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290章

第290章

多年,于书法一道已然有所造诣,便想请三花娘娘替我代笔,在这石头上写一段话,敬告百姓。” “敬告百姓?” “就是告知他们,山神已除。” “好的!” 小女童立马把褡裢取下,放在地上,又去马背上取来了笔,这才走过来: “写什么?” “就写……”宋游顿了一下,“邪神已除,不可再拜,牲畜自行领回,公鸡便是报酬,诸公心善,但愿今后继续坚守本心,必有后福。” “邪神已除……” 小女童站在石头面前,从上往下写。 先是高举着手,还要垫着脚尖,随即慢慢向下写平,又慢慢弯下腰,蹲下去写,直到再次站起。 三花娘娘的字迹仍然工整,许是读书读多了,原先像极了宋游的笔体,如今又向印刷体靠拢了不少,仍然缺乏自己的特色,少了些灵性。 “为善……” 等到最后一个字写完。 哗啦一阵声响。 石头上顿时落下一片石屑灰尘,随风飘散,将三花娘娘吓了一跳,虽是提笔蹲着,却也往后退了两步。 再抬头看向石面时,上面她写下的每一个字迹都已经刻进了石头中。 “哦呀!” “背面也写几个小字吧。” “小字!” “就说,官府通缉犯,也是当地人,此前夜至山神庙藏身,已被邪神吞食,具体怎么写,三花娘娘自己定吧。” “好的!” 小女童于是又提笔,写下一串小字。 字成之时,飞粉掉屑,深入石中。 “这是什么法术?” “区区小手段。” “蛐蛐小手段!” 三花娘娘斜着眼睛瞄向他。 “走吧。”宋游从她手上接过公鸡,挂在马背上,拄杖往前走去,“先前三花娘娘在山神庙中藏守,在下也没有闲着,去村里借了个锅,正好那位老丈赠予了我们一些燕米,又得了一只大鸡公,今日便吃一锅柴火鸡,贴个饼子。” “去哪里借的锅?” “山下村里,有位老者,很好说话,顺便向他问了问这位山神和附近的事情。”宋游一边走一边说,“我押了一小吊钱在他那里。” “我们去哪里吃?” “自是先去找个山泉,把鸡收拾好,然后找个风景秀丽、视野开阔之处,慢慢烹煮。” “我就知道!” “自然……” 月亮不知何时已从天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天边一抹鱼肚白,满天星辰,只剩一颗启明。 长夜将明,世界尤昏,一行人沿着上山的小路,越走越远,只留山间一座空庙、庙前一块石碑而已。 …… 大山之间有不少山泉,时常能听见流水潺潺之声,不知是当地村民还是经常从这条路上经过的客商脚力,亦或是当地官府乡吏为之,许多山泉都被插上了竹筒竹片将水引了出来,彻夜不停地流,人们无论接水饮水,都很方便。 宋游便找了一处离官道稍远些的山泉,烧了热水,将鸡杀了收拾干净,切块之后,这才用芭蕉叶包着,上了一座山顶。 寻来木柴,掏出灶架上锅。 老农的燕米许久未收,在山上就已经干透了,道人将之抹下来,用自己寻常煮饭的小锅装着,盖上锅盖稍一摇晃,不见有什么动作,只听得锅中燕米粒晃荡得叮当响,可响声很快就变弱乃至消失,等再打开锅盖时,里头的燕米早已成了白黄色的燕米粉。 又加白面,揉成面团。 道人这才点燃了灶火,开始炒鸡。 穿着三色衣裳又挎着褡裢的小女童睡眼惺忪,时不时就要揉一下眼睛,却依旧倔强的站在锅灶旁边,紧盯着道人的动作。 任何一个细节也不肯放过。 宋游一边烧火一边做饭,同时说道:“三花娘娘昨夜除妖,彻夜未眠,不如休息一会儿,等三花娘娘睡醒了,这一锅鸡也就已经好了。” “三花娘娘不困!” 小女童声音十分坚定。 突出一个求知若渴,好学成性,亦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将耗子变得好吃的方法。 “……” 道人十分无奈,动作却也不停。 此时天已大亮,风轻而云淡,既不热也不凉,是个令人舒适的清晨。 山下的村庄逐渐苏醒,鸡鸣犬吠,道道炊烟在山间积蓄了薄雾,绕着群山,像是一条玉带。 山顶荒野之处,亦是人间烟火。 眼见锅中的油烧得热了,鸡肉嗤啦一声下锅,鼓出无数油泡,随即鸡肉迅速褪了血色,变得金黄,肉质也慢慢缩紧。除了没有豆瓣酱,姜蒜辣椒香料宋游一样不少,一一加进里边,不觉已是浓郁的香气,被山风吹向远方。 “咕咚!” 小女童揉揉眼睛,又吞咽口水。 道人掺了一些水进去,将斗笠取下来盖在锅上,便是盖子了,接着不急不忙,坐下来看云绕青山,等了许久,这才揭开斗笠。 随即将玉米饼子贴到锅上去,靠近鸡肉汤汁的地方,总共贴了六个,便又盖上斗笠,继续在旁边坐着。 小女童也坐到了他边上来。 这山顶很小一块,也没人种地,长满了针茅,就是那种能长出一小团,每根草都如发丝一样的野草,常长在山顶或崖壁上,这种草的好处就是把它稍一摊平,直接就成了一个垫子,可以坐上去。 旁边锅中咕噜作响,热气不断透过斗笠。 香气亦不断蔓延开来。 道人盘坐不动,眺望远方。 三花娘娘眼睛好像已经睁不开了,时不时就要揉一下,却又撑着不睡,要学着道人一样往远处看,又要不时扭头看一眼旁边的铁锅,实在困了就爬起来去把今日那些从山神庙中得来的、被踩坏了的橘子和梨喂给马儿吃。 时间流逝,悠然缓慢。 山顶野草上的露珠慢慢干了。 不知不觉,小女童已经垂下了头,眼睛半眯,似在思考人生。 “好了!” 宋游终于揭开了盖子。 “刷!” 小女童瞬间抬头起身,跑去取来了碗筷。 “坐吧。” 宋游招呼她围锅而坐。 燕子很少吃人做的食物,更不吃禽类,就不为难他了。 此时锅中是一大锅鸡肉,只有几样野菜作为点缀,铁锅旁边又贴着几个薄饼,已经成了金黄色,透出的是令宋游熟悉又久违的香气。 自然地,宋游第一筷子,便夹向了一个燕米饼子。 三花娘娘也是有样学样。 宋游咬了一口。 女童也咬了一口。 饼子表面是金黄的,有着粗糙的质感,底部却已经被烙成了褐红色,一口咬下去,口感略显粗糙,但又十分香甜。 “……” 宋游沉默了下,熟悉的感觉自然带出尘封已久的回忆,品悟起来,便不再局限于玉米饼本身的味道了。 不过他也没说什么,只夹着饼子,将之摁进柴火鸡的汤汁里,等到吸饱了汤汁,这才又夹起来。 三花娘娘同样跟着学,一边做一边紧盯着他,连淹饼子的时间也和他一样久。 这种动作总让人觉得可爱。 不过当想到未来的有一天,老农赠予宋游的剩下几根燕米中,会有一根少了一半米粒,被她做成和今天相差不大的饼子,然后以和今天差不多的动作淹进一锅柴火耗子的汤汁中,这份可爱之中,便掺杂了一抹怪异。 “三花娘娘觉得如何?” “三花娘娘觉得好吃!” “吃肉吧。” “吃肉!” 宋游夹向了第一块鸡肉。 小女童这才跟着做。 起码是两三年的大红鸡公了,肉质其实有些老硬,炖煮之后则显得紧实,鸡皮也富有弹性,同样吸饱了汤汁,也吸足了香料的味道,这一口下去便让宋游和三花娘娘觉得昨夜的邪魔没有白除了。 “好吃!” 小女童赞叹之余,严肃思索。 宋游则不说话,默默享受美食。 这一刻昨夜疲劳一扫而空,天地辽阔而内心满足,无疑是旅途中难得的舒畅时候。 于此同时,远处山间有些喧闹。 …… 一群村民鼓起勇气,结伴上了山神庙。 本是想看看昨日敬奉的六畜今日还剩下了什么,也收拾一下山神庙,只是知晓山神要吃六畜,又见有人供了小女娃去,心中不由害怕,便叫上了一大群老人和年轻人一并前来。 却只见山神庙前,六畜除了鸡以外,其余的都没有少,被拴在树上,山神庙前一块青石切面为碑,上面写有文字,庙中则已是一片狼藉。 最令人震惊的是,山神像已然碎裂。 “怎么回事?” “遭了!” “定是昨夜那道士!” “这上面有字!” “认字的来念一念!” “张三公,张三公来念!” 一时所有人全都围在了山神庙门口、山石碑前边,盯着上边的文字。 有人念出声来。 众人皆惊。 这才知晓,昨夜那道人,既不是来供山神的,也不是来偷六畜的,乃是知晓此地有邪神,特来诛除的真神仙!也只有真神仙,才会在除了邪神之后放着珍贵的牛羊马不取,连猪狗也不要,却只取了一只最不值钱的鸡走。 若非垂怜世人,便是喜爱吃鸡。 第四百四十二章 明德九年秋游至阳州 山民们震惊与议论之余,可能谁都想不到,他们猜想的神仙、昨夜除了邪神的高人,此时就在隔空相对的另一座山头,正与童儿一起,美美的吃着一锅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美食。 “道士!你说谎了!” “嗯?” “你说谎了!” “什么时候?” “昨天!” “昨天什么时候?” “你和那些上香的人!说谎了!” 小女童双手抱着一块鸡肉,却是拐筋那一块,土生土长几年的大公鸡,这一块拐筋那叫一个结实,只见她两只手用力抓着拐筋往前扯,牙齿又咬着往反方向扯,费了不知多大力气,等到拐筋一断,整个人的上半身都往后猛仰了一下,脑袋也一阵晃颤: “三花娘娘听见了!” “三花娘娘说话的时候,要把嘴巴里的东西先吞进去再讲话。” “哦……” 三花娘娘从善如流,老实照做。 只是拐筋坚韧,嚼起来又硬又弹,好在它并非单纯费劲而没有滋味,反倒嚼起来满是土鸡的肉香,只要牙口好,越嚼越香。 三花娘娘也不是个会浪费的猫。 于是又费了不少功夫,将之嚼烂,一口吞下,这才继续抬头盯着道人,说道: “三花娘娘听见了!” “转移不了呢……” 宋游无奈的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却也不急不忙,反问道:“那本是权宜之计,一片好心,如何能叫说谎呢?” “唔?” “就好比三花娘娘。”宋游放下筷子,慢慢说道,“刚刚吃饭的时候,听三花娘娘吹起自己在庙中智斗山神的场景,可谓风采无两,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三花娘娘不也说了几句无伤大雅的不真实的话?” “吹起?” “那不重要……” “无伤大雅的不真实的话……” 小女童重复着,严肃的盯着他。 “正是。” 宋游承认得毫无心理负担,随即又继续道:“难道这也能叫做是说谎?难道因此三花娘娘就成了一只爱说谎的、不诚实的猫了吗?” “喵?” “自然没有。那只不过是三花娘娘平常用来捉老鼠的手段罢了,昨夜也只是为了替民除害、诛灭邪神,而在平日和别人的正常相处中,三花娘娘并不会用这些手段。”宋游对她说道,“因此三花娘娘诚实依旧,而我亦然。” “!” 小女童顿时又睁大了眼睛。 好厉害的道士!这么复杂的道理,竟然一下子就说清了! 三花娘娘握着鸡骨,心中震撼。 “我吃饱了……” 宋游放下碗站了起来,擦了擦嘴,低头看向才吃了一半的大锅,想了想说:“三花娘娘吃完就把锅放在这吧,中午还可以再吃一顿,吃完洗干净了再拿到山下去物归原主,我昨夜没睡,有点困了,先睡一觉。” “好的!” 山顶寂静无人,风轻云淡。 宋游从被袋中拿出毛毡,往地上一铺,也无需毯被,就往上边一躺,以双臂为枕,眼中便是满满当当的天空。 天空向来是很好看的。 白云如烟,隐隐透蓝,那透出的蓝天像是没有底部,不可直视。若一直盯着不动,便会觉得它像是一个无底深渊,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而你的目光无论前行多久,也永远到不了尽头,于是在觉得辽阔之余,又感怀于自己的渺小,因而难免感到恐惧与心悸。 好在这是有益无害的。 宋游便很喜欢看天。 “倏……” 燕子在天上轻巧的划过。 身边小女童似乎也已经吃完了,能听得见她收拾碗筷的声音。 宋游又盯着天空看了一会儿,等到身边声音平息下来,偏过头看去时,只见三花娘娘独自一人蹲在一丛枯黄的针茅草面前,小小的身板缩成一团后比那丛针茅草也高不了多少,而她一声不吭,真将针茅的草丝当做了头发,正认认真真将其编成麻花辫。 知道宋游在睡觉休息,她便自娱自乐。 宋游也不管她,把头收回来,也不看天空了,随便伸手抓了两片草叶子,往眼睛上一遮,便睡了过去。 也许这也是一种神仙日子。 …… 等他再一睁开眼睛,便已经是半下午了。 此时一两丈见方的山顶上,除了被压在毛毡下被当做枕垫的针茅以外,入眼能见到的所有针茅,都已经被编成了麻花辫,却不见女童的身影。 “……” 宋游坐起身又爬起,走到山顶土包的边缘,果然见到坡面上的针茅也被编成了麻花辫,于是绕着土包边缘行走,才走半圈,便在麻花辫与原始针茅的分界线处见到了侧腿斜坐、缩成一团的小女童——她正在给新的一株针茅编头发,认认真真,好像不知疲倦。 “三花娘娘。”宋游喊道。 “唔!道士你醒啦?”小女童顿时抬起头来,面无表情的看向他。 “三花娘娘在做什么?” “三花娘娘在给它们编头发!”小女童脸上依然不见表情,白白净净,却回答得快而诚实。 “三花娘娘怎么没有睡觉?” “因为我们煮的鸡肉都还剩一半没有吃完,山上的贼娃子太多了,我怕它们趁我们睡着来偷我们的肉吃。”小女童说完低头看了一眼,似乎半天时间已经使她编麻花辫的技能熟练度增长了不少,手上的动作根本没有停过,她也只看了这一眼,便又抬起头继续把道士盯着,“而且三花娘娘看你平常好像很喜欢给三花娘娘编头发,所以三花娘娘自己也玩一玩。” “好玩吗?” “不知道……” “那三花娘娘不困吗?” “等下三花娘娘可以在马儿背上睡。” “辛苦了……” 宋游摇头叹了口气。 猫儿太懂事了也不好。 随即重新升起了火,顺便给锅中再添了一点水,冲淡久煮的咸味,等到他将剩余半锅柴火鸡也给热好,整个山顶的小山包上,所有枯黄或半黄的针茅也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发型。 多谢这只大红鸡公了,使得一人一猫又美滋滋吃了一顿。 随即宋游略施话术,劝得三花娘娘打消了洗锅刷碗的心思,使她变回猫儿,回到马背上的褡裢中睡觉,自己则带着锅碗下山找山泉,将碗筷洗净收入被袋中,又将铁锅洗得干净,将饮水补足了,顺便还取出洗脸帕和牙香筹,借着清凉的山泉,收拾一下个人卫生。 “道士~” 三花猫从褡裢中探出头来,迷迷糊糊把他盯着:“我们又要去哪里呢?” “再往前走,就是阳州了。” “阳州?” “是的。” “狐狸那个阳州吗?” “……” 宋游含了一口山泉,咕噜咕噜吐掉,又拿起帕子去接水打湿,同时答道:“现在阳州可没有狐狸在等我们了。倒是听昨晚的安乐神说,原先国师在阳州及阳州周边地区封了五位神仙,替他寻天材地宝。听当时安乐神的说法,也不知道是这五位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还是说他觉得国师会把所有与此有关的人都给灭口,总之我决定都去拜访一下。” “你知道他们在哪里吗?” “

相关推荐: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凄子开发日志   [快穿]那些女配们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捉鬼大师   鉴昭行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