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好,不过也为先生置备了晚饭酒水,先生劳累奔波,一身风尘,还是请先吃过晚饭吧。” “事有轻重缓急,还是先请来胡木大仙问问再说吧。” 道人语气平静,心内却无多少希望。 一路走入沙都官署之内。 此时天色已晚,官署内点了灯笼。 衙门大院中果然已摆好神台。 相比起此前在悬壁寺仓促摆下的香案,此时沙都官署内的神台要华美了许多,算是给足了神灵排场,只是泥像仍旧简陋。 “请知州帮我照看好马,它负重而行,最是辛苦,可一路走来却既没吃到好的草料,水也没有喝饱,还请知州管它一顿饱饭饱水。” 道人真当是满身风尘,衣服上、鞋子里和发丝间都是黄沙,只饮了衙门小吏递来的一杯水,还分了一些给猫儿与燕子,便站到了神台前。 仍旧请三花娘娘变成人形,帮忙点蜡烛与线香,看得沙都州官也一愣一愣的。 线香飘出缕缕青烟,透出名贵的味道。 “请胡木大仙显灵一见……” 一句话落地,天地间立马起了风。 狂风掀起众人衣袍发丝,吹起满地的黄沙,使得众人不由眯起眼睛,却丝毫也不影响烛火与香烟。反倒是线香迅速燃尽,升起大篷青烟,直直的钻进了神台上的泥像当中,使得神像变得生动,生出神光。 胡木大仙应邀而至,显身下神台。 依旧是毕恭毕敬,只是眉目间多了几分疲劳,待知晓此地是何地时,又多了几分无奈。 第五百二十九章 历史何止王朝更替 “尊驾这次唤老神来,又不知所为何事?” “仍是干旱之事。” “仍是干旱……” 胡木大仙闻言不禁苦笑。 沙州官员则在不远处看着,各个都睁圆了眼睛,觉得稀奇而又惊叹。 起初见胡木大仙真的降临,并对眼前这位道人恭恭敬敬,他们只叹陇州知州信上所言不虚,这竟是一位连神仙也要恭敬有加的人物,于是心中已经升起了七八成的希望,可很快就见胡木大仙一脸无奈,开口说道: “尊驾有所不知,沙州情况与陇州有所不同……” “有何不同?” “尊驾细听老神说来。”胡木大仙站在衙门大院中说道,“一来尊驾也知晓,香火神灵只在有香火信众的地方才有神力,一旦离开,神通法力就会迅速减退。陇州其实还好一些,虽然这些年来信奉老神的百姓越来越少,可毕竟还是剩下一些,可这沙州……” 胡木大仙顿了一下才说:“沙州毗邻西域,受佛门传教影响最盛,这些年来,整个沙州还存有的老神的神庙神像,已经不足五间五尊,即使今年以来沙州之地大旱,也就只添了十来尊。沙州无论官民,都拜佛像,不拜老神。” 说着他还不禁看向沙州知州。 “咳咳……” 沙州知州站不住了,不由得站出来,拱手说道:“沙州官民愚钝,这才怠慢神仙,还请神仙莫要与我等一般见识。至于之后,神仙知晓,百姓向来是什么神仙管用就敬什么神仙,神仙只要调控风雨,沙州百姓定然诚心供奉。” “太晚了。就算此时沙州百姓全都信奉老神,香火昌盛,恐怕也要一两年的时间,老神才能在这里恢复神力。”胡木大仙当着宋游的面,仍旧对沙州知州十分有礼。 “不晚不晚。” 沙州知州连声说道,随即又说:“沙州官民怠慢神仙,是为不对,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若要改正此错,自是越早越好。若两年前就能迎回神仙神庙神像自然是好,可两年前未能,余下最好的,便是今时了。” 一番话可谓说得十分诚恳。 “知州心意,老神已然收到,只是仍旧无奈。”胡木大仙叹了口气,“何况这只是其一。” “哦?” 张知州一时不解,却只敢悄悄瞄他们。 “其二呢?” 宋游同时也问道。 只是他的神情很平静,似乎早已知道答案。 “其二便是,老神只有调控风雨的能力,没有凭空生出雨水的本领。沙州干旱更甚陇州,老神就算要调雨,也得有雨才行。陇州不过是有些地方干旱有些地方雨少,多数时候干旱,偶尔也有雨水,老神便将无人之地的雨水调到有人之地来,将后续的雨水用来消弭掉连续干旱,可沙州之地有雨水的地方、下雨的时候都远少于陇州,天气水汽不够,老神实在调控不了。” 州官一听,都大惊失色。 宋游听了却只是点点头,继续问道:“还有别的原因吗?” “这……” “没了吗?” “佛教由西而来,西北尊崇佛教,沙州比陇州更西,崇佛之风也更盛……” 胡木大仙不敢说了,只抬眼看宋游。 “原来如此。” 宋游神情仍旧平静。 张知州却有些急了,连忙问道:“那我等又该如何是好呢?” “知州须知,沧海桑田,天地本就会不断变化,此前的沙州水草丰美,养育了诸多百姓,可从今以后,就算老神拼命调整,沙州绝大多数土地也注定会变为荒地,不再适宜凡人生存。就如沙漠戈壁一般。”胡木大仙是掌控风雨的神灵,对气候变化再了解不过了,面对州官问询,他给出了一个很诚恳却也很无情的答复,“若是凡人不主动离开这些地方,天地也会用另一种方法将他们驱离,亘古如此。” “就没有办法阻挡?” “天地大势,无可阻挡。” 胡木大仙说着停顿一下,这才又瞄了眼宋游,又说道:“不过虽说天地大势,自然演变,此时也演变得过于剧烈了些。按理来说,西北就算要从温暖湿润的气候慢慢变得干燥少雨,也会逐年逐年的变,天象会同大地的变化一起,互相成就,很少像是这样。” “大仙怀疑,仍有外力影响?”宋游问道。 “老神不敢保证一定是。不过如果是这样,只要能找到加剧天地变化的外力源头,使之停下,也许会使这个过程放缓些。”胡木大仙此时说话倒是异常的诚恳,“百姓也许会因此获得喘息与另寻他路的时机。” “多谢大仙。” “老神告退。” “慢走。” 神灵又回到了神台上,神光黯淡,台上烛火也随之熄灭。 宋游却仍站在原地,感慨不已。 真是沧海桑田啊…… 历史的变迁又何止王朝的更替、文明的起伏呢? 竟然能亲眼见证,也算有缘了。 “先生……” 身后的沙州知州小声喊他,却是满面忧愁。 胡木大仙为沙州指了一条出路,便是将如今饱和的大多数沙州百姓迁离沙州,这也许是沙州百姓的一条出路,却不见得是州官的一条好出路。 尤其是陇州知州能治好陇州的旱情,沙州知州却只能将百姓迁离,互相对比,张知州实在担忧。 “……” 宋游却好似看穿他心中所想,只得无奈说道:“在下也愿助知州一臂之力。” “先生请赐教。” “现今之际,知州再无他法,不如尽力保全更多百姓。”宋游顿了下,这才说道,“如今大晏北方正是缺人之时,朝廷正在移民填北,恰好沙州陇州距离北方边境也不算远,知州不如抓住这个机会,请名士写书,上表朝廷,言辞诚恳一些,也许能得朝廷认可。至于功过如何,朝廷是觉得知州失职还是觉得知州得力,便看知州安置百姓的本领和上书写表的本事了。” “移民填北……” 张知州喃喃自语,迅速思索。 也许他不是一个事事以民为先、不顾身前身后名的好官,不过为官多年,能任一州长官,却也不愚钝。 张知州很快就下定了决心。 “不知今晚之事……” “知州若提我名,便不可掺假,此事之中,亦不可藉此牟利,害了百姓,直到此事了结为止。”宋游转过头看向知州,“若是不然,毁了在下的一生清白,知州生前生后可都为难。” 张知州闻言,却是神情一肃:“多谢仙师助我!下官必不敢辜负仙师!” …… 晚饭时分。 桌上每人面前都放了一碗合汁,包括变化成人的三花娘娘面前也有一碗,桌子中间几个白面饼子,一盘酸菜,一盆手抓羊肉。烛光摇曳,虽然没有几种花样,可每样都很大份,油光反亮,也觉得丰盛。 甚至每人面前还摆着一杯茶水,加了桂圆红枣,看起来也格外清冽。 张知州带领几名亲信官员陪坐。 “仓促之下,难免有些简陋,还请仙师与仙童仙雀莫要见怪。”张知州说道。 “大灾之年,何必如此。”宋游无奈。 “那是燕子!”女童纠正。 “先生不必惋惜,沙州虽然大旱,可毕竟是西北明珠,繁华依旧,何况是招待先生,何足挂齿。”张知州顿了下,“待得明日有空了,再让先生尝尝正宗的沙洲名吃。” 宋游看了眼满桌饭菜,却是说道:“在下只在知州这里借宿一夜,明早就启程,去寻那地火国。若是知州有心,便请给我们指明方向,替我们准备些易于携带的饮水干粮吧。” “唔?” 女童疑惑的看向他。 似是很少见他拒绝美食。 “先生……” 张知州也是想要劝说,然而稍作一顿,便只叹了口气:“先生真是心怀百姓啊!” 随即连忙招呼他们动筷。 所谓合汁,便是一碗羊肉汤,不过里头配料异常丰富——有切成薄片的羊肉,有肉丸子,有一些豆制品,满满一大碗,加上羊骨熬制的汤,大葱小葱点缀提味,十分鲜美。 吃时取一块饼子,一边吃肉喝汤,一边啃饼子,也可以将饼子泡入汤中,干软的饼子吸饱汤汁,亦是人间绝味。 只是大灾之年,今日一路走来才看见了城中满地因干旱而食不果腹、干渴难耐的百姓,如今自己寸功未立,却在这里吃着肉喝着汤,还有上等的白面饼子,即使是宋游这般看得开的人,嘴里也实在是有些无味。 倒是三花娘娘吃得欢实。 一顿饭吃完,还有茶水漱口。 今晚就夜宿于此,不过只是次日清早,宋游就向张知州道别了。 张知州替他指明了地火国的位置,介绍得十分详细,又给他准备了西域商人行走沙漠带的烤馕,几个装满水的水囊,几个西瓜与蜜瓜,依依不舍的将他送到沙都城外,与他挥手道别。 宋游没有回头,只独自往前。 马儿猫儿都连忙跟上。 燕子则早就飞出去寻路了。 前方又是满天黄沙,沙山连绵起伏,看不到头,道人却连头也没回。 第五百三十章 谁言大漠不好客 “嘭、嘭、嘭……” 宋游一手拿着一块烤馕,另一只手拿着一块石头,正在用力的敲击。 烤馕很干,硬得和铁一样,很难敲得动。 难怪能带着横穿大漠。 “嘭嘭……” 三花猫就趴在旁边,躲在他投下的阴影下,看得一愣一愣的。 声音每响一声,她整只猫就要颤抖一下。 过了一会儿,她好像终于看不下去了,于是默默地迈步爬出阴影,伸出一只戴着白手套的小手,手趾开花,探出一根爪子,在宋游的烤馕上边轻轻一划—— 如冰种美玉一般的弯钩小爪,长度明明还不及烤馕的厚度,亦只在烤馕表面划过,却轻轻松松的将烤馕切下了一块来。 三花猫默默退回去,抬头盯着道人。 “……” 道人也低头与他对视,不禁叹息:“三花娘娘,你这样很没意思。” 三花猫不说话,仍旧直盯着他。 似是想看他如何吃这东西。 “唉……” 道人长叹了口气。 烤馕最坚硬的地方是最外面一圈,硬得堪比石头,里头稍稍柔软一些,却也像是干透的黏土,宋游掰下一块来,送进嘴里,用口中的温度和唾液慢慢将之软化,同时用手遮在眼前上边,抬头看天。 太阳像是要将大地烤化。 大漠仿佛没有边际。 烤馕终于慢慢变软了,释放出麦香,还带着一些芝麻的香味,淡淡的甜淡淡的咸,身处在这大漠里面,居然也觉得不错。 宋游吃完一小块,又掰一小块。 只是很快就觉得口干舌燥,必须得喝一口水,却也不敢喝多了。 三花猫依旧直盯着他。 片刻之后,她终于移开目光,扭头看向别处,却是突然如闪电般窜出,冲到一处背阴的沙堆中,对着沙堆就是一阵猛刨。 只见得沙土飞扬,扬起老高。 仅仅几息时间,三花猫就叼着一只土黄色的蜥蜴回来了,步伐摇晃,像是个得胜的将军,并将蜥蜴摆在了宋游的面前,然后抬起头来一眨不眨的盯着正在吃馕的他。 “吃这个!” 三花娘娘开口说道。 “不吃,谢谢。” 宋游一边掰馕一边回答。 “吃!” 三花猫又用爪子碰了碰蜥蜴。 “三花娘娘自己吃吧。” “这边的人都吃这个!吃烤的这个!”三花猫劝说道,“吃起来和你喜欢吃的鸡味道差不多!” “我有馕。” “不好吃的!” “还行。” “没有肉的!” “下次一定。” “!” 三花猫仰起头,表情越发严肃,盯着他看了会儿,这才收回目光,摇头晃脑,叼起蜥蜴,躲在阴影下吃去了。 吃完午饭,继续往前。 前路黄沙与白沙互相转换,戈壁与沙漠几度交错,宋游按着张知州所指的方向,一路往地火国前去。 越往前走,温度越高。 气温远远超过了体温,沙土表面的温度可以在一瞬之间将寻常人的皮肤烫伤,三花猫不得不又变回了人形,穿着鞋子走路。厚衣服已经变得比薄衣服更能阻挡炎热。 天空一色的蓝,大地一色的黄,见不到一株植物,亦没有看到一只动物。 最开始三花娘娘还偶尔停下脚步,扭头直直看向某一处,似乎那里的沙子之下潜藏着一只蜥蜴,或是一条蛇、一只蝎子,说明这个地方并非一片死寂。可走了两天之后,便连这些小动物也很少有了。 行走其中,方向变得难以辨别,时间好似也变得玄妙。 随手抓起一把沙子,也许就来自于几万年前,环顾四周,入眼所见的一切,也许早在万年前它就是这样,而直到你离去,直到你走到自己生命的尽头,它也还是这样,像是没有丝毫改变。 这里的时间好似过得很缓慢。 又好似过得格外的快。 宋游此时走过的地方,不知曾有多少前人走过,又不知会有多少后人走来。很可能的是,此时道人与猫儿所看见的风景,和几百几千年前的人路过这里所看见的没有什么两样,而几百几千年后,若有后人再度来到这里,他们所为之欢呼的风景,也与此时宋游看见的几乎没有区别。 就如头顶的满天星辰。 这种感觉实在玄妙。 仿佛时间在此呈现出了模糊和清晰两种截然不同的矛盾状态。 行走其中,像是走在世界和时间共同的尽头,是一种莫大的孤独,又是一场难得的考验与修行。 “三花娘娘见过盐塔吗?” “那是什么?” “就是一个很高很大的塔,在运作时,它的塔顶会像是白玉一样,发着强光,如果是在晴天,即使隔着数十里路,你也能看见它散发出的耀眼的光芒。就像地上的太阳,难以直视。”宋游边走边说,“那是人的神迹。” “三花娘娘没有见过盐塔。” “希望三花娘娘以后能看看。” “盐塔在哪里?” “在以后。”宋游说着,抿了抿嘴,又补充了句,“也许。” “以后多久?” “多久?我也不知道。”宋游无奈,“只能尽力让它快一点。” “你不聪明。” “是啊。”宋游声音很小,以节省更多口水,“我要是和三花娘娘一样聪明,就让它在明天到来。” “唔……” 女童扭头盯着他,眼睛如琥珀。 过了一会儿,她的眉眼竟似乎变软了许多,只又疑惑的问道:“为什么突然说那个东西?” “只是有些怀念。” “怀念?” “是啊。” “听不懂……”
相关推荐: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取向狙击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痞子修仙传
天下男修皆炉鼎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盛爱小萝莉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