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368章

第368章

身,拿起道士的脏衣裳,过去开门。 外头果然是那名侍女。 侍女语言不通,低头沉默。 三花娘娘神情郑重,也没有说话,只伸手将道士的衣裳递到她手上,便准备转身。 只是刚一转身,她又想起,脸上立马露出纠结的神色。 终于开始开了口。 “等一等!” 同样刚转身准备离去的侍女脚步也一停。 虽然听不懂小女童说什么,可听见这道喊声,也觉得是在喊自己,于是回头看去。 三花娘娘飞一样跑进了房间里侧。 片刻之后,道人转醒。 “多谢三花娘娘。” 道人揉揉眼睛,睡得不错,拍了拍小女童的头,又从她手中接过银壶和酒杯,这才向门口走去。 侍女捧着衣裳,低头沉默。 “谢谢你了。” 宋游这一句是用西域话说的。 但也只有这一句了。 随即拿出银壶和酒杯,递给侍女。 侍女见到银壶酒杯,眼睛顿时就睁大了。 西域人的五官本就深邃,她的眼睛大而有神,此时里面盛满了惊讶。 “这是妖怪从宫中盗走的银壶和酒杯,听说国君已经还了你自由,但既是从你手中丢失的,便也请你拿回去给国君吧。” 宋游对她说道。 侍女好像听不懂,又好似听懂了。 托着道人的衣裳的同时,又伸手接过了银壶和酒杯,愣了一下,这才连忙躬身,对着道人行礼,张口欲言,却又闭上了,只愣愣看着他。 “去吧。” 道人摆了摆手。 侍女又鞠了一躬,这才离去。 “……” 倒是个善良淳朴的性子。 宋游收回目光,又伸一个懒腰,走回屋中时,见到自家童儿盘膝坐在布毯上,正趴在桌案上奋笔疾书,勤奋的模样实在可爱,不由微笑。 “三花娘娘刻苦啊。” “对的!” “我也该写游记了,我来和三花娘娘一起写怎么样?” 道人一边说一边迈步走去。 “!” 小女童却是一阵警惕,立马抬起头来,一眨不眨的将他盯着。 一只手已经捂住了所写的东西。 “你快去睡!” “我已经睡醒了。” “是被叫醒的!” “也睡够了。” “快去又睡!” “再睡晚上睡不着了。” 道人说着已经在桌案另一边坐了下来,拿起一张纸在桌上铺开,也拿起了笔。 三花娘娘表情依旧严肃,直盯着他。 心中有那么一点后悔…… 第五百七十章 离去的前一天 玉城的生活平静而不失趣味。 城池比起大晏都城虽然很小,却也足够繁华,东西方文化经济交融,使得这里的一切都异常稀奇,走在路上,什么人和事物都看得到。车马店虽然每天都人来人往,车马喧嚣,但只是为道人送来世间百态、各地奇闻,到了晚上便安静下来。 哪怕玉城太阳毒辣,只需躲在荫凉下,便一点也不热了,反而常有清风送爽来,伴随着骆驼脖子上和姑娘们脚上的铃铛响。 不知不觉又是几天过去。 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快到了。 若是做完想做、该做的事情,那时候自己又还没老,也许会再来这边住上一两年。 不可住得太久了。 因为想住的地方还很多。 要雨露均沾才是。 宋游坐在饭堂桌上,如是想着。 耳边满是说话声。 有两个商人与他同桌,都是大晏面孔,被他问了一句东南方向那座高山的事情,都很热情的给他解答。又有三四个商人坐在别的桌上,听见他们谈论,也侧身或转头过来,都是曾听说过或是路过过的那座山的,也很热情的与他讲说,像是这个过程他们本身也是享受的。 “那座山可太高了,又高又陡又大,绕一圈怕是又都二三百里,当地人都把它叫做神山,视为神明,听说山上真的有神。” “听说也有人能爬得上去……” “那地方好像是叫绿城,好好一座大雪山,却长在青山草地之上。” “绿城人做的馕包羊肉可是一绝!” “不止馕包羊肉,山上的牧民也热情好客,非常淳朴,在整个西域都是出名的。要是你在山上迷路了,但凡遇到一个牧民你就得救了,哪怕你们语言不通,他们也还是会给你饭吃,给你水喝,然后再找个牛车,把你送下山。虽然车很简陋,你会一直坐在上面颠屁股,哈哈。但是你们全程都听不懂对方说什么。” “他们仿佛天性如此……” 众人你一嘴我一嘴的说话,不知来时的路与去时的路会有多漫长的孤独,这一刻是自在畅谈的。 “叮叮……” 门外又有几名西域少女走过,土黄色的屋墙,金色的阳光,吹着风,铃铛声又轻又细。 “多谢诸位,受益匪浅。” 宋游将最后一块馕塞进嘴里,又喝完最后一口骆驼奶,这才起身道谢也道别。 商人们仍旧谈兴很高,聊个不停。 道人则拄着竹杖回了房间。 两只小妖怪在屋中扔球玩耍。 哪怕道人进屋,也没有中止这个过程,只是他们动作都顿了一下,扭头盯着道人。 “继续玩吧。” 道人轻掩房门,走进屋中。 两只小妖怪这才继续。 难得的是,今天是燕子化作人形,三花娘娘变回猫儿—— 燕子少年全程坐在布毯上,他的任务就是负责将布球扔出去,猫儿自然会飞快的冲上去捡,也可能会在中间就跳起来把布球拦下来,然后叼着布球迈着欢快的小碎步走回燕子身边,燕子则缩着脖子,略有些心惊的从猫嘴里接过球,飞快的扔出去。 一个负责玩,一个负责陪玩。 宋游坐在床上,平静的看着这一幕。 玩了好一会儿,燕子已经有些困了,却还是强打起精神,反倒是猫儿神采奕奕,有用不完的精力,越玩越兴奋。 今日天气也好,阳光与风都好。 “吱呀……” 穿廊风推开了房间的门。 三花猫刚抱住布球,顿时又一扭头,习惯性的看向门口,没看见有人,便又看向道人。 “谁要进来?” “没有人。” “门开了!” “只是风。” “风有我们房子的钥匙。” “没有关好而已。” 道人平静说着,看出了燕子的为难,正好也趁此出来为他解围,起身说道:“今天天气不错,我看天象,明天多半也是这样的天气,三花娘娘用捉耗子换来的住一个月的机会到今天就结束了,我们也该走了。” “该走了?” “是的。” “店主说住两个月也可以!” “那太久了,而且再住一个月的话天就冷了,我们前面还有不短的路。” “是哦……” 猫儿抱着布球想了想:“三花娘娘觉得你说得对。” “三花娘娘明鉴。” “又要走了……” “这样漂泊没有定所的生活,是会让三花娘娘有些不喜欢吗?” “三花娘娘都习惯了。三花娘娘以前也是这样。三花娘娘只是觉得这个城外面有很多长得像耗子的兔子,很好玩,都还没有捉完。” “……” 宋游抿了抿嘴,这才说道:“再等几年就好了,等我们回了阴阳山,就会安定下来。” “阴阳山!” “是的。” “捉些兔子放在山上!” “三花娘娘说了算。” “再挖个凼凼!养满鱼!三花娘娘天天钓鱼给你吃!” “这是早就答应过三花娘娘的。” “养那种八根脚的鱼!比猫都大的虾子!” “那是海鱼海虾。” “是哦……” 三花猫觉得他说得是有道理的。 三花娘娘善于听取道理。 摇了摇头,叼起布球,正准备继续去找燕子玩,便又听道人说:“既然明天就要走了,今天趁着最后一天,趁着天气好,再出去逛逛吧,过了玉城就很难有像玉城这么繁华的城池了,该买些路上用得到的东西。” “是哦……” 三花猫一松开嘴,布球立马落地,她很兴奋:“正好三花娘娘有了新的宝贝,可以多装很多东西!” “是……” 三花猫兴致勃勃,跟着他出去闲逛。 燕子也得以解脱。 “叮叮叮……” 铃铛声不知从哪方传来。 道人和女童带着枣红马沿街行走。 玉城的特产不少,最大的特产便是各种宝玉,又以碧玉最出名,来往商人中,除了香料以外,也有很多商人是奔着西域的玉石来的,然后经沙都外面一座关隘进入大晏,甚至这座关隘都因此得名。 此外玉城的葡萄也是远近闻名,宋游已经见识过了,毛毯布垫亦是有口皆碑,无论什么商铺,地上铺的就是。 除了玉石以外,宋游都想买点。 葡萄看似不好保存,其实当地自有办法。 最常见的便是晒制成葡萄干,这种办法在当地几乎不费任何力气——玉城阳光本来就好,白天大多都是烈日,又常有穿城而过的风,只需任由那些吃不完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自然就会被晒成干,一串一串的,据说比摘下来晒的品质还要好些。 此外还有另一种秘法。 这种秘法宋游在长京也见识过。 便是用沙土将葡萄包起来,并不是毫无讲究的随意包裹,也不知有没有特殊手法,包裹完成后沙土中会是空的,葡萄便在里面存放,要吃的时候只需用砖石将外面坚硬的沙土壳砸开,里头的葡萄就会是新鲜的,据说可以保存半年。 宋游买了一些葡萄干,也买了几包沙土包裹的葡萄,还顺便看了看当地匠人用沙土封藏葡萄的手法,多少算是长了见识。 蜜瓜西瓜也得买几个。 在西域行走,蜜瓜西瓜是绝佳的补充糖分和水分的东西,蜜瓜相对来说拥有更多的糖分,必要情况下甚至可以只吃蜜瓜,西瓜相反,则是拥有大量不易坏不易变味的水分,比水囊更好用。 不过现在正是瓜熟之时,这边不干旱,满地都是瓜,哪怕无人之地也常有野生的,倒也不用买太多。 再往前走,又是卖毛毡布毯的。 主要是羊毛制品。 质量自然是上乘,不过样式也很丰富,上面的图案便是这个年头玉城文化、审美和艺术的凝结。若要留一样东西作为纪念,说明道人一行曾于这个年代来过这里,没有比它更为合适的了。 不过还是得和家里的顶梁柱商量。 宋游低头对自家童儿说:“三花娘娘,我们买一张布垫吧。” “布垫?” “小的布毯。” “布毯?” “差不多……” “我们有毛毡,还有毛毯,都是俞知州送的,现在还没坏呢。”三花娘娘想了想,语气老成,“又买一个太浪费了。” “我们可以买一张这么大的!” 宋游用双手比划了一个大约蒲团大小的距离,还是用商量的语气:“有时候地上冰凉,想坐的时候,拿一整张毛毡出来有些不值当,若是有这么一张小一些的布毯布垫就方便多了。而且它既可以给我当蒲团用,也可以用来当三花娘娘变成猫儿时候的垫子,睡觉会舒服很多。” “唔……” 挎着褡裢的小女童有些被说动。 “而且它们很漂亮,和大晏买到的布垫布毯不一样,过了这里就再也买不到了。”宋游趁热打铁,看着她的表情,觉得可爱极了,“我们会一路将它带回阴阳山伏龙观,很多年后,我们看着它,就会想起这里,别人看到它,也会知道我们曾来过这里。” “多少钱?” “比羊毛做的便宜很多。” “多少钱?” “不会太贵的。” “多少钱?” “……” 这小东西还真是锲而不舍。 宋游无奈,跑去问了问。 拿着几串铜钱一番比划,一番挑选,又和自家顶梁柱对视了好几眼,终于花了一百多文,买了一个最厚实最喜欢的布垫。 布垫上有好几种色彩,编织绣成,中间有类似太阳的图案,颜色又都偏黄偏暖,像极了这片土黄色的高原城池还有这里终日灿烂的阳光。 宋游一眼就相中了它。 买完便递给女童。 说来也是有趣—— 三花娘娘买的时候皱着眉头,付钱的时候十分不舍,这会儿一张属于她的垫子递到了她面前,她又立马将之抱在了怀里,抱得紧紧的,随即继续板着一张小脸,一脸严肃的跟随道人闲逛。 又买了一些馕。 这是必须的。 不过馕也买了两种,一种香软一些,是平常玉城人常吃的馕,味道很不错,越嚼越香,一种就烤得特别干,又干又硬,方便长途旅行者。 三花娘娘的锦袋虽然有一个密闭空间,但里头既不是时间静止,也不是温度极低,甚至里头照样是有空气的,大致和外界空间同步,如果可以抓住什么活物塞进去,它也是可以放活物的,因此没有保鲜的能力,更没有什么一碗菜装进去、很久之后拿出来还是热气腾腾那么玄。 所以储备食物还是得考虑保存期限。 花了不少钱,这才回到车马店。 刚到房间门口,就看见了那名侍女。 侍女捧着一身刚洗干净的道袍,沉默的低头站在门口等待着,一动不动。 直到道人走近,她才抬起头来。 一见道人,就递出衣裳。 “谢谢你了。” 道人语气诚恳,自然,还是用的西域话。 侍女闻言还是沉默,等在旁边。 其实宋游不觉得自己对她有恩,也不觉得她亏欠自己,当时城外那些大和尚之所以取走银壶,也是因为他的到来,要用酒来招待他。倒也不能说侍女的灾难是因他而起、全归咎于他,这是不对的,但也显然和他有关。因此他才出面帮忙,既是了却与她之间的因果牵扯,也是自己平息因自己的到来而引起的一系列变故,如此才算讲究。 不过侍女不知道,语言也不通,她只是凭着自己本身的淳朴善良,觉得别人救了自己,就该报答,于是来为宋游浣洗衣裳。 算算也有一个月了。 一个月里,除了去找那黄鼠狼精的四天,每天都穿刚洗完、晒完太阳的干净衣裳,在宋游这十几年间的游历过程中也算是奢侈的体验了。 “我们明天就要走了,为了报答你的帮助,为了报答你的善良,我有一样东西和一句话要给你。”宋游按着梦中谢姓商人教他的话说道,尽管他这些天已经很努力的去记,记忆还是忍不住有些模糊了,同时拿出一张符箓—— “你拿着它,出城去,有狼在等你,跟着狼去山中,可以找到一些财宝,财宝珍贵而危险,不要拿得太多和告诉别人。” “……” 侍女愣愣的接过,不知为什么。 道人则已经关上了门。 第五百七十一章 我有一个好办法 玉城的清晨如往常一样,起得早的大多是当地人,五官深邃,胡须茂盛,穿着当地的宽松袍服,用布缠着头,加上烤包子烤馕的香气,不知从哪个巷子里传出的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构成了这异域小城的热闹。 道人却已经收拾好出城了。 依旧是一名穿着旧道袍的道人,拄着竹杖,带着一匹驮满行囊的枣红马,身后的女童在无人的巷口变回了猫儿,一边走一边扭头到处看。 没多久就出了城门。 有驼队同道人一路出城,也有驼队从远方走来,却是不知多早就起来赶路了,两边的骆驼都连成长龙,天地间满是叮叮当当的声响。 这大概是丝绸之路的回响。 道人停下脚步,回头望去。 玉城的城墙是土黄色的,城头上的建筑也是土黄色的,像是饱经风沙,泛旧泛黄,从外表倒是看不出它聚集了丝绸之路上几百年的繁华。 到现在确实只有几百年。 大概率是不到千年的。 只是今后却不知还有多少年。 也不知今后是否还能再见到这座城池,多年以后的它是否还是这般模样。 “……” 宋游摇了摇头,收回目光,看向前头。 出城就有一座高山,像是墙一样,山墙有个缺口,脚下这条路便起伏着通往那个缺口,从那里翻过这座山。天气好得一直能看到头,距离则在视线中被压缩得好像很短,倒是显得这条路格外的陡,仿佛直通天上。 驼队

相关推荐: 致重峦(高干)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快穿]那些女配们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取向狙击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