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199章

第199章

娘把法术撤了吧。” “……” 三花猫扭过头,看了看自己身旁这具由河边鹅卵石构成的小山神,也是自己辛苦学习法术五个月,第一次请出来的山神,心里舍不得,于是又扭回头,看着道人,一脸严肃: “你被打得痛不痛?” “痛。” “便请山神绕过他吧!” 依然是十分严肃庄重的语气。 话音落地,石头小人立马收手不动。 三花猫见状,满意极了。 越看越觉得威武厉害,越看越喜欢。 只是看了几眼,一时想起,又扭回头把道人盯着,继续问道: “你学了多久?” “三花娘娘又何须与人比较?” “你学了多久?” “三花娘娘最好不要问。” “……” 三花猫眼光闪烁几下,似是从过往的经历中吸取到了什么教训,竟然真的不问了,转而又瞄向自己的小山神:“我的山神怎么这么小?” “三花娘娘的山神虽小,但已经极有灵性,能懂人言,证明三花娘娘在感悟山石灵韵上面做得极好。这是最难的一步了。只是因为三花娘娘道行尚浅与对法术不够熟练,导致不能搬动也不能聚齐大的石头,山神这才矮小。”宋游诚心说道,“三花娘娘只要继续修行勤奋练习,召出来的山石巨人终究会变得越来越大的。” “你第一次召出来的也这么小吗?” “……” “你第一次召出来的也这么小吗?” “要稍微大一点。” “大多少?” “一点。” “哦……” 三花猫有些满意,这才继续问:“那三花娘娘以后请出来的山神会有你的那么大吗?” “可能。” “会比你的更大吗?” “可能。” “会有一座山那么大吗?” “理论上是可能的。” “理论上!” “我对点石成兵之法其实也算不得精通,若有一人道行与我相仿或比我还高,又专注于土行法术,其中又专攻点石成兵之法,想来是可以召出好比山峰一样大的山石巨人的。”宋游对她说道,“不过那可能就不叫点石成兵了。” “叫什么?” “指山为神。” “三花娘娘要多久才有那么厉害呢?” “不知道。” “三花娘娘要多久才有你那么厉害呢?” “不知道。” “你不聪明。” “江海广阔,小流积之,千里路远,抬足便至。”宋游对她说道,“有时路远,三花娘娘便无需思考自己要多久才能到达,只需看准方向与专注自己脚下的路就可以了,一步一步,每一步都更近一步。” “听不懂~” “那你也不聪明。” “!” 三花娘娘抬头愣愣的将道人盯着,片刻之后,才仰头看了看天,转身便走了,变化成人,去捡了柴来,又拿着小锅与分水刀去打水,还不忘叫上自己召出来的小山神跟着,贴身保护自己。 只是小山神跟着她没走几步,就因为法术不熟,三花娘娘一个分心,便当场散了架,落了一堆碎石子。 三花猫扭头看,也只得小声叹气。 太阳已经快到脑门顶上了。 虽然道士说自己不聪明,胡说八道,但是可能人就是这样,喜欢胡说八道,三花娘娘大人有大量,还是不能把他饿着。 端回水升起火,便不关她的事了。 三花娘娘又请出了一个新的小山神,与它说了一会儿话,便带着它在这草原上到处跑,不是捶虫子,就是踩蚂蚁。草丛比他们还高,一猫一人行走其中像是穿梭于一片茂密的森林中。 宋游也不管,只生火煮饭。 离开军营时,陈将军给他带了些军粮,以一种叫糜饼的东西为主。 糜是一种谷物粮食。 糜饼便是用它做出来的干粮,大概指甲盖大小,可以直接入口,也可以烧水煮成粥,味道一般,宋游通常会加些野菜与肉进去,至于加什么肉就看三花娘娘用什么来投喂他了。 今日无肉,全因娘娘忙碌。 …… 千米高空之上,一只燕子飞行不断。 下方大地平坦,少有起伏。 似乎已经是禾州了。 云雾缭绕间,忽然见到一座城,燕子略微降低高低,绕着城逛了一圈,确认没有城隍之类的护城神,这才飞进去。 很快落在一间房顶上。 此刻已是深秋,禾州的燕子早都飞往南方去了,还能见到的着实不多。 不过也没人觉得惊奇。 燕子往后扭头,在歇息间,自顾自梳理着羽毛。 “守城的老兵长看得清楚明白,那位神仙带着一个女童一匹马出了城。那会儿可不像现在,晚上就算是城里,可也是没人敢出门的,更是连江湖高手也不敢在城外走夜路,然而就是当天晚上,那鼠妖就被除了,这还能有假?” 声音是从下边传来的。 燕子顿时停下了梳理羽毛的动作,低下头注视着下边瓦片,安静倾听。 “咱们这是禾州最南边,要说这是巧合,可自那以后,禾州五郡三十九县,处处皆有那位神仙高人的传说,无论哪一地,那位走过后,害人的妖魔鬼怪还有邪神全都不见了,难道也是巧合?” 不知何时,燕子从楼顶来到了门梁上,睁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睛,专心听里头的人讲述。 听得津津有味。 不过这里似乎有位地神,于是燕子不好久留,听完之后,就又扑扇着翅膀,按着故事里说的,继续往北边飞去。 此后便有意的寻找茶楼酒肆。 可惜禾州此前大乱,如今虽然安稳了下来,却还没有恢复如初,除了这最靠近昂州的几县还开着茶楼,还有生意,此外就只有禾州治所、普郡景玉县还有一家茶楼在营业了,生意也一般。 燕子听完之后,又继续向北。 飞过归郡,依旧北上。 那片平原已变回沃土,不过残存的灵力妖力仍让他觉得心惊,忍不住飞得高了一些,好远离那片大地。 此时大地已彻底见不到起伏了。 然而没飞过久,却见到前方忽然出现了一座大山。 那是一片平整望不到边的大地,甚至四周的弧度都呈现一个近乎完整的圆,可却突然出现了这么一座巨大的石山,给人的震撼无需言表。 燕子愣愣的飞过去,越是靠近,越是震撼。 随即降低高度,绕山一圈。 这便是说书先生口中,先生镇压妖魔将禾原从雪国恢复沃土的“借来峰”吗? 不久后,燕子停了下来。 只见石山上立了一块碑,碑前有贡品香火,上面写着有字:明德六年二月,舒一凡与黑马自平州山神处借来镇妖。 “舒一凡……” 燕子想到了在栩州的那个雨夜。 现在是明德六年九月下。 大半年前了。 燕子站在石碑上,眺望远处。 大地依然广阔,望不到边。 如此茫茫,找人又哪里容易? “扑扑扑……” 燕子又拍打着翅膀飞了起来,很快又迎着风飞上了云层,一路往北寻去。 第二百九十四章 燕儿归来 宋游又路过了远治城,如今城中守军并不多,他也没有进城的意思,只是从远处路过,扭头看了它几眼,便走向了辽新关。 中间随便找了一处地方过夜。 只是睡醒之时,三花猫又已经不在身边了。 “……” 宋游直起身四处看了看。 不远处的草丛悉悉索索,枯草时而倒伏时而颤抖,想来是那猫儿闹出的动静。 宋游也不理她,自顾自倒水擦脸洗漱,随即便开始收拾东西。 刚将羊毛毡和羊毛毯都放入被袋,便只听身后草丛一阵动静,回身看去,一只三花猫从茂盛的草丛中走了出来,身后跟着一具石小人。引人注意的是猫儿口中叼着一根黄色的细竹筒,直直的走过来,将竹筒放在他脚边的地上。 “这是什么?” “是竹子。” “……” 宋游弯腰捡起竹筒。 竹筒细细的,跟三花猫的小腿差不多粗细,上边有盖,缠着麻绳,猫儿正是咬着麻绳将之叼过来的。 刚一上手,宋游就知晓这是邮筒。 这年头的人寄信喜欢用竹筒,当初离开逸州时,为路边茶铺的老丈带信去凌波,便是用竹筒装着的。有些文人雅士讲究,还会细心挑选不同品种的竹子并选用靠近根部的竹节、好在上边雕刻上精美的图案,弄得好似艺术品一样精美。 手中的邮筒很简单,几乎没有什么装饰,只在表面用刀刻出了地址。 “越州雾郡黄沙山长枪门陈肆。” 宋游喃喃念了一句,随即看向三花娘娘:“这是从哪里捡到的?” 三花猫却不说话,只扭头往后一看。 是她从草原中走出来的方向。 “还有吗?” “……” 猫儿思索了一下,似是这个问题不太好用眼神表情来回答,于是才开口: “好多呢!” “这样啊。” 宋游拿着手中的竹筒:“烦请三花娘娘带我去看看吧。” 猫儿闻言顿时扭身,往后跑去。 简陋的石头小人紧跟着她。 只是草原上并不平坦,常有小坑,大大小小都有,倒是为难不了三花猫与人,可对她召出的小山神来说,却是一大劫难。 便见那石头小人一不小心,踩中一个大约鸡蛋大小的坑陷,一不小心失了平衡,啪嗒一声往地上一摔,立马便从石头小人散成一堆碎石。 三花猫听见声音,立马回头,却也只看了一眼,便继续往前跑去。 很快带宋游来到草原中的一处。 地上果然散落着不少竹筒,都是细细的,最粗的也不过婴儿手臂粗,有的就随意散在地上,有的则半截都陷入了泥里。有的还好好的,有的则已经被打开了,里面运气好还能找到烂成一团的纸,运气不好,则早已不见踪迹。 宋游扫视一圈,不慌不忙,随手捡起几个查看,都刻着不同的地址。 看起来像是北方边军寄回去的家书。 左右找了一圈,果然又找到一个散落的油纸包,就被随意的丢在草原上,已经半截陷入了泥里。 倒是没有看见尸骨。 “……” 宋游挨着挨着的捡,也一个一个的看。 只看竹筒表面刻着的地址。 各州各地都有。 既有寄往逸州的,也有寄往长京的,还有就在言州的。竟还有寄往西域的。不过最多的还是寄往越州黄沙山长枪门的。 奇妙的是,宋游竟还在上边找到了一个熟悉的地址—— 寄给言州多达的林常的。 宋游便知晓了,这是从辽新关出来的。 许是因为塞北大军即将压境,或是准备决战,辽新关的守军又寄了一次家书。或是城中已经染了病,于是往外寄出最后一次家书。不过邮差只走到一半便被塞北的候骑或绕后的小股部队给截杀了,之后塞北人拿走了这些东西,发现只是一堆无用的家书,便随手将之扔在路边。 想想也该是很久前的事情了…… 辽新关是今年年初的时候失守的,而现在已是深秋,这一堆信最晚也是年初的时候寄出的了。夏天草原上又连着下了好几场暴雨,即使这边没有被塞北妖魔引洪水冲淹,草原上也积水成流,许多竹筒都被冲散。 有的还被埋进了土里。 直到今日被三花娘娘所发现。 宋游转头对正以疑惑目光盯着他看的三花娘娘说了句:“三花娘娘又立了大功了……” “这是什么?” “是信。” “很值钱吗?” “很珍贵。” “!” 三花猫一眨不眨的盯着他。 道人便耐着性子,与她解释:“就好比我与三花娘娘很久没见了,这个时候,三花娘娘想向我说一些事情,告诉我三花娘娘过得怎么样,也把三花娘娘平日里经常对我说的那些话都讲给我听,于是写在纸上,装进竹筒里,我见到信,就听得到,见不到,就一切都不知道……” “!” 三花猫眨了眨眼睛,眼神有一个从思索到明悟的过程。 三花娘娘是习惯了与道士相处的,三花娘娘是每天都有很多话要对道士说、有很多问题要问道士的,是不能不与道士见面讲话的。要是哪天真的很久没有和道士见面讲话了,把话讲到纸上,托人带给道人,那肯定是非常珍贵的,一定不能弄丢的才是。 “那现在怎么办?” “既然我们遇见了,便是有缘。”宋游说道,“该替那些人把它们找回来。” “我们又要去送吗?” “那太远了。” “那怎么办?” “没有关系,朝廷有专门的邮驿机关,专门给军士官员和考生之类的传递书信,我们可以把它交给最近的军镇。” “辽新关!” “三花娘娘太聪明了。” “三花娘娘这就去找!” 三花猫一扭头,便叼着一根竹筒,将之从泥里拖了出来,放在一旁。 道人笑了笑,也开始寻找。 像是这种军中邮筒,虽说造型简单,其实功能不差,竹筒除了有盖子和麻绳保证隐私性,也有一定的防水能力。不过竹筒本身中空,散落在地被大雨一冲很可能散得到处都是,何况还有与竹筒颜色相近的野草阻挡,并不好找。 所幸道人与猫并不缺时间。 于是以油纸包为中心,找了一圈,最远找到了十几丈以外,完整的竹筒总共找到一百多支,全都放回马儿旁边。 在这个过程中三花娘娘十分积极。 倒也不是品德有多高尚,也不是因为什么大道理,只是听道人方才那么一说,她就总觉得这个东西很了不得。总觉得万一漏了一个,漏下的那一个就是一只三花娘娘讲给道士的。 那自是万万不能漏的。 直到找了很久也没再找到了,道人也对她说不用找了,她才很不情愿的回去,守着道人和竹筒。 宋游稍作思索,又将之看了一遍。 这次将那些长枪门的都挑了出来,反正自己要走那里过,便亲自去送,快一些也保险一些,其余的便以各种方式塞进被袋里,这才继续启程。 本身距离辽新关应该就只有二三十里路了,寻常走起来,也就是一个多时辰的事,然而花了半天时间来找竹筒,到辽新关时已是黄昏了。 辽新关如今也只几千守将,目前大晏的军队大多都在北方边境以外。 宋游带了陈将军的手书,守将一看,就知晓宋游便是他们听过的那名在远治城斩了无数妖魔,又随军出征斩杀妖魔的道人,好比开朝之时跟在太祖军中斩妖除魔、诛杀下界神灵的那位扶阳真人一样,自然对他恭恭敬敬。 虽然早知辽新关此前遭遇,宋游还是问了一遍那班将军麾下的骑兵队正林有,只听说辽新关当时无人幸存,所有守军死讯都已报回家中,这才叹了一口气。 随即留下绝大部分的家书,请他交给邮驿继续投递,住了一夜,又补充了一些干粮补给,便继续出城。 不过这次却是往西、往回走。 没几天又进入了多达草原,又遇见了照夜城的游骑,只是已与此前的不是同一队人了。 走进那座大名鼎鼎的照夜城,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奇异之处,只是一座布满伤痕的黄土军镇罢了。此刻防守战已然取胜,如辽新关一样,照夜城中留守的军队也不多,道人眼中的它就像一个夏日傍晚坐在门槛上袒胸露腹歇凉的老人,平静而沧桑,满身的皱纹甚至遮蔽了伤疤,以至于一个初次造访的外来者很难想象到在他年轻的时候都经历过什么波澜壮阔的岁月。 宋游依然在城中住了一夜,这才离去。 只是出城之时,道人却忽然停下了脚步,抬起头往天上看去。 三花猫不解,也跟着往天上看。 天上有一只飞鸟。 虽已是深秋,草原的天上有鸟雀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可这只鸟却不同寻常。 这是一只燕子…… 不知草原上有没有燕子,不过这个季节,北方的草原已经很冷了,是绝不该有燕子的。 只见这只燕子拍打着翅膀,在天上转着圈圈,时左时右,时上时下,就如当初在安清初见时一样,却是不知他的内心是否如当初一样纠结了。 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仙已成神 “燕子?” 三花猫好似发现了不

相关推荐: 小白杨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捉鬼大师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天下男修皆炉鼎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