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官道旁的车马店,或是村舍中开的鸡毛店,好的客栈也有一家。奉天观中客房有限,这些香客若是一天回不了家,也难以在观中留宿,只得下山去住。 今日还要特殊些。 朱成子观主深思熟虑,还是下令,以观中有大事为由,将那些出了大价钱、身份非富即贵的香客也给请下山了。 大晏尊崇道人,倒也无人耍横。 只是下山路上,又见许多道长采买借取完毕,带着各种食材香料,匆匆往山上赶,脚步快极了,又都不免惊叹与疑惑,问及这些道长,却也只知观主说有贵客来访,如此吩咐,不知是何贵客。 黄昏一降,天光如梦似幻,映出群山剪影,奉天观清净极了。 各大院落宫观中又都点着灯。 片刻之后,起了道乐声。 平州仙神妖鬼氛围浓厚,修行学道文化灿烂,奉天观又是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自有自己流传已久的道韵体系。 以编钟为主的乐器,加之道乐团的道长们时而低声时而高亢的诵唱,众多声音汇在一起,听来古老悠长,细品韵味十足。据说先帝时期的大晏宰相曾到奉天观拜访留宿,听了观中道韵,恍惚间见到有古神下界、老仙亲至,与他席间对谈,道韵一停便消失成烟了。此事传得很广。 道韵声持续许久,这才停歇。 山中还有别的道观,名声规模有大有小,传承有高有低,离奉天观有远有近,有些听到奉天观的道韵,只从道韵声音与时长便能判断,奉天观今日怕是有很尊贵的贵客到访。 加之今日奉天观有弟子匆忙前来借取食材,与擅长推演卜算、先知先觉的奉天观行事作风不符,心中难免好奇。 有道人清闲,特地来查看。 却只见奉天观山门紧闭,里头却灯火通明,难得的点满了灯笼蜡烛,传出阵阵饭菜香气。但自道韵一歇,便几乎听不见任何杂音了。 一顿盛宴,持续了近一个时辰。 天边霞光也暗淡了下去。 “多谢道友盛情款待,只是有些过于铺张浪费了,在下难以心安。”宋游走出席间大殿,走入道观走廊,对朱成子说。 “此是蔽观之幸。” “道友太过于客气了。” 宋游一边走着一边摇头说道。 身后一只猫儿迈着小碎步跟随着。 “……”宋游抿了抿嘴,闲聊问道,“道友可知山上有个真言观?” “自然知晓。”朱成子答道,“真言观离此不远,观中弟子原先擅长咒禁之法,后来又得了更高深的咒术,在山上也算有名的了。” “那道友可知真言观有个叫穆寿的道人?” “穆寿?” 朱成子稍稍想了想,便知道了,也明白他为何问起了,于是继续如实答道:“确有这么一个道人,只是平日里我们都称他的道号。听说多年前他去了长京闯荡,还曾投奔长元子师弟,只是后来心术不正,走了歪路,被高人责罚。回到山中真言观时,已然中了自己的邪术,并且不可再说话不可再施咒,身上还被仇家留下了几处伤。” 朱成子顿了一下,似是回想,又似是知晓了那位高人是谁,于是在想怎么说: “回到道观后,观中当年的师兄弟都不喜欢他,年轻弟子也因他的品行而摒弃他,加上他不能再施咒,也不可开口讲话,受了不少冷遇。不过道观念及他曾是观中道人,倒也给他在后面找了一间屋子栖身,让他独自清修,每日送些饭菜汤水去,没有饿着他。据说清修之下,他身上的瘙痒溃烂慢慢好了,人也平静了不少。 “大抵是前年吧—— “因为离京时身上带了伤,年纪也慢慢大了,据说他死在了屋中榻上,临死前有人听到了他开口说话。 “说的是: “平生孽债重重,死前反倒心静。” 朱成子说着,悄悄瞄向宋游,又很快的收回目光。 宋游没有说什么,只是心中感慨。 当年在长京时,与这叫做穆寿、道号平丘子的道人在太师府上短暂相遇,因他助纣为虐,意图加害自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时也罚他一生不得说话不得施咒,叫他回山中修行,若有修行大成之日,责罚自然解开。 这人果真回到了鹿鸣山清修。 却没想到,修行大成之日,便是身死之时。 却不知是身死之前,这才看开明悟,还是看开明悟之际,便已了却凡念,自断了一生孽缘。 “天翁殿就在前面了。” 朱成子指着前面对宋游说。 前边是宛如宫殿园林一样的走廊,一根根红木柱子,随同走廊弯成弧形,远远看去一根接着一根,柱子之间是刚挂上去的花纸灯笼,里头的蜡烛才刚刚烧到一半,看起来有种梦幻感。 “多谢。” 宋游诚恳道谢。 一路往前。 白天人来人往、香客游人如织的天翁殿此刻十分清净,只为道人点了许多蜡烛,摆上了上好的香烛,烛影摇晃,安静极了。 道人走入其中,左看右看。 所谓天翁,就是天帝。 是对天帝的古老称呼。 此前是杨天翁。 如今是林天翁,也就是赤金大帝。 天翁殿中神台长长一排,中间供奉的自然是赤金大帝,左右一直到神台最边缘,站的也全都是当前天宫最主要的正统神灵。有一些在民间名声较低但其实在天宫地位很高的上古神灵也被奉天观搬到了这间最大神殿的神台上。 这就是正统大道观的好处了。 为宋游节省了许多奔走的力气。 “道友……” 宋游在门口停下脚步,转身对正欲陪同进来的朱成子说道:“请为我关上殿门。” 朱成子顿时明了。 于是收回脚步,为他关门。 宋游这才往里走去—— 道人要知会天宫与众神,自然是要寻一道观,要借众神的庙宇神像,这是免不了的事。神灵毕竟是神,道人与神相斗,无论胜败结果,双方都没有迁怒一间道观的道理,何况道观是供奉神灵神像的地方,是为神灵服务的,赤金大帝再怎么也不至于因此为难供奉他的奉天观。 只是宋游却也不愿朱成子进来。 一来没有必要,二来做此事时,若朱成子陪同左右,那与道人借了一间道观、借观中神像告神就有些不一样了。 别人热情款待,不可暗害于人。 随即借着烛火,左右打量一圈神像,数着哪些在哪些不在,哪些还要去外面别的神殿,心中有数后,便挑选了三支线香。 一排神灵,皆是天宫重神。 不乏上古大神。 有的有德,有的无德。 道人退后两步,摇晃线香一圈,便将之点燃,随即静心凝气,沉声说道: “伏龙观传人宋游,师从多行道人,敬告诸位神灵—— “而今世道前行,天下混乱,妖魔鬼怪齐出,天地神灵繁杂。天上多有无德之神,本无神德,又有神位,身居其职,不谋其政,甚至有反过来危害人间谋取香火的,已成世间祸乱之源,亦是神灵腐败之始。 “在下将重整登天路,自此以后,若非有德行者,若非民心愿力汇聚,本该为神之人,不可再登天。 “此举上顺天道,下应民心,诸位上神还请知悉,莫行逆天之事。” 声音如烛光一样在殿中晃荡,如线香烟气一样在空中飘摇,却又随着飘向殿中诸多神像的烟气飘向了遥远的夜空之上,回荡于天宫之中。 此可谓惊天动地,震喝人神。 门外抵近暗听的朱成子睁圆了眼睛,当即登登登后退几步,与殿门拉开距离——明明算不得偷听,却无比悔恨,自己没有正直站远些,无意间听到了凡间人不该听到的内容。 “!” 大殿中一时神光闪耀不断。 当即便有神像睁眼,看向下方一脸淡漠的持香道人,确定确实是伏龙观的传人,这才怀揣着不同的心思,又闭眼离去。 不知多少神灵降临。 不知多少神灵注视。 亦不知多少神灵询问。 有的惊讶,有的震怒,有的不解,有的似乎早有预料,有的担忧,神态不一。 道人站在殿中,烛光明亮之处,身边唯有一只同样睁圆了眼睛面对众多大神古神降临注视的三花猫陪伴,而他一动不动,心也如此。 第六百四十四章 梦中与神谈 山间奢华宫观,处处是灯火,不知道的还以为今日是什么宗教节庆典礼。 正中央最高处的天翁殿,灯火透出了纸窗,本就明亮,像是里头着火了一样,可除了灯火,又还有各色神光,闪耀不停,也都透出了窗。 像是里头有五色的雷电在无声闪耀。 但凡有小道士远远走过看见,都惊讶莫名,看见门口呆立如石像的观主,惊讶便又多三分,随即不敢久留,快步离去。 殿中神光终究是平息了下来。 只留着火了似的明黄灯火。 “吱呀……” 宫殿大门被打开了。 里头一片安静。 只有道人跨步而出,身边三花猫像是兔子一样,一个蹦跶,也越过门槛。 “道友久等。” 宋游向朱成子拱手。 “没有没有……” 朱成子连忙行礼回应,神情已然如常,语气也平稳下来,掩饰住内心的惊涛骇浪:“道友上完香了?” “天翁殿中上完了,只是在下还有几位神灵想去拜访,不知贵观可有宫殿中供有他们的神像?” “……” 朱成子站在原地,一时没有答。 就是两个答案,一瞬之间来回在心中闪过千万次,却是连他也难以选得出来。 不过也只沉默了这一瞬间—— “不知是哪位神灵?” 沉默后的朱成子如此问道。 “斗部诸位要职星官,天钟古神,虚无帝君,上古四圣。”宋游一连说了四个天翁殿中没有的神名职位,随即停顿一下,又补三个,“还有安清燕仙,青木仙翁,离龙神君。” “……” 朱成子一遍就记下,一边暗自品味,一边答道:“斗部星官神君中,天翁殿里只供奉了金灵官,不过前面就是星宿殿,里头总共供了斗部大大小小二十八位星官神君。 “天钟大帝太古老了,除了光州及其周边地区是他老人家古时的道场,神像多一些以外,外地很少有宫观供奉他的神像…… “虚无帝君也是一样。 “不过本观既然敢叫奉天观,供奉诸天神灵与天道上苍,自然有着整个大晏最全的神灵神像,天翁殿后边便有一间小殿,名曰古仙殿,其中就供奉着有天钟大帝与虚无帝君。 “上古四圣神力无边,本观在东西南边特地建有一间神庙,供奉他们的神像。 “至于安清燕仙,则在山门口的神殿中,青木仙翁与离龙神君只有神牌,同样供奉于古仙殿中……” 朱成子说得十分清晰。 说到最后时才想起,今日晚间看见宋游身边有只燕子,显然不是凡燕,但其一身清气,隐隐有神光,当时他便猜想,多半是安清的传承。 便是这位安清燕仙的后人了。 这其中也值得思索品味。 “不愧是奉天观,不愧是奉天观的观主。”宋游颔首道。 “过奖。” “不知……” “哦,道友请随我来。” 朱成子折身回去关好殿门,趁此时机,看了一眼天翁殿中景象。 殿中一切依旧,灯火一盏没熄,映出长长一排神台,高大的神像数十座,或是威严正气,或是慈眉善目,或是仙风道骨,或是自然随意,在千百烛光下有着比白天更深的威严,胆小者站在门口,举头望去,自然心生敬畏。 却是安安静静,一切如常。 像是刚刚什么也没发生似的。 “吱呀……” 朱成子关上了门,并不踌躇,对宋游做出一个请的手势,便先带他去古仙殿。 一路脚步匆匆,神情凝重。 天宫是道教的天宫,奉天观是道教的道观,本是天宫在人间的下辖机构,为人间之人向神灵传达心意,也为天宫神灵在人间吸聚香火,当有人需要向天宫神灵上香表意的时候,没有拒绝的道理。 这本是道观的本职之一。 同时道教也是人间的道教,是百姓的道教。 道人首先是人。 天宫也该是神灵的天宫,该是值得凡人敬仰的有德之神的天宫。 朱成子是道人,也是人。 何况奉天观主奉上苍,再供神灵,知晓天道民心,也知晓神灵的腐朽,当代伏龙观的传人重整天宫与登天路,本是对道教天宫有利,还香火神道原本的样子,亦是对天下生灵有利之事,无论作为一个人,还是作为一个道人,都没有拒绝的道理。 于是在他带领下,宋游来往于前后的宫殿,又几乎绕着奉天观走了一圈。 逐一上香告神。 神殿之中神灵陆续显灵,神光闪耀,但凡听见,莫有不显身亲自查看者。 就连奉天观给他们立了神像以来从未显灵过、别地也极少听见显灵传说的几位古老神灵,也都难得的藉此显灵,让朱成子看见时恍然,原来这几位神灵到现在依然存在,没有湮灭于时间长河与稀薄香火中。 有神灵暴躁,几乎引来雷霆。 有神灵和气,与道人在殿中长谈。 上完香后,已过上半夜。 朱成子却是一点不觉疲累困倦,反倒精神极了,心中震撼而感慨—— 这等事情,往常只在道书中看过,只在故事传说中听过,也能在史书中以修道人的独特眼光隐晦的窥见三分,却没想到,自己竟能在有生之年亲眼见证一次这种事情,并且离自己如此之近,几乎亲身参与其中。 “不觉竟这么晚了,劳朱成子道友陪同守候,真是辛苦了。” “道友客气。” 朱成子这才又对道人伸手:“夜已深了,道友请随我来吧,先去住处休息。” “多谢。” 宋游跟随他走。 还是长长的弯成圆弧的走廊,红木柱子一根接着一根,只是悬挂的灯笼大多都已燃尽熄灭了,还剩下亮着的,火光也已经十分微弱。这时的夜要比此前更静更冷许多,唯有月光如雪,星辰也不见一颗。 道人回了观中客房,简单洗漱。 夜已过半,却正是猫儿活跃之时。 三花娘娘今日随他上香告神,有些话听不懂,却也大致知晓他要做什么,要发生什么,道人还很从容,猫儿孩童反倒率先紧张起来,一脸严肃的坐在房中桌子上,说是要给他守夜。 道人任由她去,任由她在其中获得成就感,躺上床便闭目睡去。 放空心神,从容自若。 眯眼不久,便睡去了。 几乎刚一睡着,就有神仙入梦来。 最先到来的是一位老神。 一身银色长袍,金丝勾出鳞片,不知鱼鳞还是龙鳞,白发苍苍,胡须也雪白。 “吾名昌疏。” 此是离龙神君的本名。 离龙神君是古神之一,在天宫中地位不低,却也算不得手握大权的重神,道行修为很高,却也没有天钟古神、上古四圣那般道行伟力,不过却是伏龙观很多年前一位祖师的好友。 伏龙观祖师的好友们中,观中有记载的在天宫为神的,共有两位,还有一位在二百年前,天宫换届之时,便慢慢淡出神人的视野了。 现在还剩这一位,少有人知。 “见过前辈。” “你欲效仿你的扶阳祖师,不过从登天路与神灵德行着手,却不如他高明。”离龙神君并不废话,直言说道,“该等个乱世时机才对。” “正该从登天路着手。” “从登天路与神灵德行着手,虽能引得当代天翁震怒,与你为敌,也能帮你占据正理,顺应天道民心,可登天路与神灵德行过于敏感,前者容易让一些神灵怀疑你想操持登天路,掌握封神权柄,后者,呵呵,古神之中,又有多少不是靠道行神通而是靠德行上位的呢?” “在下正要清除他们。” “狂妄!” “前辈请助我!” 宋游只说助我,不提更改或放弃。 其神情镇定,心意坚决,在梦中体现尤为清晰,好似化作了能看得到的形状、能认得出的文字一般,无需像现实中一样,还要细细揣摩。 “好消息是,天上古神之中,有德行的
相关推荐:
蔡姬传
醉情计(第二、三卷)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凄子开发日志
差生(H)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绝对占有(H)
[快穿]那些女配们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大胆色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