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的得来也并不容易,自然不能轻易破坏,开历史倒车。 “先生。”燕子只看向道人,“你们真的在北边军阵中斩杀了数百只大妖魔吗?” “哪来那么多的妖魔?” 宋游走在前边,忍不住笑了,说:“只有几十只罢了。” “那先生在雪原呢?” “雪原啊……” 宋游回想了一下那场持续时间不短的战斗,那冰天雪地的妖魔,这才说道:“那倒是不计其数了……” 想到雪原,就想到了归郡。 想到归郡,就想到蔡神医。 如今已过去将近一年,却不知那位神医又游走到了哪里,可有遇到危险。 “唉……” 山高水阔啊,信也难传。 宋游摇了摇头,也只得继续走。 …… 光州,一家茶楼中。 蔡神医还是那般模样,发似三冬雪,须如九秋霜,只是身上的衣裳又旧了一年了。 此刻医箱行囊都放在一旁,和两个徒弟一起,各点了一碗便宜的茶水,加上外头买的馒头,就当做今日午饭了。 不过茶楼中却有一位说书先生,讲得正兴起,不少客人皆坐了过去,听得津津有味。 蔡神医年事已高,本对这些故事没那么深厚的兴趣了,此刻却也望向那边。 “那右狼王身边的妖王大喊一声: “怕什么怕?那道士也就杀了几个妖魔,瞧就把你们吓成这样!我手底下有妖将猿将军,三头六臂,比城还高,一拳头下去,哇呀呀,就可以把那不知天高地厚的道士砸成一坨肉酱!! “好!快请猿将军出战! “嘿!那右狼王也是被吓破了胆! “猿猴立马领命,领的却不是那右狼王的军令,而是自家妖王的令,立马就往远治城去!却不是骑马了,谁家的马驮得动它呀? “好家伙!那哪是一个什么猿将军,分明是一头黑背大猩猩,三个脑袋,六只手,垂下来比膝盖还长,能拖到地,说是比城还高,嘿,稍微夸张了那么点点,城多高啊?四五丈高!它矮一些,也有三丈! “一只手拿寒铁大刀,一只手抽了房梁柱子做木棒,一只手拿乾坤圈一只手拿打神鞭,一只手拿铁蒺藜骨朵一只手拿黄金满月弯刀!” 说书先生讲得绘声绘色,手脚不时比划,像是在现场亲眼看的一样。 “到了阵前,这妖魔嚣张得很,对着城头就是一声喊! “呔!妖道!下来! “声音好比雷霆! “那先生自然不能怕了他呀! “当即出战! “你猜怎么着?这般大妖魔,在那位道长手底下,没有走过三个回合…… “……” 讲的正是那位宋先生在远治城中与妖斗法,几天时间斩杀妖魔一千八百的故事。是今年初夏才发生的事情,不知怎的便传了出来,这些说书先生立马便凭着一身好本事将之编成了书,赚这一波先头钱。 这种故事,乍一听,还以为是那些流传已久的古早时候的神仙故事。 然而却实实在在发生在了今朝。 众多听客怎么能不感兴趣? 这般听来,可比那些演义有趣多了,即使是十几年前以陈子毅将军为主角的北方大战,也不如这般神仙鬼怪来得动人。 别说那些常听书的人,就是不常听的,听说是今年才发生在北边的故事,也得凑过来听一会儿。 一听,就离不开了。 屋前屋外都是人。 各地说书先生也是各显神通。 能打听到消息的,便拼命打听。打听到几根毛,就能编出个老虎来。打听不到消息的,就去别的说书先生甚至最远的去别的县里去听,听完之后稍微改改就变成了自己的。甚至打听不到也剽窃不到同行的,自己乱编,也能跟你编个什么东西出来,左右像那样子。 实在没办法—— 这会儿北边神仙除妖的故事,只要讲就有人听。讲得精彩生动,就有人赏。你要是不讲,别人讲了,就是多年老主顾也得跑别人那里去。 不过蔡神医难得进城,这还是第一回听到。 听来只觉得惊讶无比。 一时不禁想起几个月前,自己刚从禾州走到光州时,是在官道旁边的一家茶摊里,听来往的江湖人私下交谈,说起那禾州禾原之事。 听说一位神仙大年初一冒雪进了雪原,与那雪国中的妖怪激战不知多久,最后派人从南边平州借来一座大山。平州可是有几千里远,那么一座大山也不知是怎么借过来的,将那妖王压得不得翻身。 当时的感觉就和现在差不多。 得怔怔的眯着眼睛听。 这种感觉难以言说。 若非要说的话,大抵就和当初在归郡分别时那位先生说的差不多—— 天地之间,见面不易,今后行走江湖,于道各努力,若在路边茶楼,或是城中坊市,听说了各自的故事,便算是见了面了。 便像是见到了他。 如今自己见他已不止一面。 然而北方艰难,也不知自己的消息有没有传到那边去。 第二百九十九章 越州之北青桐林 “看我的小山神!” “看到了……” “厉不厉害?” “厉害……” “我还有大狼!十几条!” “看到了。” “厉不厉害?” “厉害……” “你会什么法术吗?” “也会一些。” “给我看看!” “扑扑扑……” “好多燕子!!” “这是我们安清燕子一族的绝技,我才刚学不久,还算不得多。老祖宗才厉害呢,可以变化出无数的燕子。”燕子的声音传出来,“当年安清天灾的时候老祖宗就是用这一招从官仓衔的米,每一只燕子只衔一点点,一次就把整座官仓衔空了,所有安清百姓都获了救。” “变出来的燕子是真的吗?” “不……不可以吃!” “唔……” 宋游不用转身,都能想象到身后的画面。 随即继续做自己的饭。 荒山无人,点着一堆火。 柴是三花娘娘找的,火也是她点的,水是燕子寻的,也是他取来的。 宋游只需把饭煮熟就可以了。 以至于总有一种感觉—— 自己找了两只小妖来伺候自己。 偏偏这两只小妖极度省心。多数时候三花娘娘不仅可以自己找到吃的,还可以替他也改善伙食。燕子也完全无需他的投喂,平常在天上左右飞舞看起来极度灵活的燕子就是在捕猎进食,如今到了冬天,虫子少了许多,不过燕子已成精,也不用担心被饿着。 便更像是伺候自己了。 “……” 宋游忽略了身后的动静,只专注于面前的小锅。 黄沙山三堂主送的白蘑果然是上品,用水泡发之后,哪怕不加别的肉,也是一锅好汤。 煮好之后,便用小碗盛来。 “呼……” 在这北方的寒冬里,无人的荒郊野外,喝上一口热腾腾的口蘑汤,直从喉咙暖到胸腔,又鲜美无比,宋游也不禁露出了享受的神情。 离了黄沙山后,人烟迅速稀少。 稀少到走出几十里路,都见不到几户人家。 而且随着越发远离黄沙山,从越州西北部往东边走,人烟还在越来越少。 这种稀少不是大漠、雪地和草原那种荒无人烟,像是没有人去过,恰恰相反,路边常能看到房子,甚至能路过村落与城池,然而路边的房子大多数都已经废弃倒塌了,村落也是空的,屋里屋外都长了草,道人带着猫和马从中走过,听不见任何人声。 官道长草,茶摊破落。 进了城,运气好能有几个人,运气差,也像是空城。 这有一种区别于大漠雪地与草原的寂寥。 人从这片土地退去,自然便迅速卷土重来。 找不到人问路,没有小摊歇脚,想要吃到热腾腾的像样的饭菜只能自己动手,补给变得艰难,想要找个酒楼歇息茶楼听书,也成了妄想。 所幸有猫儿常常为他衔来猎物,省下一些干粮的消耗,有燕子飞到天上去为他探路寻溪,能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问路,避免道人走错绕路。 多亏他们,道人才好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行走。 沿着几乎已经看不出路的小路上山,费了千难万难,在高山之上找到了乔先生口中的五彩池。不知这五彩池如何形成,只知何止五彩,整片阶梯似的水池呈现一小块一小块的,每一块颜色都不一样,浅蓝深蓝,浅绿深绿,浅黄深黄,雪白似奶,多彩多样。 而它位于大山里边,让宋游很费解原先的人是如何将它找到的,又是如何往外传出名气的,这些花了多长时间。 费解之外又觉得遗憾—— 不到这离地千丈的高山上来,不到这离官道百里的深山中来,是决计看不到这五彩池的。如今越州已经空了,虽有几首诗词几篇文章和少数逃难出了越州的人还记得有这五彩池,但又何其难找,等朝廷从别地派人填入越州,再有人找到它,怕是又要花费不少时间了。 古代很多东西,怕也就是这样失传的。 年生一久,就找不到了。 就算能找得到,也可能找出来不止一个,也不知晓古人看的是哪一个。 此时已是小雪时节。 宋游盘膝在这里坐了两日,披着毛毯,独揽风景,感悟山水时节灵韵,任外头寒意渐浓,山风刺骨,也任两只小妖到处玩耍。 下山之后,行走几百里。 燕子又替他找到了越龙瀑布。 虽离官道并不远,但若无人告知,无人可问路,也是决计找不到的。 阶梯式的瀑布,一重又一重,倒是没有很高,也没有很大,并没有其它瀑布的气势磅礴,但却有一种少见的秀美,像是一幅山水画。 听说原先在越州,这越龙瀑布是除了天柱山以外最受文人雅士喜欢的风景,加之离官道和越州治所都不算远,每年来的人也络绎不绝,不知多少诗词文章都写自这里。如今却只有宋游独享了。 取水煮鱼,又坐几日,便是大雪。 此处也下起了雪,清晨醒来,河岸边都结出了冰,道人孤身在雪中坐着,好似老蓑翁。 此处灵韵浓厚,又与时节贴切,对修行倒是好。 抖落一身雪,又往北走。 冬日本就安静,整个地上便好似只剩下走在路上这名道人、这匹枣红马和跟在脚边的三花猫了。 越州风景其实很好。 只是眼中也不止是风景。 时常能在路边看见无人收拾的尸骨,是十几年前留下的了。当年那场大战,对于许多越州百姓来说,怕和世界末日也没多大区别。道人多数时候会停下来替这些不曾谋面的人收拾一下,至少入个土,免得曝尸荒野,如此一来,便走得格外慢。 有时夜行荒山,磷火为之照路。 有时夜宿路边,有鬼来与他相谈。 有时又有懵懂的小妖好奇之下,变作人形与他谈话,还以为他看不出来。 慢慢走到了越州之北。 这里山水重重,灵气浓郁。 不过由于过于偏僻,群山之间又萦绕着瘴气,不仅使人迷路,还使人患病,塞北人南下都不敢走这里过,因此虽一直有凤凰的传说,却很少有人能翻过重山来到那片青桐林——又像是云顶仙山一样了,若非有大毅力的人,是到不了山顶的。 于是燕子变得格外忙碌。 每天一大清早,睡醒就要飞上天空,去远处寻找那片青桐林的方向。 还得格外的小心。 在这片地方,燕子天生辨别方向的本领好似也有些不灵。瘴气弥漫大地,飞得低了看不远,飞得高了就看不清地面,实在两难。不小心飞到瘴气格外浓重的地方,吸上几口,即使是他的道行,也感觉有些晕头转向。 每天都担忧飞出去飞不回来。 每天飞回来时,也得在如云雾一样的瘴气中寻找先生半天,哪怕马儿行走山间,脖子上的铃铛作响,可铃声在这山间回荡不止,一时也难以分清是从哪一座山传过来的。 连着好几日。 走着走着,不知怎的,宋游却觉得心中烦闷,有些忧愁,不禁皱起眉头。 有一天燕子飞回来说,自己在北边找到了那片青桐林,在被瘴气弥漫的山间,高大得直冲出了云端,像是上古神话里的地方。 但是他只记得一个大致的方向,等第二天再去找,又找不到了。 好似大海中寻找孤岛。 燕子比宋游还要急。 直到冬至的前一天黄昏,道人才终于在燕子的带领下,来到了这一片青桐林面前。 道人拄着竹杖,停下脚步看向远处时,表情也不由怔住。 山间瘴气弥漫,云雾深深,前方缓缓出现的青桐树一棵棵皆生得笔直,不知长了多少年,视线所及最小的一棵十个人也合抱不过来,下边至少半截都既无枝丫也无树叶,只是光秃秃笔直的巨大树干,呈现深青色。 至于枝叶,自然是有的。 想来是在最顶端。 因为树下的光明显更暗。 可却看不见枝叶。 因为它早已探入云雾的深处。 一棵棵真正参天的古木,成了树林,遍布前方之时,给人一种此处已是人间尽头、若再往前便将走入上古神话世界的感觉。 “先生!到了!” 燕子语气十分开心。 “是啊……” 宋游呆呆看去。 脑中一时想过的却是那位爱好山水与丹青之道的乔先生。 自己有燕子相助,也不惧怕瘴气,走到这里已是艰难,那位乔先生和无数来到这里的凡人,又是怎么走到这里来的呢? “好大好高……” 猫儿也高高仰起了头。 宋游与她表情差不多。 说这里有几十个人也合抱不过来的树,说这些树上长出来的枝丫也可以走人,宋游原先不知信不信,但现在定然是信了。 “有多高呢……” “我也不知道有多高,只知道最高的一棵,恐怕比我们去过的五彩池那座山,也低不了多少。” “几百丈……” 这样一片不该存世的树林,说它有凤凰来栖,宋游定是信的。 可是就算凤凰来栖,也在云端之上,远离凡尘,云雾弥漫之下,也是看不见的吧? “喵?” 猫儿转头看向他。 “明日才是冬至,今日天也快黑了,我们就不进去了,就在这外面住一夜吧。”宋游有些疲惫,又看了一眼那云雾中的神话巨树,只觉得即使这一行见不到传说中的神鸟,也完全不虚了。 第三百章 观中送信来 “先生……” 燕子站在旁边的树枝上。 “怎么了?” “今天找到这片青桐林的时候,我好像在云雾里看见了什么身影。不知是云雾瘴气流动看错了,还是吸了瘴气眼花了。”燕子说着,两只乌溜溜的眼珠子左右转动,更多的是不确定,“看得也不清楚。” “像神鸟吗?” “应该……不像。” “这样啊。” 宋游盘膝坐在毛毡上,抬眼望向远处,这才说道:“此地灵气浓重,灵韵玄妙,又没有人来打扰,有生灵得道成精也是正常的事。” 说着看了一眼燕子,知晓他看见的妖恐怕不是什么小妖小怪。 “就是有大妖也很正常。” “是……” 燕子便不说话了,仰头看向远方。 此刻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 燕子照着自己的性格习惯,挑了一棵最高也没有视线遮挡的树,站在枝丫上,缩着脖子,眺望远处的青桐树林。 三花猫则蹲坐在道人旁边,也目不转睛的看向那片巨大的树林。 只是看着看着,她便眯了眯眼睛,打个呵欠,扭头看向道人: “道士……” “怎么了?” “我们要在这里等多久呢?” “等几天吧。”道人小声回答道,“听说神鸟择木而栖,凤凰喜欢落在最高的树上,我们先在这里睡一晚,明天就是冬至,睡醒之后我们就往中间最高的那棵树走,过去看一看。” “会在那片树林里吗?” “只是去见识一下。” “等不到神鸟呢?” “也无妨了。” “哦……” 猫儿便也不说话了,乖巧坐在原地,抬起一只爪子放到面前舔着,虽然有些困意,不过见道人不睡,她也不睡。 道人则盘膝闭目,感悟天地灵韵。 此地灵气浓厚,玄妙不已。 不知本就是不
相关推荐:
云翻雨覆
盛爱小萝莉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误打误撞(校园1v1H)
绝对占有(H)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取向狙击
捉鬼大师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