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219章

第219章

动了筷子。 松江鲈鱼正是最好的时节,没有别的复杂做法,就是加葱姜清蒸,淋了一些酱油,宋游率先夹了一块腹部的肉,却是放到三花娘娘碗中。 陈将军本已拿着筷子,见状又停了下,等到道人给自己夹菜时,这才开动,同时对道人说道:“陛下身体越来越不好了。” “传言是真的?” “是真的。”陈将军也夹着鲈鱼,“在北边听说时,即使陈某的消息来源可靠,也觉得或许是国师和陛下演的一出戏,直到回京面圣,亲眼看见陛下的身体情况……陛下年纪太大了,或许因西域小国刺杀受了惊吓是假的,但身体每况愈下却是真的。” “长平公主呢?” “还在羁押中,朝中关于如何处置她讨论得很厉害。她犯的是死罪,不过毕竟和陛下感情深厚,当初又亲手助陛下登上宝座,随后二三十年间也兢兢业业辅佐陛下,铸就这般盛世。陛下年老了,年老的人,容易起决心,也容易心软。” 听来此前京城中的风雨远比民间传言中闹得更大。 皇帝年迈,身体急转直下,便像个催命符,使得皇帝急切,公主也急切,与之对应的是两位皇子的成长,更加速了这一过程。 宋游还听到了这位将军的忧愁。 其实很多时候,了不得的帝王除掉功勋武将,并不是自己惧怕武将——这种帝王身上是有豪气的,也有自信,可他的自信仅限于自己,觉得自己可以轻易压得住这些名臣武将,可自己的后人,年轻继任者,是否有这般气魄和能力,他们便不见得有信心了。 于是知晓自己大限将至的帝王毫不犹豫,以雷霆手段除掉了大权在握的长平公主。 而这位武安侯呢? 这份忧愁,想来是陈将军平日里很难对别人说得出口的。 “哈哈!” 陈将军笑了两声,心中豁达:“先生才刚回京,怎好谈论这个?便请先生尽情享用美食美酒,明日之愁,等明日再愁。” 于是尽情享用美酒佳肴,说这三年长京的变化,也说朝中对于重新扶起北方数州的看法,多是感慨,不聊深了,只当佐酒佐饭的小菜了。 第四卷 地府长生 第三百二十七章 旧屋仍在 “有件事须得告知先生。” “什么事?” “自先生走后,先生原先住过的小楼便留了下来,一直无人住进去,里边的东西,应当也都原封不动的放着。” “哦?” “非是陈某的功劳,先生也莫问陈某。”陈将军笑道,“非要问究竟是谁打的招呼起了作用,恐怕只有西厢店宅务的官吏才说得准了。” “原来如此……” 宋游顿时便明白了。 “先生若还想回到故处,自可回去,只是恐怕要收拾一番了。若先生想换个别的地方住,陛下原先赐给陈某的宅子,陈某也还有空的。” “多谢将军好意,只是我与三花娘娘已经住惯了那里,尤其是三花娘娘,路上还在说喜欢那个房子。” 陈将军闻言也只是笑笑,随即举杯: “宴后送先生回去。” “好。” 两人便继续吃饭闲谈。 吃完这餐晚宴,剩了不少菜,道人觉得可惜,便请酒楼伙计打包了两样三花娘娘喜欢吃的,又向后厨要了些切细的肉丝,这才出了酒楼。 刚到门口,便不禁停了会儿脚步。 此处正是长京繁华之地。 天色早已暗了,街上却仍然人来人往,茶商酒客络绎不绝。对面则是楼房商铺,各色各样的灯笼灯箱照亮了夜,楼下商品琳琅满目,楼上女子红袖招招巧笑嫣然,有孩童尖笑着放肆奔跑打闹,有百姓与相熟的街坊邻居打着招呼,也有富贵人家的子女出来闲逛,跟了一堆侍从,也有城中身份显赫的勋贵出游,人还没到,侍从就先为他拨开了人群,街面上布满了各种声音,一片盛世繁华景象。 道人很久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夜晚了。 如今看着,心中更多的却是感慨。 对比起北方,尤其对比起几乎无人的越州,长京与它们像是同处两个国度、两个世界。 猫儿也不禁睁圆了眼睛,盯着外头灯火,觉得陌生而又熟悉。 “是不是很不公平?”陈将军站到了他们旁边,很平静的看着这幅景象,还有那些在街上行走的权贵,又转头看向道人,“北边的百姓恐怕做梦也想象不到这样的画面。” “何止北边。” “也是……” 陈将军收回了目光。 在他心中自是明了的。 构成这长京繁华的一砖一瓦,都从百姓身上来,别说刚经受了战乱与妖魔摧残的北边,就是随便指个方向,出长京几十里的村子里,也有大把大把的人过着与这里宛如两个世界的生活,他们完全想象不到这座世人皆向往的帝都有多繁华。 “先生可有解法?” 陈将军再次转头看向道人,目光依旧平静。 道人却摇头不答,迈步走下台阶,只与他说道:“将军还是先担心自己的事吧。” 猫儿见状立马跳下台阶,紧紧跟上。 陈将军也一脸平静的跟了上去。 身着红袍的亲卫皆高大强壮,眼神凌厉,仪态不凡,那些正为自家主人开路的仆人一见到这些腰佩长刀的武官侍从,便都被吓了一跳,再见到身后走来的陈将军时,即使自己不被吓得让到一旁,也会被主人呵斥着让开,那些权贵家的子女见了,也立马收敛了放肆的姿态,变得乖巧。 这时候的大晏,威势权力比陈将军高的人,恐怕只有那位老皇帝了。 “将军就送到这里吧,不必远送了。” “好,那便与先生道别。” “多谢将军宴请。”道人诚心诚意,露出笑意,“在下已许久没吃过这般奢侈的饭菜了。” “陈某也是如此。” “将军请回。” “按先生性子,到了长京,定是要休息几日,不理窗外事。便过几日,陈某再带着好酒好茶来拜访先生,与先生长谈。” “在下没有云春楼那般珍馐佳肴,却也有一桌饭菜等着将军。” “……” 互相行礼,就此分别。 道人继续往西城走,将军则站在原地目送他,许久才转身折回,走向帝王新赐的侯府。 这条街道有数十丈宽,是长京繁华与伟大的排面,也是东城与西城的交界线,白天这里车如流水马如龙,到了晚上车马几乎见不到了,便成了百姓聚集休闲和摆摊的地方,无论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都能同时在这条街上见得到。 走过这条街,便是东城了。 前方的繁华与灯光都暗淡了许多,路旁屋舍楼店也少了几分精美,然而百姓却住得更密集。穷苦的百姓同样有休闲需求,便聚集成堆,放肆闲聊高声大笑,满地孩童玩着捉迷藏逮猫儿的游戏,确实比东城少了许多精致繁华,却多了很多人间烟火。 想起明德四年的春日,初到这里时长京的宵禁,真是如梦一样遥远虚幻。 对城中的记忆则依旧清晰。 宋游很快走到了柳树街,顺着街道缓步走过,两边皆是两层高的楼店,样式统一,楼下的商铺也几乎没有变化。 茶楼,肉铺,汤饼铺子。 原先自家的小楼越发近了。 自然地,邻居家的小楼也近了。 马蹄踩在青石板上,是得得的声响,马儿脖子上的铃铛偶尔晃荡一声,两旁都有没回屋甚至没打烊的街坊邻居,都向道人投来目光,只是黑暗中实在难以看清楚走来的是谁,又似乎有几分不敢相认,暂时还无人与他搭话。 道人与马儿脚步都放缓。 先到了吴女侠的家门口。 道人停下脚步,三花猫和枣红马也停住脚步,都抬头望去。 木板门,关得很严,上着锁。 里头没有光,也没有任何动静。 “里面没有人。”三花猫转头很小声很小声的对他说,“但是有耗子。” “……” 道人沉默了下,又将目光移转,看向隔壁。 同样的木板门,同样房门紧闭,上着锁,锁还是原先那一把,甚至锁上都落了不少灰尘了。 “锁着呢……” 猫儿又扭头对道人说。 “嗯。” 道人拄杖走了过去,抬起拄杖,在铜锁上轻轻一点。 “哒……” 铜锁顿时就开了。 “!” 三花猫扭头看向道人,眼睛在黑夜里似乎发光,随即才跑过去,跑到门口,几乎贴着门仰头等着,等道人开门。 “吱呀……” 门一打开,她立马就钻了进去。 随即里头便传来打开柜门的声音。 等到道人与枣红马也跨过门槛进去时,屋内已经亮起了光——身着三色衣裳的小女童捧着油灯,灯中无油自亮,照出她的脸明黄一片,知晓人晚上是瞎子的她一脸认真的举着油灯,为道人照亮屋中景象。 屋中没有多少陈设,全都落满了灰尘。 几乎和三年前离开时一模一样。 上楼一看,也与三年前区别不大,只是床上空空荡荡、窗前的长榻与摇椅不见了而已。 依然落满了灰尘。 灰尘上一个脚印都看不见。 “呼……” 道人吹了一口气,顿时起了一阵风,在屋中绕了一圈,将地上和家具上的浮尘全部吹落卷走,而小女童手上的灯火却只是摇晃了几下,没有熄灭。 随即将马儿背上的行囊卸下,对它道一声辛苦,便与三花娘娘一同开始打扫房间。 燕子由窗外飞来,见状也化作人形,一声不吭的开始忙活。 很快楼上楼下便恢复了干净。 等到将携带的东西都从被袋里取出,放到应有的位置,床也铺好,便与三年前彻底难以找出分别了。 只见油灯的光洒满屋子。 道人将从酒楼打包的细碎肉丝装进了小碗,放在窗台上,任由燕子低头啄食。三花娘娘则又化作猫儿,取出棉布球,像三年前一样,自顾自的在木地板上玩耍起来,似乎毫无忧愁。 “这里有燕窝。” 道人的声音在屋中响起。 三花猫与燕子皆停下自己的动作,扭头看向道人,只是察觉到不是在说自己后,三花猫很快就将目光收了回去,继续玩自己的爱球。 燕子则扭头对道人说: “先生无需操心,我们燕子很少在巢穴中歇息,一般都在树上。我们安清燕子的习惯虽已很接近凡人了,不过我还是喜欢住在树上,或是类似树梢的开阔的地方,我喜欢吹着风入睡,喜欢一醒来就能看见开阔天地的感觉。我只需在房顶睡就可以了,先生有需要叫我就是。” “很好。” 道人对他说道。 好的却不是他无需自己操心,而是他已经能在自己有不一样的想法时,很自然的说出自己想要什么以及理由了。 这对他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更不容易的是,他产生变化的整个过程柔和而自然,并没有被谁或被世界拎着耳朵强迫改变。 这时猫儿用右爪一拨,布球便飞了出去,可她却没有急着去追,而是扭头看向燕子,担忧的说:“那要是下很大的雨或者雪怎么办呢?” “那我就到屋檐或屋里来。” “那你会冷吗?三花娘娘可以捉一只大耗子剥了皮给你当铺盖,你也长得小小的,肯定合适!” “……谢谢不冷。” “那算了。” 猫儿这才继续往前跑,扑向自己的球。 燕子也继续吃肉丝。 道人则坐在床上,靠在床头,目光稍稍一抬,很自然便看向了隔壁。 隔壁依旧鸦雀无声。 第三百二十八章 明窗净几是安居 夜慢慢深了。 长京的百姓都回了屋,商铺一家家打烊,街上迅速变得冷清。今日刚刚立冬,是个无星无月的晚上,街道上只有寒雾弥漫。 三花猫依然在玩球。 这时候的她不去故意控制自己的动作,在楼上肆意跑动,甚至故意跑得很用力,便踩出叮叮咚咚的响声,尤其是楼板老化不平,常被她踩得翘起来又落下去,发出声响动静。 只是玩着玩着,正扑向布球的她忽然便改变了方向,毫无停滞的往窗边跑去,并一下子跳上窗台,往下看去。 随即扭头对道人说道: “城隍大人来了!” “多谢三花娘娘。” “要三花娘娘下去开门吗?” “那就更感谢了。” “不客气!” 三花猫又一扭身,从窗台上跳下来,又快速的往楼下跑去。 只听得楼板一阵声响。 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 等三花娘娘点燃楼下的油灯,打开房门时,城隍大人与两名辅官就站在门外,道人也扶着木栏杆从楼上下来。 “见过先生与三花娘娘。”城隍当先行礼,“知晓先生回来了,小神第一时间便来见过先生。” “城隍大人何必如此多礼。”宋游说道,“几位大人快请进。” “小神给自己定下了每月两次亲自在城中巡视的规矩,今日冬至,正好要上街巡视,便顺路来向先生问好。”城隍一边进来一边说,等按照宋游的指引在桌前小心坐下,他才又说,“先生走后,长京风波不少,不知换了多少朝中大员,死了多少权贵,多亏先生指路,小神才能依然安稳的坐在长京城隍的位置上,无论如何,也该来谢谢先生。” “城隍大人太客气了。” 宋游此次回京,一路走来,感觉到的妖邪之气比曾经初次进京时少了太多,也许与长平公主的倒台、长京的权力大戏过了一个阶段有关,但无疑也该与这位长京城隍有离不开的关系。 “在下刚回来,也没有茶水招待城隍……” “不敢不敢。” “正想从城隍大人口中问些离去后的长京之事,结果却连一壶茶水也没有,总是有些失礼的。”宋游惭愧道。 “先生能请小神进来坐坐,小神便受宠若惊了。” 城隍虽局限于一城之地,不过此地却是大晏中心,这位长京城隍自然也听说了北方的事情。 听说那连天宫倾力也难以剿灭的妖魔,便在这位走过之后被镇压了,据说还是从平州跨过数千里借了一座山来,使得从未有过大山的禾州禾原凭空多了一座大山,就因为此事,那平州的山神两年之间也不知道涨了多少香火。又听说雷部主官傅雷公,因为徇私渎职,祸害黎民,也被这位亲手斩于禾州治所城外,那可是雷部主官,在天宫神位或许不算顶尖,可无论神职还是神力,却都是很了不得的。 还有零零散散不知多少事。 在这位身边,堪比神灵的妖王也好,天宫正神也罢,或是天地孕育的先天神灵,命运都止不住的波动浮沉着。 听说真龙自哪经过,即使不想,也会起天地异象,听说神灵行走人间,即使无意,也会给世人带来影响,大概都是世间无根据的传言,不过此时的城隍大人却觉得不是没有道理。 现在内心则只有一种感觉—— 天宫正神确实对地神有不小的影响,官府朝廷更是对城隍废立有着直接的权力,可天宫正神也好,朝中大员也罢,都不如跟在这一位的身后。 自己这位帝都城隍如今也渐渐像个样子了,神位稳固,神权回归,神力上涨,香火日盛,回想起四年前的长京城隍,真是如梦一样。 而这些不都是这位带来的吗? 此时城隍自然不敢托大。 便见屋中烛火摇曳,老城隍坐得端正,与他讲说: “当初先生走后不久,国师就常常不在长京了,似是在别处有什么要事要忙,也没人知道是什么事,倒是有说是国师身体不好的,有说是国师忙于道人那些炼丹修行之事,对国事兴趣便少了,还有说是国师回了鹿鸣山忙于师门传承的,各种说法都有。小神耳目只限于长京,何况国师要去哪里,要做什么,就不是小神能管的了。” “难道西域小国行刺事件是真的?” “以小神所见,应是真的。” 城隍大人放低声音,与他说道: “听说安西大将军为了军功,常在西域挑起战争,不顾那些小国的死活,几乎把人当成了牲畜。 “此前西域地火国被安西大将军勒索了许多珍宝美女,本就

相关推荐: 取向狙击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快穿]那些女配们   差生(H)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盛爱小萝莉   突然暧昧到太后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