知……将军可否梦见过同一位将士多次?” “从未有过。” 这句话好似使屋中气温都降了些。 宋游也适时的露出遗憾之色。 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道转变 “多谢先生相助。” “不必客气。” “陈某便先告辞了。” 陈将军捏着一张折成三角的符,小心揣回怀中,便走出了大门。 此时街上已很热闹了,店铺门前已被几个摊贩占满,陈将军小心的从摊贩中间跨过去,也跨过地上堆成一堆的枯叶,他回头看了一眼枯叶,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但没有在意,只大步离开此处。 身后除了一人留在后边牵马,其余几人都连忙跟上去。 过了片刻,落叶堆中一阵动静。 “刷……” 叶子朝四周散开,一只三花猫钻了出来,抖一抖身子,伸个懒腰,左右看看,迈着猫步回了屋子中。 轻巧一跃,跳上桌面。 外边嘈杂,三花猫小声说话。 “道士……” “嗯?” “你为什么要用叶子把三花娘娘埋起来?” “明明是风吹的,哪里是我埋的?” “是你吹的。” “三花娘娘怎的凭空污人清白?” “是你吹的。” “那也定然是入了秋天冷了,看三花娘娘一个猫睡在大街上,怕着了凉,所以才会用树叶把三花娘娘盖住,暖和一些。” “?” 三花猫歪头直盯着他,充满怀疑。 也不知是选择了相信,还是懒得和他计较,只见她晃了晃脑袋,跳下桌子,慢慢悠悠的上楼了。 道人盯着她的身影,继续思索。 此时正是陈子毅将军威势最盛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民间许多百姓都将他的画像贴在了门上,做成了门神。 画得像不像另当别论,具体效果怎么样也不必说,但天下百姓是真的相信他有神威、就连他的画像也能祛除妖邪、吓住小鬼的。尤其在北方,更是已将他传成了神一般的人物。 哪怕塞北人,也是只消看见他的一个旗号,就会心中忐忑,甚至望风而逃。 以至于更远的西域、更远的国度,那里的人还未曾与他有过碰面,但他的故事已在对方耳边传闻,这无疑是对于一个人最大的褒奖。 可以说他距离成神只差两样—— 立地死亡和朝廷敕封。 虽是凡人身,却已不可与寻常凡人等同,这样的人,寻常妖邪阴鬼想在他身上作祟,无异于自取灭亡。 若是妖道设法寄梦,可能性也低。 那么多不一样的将士,寻常江湖奇人、民间异士,如何知晓这么多人的身份面目? 最大的可能便是冥冥中的感应。 可这也有一个问题—— 虽说中原王朝与塞北蛮人交战多年,互相之间都有许多残酷行为,砍头垒山、插尸为林,若对方有擅长邪道的修行之人,取走将士魂魄用来做什么用或是单纯折磨取乐都不足为奇。只是陈子毅领兵的这些年来,中原王朝几乎都是优势一方,塞北一方想取回尸体尚且艰难,更遑论在战斗过后回来特地取大晏将士的魂魄。而几天不取,多数魂魄就将回归天地,自然消散,只有极少数在偶然条件下才能成鬼。 这般操作起来应当是很难的。 “除非……” 刚一想到这里,外头又有人来。 是一名跛脚的中年道人。 “道友慈悲。” “国师有礼。” 宋游依然起身,与他行礼,随即请他进来。 “可有打扰到道友?” “国师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哪里谈得上打扰?”宋游客气说道,“何况在下近日都很清闲。” “贫道也是想着天凉了,难得清闲,想出来走走,便索性来拜访道友了。”国师笑呵呵说,“不过方才来的路上,倒是遇上了陈将军。” “陈将军也只来坐了一会儿。”宋游说,“说不定国师还比他先出门呢,也是有缘。” “谁说不是呢?”国师笑着说,又探身好奇道,“不知陈将军这么早来寻道友,可是有什么要事?” “此前在下去北钦山寻访蔡神医,但没能寻到,回来路上,便碰上陈将军与两位殿下打猎归来,因在下以前便常听说将军的故事,心生仰慕,也对北方和边境之事颇为好奇。当时谈了几句,没能尽兴,今日陈将军便来找我叙旧,与我说些与自身有关的事。” “想来和说书人说得并不一样。” “完全不一样。” “呵呵……” 国师笑呵呵的点头说:“其实贫道对陈将军也是敬佩不已,只是,呵,天下人知晓陈将军的厉害,却不知晓陈将军究竟有多厉害。” “怎么说?” 宋游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也确实很感兴趣。 “就好比当年鱼头关一战,道友可曾听过?”国师是个健谈的人,很快便起了话题,好似与老友闲谈。 “可是陈将军以五千精兵战胜十万的那一战?” “正是。” “那在下便从说书人口中听过。” “惊天大胜,威震塞北,又是兰水之战中奠定胜局的一战,想来天下没有哪个说书人会放过这一段了。”国师笑着说道,“那便请问道友,在说书先生口中,此战陈将军是如何取胜的?” “听说是用的水攻。” “这便是贫道为何说世人知晓陈将军厉害,却不知晓陈将军究竟有多厉害了。”国师摇了摇头,“上游拦水,设计引兵前来,开闸放水,水淹大军,自然是一大奇谋,可其实却并非如此。” “愿闻其详。” “其实哪来的奇谋巧计,只是当时下雨,河面涨水,世人见了,便谣传水攻。”国师摇头,“事实是陈将军以五千对十万,生生的打赢了,光明正大的阻击了十万塞北大军!” “竟是如此……” “不止阻击,甚至取胜,待援军赶到时,塞北人已经溃败,丢尸上万!” “……” “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是。” “说书人之所以说陈将军用的水攻,世人之所以这么传,便是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五千人能打赢骁勇善战的十万塞北。”国师继续摇头,“可有时候只有编故事才需要考虑人相不相信,真正的事反而不需要。” “国师所言有理……” “世间智谋,有高有低。要说奇谋巧计,比之寻常人,已是大智,可比之陈将军,反倒只能算个中智。真正的大智是世人理会不了的,就如没有人会相信五千军士能打赢十万塞北,要问怎么赢的,也许让陈将军亲自来说,世人听了,也是不肯信的。”国师叹道,“所以贫道说,世人知晓陈将军的厉害,却不知晓陈将军究竟有多厉害,那是讲不出来的。史书寥寥几笔传下去,后人见了,大概也想象不到。” “史上这样的事似乎不少。” “是也。” 国师笑着说道:“史上许多善战之人,常用奇谋,其实哪来那么多奇谋,比奇谋更不可思议的,便是他们不用奇谋,竟也堂堂正正的赢了。” 两人就此闲谈了好一会儿,国师才说起他真正来找宋游想说的事。 “天下民心所向,生灵愿力所趋,地府凝聚已近了。” “何以见得?” “不知道友可有察觉到天道的转变?” “在下近期常在城中,少有出去,所见所闻都不多,却不知国师说的又是什么转变?”宋游一边喝茶一边问道。 “此时变化还很小,在城中确实不易察觉出来,不过若是边疆,常死人的地方,便能明显察觉到了。”国师说道,“原先人死成鬼,乃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如今却变多了许多,像是那些有怨念的、不甘心的,亦或是生前本领高强的,死后魂魄都极可能留下来,不再消散。” “当真如此?” “边疆早已有人来报。” “原来如此。” 宋游听了,心中只叹一句,果然如此。 “贫道想来,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地府怕是就要凝聚而成了。”国师也喝着茶说。 “这个时间是国师算好的吧?” “道友知晓,贫道与陛下皆有所求,贫道也不瞒道友。”国师沉默了下才说,“不过贫道终究学识浅薄,天道的演变实在让贫道出乎预料,此时地府尚未凝聚成功,但人死后成鬼的事情却变多了,颇有些麻烦。” “想来国师已有应对之法。” 宋游一边说一边淡淡看着国师神色。 “贫道确实有些准备,已经派遣人与鬼去往边疆,那些死人多的地方,将鬼魂都牵引回来,免得四处为乱,惊吓到人。”国师说道,“贫道原与陛下商议过后,在丰州寻了一地,本是未来想留作地府鬼城与阳间接洽的,此时正好将鬼带去,暂存此地。” “国师料事如神啊。” 道人笑着恭维,举杯饮茶。 “道友似乎并不意外……”国师说道,“道长又是如何知晓的呢?” “实不相瞒,在下之前便有听说,有人曾在丰州见过百鬼夜行的场景,正觉奇怪,怕是有人作乱,想去查探一番呢。”宋游笑道,“既然是国师在那边设立鬼城的话,在下便不必急着去了,只等以后路过,再去见识一番国师的手笔。” “竟是如此巧合?”国师笑了笑,“世间之事,真是妙极。” “妙极。” “正好贫道也很想请道友去看看。”国师对他说道,“不敢耽搁道友游历天下,但若道友离京之后,路过丰州,可一定要告知贫道。若贫道又有了什么疏漏之处,也好请道友指出,否则的话,上万鬼魂的怨念,贫道可承受不起啊。” “一定!” “说不定贫道还真需要道友相助……” “怎么说?” 宋游看向他,他也看宋游。 “往近处说,那些从边疆回来的鬼魂多有凶悍之辈,有些不仅煞气深重,更有些罪孽也很深重,不止是战场杀敌多了那么简单。化成鬼后,他们被贫道手下的人与鬼带到丰州,也常常不服管教,甚至作乱,贫道也很头疼。若今后有压不住的,成了气候的,便只能来请道友相助了。” 宋游听了,却没有说什么,既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而是笑着问: “往远处说呢?” “若今后鬼魂太多,丰州业山装不下,地府却迟迟未成,贫道便只能考虑先用秘法隔绝一片天地了。”国师恭敬道,“贫道不才,出任国师之后四下搜集了许多上古文献,竟也真的找到一些了不得的手段,其中便有一样,可以阵法隔出一片天地,只是贫道不精此道,一人可办不来。” “若真到了那时,便尽管来找在下。” “多谢道友。” “不敢称谢。” 两人坐在这里聊了一上午。 国师果然健谈,知识也渊博,也许他和任何人都能聊得投机,自然也与宋游聊得尽兴。 到了中午,宋游还从对面饭馆叫了菜来,与他同吃,下午才离去。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中秋灯会有奇人 然而国师走后,宋游却皱了皱眉。 天道演变,人死变鬼难度略降、概率略增,北方和边境死人无数,又因为边军多有武艺高强、死不甘心之人,边境多有枉死怨恨之人,所以在北方和边境应当会出现不少鬼魂。被国师麾下的道人僧人和老鬼押往丰州,避免四处作乱,于是便有人见到了百鬼夜行的骇人场面。 丰州业山关押了大量阴鬼,于是有了鬼面草。 一切好像都合情理。 就连陈将军的梦都有了解释—— 这年头的军队将士品行参差不齐,再好的将军也得取舍,有时为了战力,为了保家卫国,也会选择性的无视。 边军将士中有些自恃武力,品行不端,被押到丰州业山后,难免与国师手下的道人僧侣与老鬼起了争斗,便被镇压惩治,甚至被镇杀。 业山则是原先就定好的阴间与阳间的交接处,是地府鬼城所在之地。 宋游既未去过北方,也未去过丰州,对国师的大计也了解不多,实在难以挑出毛病来。 只是心中却也有些别扭。 “……” 道人摇了摇头,只愿那位书生鬼回来之时,能带回一些有用的信息。 想不出来,便暂时不想。 回身叫上三花娘娘,生火做饭。 …… 半个多月之后,陈将军又来了一趟。 宋游赠予的符箓并未起到作用,他仍旧时不时的做梦,梦见曾并肩作战过的将士被火焚烧,向他呼救。而他哪怕征战沙场所向无敌,对于梦中的虚幻却也无能为力,只得向北边发去密令,令部下严查此事。 宋游也只得劝他宽心,顺便与他闲聊,不经意间问起那些将士。 答案就不太好说了。 陈将军治军严明是出了名的,不过他部下的人也都不全是善茬,既有收编的山匪贼人,也有慕名前来投奔的江湖武人,他只能保证这些人在投奔自己之后被严格约束,至于投奔自己之前做了多少烂事,若他操心这些,就没有这支战无不胜的精兵了。 此外这些人倒确实好勇斗狠,估计成了鬼也不是善茬。 随即又聊了一些北方之事,陈将军才离开。 宋游很有耐心,一点不急。 再过一些天,便到了中秋。 书生鬼没有回来。 邻居女侠也没有回来。 倒是长京迅速热闹了起来。 中秋晚上有灯会。 长京本就是一座热闹的不夜之城,今日又变得更热闹了一些——从半个月前开始,有些店家就开始在门口搭架子了,到了今天,似乎大家从睡醒的早晨就在期待着今晚的日落,尤其是那些文人士子、大家闺秀,听惯了灯会上的故事,怕是过了中午就开始在家中演练了。 道人下午得闲,睡了一下午,醒来吃了晚饭,便已是黄昏。 天色慢慢暗了下来,借着月光,能见屋前柳枝儿招招,古建筑连成片,檐牙之上挂着明月,黄黄的一轮,千万年来不曾变过。 身后传来一道轻轻细细的读书声: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三花娘娘的声音真是好听极了。 宋游听了却不禁晃了一下神。 慢慢的好像已经分不清哪个才是故乡了,是那片灯火通明的都市,还是那座山上清净的道观。无奈的是,时间它从不留情,离开久了,不仅那片灯火通明的都市在记忆中早已模糊了,甚至仔细想都很难想出细节来,就连阴阳山上的草木也开始有些模糊了。 “……” 宋游摇了摇头,转头看向身后那只仰躺在床上盯着瓦顶、尾巴摇晃、口中读诗的三花猫,喊了一句: “三花娘娘。” “!” 读书声瞬间停止,尾巴也不动了。 三花猫扭头直直把他盯着,却不出声。 “今日中秋,东城河边有灯会,现在天也慢慢黑了。”宋游继续说道,“不如我们也出去逛逛?” “去哪里?” “去灯会。” “好玩吗?” “很热闹,有很多灯。” “你去我就去。” “那三花娘娘是变成人去,还是变成猫去呢?”宋游又问出了这句话,当年在庙会上也说过,“变成人的话,就可以跟在我身边走,变成猫的话可能就会被人踩到。” “
相关推荐: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大胆色小子
绝对占有(H)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云翻雨覆
天下男修皆炉鼎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