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些的,没走多远就提出想要回去了,只是金姓小吏壮着胆子继续往前,众人这才越走越深。 然而没多久,他们又惊住了。 远方天际出现了一座山。 从无山丘的归郡,居然有了一座山。 起先模模糊糊,随着众人走近,这才慢慢显出真容来,整个靠近的过程,亦是众人逐渐震惊的过程。 直到一行人来到它的面前。 这是许多禾州人一生也没有见过的大山,人在它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这一刻众人心底的震撼无以言表。 仿佛古老的神话到了面前。 第二百五十八章 言州军营 雪原另一边也建有庙宇。 到了此处,大地也终于有了起伏。 数十上百丈高的山丘,却有着温柔的曲线,临近阳春三月,已长满青草,想来即使最陡峭的山坡,马儿也可以斜着走上去。 庙宇便建在这些山丘上。 禾原冰封十几年,雪化之后,原先的官道自然显现出来。 一人一猫一马便沿着禾原通往言州的官马大道前行,一直走到山脚下,便已经看见了原先设立的禾州与言州的界碑。然而再往前看去,道路十几年没有人走,早已经被青草覆盖,辨别不出来了。 道人带着枣红马继续往前。 猫儿在草丛中小心迈步,不时停下来,看向身边,不知被什么动静吸引。 依稀能看出原先道路的方向。 因为两旁都是连绵的山丘,中间只有这一条通道,道路自然也不会平白无故的翻山而过,自然也是从中间经过。 总共花了一日,走出禾原。 又花半日,见到了关卡。 关卡据山而建,有精兵把守。 守军既守北方,又守南方,如今这个时候,无论是哪一方,都不敢掉以轻心。 城楼上的兵士远远看见有一人一马从禾原的方向走来,既警惕又惊骇,甚至弓弩都已经上了弦,待得仔细一看,又慌忙去禀报校尉。 校尉一看,又立马去叫守将。 将军来时,道人已到关下。 低头一看,这才看出,来者不仅一人一马,脚边还有一只三花猫,只是猫儿太小,隐没在草丛中,隔得远了实在看不清楚。 守将没有立马让身边的人放松警惕,稍作沉思,这才对着下方喊道: “来者何人?” 宋游仰头与守将对视,抬手行礼,诚实答道:“在下姓宋名游,乃是一游方道人,自禾州来,要去言州,有度牒与普郡太守手书为证。” “哪里的道人?” “逸州灵泉县。” “……” 将军闻言不禁左右转头,与身边人交换了下眼神,这才继续问道:“禾州与此有禾原相隔,禾原已是妖魔盘踞,你又如何过得来?” “禾原大妖已除。” “大妖真被除了?” “雪原已化,将军难道不知?” “……”将军目光闪烁,“先生在禾州之前,又从何处来?” “回将军,从长京来。” “可是榆树街?” “回将军,是柳树街。” “果真是宋先生!” 将军喊了一声,立马挥手,身边便有一人大喊开城门,将军则对下方喊道:“宋先生莫要见怪,妖鬼狡诈,常有善于骗人的,我等虽早已知晓宋先生可能会来,也早已知晓禾原冰雪已化,却也怕有妖魔未被除尽,想以诡计过关逃脱,不得不多些谨慎!” “不敢不敢。” 门内逐渐传来沉重的推门声。 宋游则四下打量。 这座关口还挺气派,城门也大,能想象得到雪原妖魔作乱以前,此处作为禾州通往言州的交通要道,不知有多少人从此处进进出出。如今关口朝南的一端不仅长满了杂草,自己一路走来,也见到过没被清理干净的碎骨,有些能明显辨别得出不属于人,因此又能想象得到,偶尔也有小妖小怪混过庙宇神灵的警戒,意图从此往北,被官兵发现,击杀在关口前。 就如城中捕役平常查人案,有时也要捉妖鬼一样,此处守军除了防备塞北草原十八部,也要防备雪原的妖怪。 大晏走的是精兵路线,边军精锐以武人为主,本就血气旺盛,武艺高强,在军中磨练出了一身胆气煞气,再加上一身甲胄,强弓硬弩,寻常虎豹豺狼或是得道不久的小妖小怪,还真的不够看。 “嘭……” 眼前城门已经彻底打开。 关口左右各站着一队甲士,全都长得一边儿高,一身铠甲怕有几十斤,头盔连脸都看不见。领头一名高大将军,身后站着几个小校,无论将军还是小校都给人以极强的压迫感,却都是重礼相待。 “末将蒲正业,多有耽搁,先生还请见谅!” “将军言重了,正是将军这般尽忠职守的人,才能守得大晏安宁,又哪来的见谅?”宋游与之行礼。 “先生请进!” 蒲将军对他做出请的手势,随同他一同走进关城门洞,这才说道:“我等去年便已接到陈子毅陈将军的来信,若有一名道人,带着一匹枣红马与一只三花猫从禾原而来,要从此去言州,禾原妖魔便已平定,命我们务必礼遇放行,我等已在此恭候多时,不过真当等到先生来时,还是险些不敢相信。” 一句话里,既讲明了自己为什么知晓他会来,又讲了为何陈将军书信在前,自己等人却还是格外谨慎。 恐怕当初接到陈将军书信时,他们也是不敢相信的,只是由于陈将军的威信,便也不敢轻慢,通报了全军。然而等啊等,却由夏入秋,又从明德五年等到了明德六年,如今都开春了,才等到。 怕是早就觉得那道人不可能来了。 “陈将军有心了。”宋游道了一句,随即又问,“不知陈将军可安好?” “应当安好,前两个月才接到从边境传来的陈将军的将令,说要严守关卡,免得有塞北的小股游骑或妖魔鬼怪从此经过,进了雪原去,又与雪原的妖魔里应外合搅起更大的乱子来。” “边境战事又如何呢?” “具体不清楚,似乎十分激烈,不过陈将军既已回到北方,自然能胜。” “原来如此。” 宋游听着若有所思。 蒲将军不敢怠慢于他,又想知道禾原之事,便命人杀了牛羊,要在大帐中摆宴席,盛情款待他。 此次没有上次北风关那般急切,加上宋游初到言州,人生地不熟,也有些想问的,便应了下来。正好在雪原两个月来,不仅没睡过床,也还没有正儿八经的吃过一顿饭,也该歇息一日。 当天晚上,大帐之中,除了蒲将军、宋游和三花猫以外,只坐了几个亲信小校,有士卒端来好酒好肉。 酒都是大坛的酒,用大碗来装,肉都是大坨的肉,既有煮的也有烤的,在中间点起了火盆,映得大帐火晃晃的,将军小校说话嗓门都大,一下子便有了几分军营分炙的豪迈,亦是宋游没有体会过的。 主客先敬酒,说几句客套话。 用刀子切肉,宋游照旧先给三花娘娘。 “先生这猫可有讲究?”将军看出了道人对猫的态度。 “将军有所不知,此非凡猫,乃是三花娘娘,原本就是逸州的猫儿神,法力高强,神通广大,在下一路走来,多亏了她。”宋游解释道。 “哦?原来是三花娘娘!”将军和小校皆是大惊,“不知三花娘娘可能懂人言?” “自然懂的。” 这位将军镇守于此,想必见过不少妖魔鬼怪,与南方人不同,宋游也没必要在他面前隐瞒。 “那便是末将失礼了,该给三花娘娘添一张桌案才对!” “这倒不必,三花娘娘与我在一起就好。” 宋游低头看向猫儿。 猫儿则一只爪子按着他的腿,仰头直勾勾的盯着说话的将军。 又过了一会儿,宋游才问道: “不知此处距离北方边境还有多远?从此处过去又是什么地界呢?” “这里距离边境也就六七百里,从此往北,乃是一片草原,名曰多达。大部分地方被划作了官家牧场,为军中养马,也有牧民。先生若是沿着大路走的话便没什么关系,只是春天野草疯长,有时候我们都找不到路。要是先生进了草原深处,若是遇见牧民,不要慌乱,大概是要请你去帐篷里喝一顿酒的。”蒲将军说着哈哈大笑几声,心中豪迈,随即才又说,“言州早在虞朝便归属我中原,牧民有北人也有中原人,要是语言不通也没关系,他们定会拉着先生你说个不停,你听不听都成,只要有个活人,他们就高兴了。” “此处百姓很热情啊。” “那是!” 蒲将军说着顿了一下:“不过若是不慎进了官家牧场,先生那匹马,嗯,末将一会儿便给先生写封书信,自然也没人敢为难先生。” “那便多谢了。” “先生此时倒是来得正好。”下边又有个小校说,“下月初八乃是多达的赛马节,整片草原的人都会聚在一起,热闹不已,特别是,特别是草原上的人和南边的人性子不同,能歌善舞,又好歌舞,从南边过来的人,若去赛马节上走一趟,定会震惊不已。” “如今也办赛马节吗?” “自然要办。”小校说道,“妖魔是妖魔,战乱是人祸,赛马节是天大的事,只要塞北十八部还没打过来,都是要办的。” “那倒真该去看看。” “先生若想前往,我们倒可以派个人带先生去。”蒲将军说。 “这倒不必,随缘就好。”宋游笑着说道,“在下正好在草原上多转转,领略一番南方见不到的草原风光。” “哈哈,便依先生。” 众人把酒言谈,又说起雪原。 只是宋游实在不好意思太过吹嘘,只讲个大概,点到为止,具体的,想来过两日关卡自会派探马去看。 再说起归郡的瘟疫,说起蔡神医,说起长枪门的江湖好汉,皆令人感慨不已。 此处条件不好,没有专门从事歌舞的人,唯有一名偏将弹得一手铜琵琶,用破锣嗓子唱着豪迈的词,像是今日傍晚草原上的落日,映在了在九曲十八弯的溪流里。有小校喝醉了,也高喊两声,亦或拔剑舞来助兴,剑术比不得舒一凡,却也都是有武艺的人,若不从军,混迹江湖,恐怕也能在一方地界有些名号,一时也引得喝彩连连。 宋游与三花娘娘在军营中吃喝了一顿,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蒲将军还赠了他干粮,这才道别离去。 前方已是言州,道路也已显现。 第二百五十九章 确实多亏了三花娘娘 几日之后,已是阳春三月。 山丘之间,一条溪流缓缓流过,溪流边上有两棵树,两树之间被拉了一根绳子,上边搭着道人的衣裳,道人则坐在树荫下,捧着一本书,面前的篝火上正熬着小米粥,如今草原越来越绿了,亦长了不少野菜,道人找了一些,洗净撕碎扔进了锅里,与粥同煮。 三花猫在远处扑腾来扑腾去。 身影在草丛中时隐时现。 宋游也不知自己走到了哪里。 只知此时耳边溪水潺潺,锅里又咕噜噜冒着泡,声音令人心静,他便低头专心看书,思索未来的路线。 言州已是大晏最北之州,到了此处,若是往西便是大西北,可以通往西域,若是往东则可通往东北,总之都沿着最北方的边境线走。 自己自然是要往东的。 言州南北窄而东西长,有草原但不光是草原,也有沙漠、森林、山地与平原,沿着这条最北的边境线走,往东正是越州。 听逸州说书的张老先生说,越州之北有一地生满青桐,每一棵皆有千年万载的岁月,高耸入云,若是夏至冬至时节去,便可能见到凤凰。 再往东走,便是召州。 这便是大晏的最东最北了,和西域一样,是离长京最远的地方。 到了召州,便该往南走一点,下至寒州,再往西便是光州,光州挨着禾州,走一点回头路,便能回到昂州长京。 心中有底了,宋游便收回了目光,转而眺望远处。 眼前的草原几乎一望无际,山丘有着温柔的曲线,环顾四周,见不到任何一点人烟,除了蓝天与白云以外,大地全是绿色,绿得纯粹。这样的地方总是让人忍不住想,若是往前,要走多久才能走到尽头,又要怎么走才能找得到有人的地方。 远处山线上还有一匹枣红马在奔跑。 宋游这才想到,自家枣红马是北元马,大晏境内的北元马,应该大多都出自言州,说不定这里还是它的故乡。 想到这里,嘴边便有了一丝笑意。 与此同时,身边也有了悉悉索索的动静。 宋游转头看去—— 只见一只三花猫拖着一只几乎长得和她差不多大的肥硕巨鼠,正费劲的朝他走来。 见到宋游看向她,她立马便停了下来,松开了肥硕巨鼠,抬头看他。 “吃兔子!” 这哪里是兔子?分明是鼧鼥鼠。 读作坨拔,也有叫土拨鼠的。 这草原辽阔,有不少野兔和土拨鼠。 这种体型肥大又长相独特的动物初见之时让逸州来的土包子三花娘娘感到十分震惊,分不清这是兔子还是耗子,不过在三花猫的眼中,这种东西向来只有能吃和不能吃的区别,实践出真理,当天晚上,她就浅尝了一只。 味道不错,一顿根本吃不完。 这边的人也确实要吃土拨鼠。 宋游的《舆地纪胜》上就记载了这种动物,说它生于山后草泽中,穴土为窠,形似獭,北人掘取以食之,虽肥,煮则无油,汤无味。然而前几日草头关的蒲将军又说,这玩意儿味道鲜美,油似猪油,北人爱吃,他们粮草不济时,也会捉来吃,皮毛更是可以避水。 宋游倒是还没有吃过。 如今三花娘娘虽然带来了一只,只是看着那样子,一时也实在有些下不了嘴。 “吃兔子!” 见他不说话,三花猫又催促一下。 用爪子轻轻按在土拨鼠上。 “……”宋游沉默了下,才对她说,“这是鼧鼥鼠。” “听不懂……” “也叫土拨鼠。” “兔拨鼠!兔子!” 三花猫直勾勾把他盯着。 “……” 宋游无奈摇头:“三花娘娘吃吧。” 三花猫却不肯轻易放过他,脑袋一歪,不解的盯着他:“你怎么不吃?” 说完不忘补充:“是兔子。” “我煮了粥。” “煮了粥~” 三花猫便人立而起,变成竖着的长长一条,扭头看一眼锅中,又重新趴下来,看向宋游,眉头微皱:“你怎么老吃草?” “是粥,野菜粥。” “草的籽籽,和草。” “倒也差不多了。” “吃肉。” 三花猫一边看向他,一边用爪子不断去碰身边的土拨鼠: “兔子肉。” “我不想吃这种兔子。”宋游无奈的说,“何况我已经煮了粥了,这种兔子的肉不适合煮进粥里。” “那什么适合?” “什么适合……” 宋游真的思索了起来,余光忽然瞄见了身边的小溪,便说道:“鱼肉适合,三花娘娘帮我去捉吧。” “可是鱼在水里……”三花猫的眉头立马皱了起来,说道,“三花娘娘自己都没有鱼吃。” “三花娘娘神通广大。” “!” 三花猫神情一凝,直盯着他。 “三花娘娘不仅神通广大,而且聪明机智。”宋游趁热打铁,“想来捉鱼这种小事,是难不倒三花娘娘的。” “!!” 三花猫神情又一凝。 盯着他看了许久,又扭头看向旁边的小溪,纠结片刻,真当放下土拨鼠,跑去小溪边给他捉鱼去了。 宋游看着,只觉得好笑。 终于又得了空闲,干脆背靠树干躺下,以最舒服的姿势,悠悠然然,看天空白云流转,山间云影亦随之而动。 不知过了多久,远处又传来声音: “道士!鱼!” 转头一看,小女童高举着一只手跑回来。 等跑到他的身边,便立马将高举着的那只手放下来,朝他伸出,小小一只手中,竟然真的握着一条鱼。 一条不到二指宽的小鱼,刚巧握住。也不知她是怎么捉到的,只能看见她的脸上溅了几点水珠,一点落到了
相关推荐: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烈驹[重生]
云翻雨覆
误打误撞(校园1v1H)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取向狙击
小白杨
吃檸 (1v1)
大胆色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