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154章

第154章

山中,若不想被妖鬼打扰,将之挂在屋中墙上即可。”宋游说道,“若结识了妖鬼好友,想请之来家中做客,取下便是。” “多谢先生。” “至于这一张符箓与丹药。”宋游笑了笑,“在下前几日离京之时,路上偶然遇到一位奇人,与他相谈,颇为投机,此人有日行千里的本事,在下心中好奇,便厚颜讨了一张符箓、一粒丹丸。” “这……” 窦大师愣愣的盯着他,感动不已。 “大师莫急,在下行走天下,向来不急于赶路,讨要这张符箓与这粒丹丸,一是为了研习其中巧妙,二便是为大师讨的。”宋游说道,“只是在下研习了几日也没看出什么名堂,如今大师既然即将离去,便正好给大师用。” “……” 窦大师怔了许久,才深施一礼。 “不必多礼。” 宋游拿出一个粗碗,倒了半碗水,化了丹药,捏着符纸晃了晃,便燃烧了起来。 “据那位奇人说,符纸丹药化水成膏,涂在小腿上,便可日行三百里,能管几百里路。在下虽没有研习出这门法术的奥妙,但为它添一些灵力使它多管一些时日还是能做到的,也许能让大师走远一点。” 符纸按进水里,却不熄灭,反而依旧燃烧,咕咕冒泡。 等纸在水中燃烧殆尽,这碗水也已经成了糊糊。 “涂抹时起初会觉得清凉,随即会感到刺痛,忍一忍,很快便好了。”宋游将之递给窦大师,“大师自己来吧。” “多谢。” 窦大师接过碗,毫不怀疑,当即便撩起了衣袍与裤脚。 涂上药膏,如宋游所说,起初只觉得冰冰凉凉,像是冰敷,可不知是寒冷叠加,还是越来越冷,没过多久,就觉得冷得刺骨。 山间响起了窦大师的痛呼。 再过片刻,冰寒渐消。 窦大师开始觉得身轻如燕。 原地来回跳了几步,觉得甚是有趣,再看向宋游时,却见宋游已经拿起了他的行囊,递给他,对他笑着道:“大师,就此别过了。” “……” 窦大师脸上的兴奋也为之一顿,人也停了下来,从宋游手中接过行囊和一个剑匣,再看宋游时,神情已很复杂。 “初次见面,在太尉府,本是窦某冒犯先生,先生不仅不怪罪窦某,也不贪图窦某家传画作,反倒多有帮助……”窦大师神情越发复杂,“能遇上先生这般的高人乃是窦某一生的幸事,如今在此与先生一别,恐怕今生都再难相见了。” “相遇是缘,离别亦是缘。” “请先生受我一礼!” 窦大师带上行囊,施了一个大礼:“先生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大师慢走。” “告辞。” 尽管有再多话,此时也说不出什么来。 窦大师带上行囊,背后用一个剑匣装了两幅画,往前一步踏出,身轻如燕,能比得上常人好几步,几步过后,便已顺着小路下了山。 一时像是个轻功不俗的侠客。 宋游依旧站在这里,看着他的身影出现在山下官道上,停下来与自己拱了拱手,便又消失在了官道上。 “道士……” “嗯?” “我们也走吗?” “听三花娘娘的。” 于是宋游回身合上画匣,又将空空的画匣插回被袋里,免得路上遇见江湖人。 “三花娘娘听你的。” “那好,我先听三花娘娘的,三花娘娘再听我的。” “……” 三花猫抬头盯他,随即跟着他下山。 枣红马亦老实跟在后边。 一人一猫一马也出现在了下方官道上,却是往与窦大师相反的方向走,不急不忙。 “彻!” 没多久,身后传来了马蹄声。 一人一猫一马都停下来,回头望去,只见一名剑客乘着黑马奔踏而来,马背上已多了一个被袋,和宋游的有些相似,不过要小一些,因此即使人坐在马背上也影响不大。被袋鼓鼓囊囊,显然已装好了薄被与垫子。 “吁……” 剑客翻身下马,牵马而走。 “先生。” “可买好了?” “买好了。” “那就走吧。” 前方一条直路,行道树稀疏。 第二百二十二章 兰墨小庙 “先生。” 剑客又换回了最初的那套灰布麻衣,牵着他的黑马,行走于官道之上,脚下这条路几乎笔直的通往前方,晨雾尚未散去,看不到尽头,然而一向往来如风的他如今也难得心静,牵着马慢慢走。 道人与剑客,还有一只三花猫,一红一黑两匹马,是这清早的风景。 “舒某在城中买被袋时,询问店主,听说前边的县叫兰墨县,正有妖鬼作祟,闹得很凶。”剑客说道,“店主听说我们要往北方走,一个劲的劝我们绕过兰墨县,走别的路。” “兰墨县……” “是。” “可知是什么妖鬼?” “听说是鼠妖。” 话音刚落,旁边的三花猫便扭过了头,直直的将剑客盯着。 宋游也发现了三花猫的目光,笑了笑说:“那我们便去见识一下这位鼠妖。” “便去见识一下这位鼠妖~” 一县之地并不算大,宋游一行人就算再怎么悠闲,一日时间,也从止江县走到了兰墨县的管辖范围。 半下午的时候,便已见到了界碑。 慢慢又走到了黄昏。 道路依旧很直,山坡柔缓,几道身影连同道旁的枯树,影子都被左边的夕阳拉得老长。 前边终于有了人。 “哐哐哐……” 是一个佝偻着的老丈,拉着像是快要散架的板车,沿着官道慢慢走来。 若非有宋游一行人,这夕阳西下,便只有他在道上独自行走。 路上颠簸,板车摇晃,发出一阵声响。板车上面载的则是几个空桶,等走得近了,还能看见桶中残留的未干的水,应是拉着水去浇了地回来。 原先用来浇水的瓜瓢也搁在桶里,随着板车摇晃,碰撞出叮当的响声。 宋游与剑客连忙牵马让到路边,二人都看着这拉车的老者,三花猫也伸长了脖子,盯着老者不眨眼睛。 “老丈。” 宋游出言叫住了他。 “诶?” 老者停了下来,转过头,用一双浑浊的眼睛看着他。 见宋游穿着一身道袍、面带微笑,他又看了看身边的剑客,剑客则略微侧身回避,表示善意,老者收回目光,再次看向宋游,这才问道: “什么事?” “不知兰墨县还有多远?” “你们打哪来?要去哪?” “在下一行从长京来,要往北边走,去到边境。”宋游老老实实的答道。 “要进城?” “是。” “还有几十里,今天走不到咯……” 老者声音粗厚,拖着长长的尾音。 “几十里。” “哎!几十里!” “那附近可有方便借宿的地方?” “可不能随便乱住!”老者又打量了他们一眼,出言提醒道,“要是晚上睡在山上路边,当心被妖怪吃了……” “露宿荒野便会被妖怪吃掉吗?”宋游问道,“难道这边妖怪竟有这么多?” “那谁说得准……” “原来如此。” 看来也不是就一定会被吃。 “跟着这条路往前边走,不拐弯,二十里路,有个庙子,住在庙子里可以。” “不知是什么庙?” “供雷公和柳仙的。” “雷公啊……” 宋游抿了抿嘴,才又问道:“不过这柳仙又是哪位神仙呢?” “柳仙可厉害着嘞!” “怎么说呢?” “你去了就知晓了,太阳下山了,我也不敢你们说了,你们要去的话也要快些,要骑马跑过去才行。” “那便多谢老丈。” “……” 老者摆了摆手,拉着板车又走了。 夕阳也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宋游看着他走远,这才收回目光,又看了看周边的土地,继续往前。 马蹄声响起,不疾不徐。 “今年太干了。”剑客走在他的旁边,与他并排着走,“禾州地势平缓,土地虽不算肥沃,但也算是好地了,以往也是我大晏粮仓之一,然而听说去年禾州就很少下雨,今年要好一些,但也比不上往年。” “苦了百姓了。” “天不下雨,谁有办法?” “是啊。” “禾州还算好的了,听说西北丹州,有些地方一年下来滴雨不下,寸草不生。” “丹州……” 宋游长叹了口气,暗自摇头。 夕阳越发贴近左边山顶,天光迅速转暗,世界从金黄色变成了金红色,几道影子几乎从两山中间的路上一直被拉到了右边的山脚下。 二十里路,路又平坦,若是骑马奔跑,也许不到一刻钟就能抵达,然而一行人和白天速度差不多,眼见得太阳慢慢沉到了左边山下,这方天地的光也迅速从左向右收束,眨眼间便只剩余辉了,他们也才走出几里而已。 天地暗了下来,头顶星星一颗一颗的出来。 三花猫却喜欢黑暗,也喜欢这一望无际到处都是老鼠的旷野,不知何时变成了人形,提着她的小马灯笼,跟在道人后边。 这灯笼便是地上唯一的光了。 宋游隐约还听见她在吧唧什么,似乎一边走还在一边吃零食,但没有回头看。 倒是剑客好奇心重,回头看了看她,大方的小女童便出言请他一起吃腊肉,剑客心中欢喜,觉得这是三花娘娘接纳自己的表现,正欲答应,只是想到先生这会儿都没有吃,何况腊肉又是生的,这才出言婉拒。 “下次一定。” “好的好的……” 小女童连连点头回到,随即才又问:“为什么走了这么久了,我们还没有看见妖怪?” “到处不都是妖怪吗?” “到处都是耗子。” “是啊。” “只是普通的肉耗子。” “三花娘娘有一双慧眼。” “对的。” 小女童右手提着灯笼,照亮干燥的土路,左手拿着肉,吧唧一会儿,才又问: “妖怪怎么还没有来?” “三花娘娘神威盖世,妖怪怎么敢轻易来犯?”宋游如实说道。 “是哦……” 小女童便不出声了,专心吃鼠片。 吃完鼠片,又提着灯笼走到前面去,双手持杖将灯笼举高,说是要给他们照亮,但恐怕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想要展示自己的玩具”和“想要自己的玩具派上用场”的小孩子心理,也挺有意思。 然而也确实派上了用场。 此时只剩天边还有余晖,呈现出如梦似幻的渐变色,在逸州有些奢侈的景象在这里似乎是常态。 借着天边余光,借着头顶星月,还有这能照亮一小片温暖的小马灯笼,加上这条路几乎笔直,虽说天早已黑了,可适应了后,赶路倒也轻松。 一行人时而行走在山上,成了天边剪影的一部分,时而行走于山间,在黑暗的大地上点着唯一的光,时而又翻山而过,从始至终不疾不徐。 渐行渐远,一路无事。 最多只是路旁草丛或田野里有些动静,会吸引得小女童停下脚步,扭头盯着不动。等到身后的道人走上前来,推她一把,她才迈开步子,又飞快的倒腾着两条腿走到前面去,继续认认真真当自己的照路灯。但是过一会儿,又忘掉了认真,再一次被田里的动静吸引,停下来盯着,直到身后的道人换着不同的方法推她,她才继续往前。 如此往复,一路不知多少次。 田野里的老鼠应当庆幸,今晚的三花娘娘是个移动小路灯,若是不然,今夜她的收获怕是得专门拿个被袋来装。 “前边有个庙子!” 举着小马灯笼的小女童回过头来。 从火阳真君那里借来的烛光,透过小马灯笼呈现出温暖的黄色,照出她精致的小脸,表情专注。 “在哪?” “那里!” 小女童伸手指着前边。 是黑暗中的某一处。 人的眼睛果然比不得猫。 一行人又走了会儿,这才见到那间庙子。 “里边有人!” 小女童又回头来对他们说。 “三花娘娘果然厉害。” “三花娘娘变成猫了。” “好。” 小女童便蹦跶着将自己心爱的小马灯笼插回被袋里,又从自己怀里取出一根红绳,红绳上有个木质的小吊坠,她将之拿在手里,篷然一声,落在地上时已经是一只三花猫了,三花猫的脖子上系着一根红绳,吊着一块写有她名字的小木牌。 两人一猫这才走近庙子。 庙子有门,虚掩着。 宋游抽回灯笼,举起看了看。 庙子无名,但有门联。 写的是: 善来此地心无愧; 恶过吾门胆自寒。 宋游又举着灯笼看了看旁边,隐约可见一条细细的尾巴在草丛里迅速消失不见。 “吱呀……” 剑客推门进去。 当先迎来的便是一阵香火气,里头有些烟气,前边一排神灵,角落里坐着有人,是几名江湖人,都带着兵器,又像是返程的镖师,点着火堆。 看见宋游尤其是身后的剑客进来,几人都有些警惕,有人睁开眼睛,有人略微直起了身,有人摸了摸自己的兵器。 宋游当先看向了神台上的几尊神像。 “……” 居然还是老相识。 只见坐在中间的神像身形挺拔魁梧,一脸正气,怒目圆睁,穿的却是一身皂衣,正是当前名声显赫的周雷公。在他身旁还有一位雷公像,而与他几乎同在正中的则是一位身段纤细、身着五彩神衣的女性神像,再旁边还有两位北方挺常见的护法神,以及当地社神的神像。 与雷清观不同的是,这里的几尊神像,哪怕是最边上的土地神像,都有神光,也都在吸取香火。 神像有灵,纤尘不染。 第二百二十三章 鼠仙柳仙 几炷香燃烧到了末端,香烟袅袅。 多半是这几名江湖人点的。 “诸位,有礼了。” 见几名江湖人都把自己等人盯着,眼中神情不一,宋游便也向他们行了一礼。 剑客亦在他身边随之抱拳。 “我等从长京来,要往北方去,路过此地,对当地情况不甚了解,路过的老丈好心,告知我们不能在外过夜,便只能来打搅几位神仙了。若有打搅到几位好汉的地方,也请多多海涵。” 几名江湖人听闻,稍微松了口气。 有个年长一些的左右看了看,也抬起手来对他拱了拱:“都是雷公和柳仙的地盘,我等也只是在此借宿,既然同是江湖沦落人,在此避妖祸,便谈不得什么打搅了,反倒也是一段缘分。” “足下所说甚是有理。” 宋游听他说话讲究,谈吐之间颇有几分江湖侠气,正好也想向他们问问这兰墨县的情况,便出言说道: “在下姓宋名游,原是逸州灵泉县人,不知足下尊姓大名?” “走江湖的苦哈哈,哪谈得上什么尊姓大名,就叫江二福。”这名江湖人说着顿了下,“我们是走镖的,从北边的林寻县来,现在要回去。” “在下无意到此,也没准备香烛,不知几位可有多的,在下好买几支。” “不巧,我们也只带了六根香,来时三根,回时三根。”江二福对他们说着,瞄了眼神台上,“最后三根也在这里了。” “那只好与神仙说句抱歉了。” 宋游瞄了眼神台中央的周雷公像,觉得怪怪的。 此前在云顶山下、镜岛湖畔小渔村边上时,周雷公便与他说了,下次再见,要给他上一支香。当时宋游虽说没有答应,但也一直记着,今夜借了人家的庙子遮风避雨,其实也该上一支的。 “放心!” 江二福看出他眉间的神色,觉得这年轻道人虽说有剑客相伴,但也不算坏人,加之人家客气有礼,便对他说道:“两位雷公都刚正不阿,柳仙也是心怀百姓,只是无心之过,不会因你忘带了香火而不高兴。” “那就好……” 这时剑客已经放下被袋,取出了干粮。 是在止江县城里买的干饼。 不是精面做的,十分粗糙,不知道加了些什么东西,烤得硬邦邦,吃起来满口的渣,既喇嘴巴又喇喉咙,不过却很便于携带,也很抵饿。 听说这边走江湖的人都买这个当干粮,宋游一时好奇,也买了一些。 “几位晚上可吃过了?要不要垫垫?” “多谢,吃

相关推荐: 云翻雨覆   大胆色小子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烈驹[重生]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蔡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