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420章

第420章

仙—— 饼子一半燕薯饼,一半燕米饼,便宜又顶肚子,吃起来味道也不错。 “燕仙?” 白衣男子愣了一下。 “怎的了?” “没什么……” “郭兄累着了吧?” “咦!姜兄你看!那边又有一只猫,三花猫儿,生得真漂亮!” “郭兄到这山上果真眼花啊,这山上有野猫还差不多,哪来什么漂亮的三花……还真是!” 两人坐在火堆前,举着木棍饼子,都扭头看向一个方向。 在山上一丛荆棘旁边,正蹲坐着一只漂亮的长毛三花猫,坐得端端正正,一动不动,盯着他们。 “我就说吧?” “这猫真好看!干干净净!” “怕是此前来登山的人带上来的,猫儿野性重,一不小心跑丢了。”白衣男子合理猜测道,又不禁摇头叹气,“山上冰天雪地的,这么一只猫儿独自在此讨生活,也是造孽。” “嘬嘬嘬……” “姜兄!那是狗!你要像我这样——” 白衣男子伸出手: “咪咪咪……” 三花猫依旧坐得端正,盯着他们,还略微偏过了头,眼中闪烁迷惑之色。 “看来不近人啊。” 白衣男子说着,举着木棍,将上面烤的燕米饼子掰下一小块来,黄黄的颇为好看,也被烤热了,散发着燕米和猪油的甜香。 “刷……” 燕米饼子丢向了猫儿。 猫儿颇为胆大,饼子在空中划过了一道弧线,就落到她的脚边,还滚了两圈,但她一点不惊,完全不跑,只是眼睛追随着这块饼子,随着它飞起又落地而抬头低头,等它不动了,就低头把它盯着,眼里越发疑惑。 随即抬起头,歪着脑袋,盯着两人。 “吃啊……” “吃吧!” “能吃!好吃着呢!” “这可是燕仙赐给人间的仙粮!” “可以吃!不吃你饿死了!”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既是劝说着她,也是山中无聊逗弄着她玩。 “……” 猫儿却是随着他们说话,每说一句,就把脑袋偏得更厉害一点,眼中的疑惑之色也更重,几乎是寻常人也能看出来的地步了。 随即干脆起身,往回走去。 留下两人颇为奇怪。 “这猫怪怪的……” “确实有些过于漂亮与灵动了,看那眼神,就像是会说话似的。” “此乃大山之中,今日又只有你我二人,姜兄你说……” “郭兄勿忧!你我持身正大,行事无愧于心,又是满心善意,就是真有妖鬼到了面前,又有何惧之?何况此乃人间仙山,多年来不知多少人曾在这座山上遇到过神仙,就算真有山间草木禽兽成精,也绝不可能作恶伤人!” “有理……这猫回来了!” 两人只见三花猫又跑了回来,迈着滴溜溜的小碎步,颇为轻快。 白衣男子眼神果真要好一些,率先看见,这只三花猫嘴上叼着一样东西。 深青色的东西,有须有足,颇为奇怪。 直到猫儿走近,比刚才更近,在距离他们不足一丈的距离、隔着火堆停了下来,一低头将口中之物放下,他们这才看清。 竟然是一只手掌长的大虾! 看样子不是河虾,而像是海虾! “……” 两人不由扭头,面面相觑。 此处离海,起码千里。 就在这时,猫儿抬头看向他们,又低头看着虾,还用爪子拨了拨,朝他们的方向将虾拨得更近了一些,又抬头盯着他们。 “嘬嘬嘬……” 猫儿口中发出如此的声音。 …… 三花娘娘逗完两只凡人,在他们疑惑这大山之上哪来的海鲜、惊觉这只猫儿非同一般,想要与三花娘娘说话时,她就装作听不懂的样子严肃歪头把他们看着,在他们想要跟随三花娘娘、寻找这只猫儿将海鲜藏在哪里时,她就一溜烟跑进了山林中。 远处隐隐还可以听得见两人惊疑说话的声音,从风中飘来,常人已经微不可闻,猫儿却听得十分清楚。 山林深处亦有小妖怪的窃语。 “这才过去几日,时间还长,三花娘娘不去海边玩耍吗?”燕子对猫儿问道。 “三花娘娘就在这里。” “先生其实无需我们的守护。” “这里也好玩。” “那两个人开始烤三花娘娘送去的海虾了,看起来他们胆子挺大。” “真好玩!” “三花娘娘莫把他们吓着了。” “三花娘娘等下再送一只海螺过去,对他们嘬嘬嘬……” “……” 已是大安八年的新春了。 青衣白衣两名男子终究还是没有等到尊者山上那道“人影”动弹或离去,云雾缭绕遮人眼,离得又远,自然只能当做那只是山顶突出的一块石头的形状,类似于人罢了。 算是白衣男子赌输了。 次日清早,两人大声谢过山中猫儿,便在猫儿远远的注视下,拄杖下山而去,想来山下有一顿腊肉燕豆饭在等着他们。 山中人来人往,大抵如此。 没过几天,尊者山上也不下雪了。 尧州浪州交界之处本就相对暖和,连着几个大晴天,春风东来,哪怕是尊者山上,草木也已经有了抽芽的意思。 登山的人也多了起来。 原本一天也就一两人登上山顶,甚至有时还没有,逐渐变成三四人,五六人。 三花娘娘每日除了修行,便在山中奔跑嬉戏,自得其乐,像是很多年前独自生活时一样,自己也能将自己照顾得很好,每天下午闲了就跑到游人常常停留的山间空地上去,寻找那些游人,逗弄他们玩耍,亦为生活增色不少。 连着几天,上山下山的人都在传说—— 山上有着灵猫,颇有灵性,常常叼着不知从哪里来的海味,投喂于山中游人,投喂之时嘴中还会发出类似嘬嘬嘬的声音。待人惊疑不定之时,她就躲在山林暗中窥探。 天地间则是常常传来玄妙。 这种玄妙像是来自前方那位“尊者”,又像是来自天地间看不见摸不着也飘忽不定的某处,亦或是来自于整片尊者山,自然是山上来往凡人所觉察不到的,若是哪位有所察觉,便能称得上一句颇有灵性根骨了。 直到一日,前方灵韵大盛,天地隐隐有所变化,却又似乎一切照旧。 起码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一条登天路被改变了。 自此以后,此处只可正常登天,天宫无法籍此降下接引神光,无法泄出仙气分配香火、助神灵事先凝聚神躯法身,敕封神灵的权力重新回到了人间,不再掌握于天帝手中。 尊者山上,道人终于睁开了眼。 第一眼先抬头看向苍穹。 天宫怕是已有震动了。 第六百五十章 谁能降之? 天有三十六重,最高为大罗天。 仙气缭绕之际,白云滚滚之间,仙岛浮立,矗立着一片金碧辉煌的宫殿群。细细一数,共有三十六天宫,七十二宝殿。每座天宫宝殿俱是仙乐环绕、白鹤飞舞,大抵是凡间人想象中的样子,却又有着细微不同。 中央大殿名曰赤金凌云殿,是世人传说中天帝统御诸天神佛的所在,亦是世人为之向往不已、想象无穷的神仙极乐之处。 朱红殿柱,白云滚雾,宝殿门口站着两名神光闪闪的金甲神将把守,俱是虎背熊腰,不怒自威,让人见而生畏。 殿中有对话声。 “告知大帝,尊者山的通天路刚刚已经被封,此后只可让神灵上来,不可由天宫封神了。” 先是一道清淡的老者声音。 “可去查看了?” 后是一道威严沉稳之声,回音滚滚。 “刚去看了回来。” “如何?” “伏龙观当代传人敢行此事,确实是得了天道应允的。” 话语无需说透,双方自解其意。 “天道……” 天帝不禁喃喃起来,随即自语道:“天道也不愿见到我们封神吗?” 另一道声音不答。 “在最初的天宫神道中,神灵确实不该由天宫来封,谁能上天,也确实不该由天宫来决定。天道也许确实不愿见到此事。可伏龙观传人欲行之事却绝没这么简单,那就未必是天道愿意见到的了。”天帝的声音继续响起,“几位神君仙长觉得该如何?” “老神不知……” “此非老神所能决定……” “老神以为,决不能坐以待毙。” 几道不同的神仙声音响起,飘荡于云雾之间。 似乎有人的话应了天帝的意,天帝的声音随后响起:“伏龙观传人皆有上古大能之力,当代传人敢行此事,必有准备,加之天道的眷顾与应允,几位神君仙长觉得,天宫哪位神仙能去与之匹敌、又愿去将之镇杀?” “这……” 众神犹豫之下,小声议论开来。 细听也与凡间朝会无异。 “伏龙观传人受天道眷顾,此事初行,也是顺应天道,不管他以后图谋如何,起码如今是得了天道的应允,也强占了理字,短时间内恐怕不宜大举征伐,否则的话,一来逆天而行,二来天宫诸位神君恐怕也不愿意,强行征召,反倒不好。” 此言说得是极了。 能在天上做神仙的,多数都是在民间受万人敬仰的人,哪个是庸碌平凡之辈?何况能达到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地步。 此般神灵,绝大多数,若非德行出众,也有一身骄傲,甚至于两者都有的也不在少数,既清又高,让他们去逆天而行,让他们去征伐为民谋善、还神道本来模样的伏龙观传人,很多神灵本身就不愿意,更别说伏龙观传人此举,伤害的是天帝的利益,对其中那些有德之神不见得有利益损害。 若是大举征伐,以众敌寡,以多欺少,恐怕很多并非德行出众的神灵也不见得愿意做。 此时人间乱象已起,人间的改朝换代倒不一定就会更换天宫,几率不大,可乱世之下,天帝的威严也有所降低,能被叫去征讨伏龙观的神灵自然不是等闲之辈,若是他们不愿出战,万万不可强行征召,否则反倒容易引发问题。 当代伏龙观的时机拿捏得也没那么差。 天帝也是如此想的,所以才问哪位神灵能去愿去,既有愿去,也是哪位,而不是哪些。 “老神有位人选。” “敢问是哪一位?” “金灵官!” “妙哉!金灵官再适合不过了!” “金灵官性情暴躁好斗,又与伏龙观当代有旧隙,只是此前没有正当理由,这才强忍下来。若请他出战,他必然愿意。” “这点老神同意。且金灵官乃是上古修士为神,天宫第一战将,斗部主官,论及战力,远非曾经那位雷部主官所能比拟,就算比起上古时的大能修士,也只有过之,绝无逊色。” “金灵官虽然能征善战,神威无敌,可若无斗部战将从旁协助,单打独斗,怕也有些风险,须有大帝的神权护持才是。” “金灵官本就有上古大能之力,若有陛下的香火加身,增长神力,凝塑身躯,那即便是当年地圣复生也难以匹敌了。” “是也……” 所谓神权护持、香火加身,其实就是天帝最重要的一样权柄—— 对香火愿力的调用分配。 神灵本由香火造就,信仰越广,香火越盛,神灵就越强大,这是不改的真理。 然而香火愿力也不是全都会指向某位神灵。 人间百姓去庙中上香,若有明确的祈祷对象,就是奔着某位神灵去的,那么香火愿力自然而然会导向这位神灵,这是别的神灵哪怕天帝也夺不走的。可有时候百姓去庙中烧香拜神,祈求神仙保佑,那就真是“祈求神仙保佑”,唯有“神仙”二字,至于究竟是求哪位神仙保佑,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知道,香火自然也就没了明确的去处。 好像哪位神仙都不是。 又像哪位神仙都可以。 可是既然百姓求了神仙保佑,自然也是信奉神仙,是向神仙祈祷,按理来说也该有神仙来响应他、香火也该给予神仙的。 那么这些香火该去哪里,又该由哪位神仙来接收、哪位神仙来对他许的愿负责呢? 天上神灵并非一片散沙,而是有管理者与管理机构,这些看起来像是指向全体神灵的香火愿力,自然而然便聚入了天宫,由天宫的主宰者天帝来决定它的分配。 有明确指向的香火占据多数,然而细分到各大神灵身上,也就变得少了。 没有明确指向的香火本身更少,但全都聚在一处,聚到天宫由天帝分配,即使本是少数,却也比任何神灵的香火都要多。 许多年岁悠久的老神,在凡间的信仰已经淡化到了极致,能吸聚的香火愿力也已十分微薄,甚至不足以维持自身的存续,也有一些神灵的神职并非面向凡间,不为凡间生灵服务,而是为天宫服务,维持这个庞大机构的运转,在人间难以吸聚香火,还有一些神灵既没有出众的德行,成神之后也不勤勉,在人间吸聚的香火也不多,这些神灵,几乎都靠天帝划拨的香火维持己身。 天宫向来有如此手段—— 当需要某位神灵做什么事、这位神灵的神力又不够时,便由天帝施展神权,以天宫香火愿力加持于他身上,助其神力增长。 所以对于天帝而言,神灵神力强弱反倒是其次,神职神权如何、有何擅长、对自己是否忠诚才更重要,皆因在他手下,削弱一位神灵的神力或许要难些,可增长一位神灵的神力、将一位寻常小神变成大神,却像是凡间帝王提拔文武官职一样简单。 此事差不多就已敲定下来。 只是仍有神君对此感到担忧: “万事未雨绸缪,心有远虑,而不惧近忧也,金灵官虽神力强大,可若万一败了,我等又当如何呢?” “老神君有此忧虑十分应该,然而老神君可有想过,伏龙观只是人道修士,人道修士灵力有穷,就算伏龙观当代神通广大,竟然可以力胜大帝神权加持后的金灵官,可胜了金灵官,他一身法力,还能剩下几分?” “有理!” “我等应当再议人选,做好准备,若万一金灵官作战不利,伏龙观当代法力将尽,便请下一位神将下界,将之擒拿!”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青木仙翁多次下界,与那伏龙观传人对谈,伏龙观传人本领如何,性情如何,擅长什么,想来青木仙翁最是清楚不过了,应请他来一同商议。” “请金灵官和青木仙翁来。” “……” 声音混杂着仙乐,在云雾中飘远。 宝殿门口,两位神将依旧矗立,有如山岳,又有别的神官出来,架云而去,去请两位神灵。 …… 人间尧州浪州交界之处。 尊者山后有一凹陷,仿佛山洞,乃是一难得避风之处。 此时山洞中生着火,用石头架着灶,摆着小锅,锅中咕嘟咕嘟,正是一锅大白粥,粥中煮了大虾鲍鱼,热气不停。 三花娘娘坐着伸长上半身,扬起下巴,一手拿碗,一手拿勺,烧火之余,还要给道人盛粥。 多舀肉,少舀粥。 盛完递给道人。 看那自然而然的神情,这种事情显然已经习以为常,再看她脸上的一丝不苟,又好像她才是主人家,才是一行中的家长。 “多谢三花娘娘。” “不客气!快吃吧!” “三花娘娘也请吃吧。” “知道的!” 三花娘娘又坐下来,往火堆里添了两颗松果,这才端起碗,给自己舀了一碗,碗中只有一小只虾子。 只是喝了一口粥,刨了两下碗中,又发现粥里还有一只小蟹。 真是小极了。 三花娘娘的手本来就小,这只小蟹竟然还没有她的手指头大,跟一颗豌豆似的,长得胖乎乎圆润润的,被煮熟后略微泛黄,隐隐可见脑门上的两只眼睛,像是两个小黑点。 三花娘娘这才展露出童心来,第一时间用木勺将之舀起,兴冲冲的给自家道士看。 “你看!” “豆蟹。” “豆蟹!” “是……” “像个豆子。” “是啊。” “哪里来的?三花娘娘没有抓这么小的盘海!煮的时候也没放!” “这里……” 宋游用自己的勺子舀起一块生蚝肉:“豆蟹有时候会藏在生蚝的壳里,有时打开生蚝

相关推荐: 突然暧昧到太后   醉情计(第二、三卷)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鉴昭行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吃檸 (1v1)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