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139章

第139章

既因为世人尝不到如此简单的美味而遗憾,又因为自己想吃还得自己做、不能随处买到而感到麻烦。” “这确……” 中年道人说着一愣,好似听出了什么,话说了半截便卡住了,抬头愣愣的把宋游盯着。 宋游眼神平静,面上亦很平静。 “请道友指路!” 中年道人立马起身行礼。 宋游笑了笑,只对他说:“道兄还请坐下,吃饭重要。” 中年道人便坐了下来。 家中还剩几颗鸭蛋,本来是准备煮来吃的,等中年道人吃完,宋游便端着油灯,带他去到灶屋,给他讲解了一遍皮蛋的做法,等他记下,又给了他将近一贯钱,好让他能过完这些天。怕他人太老实,口才不佳,又给他说该如何推销,还将自己逸州买的纸裘赠予了他,这才送他出门。 “东城门附近有家旅店,是通铺,一晚只收几个钱,道兄若不想街边受冻,可去那里借宿。只是须得看好身上钱财,掉了可就没了。” “多谢道友!道友真乃活神仙!” “这不算什么,只是觉得道兄并非擅长骗人的人,用算命占卜的法子来骗人钱财,既不该,也养活不了道兄。只愿道兄从此以后,无需再做这种费心骗人的勾当,也能以别的活路活着,至少不必再挨饿挨冻。”宋游对他微微一笑,“何况道兄也曾为我指路,便算以一还一了。” “……” 中年道人神情凝重了几分,随即郑重行礼:“贫道以性命担保,今后再不做这种骗人钱财的行当!” “保重。” “贫道冷糊涂了,也饿糊涂了,还未问过道爷名讳。” “姓宋名游,没有道号。” “贫道本名张青,道爷尊讳已然铭记于心,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中年道人深深施礼,这才离去。 身影很快便被黑夜淹没了。 不知他又去了哪里。 第一百九十八章 女侠归来讲业山 宋游回身关了门,这才打开画卷,将枣红马和三花猫带进去,找了一片水草丰美的无人之地,好让枣红马生活一些时日,这才与三花猫回来。 关好窗户,堵住寒风,上床盖好被子,一边想着心事,一边酝酿睡意。 三花娘娘在夏天像是一块烙铁,挨在身边烫得很,到了寒冬,便变成了一个暖宝宝,能为寒夜提供不少温暖。 忽然楼下传来一些动静。 有钥匙开锁的声音,又有开门关门的声音。 三花猫比他更为警觉,早早的便把脑袋抬了起来,竖着耳朵倾听,见道人也睁开了眼睛,她才说道: “那个女的人回来了!” “嗯……” 道人没有多想,继续闭着眼睛。 隔壁果然有些动静。 虽然吴女侠去得很久,从夏末一直到了冬天,好几个月,差一点便到她所说的半年了。不过这位女侠向来警觉,又本领高强,宋游虽不能立足京城而知晓千里之外发生的事,但也能感觉到自己的符箓并未被动用过,因此可以猜到她没有危险。 倒是那位书生鬼惹人担忧…… 宋游慢慢睡去。 冥冥中似乎做了梦,一会儿梦见一座枯萎的山,山中自成熔炉,焚烧凶鬼,一会儿梦见北方妖魔乱世,百姓如草芥,几乎难以生存下去。 清晨转醒,这些梦又迅速淡去。 起床简单洗漱一番,出门买了瘦肉来,细细剁成臊子,多掺了一杯米,请三花娘娘烧火,开始熬粥。 道人又剥了几个皮蛋,切成小丁,等着起锅前面的一小会儿再加进去。 这时门口已出现了一道身影。 吴女侠手上拿着几张符箓,倚靠在门框边上,笑着看他: “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做饭呢?” “多掺了一杯米,女侠可要吃点?” “既然你都多煮了,那我定是要来讨一碗了。”吴女侠走进来,递出手上符箓,“没有用得上,一共五张,如数归还。” “既已赠予女侠,怎好再收回呢?” “你们这些修道高人,所赠的东西不是都很玄奇的吗?”吴女侠说道,“你要是不收回去,以后我要是用它伤了人,岂不要算成是你的债?” “这说法女侠又是从哪里听说的?” “江湖上听的。” “这是近些年才有的说法,我们是上古的传承。”宋游说道,“何况随手画的符箓,也就只管几年时间,几年后自然也就没用了。” “那行……” 吴女侠顺手便揣回了怀里,也迈步走进屋中,没几步,探身到灶屋门口一看,与烧火童子的目光对上了,不由咧嘴一笑: “三花娘娘也在忙呢?” “早安~” “早。” “你好像走了很久。”小女童手上拿着烧火棍,扭头看她。 “三花娘娘有想我吗?” “没有的。” “……” 大约半个时辰后。 粥已熬得浓稠,雪白一片,肉末呈极浅的粉色,皮蛋则是深色,加上一搓翠绿的葱花作点缀,看起来颇为诱人。 一人一碗,猫儿也有一小碗。 “多谢。” 吴女侠平常大大咧咧,每逢接饭时,却得恭敬低头道谢,双手捧过。 拿来木勺,先尝一口。 今早最新鲜的肉,昂州有名的黑香猪,熬煮之后粥里满是浓郁的肉香,尝不出一点腥膻味。皮蛋入锅的时候刚好,既激发出了香味儿,又没有将皮蛋的颜色煮进粥里,加之一点香葱,在口中混合成馥郁的香味。 说有多惊艳不至于,却是十分舒爽。 尤其在这寒冷冬天的早晨,这份舒爽直从嘴里暖到了心里,与鲜味一同,驱散了满身寒意。 “这是什么?” “皮蛋瘦肉粥。”宋游也细细品尝,微微眯了眯眼,同时感慨道,“是故乡的美食,在下也好久没有吃过了。” “你故乡是哪?” “很远。” “这个蛋又是什么蛋?” 吴女侠用勺子舀起一小块,直觉告诉她,粥中鲜味离不开这个东西。 “鸭蛋做的,顺利的话,也许过段时间,长京街上就有人卖了。”宋游对她说道,“这玩意儿可以生吃,也能煮汤煲粥,都各有风味。” “不顺利呢?” “那就只有我这里吃得到了。” “嗯……” 吴女侠低头继续品尝,每一口都尝得细致。 吃了半碗,她开始讲丰州业山的事。 “那座山已经秃了,不仅是山,山周围一片地方都草木枯萎,只有你说的那个鬼面草还在长。”吴女侠又低头喝了一口粥,“原本驻扎丰州的龙威军大半都被抽调到了业山,重兵把守。跟我一起的一个人,最擅长夜行的、曾在江湖上有侠盗之名的宋浪潜进去,都没有再回来。呵,这小伙子以前曾经进皇宫偷过东西,也没有被发现,还挺年轻的,可惜了。” “女侠呢?” “我?事不可为,便在外头装装样子,想想办法呗!”吴女侠摇了摇头,“那里上万的精兵,就是赤帝显灵,也不能逼着我们去闯啊……” “有理。” “山上什么样,我们只能远远看。里边什么样,我们也不清楚。”吴女侠砸吧一下嘴巴,“不过听附近的村民说,这边征调过民夫,虽然上边下了死命令严守秘密,不过他们还算心肠不毒,这些民夫全都被放了回来。只要放了回来,多多少少也会透露点什么。当地有传言,说朝廷在偌大的业山里边挖出了一个空洞,像是把整座山都挖空了,据说是要修皇陵。” “修皇陵?” “我觉得可能性不高。”吴女侠说道,“那一看就不是皇陵。” “女侠对皇陵也有研究?” “听同行人说的。” “原来如此。” “我们在附近查探,有天半夜,见过你之前说的百鬼夜行。” “哦?” “和我们同行的也有个江湖奇人,自称是真山上的修道高人,不晓得有几分道行,但他很擅长与鬼打交道。”吴女侠停下了吃饭的动作,“他假装自己是游历的孤魂野鬼,趁那些鬼休息的时候,走去和他们聊天,听说他们是从北方来的,北方有个大鬼,被那大鬼害死的人都会成鬼。” “嗯……” “他们本是同村的人,被那大鬼害死之后,就成了孤魂小鬼。本来也会被那大鬼给吞吃或者收去不知道做什么,危急时刻,有鬼差赶来,听说还有两个颇有些修为的和尚,把那大鬼赶走了。审问他们后,发现他们是无辜鬼,就说他们不能待在那边,要去鬼城。于是又叫了一批鬼差来,将他们从北方一路带到南方,白天就在坟里或是竹林根下休息,天黑了就出来赶路。” 吴女侠一边喝粥一边说:“这些鬼差原先也是北方人,是北方的老鬼,有些听说还是原本在北方当兵死了变成的鬼,因为生前没做过坏事,死后也比普通鬼多点戾气、胆量和狠劲,就被招成了鬼差。” “听来挺有趣的。” “我听来也觉得有趣,就是我那同行人,差一点就被鬼差捉去了,还好跑得快。” “多谢女侠。” “有什么好谢的,闲聊而已,真正不能说的,我自不能给你说。”吴女侠说着又抬头看他,“只是你关心这些又是做什么呢?” “在下是道人,游历天下,行走人间,自然想要增长见闻。若遇到不对的又没有人管的事,力所能及的话,在下也愿意略尽一点绵薄之力。” “……” 吴女侠听完想了一会儿,一边想一边吃粥,不知想出什么,又说了句:“别的我也不敢跟你多说,拿人钱财,做事还是要讲究的。我只能跟你讲我去丰州是探查业山之事不假,不过本质还是为了调查国师。” “原来如此。” 宋游大致能猜到她为谁做事了。 在长京颇有势力,敢于调查国师,又去查探业山,皇帝的可能性不高,那便是那位长平公主了。 不知是对是错,总之不好多问。 也不好多管。 人间之事不仅繁琐,这个时代也自有这个时代的规则,宋游就算要插手,也不是这种方法。何况还有两个月就要离开长京,实在无需将太多心思和精力用在这上面,等自己下次再回来,一切要么早已浮出水面,要么正在台面上表演。 “多谢招待,我该去给金主复命了,要是能拿到赏钱,再来还你的饭。” “好。” 吴女侠放下筷子,抹嘴就走。 宋游则不紧不慢的将最后一点吃完,才开始收拾起碗筷。 三花娘娘十分勤快,举手主动要去洗碗,道人稍稍推辞两下,便让她去了——这猫儿有一种名为“为家庭做贡献”的奇妙执念,一旦达成,就会获得强烈的成就感,表面没什么,内心却要飘飘然,一旦拒绝她,她就会疑惑不解且失落难过。 道人不吃她捉的耗子,已经是对不起她了,再不能拒绝她的帮忙。 早上依然出去逛逛,回来教猫儿写字认字。 三花娘娘其实真的很聪明,无论是认字写字还是背诵诗词,都远比寻常小孩学得快,就算加上她偷偷用的功,也要超过许多所谓的神童了。这么半年多以来她已学会了大部分常用的文字,写的字也越来越漂亮,唯一缺点便是仍旧与宋游的字高度相似,完全没有自己的风格。 中午随便吃一顿,下午睡个午觉。 这一刻的宋游才像是神仙。 吴女侠半下午才回来,晚上请他们去吃了一顿好饭,听她说虽然任务完成得不怎么样,但金主觉得他们已然尽了力,上万精兵把守的业山确实不是一群江湖武人与奇人异士能进得去的,不仅没有怪罪他们,还每个人都给了重赏,她觉得这一趟是个好差事。 第一百九十九章 赠茶指路 “似虎能缘木, “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 “无意为鱼……” 夜已慢慢深了,猫儿还平躺在床上,四爪朝天,盯着瓦顶小声背诗。 背着背着,一翻身看一眼旁边的纸。 “无意为鱼餐!” 宋游盘坐床上,内心很静。 今天已经是大雪了,吴女侠都已经回来了,书生鬼却还迟迟未归。 要说起来,丰州其实不算远。 上千里的路程,让宋游来走,来回也就不到一个月,寻常人应该一个月也能走完。不过据吴女侠说,业山偏僻,山多路艰,也不通水路,甚至有时中间都没有住宿,官家驿站都很冷清,因此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一个寻常赶路的人,怎么着一个半月到两个月也能走完来回。 鬼魂若无特殊本领,赶路其实不比人快,也是要慢慢走的。 加之鬼魂需要避开天刚黑和天将亮的那段时间,避免遇上走夜路的行人,也避免被鸡鸣犬吠所惊扰。鬼魂借宿也不方便,问路也不方便,便再给书生鬼一些冗余的时间,就算三个月在路上。 可现在已经过去半年了。 宋游担忧他遇上危险,又怀疑他可能一去不回,也不知哪个可能性更好。 正想到这里,耳边猫语忽然一滞。 只见猫儿瞬间扭头,看向门外。 随即敏捷爬动起来,跑到窗边,一只眼睛对准窗户的缝,往外面看一眼,便回头对道人说: “是那边庙子里的神。” “……” 宋游睁开眼睛,对三花娘娘道了声谢,也起身打开窗户,往外看了眼,便又把窗户关上了,转身下楼。 开门一看,外头一片漆黑,雾气弥漫中,站着几名神官。 当先的便是城隍大人。 身边一文一武两位辅官,后边还有两位武官,带着一名书生模样的小鬼。 宋游一眼便看向了书生鬼。 和上次见面相比,他的身影又单薄了许多,隐隐有飘忽之感。 “见过先生!” 城隍大人率先开口。 “城隍大人。” “先生,冒昧来访,还请恕罪。”城隍行完礼后,便挺直了身板,此时的他看起来远比今年春天的时候更威严神气,“来此是禀报先生,今夜王神官与赵神官照例夜巡长京,见到一只小鬼,像是刚化鬼一般,在街上乱飘,小神将之擒住询问,他什么也不肯说,只说是来找先生的。” “这位确实是在下旧识。”宋游对城隍施礼,“只是这等小事,怎好劳烦城隍大人亲自过来?” “先生的事,又哪里有小事?” “总之多谢城隍大人。” “不敢不敢。” 城隍见状也不多耽搁,只回头看了一眼,两名武官便将书生鬼带到了前边来。 随即城隍再次施礼: “既然此鬼当真是先生旧识,小神也已将鬼带到,便告辞了。” “城隍慢走。” 双方再次施礼,尽到礼节。 随即城隍篷然一下,便凭空消失,身边的辅官与武官见状,也行礼各自散去,街上顿时只剩下那只几乎站不稳的书生鬼。 “仙师……” 书生鬼抬头看他,嘴唇哆嗦,面色惨白。 “足下请进。” 宋游做请的手势。 书生鬼飘荡着,慢吞吞随他进了屋。 房门吱呀关闭,油灯亮起。 “请坐。” “不敢……” “足下莫再拘礼,请务必坐下!” “恭敬不如从命……” 一人一鬼仿照平日里店铺待客的样子,书生鬼坐在方桌靠门的一侧,道人坐在靠里的一侧,一只三花猫站在宽板凳上,两只前爪扒着桌面,露出头来一眨不眨的盯着书生鬼。 宋游伸手一指,旁边火炉便燃起了火,他将装满水的陶壶放上去,转头看向书生鬼,颇有些感慨:“足下可算是回来了。” “耽搁太久,回来得太晚,还请仙师见谅。”书生鬼有气无力。 “足下为何弄成了这般模样?” “说来话长。” “今夜也还长。” “呼……” 三花猫变成了女童的模样,去为道人取了陈将军送的好茶来。 道人便细心捶茶、研茶。 书生鬼坐在对面,又虚弱又拘束,又有几分忐忑:“去丰州倒是好走,在下生前便走过那条路,只是到了丰州之后,要去业山便难了。” 道人依旧专心研茶。 来回都是茶撵磨动的声音。 “那业山所在的隐南县几乎孤悬。所谓隐南,便是隐江之南,那边满是深山,去哪里都走不通,

相关推荐: 鉴昭行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取向狙击   误打误撞(校园1v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