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229章

第229章

的手套,一边熟练的包着皮蛋,一边抬头吆喝几句。 长京卖皮蛋的都这样,可以买现成的,也可以自带鸭蛋来包。 现在有这手艺的人不算多,但皮蛋已在京城流行开来,目前来说,也是门不错的生意。 宋游隔着人群,细细打量这名女子。 小女童一手牵着他手,一手抱着柴禾,便也仰头随他一同看去。 女子将近二十岁的样子,不过已盘起了妇人髻,似乎已经成家了,身上衣着还算不错,比路上大多数人穿得厚穿得好,也没有补丁,看她面色也比路上多数小贩行人更红润,似乎过得还可以。 至少是称不上差的。 “诶!先生!” 身后突然传出声音。 宋游一回身,发现是斜对门早点店的店主,稍作一愣,便笑着打招呼: “早啊。” “先生这是……”店主手上提着菜,上上下下打量着他和身边的小女童,尤其是他提着的老母鸡和小女童抱着的柴,“刚从外边回来?” “是,出城了一趟。” “这是出城……” “去一个村子走了一趟,帮忙驱邪,村民送了只鸡。回来还没开城门,童儿节俭,去捡了些柴,免得在城里花钱买。”宋游耐心解释道。 “何必省这点柴呢,煮顿饭都够呛。” 宋游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三花娘娘就在身边,还是得说:“能省一点是一点。” “那先生在这看什么呢?我见先生在这看半天了!”店家说着,又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看见了那包皮蛋的女子,“先生想买皮蛋?” “是有点儿。” “那小娘子的手艺不错的,包的皮蛋恰到好处,只消按着她说的时间来,或者买她那已经放熟了的,绝对不稀也不干。小人自从开始卖皮蛋粥以来都是在她这儿买的。”店家笑着说,“这小娘子勤快,也实诚,生意好着呢,先生动作快些,稍微晚点,人家就卖完回去了。” “听起来像是卖皮蛋很久了。” “反正自小人卖皮蛋粥以来,她就在卖皮蛋了,听说以前是卖豆腐的,不过卖豆腐可比包皮蛋苦多了,也不好挣钱。” “店家与她挺熟?” “算不上熟,买蛋时聊几句。”店家顿了下,“听说是从外地搬来的,无父无母,好在有群亲戚帮衬,后来有人给她做媒,便嫁了人,似乎嫁的是个书生,也挺有学问。” “这样啊。” “先生要买,就报小人名字,能按着小人拿的价钱买。” “改天吧,今天东西太多,装不下了。” 道人看见有个男子朝她走近,就从她身后的屋子里走出来。 是个书生打扮的人。 男子给她带来菜团子,她便稍稍停下动作,脱下手套,接过一边吃一边与他交谈,看起来像是夫妻。 道人朝着店家点了点头,便提着鸡拉着三花娘娘离去了。 “我们好像见过那个女的人。” “三花娘娘过目不忘。” “三花娘娘捡的柴值多少钱?” “值不少钱。” 道人一边说着,一边回头看。 那女子仍在吃着早饭,早点店的店家已走到了她面前,她好像以为店家是来买蛋的,便抬头与他讲话,店家却往身后指,女子疑惑,顺着他指的方向扭头看来,早上的长京街巷熙熙攘攘,早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道人不免觉得奇妙。 奇妙的不止是相遇,还有她到了长京后的营生,正好是卖皮蛋,也算是一种别样的缘分了。 第三百四十三章 招来挥去之法也省了 道人与猫儿回到家中,上楼一睡,就睡到了下午。 关着窗拉着帘子,光透进来一些,但又不多,使得楼上房间昏黄暗沉,又有几道光线从窗户边缘和帘子中间不能紧密闭合的缝隙透进来,在地上映出一条一条断断续续的光斑线条,这样的环境好似比晚上还好入眠。中间几度睁眼,抬头看着这幅画面,都难以分清是梦还是现实,随即便又倒头睡去。 下午醒来,刚洗漱完,衙门的人便来了。 依然是那名官员,依然是那名老耆长和捕役,带着桃花村的村正和几个村民,只是上次的态度就足够恭敬了,这次又更恭敬了许多。 宋游只说出工出力的是三花娘娘,与自己无关,便让他们去与三花娘娘说话。 自己则去为他们倒茶。 这是待客之道。 便见三花娘娘端坐主位上,整个人小小一只,却也像模像样,面前衙门的人、桃花村的人,都对她恭恭敬敬,出言或是恭维,或是道谢,而她表面上平静以对,一点表情也没有,其实心里早已掀起惊涛骇浪,呼吸的节奏都乱了。 “诸位,喝茶。” 这时宋游也倒好了茶,递与他们。 “多谢先生。” “果然神仙出高徒,三花娘娘小小年纪,便有如此神通,真是了不得,也是为我长安县辖区又解了一难。”衙门官员先端起一杯茶,恭恭敬敬递到三花娘娘面前,“还请三花娘娘先行饮茶。” 小女童平静点头,接过茶杯,喝了一小口。 “这是衙门的赏金。” 官员拿出一个红布,打开一看,是三块束腰蜂窝银,都是十两的样式。 村里人见状,也连忙拿出酬金。 小女童连忙把茶杯放回桌上,在身上擦了擦手,双手接过银钱。 “如今虽不是乱世,但长京繁华,鱼龙混杂,也常有妖魔诡异之事,三花娘娘与先生在长京停留,是我长京之福,以后再有妖魔作乱,还得多多劳烦三花娘娘。” “嗯!” 小女童面色白净而高冷,并不多说话,只嗯声而点头。 一副高猫风范。 倒是一直坐在旁边、笑着看他们的道人听了,忍不住开口:“驱邪降魔、为民谋善,是我修行中人的本分,这种事自然不能拒绝,不过一来我家童儿学业繁忙,不能太过劳累,二来我们在长京也待不了多长时间,长京的驱邪降魔也不能只靠我们。这段时间若有别的民间高人、江湖武人都没有办法的邪魔之事,尽管来找我们,乐意之极,然而在此之前,诸位还是该找别的民间高人试一试才行。” “明白明白。” 官员听着连连点头。 没有记错的话,三年前这位神仙高人停留长京,也是这样的。 揭榜驱邪降魔,但只挑最难的。 现在想来,哪是什么童儿学业繁忙、不可太过劳累,分明是又想与民谋善,又不想与那些胆大的江湖武人或是代代相传的民间先生争利。 这才是神仙高人的风范啊。 “说来我们从城外回来,便一觉睡到了现在,还没有吃过早饭,正打算出去吃点,几位腹中可饥饿,可要一同去吃点?” “不敢不敢。” “那就不打扰先生清净了。” 几人纷纷放下茶杯,告辞离去。 宋游这才笑着看向自家猫儿。 只见小女童脸上这才显露出表情,却是第一时间皱起眉头,瞄了眼摆在面前的茶杯,仰头对道人抱怨: “苦啾啾……” 砸吧两下嘴巴,又睁大眼睛,一层层掀开桌上包裹银钱的红布,拿起银子数起来。 “看吧,人和猫的嘴巴果然是不同的。人喝茶就不觉得苦,反倒觉得像是水一样,而人喝酒是苦的,又苦又涩,喝完还会头晕呕吐,三花娘娘喝起来就觉得跟水一样,喝完也一点事都没有。”宋游一边说着一边走到她身边坐下,看着认真数钱的她,说道,“完全相反呢。” “完全相反呢~” 小女童本能的重复他的话,其实现在注意力全部在银子上。 “我有个主意。” “什么主意?” 小女童正拿着一块银子,由于铸造工艺不好,上边满是密密麻麻的孔洞,她举起来细细的看,像是要把眼睛钻进去、看清里面都有什么,闻言也忍不住暂时收回即将钻进去的目光,低下头来认真盯着道士。 “茶比水贵,三花娘娘喝来却觉得苦,还不如不喝。” “不如不喝!” 小女童简直不能再赞同了。 “同样的。”道人顿了下,“酒比茶还贵,三花娘娘喝来却和水一样,也不如不喝。” “不如不喝!” “那下次我再斟酒的时候,就不给三花娘娘倒酒了,换成甜水,三花娘娘可别觉得我在区别对待三花娘娘。要是别人给三花娘娘倒酒,三花娘娘就说自己年纪小,不喝酒就行了。” “知道了知道了……” 三花娘娘几乎是敷衍式的回答完,连忙又举起银子看了起来。 道人则点了点头,又省一事。 赏钱酬金拿到了,糖葫芦也买了。 得益于三花娘娘的高薪水,此后几天,道人与猫在京城的生活都还过得不错。 …… 不觉便到了冬月。 有宦官来到柳树街,传来皇帝宫中夜宴之请。 道人答应了下来,过了几天,按着时间稍作收拾,便带着三花娘娘,随宦官一同进宫。 大晏皇室的正式宴请一般都在中午,大宴群臣、庆功宴之类的,都在中午,若是夜宴,要么带有私人性质,要么便是娱乐性质更重。 宋游进宫正是黄昏。 皇宫和几年前看见的一样,几乎没有变化,在夕阳的映照下向道人展示着惊人的建筑之美。 到了长乐宫,见到皇帝,皇帝却比三年前衰老了太多。 宋游不禁停步,与他对视。 有时人的衰老,也许就在那一两年,自己与这位老皇帝虽只有三年半未见,可如今的他已满头白发,老态龙钟,变化极大,只能感叹,这世间果然没有一个人是能敌得过时间的。 老皇帝却率先朝他迎了过来。 “先生可算到了……” 道人这才收回目光与感慨,平静站在原地,抬手施了一礼: “见过陛下。” “国师不在长京,朕身体也不太好,竟都不知道先生已经回京了,还是前段时间邀陈子毅来宫中夜谈,听他说起,朕才知晓,又养了养身体,才敢请先生来宫中夜宴,免得给先生看了笑话。”老皇帝像是一个寻常老者一样,站在道人面前,仰头看他,语气也变得啰嗦而感慨,“先生倒是与三年前几乎一样,一点变化也没有啊。” “陛下变化不小。” 道人言语中有些唏嘘。 旁边宫中的内侍听了,都忍不住朝这道人投来目光,这种话,若是往常自别人口中说出,定是已经要被呵斥了。 如今皇帝明显有过吩咐,却没有人敢开口。 老皇帝也丝毫不气,只是感慨不已。 “朕老了。” “生老病死,人间常态,谁能不老呢?” “先生快请坐。” 老皇帝亲自将他迎到座位旁。 除了上方的主座,下边摆了三张桌案,一边只有一张桌案,坐着一名长须官员,是大晏的宰相,另一边两张桌案离得很近,除了宋游,也为三花娘娘准备了一张,不过宋游仍叫三花猫坐在自己旁边。 三花猫也很老实,乖巧坐在道人脚边,仰头盯着皇帝。 “先生家的猫儿也没有变化啊。” 听见主位上皇帝的声音,猫儿神情明显有些变化,似乎不太认可。 皇帝年迈,希望自己不变。 猫儿年幼,却希望自己长得快。 宋游自然知晓她的意思,便笑着对皇帝说:“猫的变化人又怎么能看得出来呢?” “这倒也是。” “不知国师何在?” “国师啊,国师虽是朕之国师,却也和先生一样,是道门修行之人。”皇帝说道,“国师处理了多年国事,如今要去处理凡间尘世之外的事了?” “是丰州业山之事么?” “正是。” “原来如此。” 宋游目光略微下垂。 桌上仍是丰盛的珍馐佳肴,甚至比上次还更丰盛,保留了上次他吃着尤为喜欢的几道菜,换掉了他上次不太喜欢而吃得很少的几道。 皇帝举杯敬他,道人劝他少饮酒。 双方边吃边谈,谈北方大捷,谈历史也谈当下,仿佛不是皇帝与道人,是江上两个闲人。就连猫儿也受其感染,吃饱之后,在道人脚边无聊的躺了一会儿,便伸个懒腰,迈步在宫殿中随意乱走,任这两人说着听不懂的话。可他们的谈话内容却又确确实实皆是了不得的事情,此处也确确实实是大晏皇宫、天下中心。 “当年扶阳真人的事迹,现在还流传于大晏民间,先生这一路的事迹,恐怕也要传很多年了。” “也许。” “先生既在北方助我大晏凡间除掉了塞北军中妖魔,想来对于镇北军与陈将军也有些了解,咳咳咳……”老皇帝不禁一阵咳嗽,站在身边的宦官连忙凑过来关心他如何,被他挥走,这才继续对宋游说,“先生回京已有一月,对于有些事情,想必也有所耳闻,不知先生又如何看待呢?” 皇帝略微探身,征求式的看向他。 终于说到正事。 宋游还以为今日夜宴,皇帝也只与他谈些鬼神与历史,不问政事苍生,那便只得当做来品味一次宫廷御膳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 已有定数 内侍殿头目光低垂,追随着地上那只垂着尾巴慢悠悠随意爬动的三花猫,见她爬到高班内侍的脚下,仰头看他一眼,又继续往前爬,从高班内侍脚下经过时身子碰到了内侍的衣角,衣角晃动,瞬间吸引了她的目光,使她不由抬起爪子,飞快的猛拨两下。 随即绕柱而走,转了一圈后,又从大殿中间无聊的横穿而过。 摇摇晃晃,像喝醉了酒。 遇到上菜的宫女,她立马身子一低,做出警惕的姿势,仰头观察她们,随即快步小跑,一溜烟跑开了宫女的行走范围。 皇后也爱猫,也爱养猫。 但从未见过这般灵性漂亮的猫。 今夜陛下宫中宴请,知道的人倒是不多,然而此时长乐宫中的谈话,若能传出去,怕也是不知多少人愿意以千金万金来买。 只是能听见的人却并不多。 本朝宰相是没什么权力的,此前权力都在国师手中,宰相也向来是没有大本事的,之所以能当宰相,只是因为忠于陛下,制衡国师罢了。如今国师因要事而离朝,宰相却没有能力接过权柄,而是回归了六部,如今之所以还是宰相,也不过是因为忠于陛下罢了。 今夜谈话,宰相自是不会外传的。 倒常常有人想收买他们这些内侍官。 尤其是最近这一两年。 可是啊,龙虽老,余威犹在,面前这位皇帝虽然年迈,可在他们这些内侍官心目中的威信实在太高,他们跟随这位皇帝见过太多风浪,所有风浪都在他的脚下停止了,于是时至如今,他们仍然觉得他可以掌控一切,自然也不敢搞小动作。 然而宰相也好,内侍也罢,此时内心都不如这只散步玩耍的猫儿闲适平静。 “那须得先问陛下了。” “哦?” “三年前陛下与我相谈,曾与我说,知晓陈子毅没有反心,不知如今的陛下又是如何作想呢?” 一直坐着吃菜的宰相不知不觉已经停了筷子,抬头瞄向对面的道人。 众多内侍官则纷纷低下头,摆出一副并不多听的姿态。 内侍殿头仍然注视着猫儿。 见三花猫已经散步散到了皇帝的桌案面前,感觉到动静不对,扭头奇怪的看了一遍殿中之人,觉得没什么异样,就又摇头摆首的往前了,眼见得已经走到了陛下的脚边,众内侍官也没有阻拦——倒不是因为这只猫儿不一般,而是帝王自有肚量宽容,今日不是什么严肃的场景,就算只是后宫哪位养的普通猫儿,走到了陛下面前去,也是无关紧要的。 只听老皇帝抬头与年轻道人对视:“当今天下,又有谁人敢在朕的手下造反呢?” 换作三年前的他来说,应当会更硬气。 如今说来也丝毫不减自信。 甚至由于北方大胜、千古奇功,在宰相与内侍们听来,还更觉可信。 道人却抿了抿嘴,没有说什么,只是又问:“难道陛下怀疑他有反心,只是在陛下的压制下,不敢表现出来?” “唉……” 皇帝却长长叹了口气。 “世事复杂,有时事情又怎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就像朝中之事,

相关推荐: 突然暧昧到太后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云翻雨覆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盛爱小萝莉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快穿]那些女配们   痞子修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